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典吉他教學現狀比較

中外古典吉他教學現狀比較

古典吉他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音樂表現力的彈撥 樂器,它既可獨奏,亦可重奏或伴奏;既靈活多變,又邏輯嚴密, 因此備受音樂愛好者的喜愛。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古典吉他 演奏在國外業已成為一門較為系統和獨立的學科,有著自己 的一套成熟的教學理論和實踐體系。相比之下,古典吉他在 我國因傳入歷史不久而略顯經驗欠缺,教師在教學中難免陷 入中國式的教學環境中,而學生也難以準確地捕捉到古典音 樂的獨特意境。

一個規範的音樂教學體系需要有一支具有較高科學文化 素養、掌握一定的音樂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同時又富有創 新精神和敢於吸收外來先進文化的師資隊伍,唯如此,方可 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殿堂,讓學生憑藉自己的內心去感受音 樂,形成自己的風格。本文正是基於此,從教學理念、教學 內容、教學目標、培養的目標、施教方法及學生學習變現等 方面進行中外古典吉他教學體系的比較,旨在通過比較,來 改良我國的古典吉他教學現狀。必做實驗與選做實驗相結合,命題實驗與自選實驗相結合的 開放式、自學式、講授式等多種形式組織實驗教學。這種實 驗課構成了由基礎訓練到綜合提高、創新研究的層級系統; 這種實驗教學體系,重點加強研究性、開放性、綜合性實驗 課程的力度,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

1 教學理念的比較 國外的教學理念追求公平、開放與自由,注重培養學生 自信的品格、獨立的思想以及協作的團隊精神,讓學生在健 康快樂的學習環境中主動學習和成長。國外古典吉他教學體 系的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素質全面的專業學 生,讓他們在未來的社會中經得起來自各方面的挑戰。在學 生古典吉他的表演中,看到的往往是陽光、大氣、健康、自 覺性、自主性強的一面。相對於國外古典吉他的教學理念, 國內的教學理念除了強調學生的勤奮刻苦等優秀理念外,卻 顯得有些傳統,思想未開放,沒有良好吉他學術氛圍,主要 體現出教學的盲目性,無相互學習、教學相長的理念,更多 關注學生如何將古典吉他彈奏,其他方面往往被忽視。

2 教學目標的比較 國外古典吉他教學目標註重的是質量,即在吉他的學習 期間,確定演奏曲目高質量地完成,同時在學習期間引導學 生將所學習演奏的曲目、練習曲在教學層次上呈現遞進的趨 勢。然而在國內,古典吉他教學的目標過多地注重考級,學 生想彈什麼就彈什麼,沒有一個統一性的演奏曲、練習曲, 在學習期間常出現拔苗助長的現象。因此,學生的吉他演奏 基本功不牢固,有的學生可能未彈過一首練習曲。

3 培養目標的比較 在國外古典吉他的教學體系中,吉他教師根據學生綜合 素質確定學生的培養方向,即教學型還是演奏型,同時吉他 教學課程的設置也是根據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劃分來設計進行 培養的。然而國內的吉他教學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設計相 當混亂,主要體現教學體系中對吉他教學的不重視,責任心 不強。同時沒有一支良好素質的教師隊伍。

4 教學內容的比較 國外古典吉他的教學內容注重學生的專業,並根據學生 的綜合素質設置專業的相關課程的學習,對吉他作曲家的研 究十分透徹,也注重學生對近現代作曲家的作品接觸,將更 好地讓學生在課堂與舞臺相互融合。而國內的吉他教學內容 只是單純進行古典吉他的學習演奏,在學習期間缺乏吉他作 曲家的研究;由於學生在學習中欠缺主觀能動性,課程設置 的不完善,學生對所演奏曲目的作曲家、其生活的年代及作 曲家的背景(甚至有的學生不知道作曲家是誰、什麼國籍) 的不瞭解,從而對作曲家所要表達的意圖沒有準確地演奏出 來,更不能很好地演繹出樂曲的最高思想境界。同時古典吉 他的專業範圍比較狹窄,在吉他界缺乏凝聚力,而具有良好 的人格品質的學生也相當缺乏。在教學體系中,沒有把吉他 專業看成一門真正的專業,而更多地把培養古典吉他人才轉 化為產業化,從而造成不良的影響。

5 教學方式的比較 國外的古典吉他教學方式是極富耐心的,教師根據不同 的學生的特點,將培養學生的藝術人生作為教育目標。而在學 生的角色裡,學校主要任務是如何將具有不同特長的人才引導 到屬於他們各自成長髮展的道路上,至於在發展的道路上能否 走到終點,能否走得更快,或者能否走下去,這就完全是學生 的自主性、創新性的學習了。因此,國外的吉他教學形式相 對輕鬆。國內的教學方式從小到大,幾乎完全是填鴨式或逼 迫式的學習。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對所學的古典吉他的曲子 的目的和意義透徹地明白和了解;其次,學生主觀能動性完 全被激發出來,再廢寢忘食地學習及演習。國內吉他教師在 教學過程中,操作電腦的時間較多,很多演示過程都通過播 放預先製作的課件來進行,且課件製作精美,這也反映出我 國教師教學中對課件的依賴性較大。而國外音樂教師的音樂 課,雖然也會用課件,但更多的是通過親身教學演示來組織 教學,體現出技術含量很高,教學中對課件的依賴性較小。

6 施教方法的比較 國外的古典吉他教學不以培養成一模一樣的學生作為目 的,國外教師的音樂課通常是“除了音樂還是音樂”,幾乎 很少涉及音樂之外的東西,音樂教師不要求學生在音樂課堂 上回答諸如“通過音樂學習懂得了什麼道理、受到了什麼啟 發”之類的問題,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帶領學生一起參與音樂 活動上。而國內的吉他教學體制,中學生像是產品,院校就 像是工廠,家庭和社會的無形壓力迫使學生無法去學習他們 最熱愛或最擅長的專業領域,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損, 失去人生希望導航和學習的目標,更缺乏主觀能動性的學習。 古典吉他教學關注點也有所不同。我國音樂教師的音樂課, 在教授音樂內容之餘,往往會讓學生回答“懂得了什麼道理, 引起了什麼情感體驗”等問題,有時甚至寧可略去一些音樂 內容的教學,也不忘“通過音樂進行思想教育”的“規定動作”。

7 學生學習表現的比較 國外古典吉他的教師主要是語言的限制,因此難以取得 妙語連珠的效果。可是課堂上,教師能讓學生表現出極強感 染力,像是“被音樂吸引的感覺”。自然而然在課堂上,教 師的演示和引領,讓學生完全沉醉於純音樂活動中。而國內 的古典吉他教學體現的是學生具有很強的“配合”回答教師 所提問題的意識,常是“妙語連珠”式的回答來贏得滿堂喝彩。 這種教育程度使得學生自我學習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難以 體現,在吉他的學習過程中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動力。 8 結論 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培養目標等方面進行中外古典 吉他教學現狀的比較,體現出我國古典吉他教學存在的問題, 實事求是地表明對我國古典吉他事業發展影響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我國古典吉他的教學體系中亟需一個參照系,去借 鑑國外先進的、歷經實踐證明的教育體系、教學方法與經驗, 建立屬於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的古典吉他教學體系, 並在吉他教學實踐中不斷地豐富與發展,創造新時代的音樂教育里程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