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億的灰飛煙滅

監管的鐵拳越來越重,市場也在變了。剛剛300億貨幣資金出了“重大會計差錯”的康美藥業,上週收到了上交所的問詢函,要求上市公司好好解釋一下“會計差錯更正”,說清楚所謂的“會計差錯更正”背後都有誰,是啥關係,時間、地點和具體的負責人,態度嚴厲。

捅出個大笑話的會計師事務所也沒跑掉。5月9日,證監會對負責康美財報審計的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立案調查,原因是“涉嫌在審計過程中違反證券相關法律法規”。兩頭聯合之下,基本是指著康美和會計師事務所的鼻子在問,背後到底是什麼蠅營狗苟了。

另一方面,只剩最後一口氣的樂視等7家公司也被宣判了退市的命運。週五“大奇蹟日”休盤之後,深交所連發七條暫停上市的公告,宣佈從5月13日起暫停樂視網、凱迪生態、皇臺酒業、金亞科技和千山藥機等五家股票上市,5月15日起暫停德奧通用和龍力生物兩家股票上市。

輝煌一時的樂視網等7家上市公司,最後還是被鐵面無私的監管爸爸斬於馬下,讓我忍不住拍手稱快。這7家公司退市當然是件大大的好事,但給市場留下的卻是深深的傷疤。

從股價最高點跌到現在,包括巔峰時超過1500億市值的創業板一哥樂視網在內,7家公司一共蒸發了接近3000億的市值,超過50萬股民手裡的大量財富灰飛煙滅。


3000億的灰飛煙滅


◆ ◆ ◆ ◆ ◆

退市一向是市場上的大事,大夥鼓掌叫好的同時,參與投機炒作,火中取栗豁出膀子搏一把的,也不少見,有盆滿缽滿的,也有賠掉褲子的。

對於一個成熟的股票市場來說,上市制度和退市制擔任的是“入口”和“出口”,責任重大。只入不出顯然是不行的。退市的本意是懸在上市公司頭上的斧頭,讓心裡有鬼的上市公司安安分分,不然就是斧頭落下,灰溜溜退市的下場。這樣市場才能健康發展,大夥才能安心把錢投到股市裡。

2001年,證監會首次推出退市制度。連續虧了四年的“PT水仙”(上海水仙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遞交的《關於申請延長上市期限的報告》被上交所否決,成為“退市第一股”。這家成立於80年代的上市家電公司,倒在了世紀末家電行業大洗牌中,最終成為一代股民心中關於退市最初的記憶。

退市制度剛開始的那幾年,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不少達到了退市標準的公司被掃地出門,市場風氣為之一正。

但很快,上市公司就發現了退市標準中“連續三年虧損”中的漏洞,把財務操縱下“兩年虧損,一年盈利”的手段玩得爐火純青,半死不活地賴了下來。

從2007年底到2013年初的整整5年裡,儘管上市公司的虧損比例一直高達15%,但一隻股票都沒有退市。上市公司各顯神通,就算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也要當掉家底苟出一年盈利來。直到2012年退市制度改革,增設了“資不抵債”、營收不達標等不少新的退市標準,這種情況才得以好轉。

但儘管如此,從98年退市風險警示制度實施以來,截至19年4月底,監管層一共發出了800多封退市風險警示,最終卻只退市了62家,占上市公司比例的1.71%,只有發達國家股票市場一年退市數量的零頭,還形成了“退市股炒作”的文化。

另一方面,A股上市排隊的時間太長,也讓不少公司不得不尋求借殼上市的路徑,和在A股苦苦煎熬的虧損公司們一拍即合,

“殼資源”炒作紅火一時。


3000億的灰飛煙滅


◆ ◆ ◆ ◆ ◆

週五有消息稱,“證監會下一步將繼續以信息披露真實性為監管中心,嚴厲打擊資金佔用、違規擔保、財務造假等典型違法違規行為”。週末,飽受廣大股民期待的新任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也表了態,對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觸及退市標準的企業,堅決退市一退到底。

我之前去監管部門路演的時候,就感覺到了上面風氣的變化。

當下科創板的日子越來越近,上市制度在變,退市制度也在變。某些上市公司多年以來,和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沆瀣一氣撈錢的日子,不會太長了。當下的康美、康得新都接到了監管爸爸的問詢函,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也沒撒得了丫子,樂視網等7家公司最後被幹掉,也許就是一個最直接的態度。市場要變了。

從和大夥一樣的普通投資者的角度看,我覺得這是件好事。更嚴格和徹底的退市制度,也許會帶來短期的陣痛。中招的股民固然要付出不少代價,但將資本市場肌體上的“腐肉”割掉之後,才有可能讓股市的風氣真正清明起來,大夥也才能真正放心自己資金的安全。

但不管怎樣,大夥投資的時候,還是要擦亮眼睛,做好研究。市場風氣越來越緊之下,抱著僥倖念頭搏一搏,最終吃虧的恐怕還是自己。像康得新和康美這樣的公司,還是有多遠離多遠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