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吃撐了”!出現兩個變化,下半年,部分按揭買房的會很被動

有人拿吃飯和買房做類比,人一天3頓飯,飯量是固定的,天天都要吃這麼多,既不能飲食過量,也不能食不果腹。

樓市也是如此,供給和需求必須均衡,才能維持健康的發展結構,過去這麼多年,很多人為了買房,開始“暴飲暴食”,顯然把房地產市場“吃撐了”。

在去年,房產專家顧雲昌稱目前我們的戶均套數為1.1套,中金公司此前發佈的報告稱,按城鎮住房2.74億套(不含集體戶)來計算,對應存量面積261億平方米,家庭戶均擁有住房達1.13套。

樓市“吃撐了”!出現兩個變化,下半年,部分按揭買房的會很被動

很簡單的道理,對大部分城市而言,需求是有限的,而供給是近乎無限的,樓市“撐住”之後,供求關係逆轉也在情理之中。

到了2019年,這種形勢變得更加微妙,反映到市場上,出現了兩個明顯的變化。

第一,調控預期已經發生變化,以前大家總以為調控會緊一陣松一陣,上半年的樓市小陽春還沒持續幾個月,近期丹東、蘇州等地的加碼措施便隨之而來。

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各地發佈的有關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超過60次,而3月份僅有15次,2月份21次,1月份68次。也就是說,今年以來,各地發佈的調控措施超過164次。

樓市“吃撐了”!出現兩個變化,下半年,部分按揭買房的會很被動

第二,絕大部分地區的樓市已經進入“穩中有降”的局面,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300個城市各類用地成交3.8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4.3%。其中,三四線城市成交808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5.8%,降幅在各線城市中最大。

這兩個變化,說明房地產市場愈加趨於理性,筆者認為,對購房者來說,在下半年,高槓杆按揭買房的這部分人會很被動。

首先,自從預售製成為主流的購房方式後,高槓杆便成為撬動樓市上漲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前幾年,大量依靠低首付乃至零首付購房的大有人在。

在以往,他們可以依靠“快進快出”的方式,等待房產升值後即可迅速變現,但在調控預期收緊、穩中有降的局面形成後,下半年的時間中,接盤群體不足、限購限售束縛將成為他們無法逾越的兩道鴻溝。

樓市“吃撐了”!出現兩個變化,下半年,部分按揭買房的會很被動

其次,參考2018年房地產行業的走勢,不難發現冰火兩重天、前高後低、各線城市分化成為最重要的三個特點,對比今年,這幾個特點都對高槓杆購房者極為不利。

一二線城市不斷加碼的預期是一方面,上下半年市場氣氛的變化才是重中之重,炒房客最怕的不是短時間沒人買房,怕的是長時間預期的扭轉,不管是上半年火熱的蘇州、杭州、南京,還是地王頻出的無錫、重慶、合肥,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的時間,才是“重頭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