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膠片相機手冊

本文約3200字,閱讀大概需要5分鐘。

在膠片攝影的時代,曾經誕生過無數經典的相機型號,這些相機或是有著出色的性能,或是價格划算性價比高,或是外形拉風讓人過目難忘,當然還有一些曾經在攝影大師的手中大放光彩,留下無數經典的瞬間。即使是在數碼相機成為主流,膠片攝影日益邊緣化的今天,那些老相機的故事依然在攝影師的圈子裡廣為流傳,有的甚至還能賣出堪比數碼旗艦單反的價格,可見雖然時代變了,但來自膠片時代的經典“神機”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卻不會改變。下面就來讓我們一起盤點一下那些最受攝影師歡迎的經典膠片相機。

經典膠片相機手冊

膠片時代是各系相機發展的黃金時代

德系篇

徠卡M3

徠卡(Leica)一直以來都是135膠片相機領域的領航者,其品牌下的每一個型號都是一段不朽的傳說。1954年,徠卡公司推出了劃時代的相機型號徠卡M3,這一款相機開創了徠卡的M卡口時代,這一規格的鏡頭卡口在之後的半個多世紀裡,都一直是高端旁軸相機的基本特徵。徠卡M3在取景、對焦以及裝片等機構上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進,使照相機的使用便捷程度大幅度提高,加快了攝影的普及。徠卡M3均生產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共計二十餘萬臺,其精緻的設計,細膩的做工體現了德國工業的最高水平,這些相機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各國新聞和藝術攝影領域的發展,是徠卡相機在歷史上留下的濃墨重彩的一筆。徠卡M3今天仍然受到各國攝影師的追捧,這些機齡超過半個世紀的老古董仍然在幫助攝影師創作更多的經典畫面。

經典膠片相機手冊

劃時代的徠卡M3旁軸相機

徠卡M6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徠卡公司推出了M6型旁軸相機,這也是徠卡公司推出的最後一款純機械快門旁軸膠片相機。與之前的型號相比,M6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提供了更好的聯動測距系統,壓縮了相機體積,提高了便攜性,增加了不同焦段的鏡頭適配能力,最重要的是,徠卡M6是日益成熟的德國工業設計理念下的產物,它不僅從各項指標數據上超越了過去的相機,同時也能夠讓攝影師感覺到自己能與相機融為一體。徠卡M6是機械膠片相機的一座豐碑,也許今後也不會再被超越。

經典膠片相機手冊

徠卡M6是機械膠片旁軸的巔峰

康泰時T2

經典膠片相機手冊

小巧精緻的康泰時T2

徠卡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德國卡爾·蔡司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膠片旁軸系列,那就是康泰時(Contax)。與質感十足的徠卡旁軸不同,康泰時主要看準了便攜式相機的市場,T2正式這個思路下的產物,這款相機可以輕易裝進衣服口袋,在關閉狀態下幾乎沒有突出部分,鏡頭會收縮到機身內,十分便於攜帶。康泰時T2雖小,但功能部件俱全,並且自動化程度較高,快門速度選擇、對焦、卷片等功能都由相機自動完成,能夠讓攝影師在第一時間抓拍到精彩瞬間。T2小巧便攜的特點還讓它成為了街頭攝影師的創作利器。

祿來2.8f

祿來(Rolleiflex)是雙反相機的旗幟,而祿來2.8f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款相機。對於喜歡拍攝120中畫幅膠片的攝影師來說,搭載施耐德鏡頭的祿來2.8f可以說是一臺不可替代的相機,無論是光學成像質量,還是機械結構的加工精細度,這個世界上都很難有哪款相機能夠超越。

經典膠片相機手冊

外形酷炫的祿來雙反相機

日系篇

尼康FM2

尼康(Nikon)是日本最大的光學儀器生產商,而尼康FM2是該公司在膠片時代最暢銷的一款機械單反相機。該款相機做工精良,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抗摔耐用,價格也較為合理,深受專業攝影師和業餘愛好者的喜愛。FM2是尼康機械膠片相機領域集大成之作,不僅有著一般機械相機難以企及的快門速度,還發揮了日本電子工業的長處,採用了鏡頭內測光的TTL模式,使得攝影師能夠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構圖上。這款相機雖然已推出近40年,但在二手相機市場上依然搶手,攝影師們都希望自己的收藏櫃裡能出現FM2的身影。

經典膠片相機手冊

尼康FM2有著典型的日系單反造型

佳能AE-1

日本佳能(Canon)公司與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推出了自己的單反相機系列,其中AE-1是最經典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款。與那個年代流行的機械相機不同,佳能AE-1是一款計算機控制的電子快門相機,能夠實現快門優先的拍攝模式(今天照相機上的S檔),極大的簡化了攝影操作流程。由於電子技術的廣泛使用,佳能AE-1的結構複雜程度比起同時代的機械單反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簡化,故障率和成本都顯著降低,使得這款相機具有了極高的性價比。

經典膠片相機手冊

佳能AE-1電子單反相機

奧林巴斯OM-1

與今天兩家獨大的單反市場不同,膠片時代的日系單反可謂百家爭鳴,其中最有能力挑戰佳能和尼康的品牌當屬奧林巴斯(Olympus)。OM-1的定位是緊湊型單反,其體積比市面上同級別的單反相機都更小,但在各方面性能指標上,卻又毫不遜色。OM-1是一款帶有電子測光功能的機械相機,其獨特的設計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後來的日系單反,並推動了單反相機的小型化潮流。

經典膠片相機手冊

奧林巴斯OM-1緊湊單反相機

柯尼卡巧思RF

現在的年輕攝影師可能並沒有聽說過柯尼卡(Konica)這個品牌,但在膠片攝影的年代,柯尼卡是為數不多既生產相機,又生產膠片的大廠。巧思(Hexar)RF這款相機是柯尼卡公司在深入研究德國徠卡公司產品後,研發的一款高度電子化、自動化的旁軸相機,該相機無論是測光還是卷片、倒片,都有電子化部件完成,甚至還具備了連拍和自拍的功能。巧思RF採用了十分類似於徠卡M卡口的KM卡口,可基本兼容徠卡M卡口鏡頭,成為了很多攝影師體驗徠卡鏡頭的替代平臺。柯尼卡公司的這款相機體現了日本電子工業的強大實力,從各方面接近甚至超過了同時代的徠卡相機,並且對德國相機工業的市場地位形成了有力的挑戰。

經典膠片相機手冊

高度電子化的柯尼卡巧思RF旁軸相機

賓得67

除了日系廠商重點攻略的135相機領域,賓得(Pentax)還將很大一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了120相機的研發和生產上,賓得67就是一款非常具有日本特點的中畫幅單反相機。比起哈蘇這樣的典型德系120單反,賓得67更像是一臺放大版的日系135單反相機,笨重的機身和精緻的細節讓這款相機總能成為人們目光的焦點。

經典膠片相機手冊

賓得67可以選擇眼平或腰平取景模式

瑞典篇

哈蘇503CX

哈蘇(Hasselblad)在中畫幅單反界的地位就像是徠卡在135旁軸界的地位。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中畫幅單反相機生產廠商,哈蘇將中畫幅單反相機發揮到了極致,作為一家非德、日系的相機公司,這樣的成就是非常難得的。哈蘇503CX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推出的一款中畫幅單反相機,它在過去型號的基礎上做了大量改進,使其更加便於操作,同時還引進了大量日本技術,使對焦和曝光更加準確。

經典膠片相機手冊

哈蘇單反有著標誌性的造型

國產篇

鳳凰205

我國很多相機廠都生產過205型相機,但其中產量最大,也最廣為人知的當屬鳳凰205。鳳凰205在膠片時代可以說是我國的國民相機,很多家庭至今都還收藏著這一款機械膠片旁軸。與德國、日本的旁軸相機相比,鳳凰205顯得簡單而粗糙,沒有各種複雜的功能,做工也不算好,還特別重,但正是這款相機,在那個物質不那麼發達的時代為我國人民留下了大量珍貴的照片。鳳凰205早已經和它拍攝的那些照片一起,成為了中國人共同的記憶。

經典膠片相機手冊

鳳凰205是我們最熟悉的膠片相機

海鷗4b

海鷗4b是一臺機械膠片雙反相機。比起祿來這樣的德國相機,海鷗4b就顯得特別粗糙了,不僅部件加工精度不高,成像有明顯缺陷,而且沒有停片功能,導致很多時候拍攝者會忘了自己是否已經卷片,從而浪費膠片或造成多次曝光。這款相機的產量很大,價格也便宜,所以對於想要接觸120膠片雙反的初學者來說,海鷗4b是一款值得嘗試的入門相機。

經典膠片相機手冊

海鷗4b也是一款常見的國產相機

結束語

上世紀九十年代是膠片相機最輝煌的時代,來自不同大洲的廠商競爭激烈,各類優秀的型號爭奇鬥豔,當時的各種“黑科技”層出不窮,那時候沒有人想到膠片的時代會結束的這麼快,以至於膠片相機在我們的記憶中顯得既遙遠,又彷彿是在昨日。膠片相機的快速離場雖然在當時是一種遺憾,但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又未嘗不是一種幸運,因為比起其他各類古董,我們可以更加輕易地買到成色尚可的各類膠片相機。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偶爾拿出膠片相機拍攝,既是在創作,也是在與膠片時代的攝影師進行超越時空的對話,你手中的相機,也許在過去有著更多精彩的故事,拍到過更加精彩的瞬間。膠片攝影的時代雖然已經過去,但膠片作為一種圖騰,會一直存在於攝影師們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