隨筆 ‖ 彩禮真不少

文 ▏張海霞

男孩是堂弟兒子,和女孩臘月二十八見面,兩個孩子看對眼兒,於是給女孩見面禮一萬一,俗稱“萬里挑一”。

二十九,女孩的母親、嬸孃、七大姑八大姨來男孩家看家,至於給這些行人多少錢,我沒問。年三十男孩和女孩定親,給女孩家送去八萬八。

隨筆 ‖ 彩禮真不少

三天花了至少十萬塊。堂弟家有一座小樓房,價值三十多萬,一輛車十來萬。這些是女孩肯見面相親的前提。定在正月十一結婚,按故鄉的風俗,結婚前三天還有一個送日子的儀式,這個儀式是正兒八經的送彩禮,我估計這份彩禮最少不低於八萬八。

大致算了下,到最後媳婦娶進家門,堂弟家沒有二十萬現金是不行的。堂弟是個老實人,典型的種莊稼農民,空閒時去工地打小工。堂弟媳婦大字不識一個,沒辦法出門打工。所以一家人的收入除了莊稼就是堂弟打小工的收益。

隨筆 ‖ 彩禮真不少

牙縫裡扣,手心裡省,一家人勤儉節約,總算攢了一點積蓄。然而,一個媳婦娶進門,存摺一下子打回解放前。

我去他們家的時候,弟媳婦不在家,堂嫂正忙著做飯,和我絮絮叨叨說,現在有娶個媳婦真是不得了啊,彩禮越來越多,像一座山壓得喘不過氣,不拿又不行,總不能看著孩子打光棍。

隨筆 ‖ 彩禮真不少

說到光棍,又說到村裡的許多大齡男孩,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至今還吊著,以後能不能說下媳婦都是問題。

根據那些孩子們的年齡推算,剛好是計劃生育最嚴的幾年,那時候嚴禁生二胎,鄉里人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為有一個傳宗接代的兒子,是女孩就流產了。誰也沒有想到二十幾年後,女孩會成為稀罕物件,即便是模樣不俊,智商不高,依舊是搶手貨。

隨筆 ‖ 彩禮真不少

過年的幾天,我在村子裡轉悠,聽到最多的便是孩子們的婚嫁,說的最多的就是彩禮。村裡有一家女孩家長,直接放出話,給他家女兒說親,不說房子不說車,一船撐,四十萬。

這樣的數字把我嚇傻了,先不說四十萬對鄉村的人來說,是多麼沉重的數字,就這話說出來,讓大家的感受也是賣女,不是嫁女了。

隨筆 ‖ 彩禮真不少

同學有兩個兒子,相差一兩歲,捱得很近,長子今年二十出頭,因為沒有上學,眼看著就要說媳婦,她家房子只有一套,車子還沒有買,如果大兒子這一兩年內有人提親結婚,那麼房子只能給長子,再買車子,加上彩禮,她多年打工的積蓄將所剩無幾。

緊跟著二兒子該怎麼辦,房子,車子和彩禮,她說就算是她不睡覺打工掙錢,也掙不下那麼多。

隨筆 ‖ 彩禮真不少

同學比我小一歲,額角的皺紋像雞爪子一樣,整個人瘦得像一把乾柴,當年嬌俏柔弱的女子,如今被生活壓彎了腰,她年年背井離鄉,在外地掙扎……和我聊天的半個小時,不時唉聲嘆氣,讓我也跟著惆悵萬分。

回想當初在丹江岸邊老家的時候,彩禮也是象徵性的給些,多的不超過兩萬,基本就在一萬左右,家家戶戶都拿得起,娶媳婦娶得歡歡喜喜。

隨筆 ‖ 彩禮真不少

自從搬遷到鄧州市後,彩禮隨著房子的疊加而疊加,小樓房膨脹了慾望,彩禮水漲船高,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親們,咬牙借錢貸款娶媳婦,一張張溝壑縱橫的臉,刻滿生活的不易。

我聽著他們的辛酸,感受他們的無奈,筆尖觸動靈魂,鄉愁瀰漫四方,遙望莊稼地,青綠的麥苗和從前一樣,春長夏收,隨著季節一茬一茬,唯一高昂的彩禮,不曉得什麼時候是個頭。

隨筆 ‖ 彩禮真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