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1

引子:那場70多年前結束歷時近6年的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空前絕後的大廝殺。有關二戰的著作汗牛塞屋,不可數計。有關這場戰爭的意義,筆者沒有必要再多著筆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留給我們的巨大的遺產中,蘇軍實施的大縱深、高速度的大規模進攻戰役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蘇軍在二戰中形成並發展成熟的進攻戰役戰法構成了二戰後蘇聯陸軍戰略的基礎,它直接影響了二戰後蘇軍編制體制、武器裝備、教育訓練的發展,甚至間接決定了西方國家的軍事戰略和軍隊建設的方向。在中蘇關係惡化後,面對蘇聯在我國邊境上的百萬大軍,對付蘇軍裝甲機械化部隊的大規模進攻也成為了我軍面臨的最重要課題,“三打三防”成為日常訓練的主要課題,而“蘇修亡我之心不死,在邊境陳兵百萬。。。”,這句話也成為了那個歷史階段的特有語句。

言歸正傳,還是讓我們來好好了解一下二戰蘇軍進攻戰役的發展歷程吧。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1

1933年5月1日列寧格勒閱兵中的T-26坦克

第一章 戰前發展

眾所周知,蘇德戰爭於1941年6月22日爆發,但是蘇德雙方針對對方的戰爭準備幾乎在30年代希物勒上臺時就已經開始了。蘇聯經過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國力大增,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強國。蘇聯紅軍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數量最為龐大的坦克機械化部隊,與這支強大部隊相對應的戰役法也建立了起來。

當時的紅軍信奉“進攻至上”思想,自稱為“用高度進攻精神武裝起來的紅軍”,防禦被認為是膽小怯懦的表現。不論誰動手,紅軍都要以進攻手段來打擊敵人。這點在蘇軍1939年頒佈的野戰條令表現得尤為明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將其武裝力量的全部威力實施毀滅性突擊來回擊敵人的任何進犯。。。如果敵人把戰爭強加於我們,那麼工農紅軍將成為一支比以往實施過進攻的一切軍隊更富有進攻精神的軍隊。我們將採取進攻的方法進行戰爭,並把它推移到敵國的國土。紅軍將採取殲滅性的戰鬥行動,目的在於徹底殲滅敵人。。。”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1

戰前蘇聯方面軍進攻戰役示意圖

而進攻作戰的主角自然是坦克機械化部隊。坦克機械化部隊最擅長的就是機動作戰,進攻戰役中的機動作戰的主要表現形式即是縱深作戰。在30年代的蘇聯紅軍中稱縱深作戰為深遠戰鬥和深遠戰役。

早在1926年,蘇聯軍事學家特里安多菲洛夫就在他的著作《現代集團軍戰役的性質》一書中,提出了深遠戰役和向最大限度的縱深(軍隊士氣、人員體力和物質技術條件所許可的限度)實施堅決突擊的問題。在1932年版的摩托機械化條令和1934年版的縱深戰鬥特別細則中,比較充分地體現了縱深作戰的思想。譬如,條令和細則認為,獨立的摩托機械化兵群和騎兵械化兵群是變戰術突破為戰役突破和向大縱深發展戰役的基本手段。還認為,進攻戰役的開始階段是對戰術防禦作縱深空破,突破由步兵以優勢兵力在坦克、炮兵和航空兵的密集火力支援下實施正面突擊來完成,然後發展勝利梯隊進入突破口,摧垮防禦整個戰役縱深。同時認為,正面突擊可以發展為機動,以包圍、合圍和徹底消滅敵人。這些都是二戰中蘇軍大縱深進攻戰役的基本思想。歸結起來,就是兩大任務:用步兵、坦克、炮兵和航空兵對敵人整個戰術縱深同時實施突擊,以摧毀敵人的防禦;用快速部隊和空降兵的迅猛行動和航空兵的突擊,將戰術勝利發展為戰役勝利。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1

特里安達菲洛夫

但是,30年代的縱深作戰理論是很不完善的,尤其是在對坦克兵的運用方式上。比如,當時的條令和細則將坦克部隊分為三個坦克群:規定進攻中要組織若干個坦克群,以便緊密協同步兵突破敵人防禦。對步兵部隊直接支援任務由支援步兵的坦克群(TПП)擔任,對敵軍1.5-3千米縱深內火器進行鬥爭,由遠距離支援步兵的坦克群(TДПП)擔任,而消滅敵人炮兵、指揮所和5-7千米淺近縱深內的預備隊,則由遠程作戰坦克群(TДД)擔任。

從這裡可以看出,儘管提出了縱深作戰思想,其縱深對於後來的戰爭實踐來說,顯得有些過小了。而且,三個坦克群投入戰鬥的隊形也有問題。

而在炮兵火力密度上,條令指出是每千米正面平均60-75門,而1927年最初的炮兵條令只規定50門。坦克密度認為是每千米正面35-45輛。航空兵密度理論認為步兵軍12千米進攻正面最低6-8架強擊機,突擊集團軍必須有不少於1-2個大隊(30-50架飛機)的偵察航空兵,同時還需要1個大隊(30架飛機)航空兵掩護突擊集團。

1934年的縱深戰鬥特別細則規定,首先由遠戰坦克群進行突破,其後遠戰支援步兵坦克群進行衝擊,最後是支援步兵的坦克協同步兵進攻。其投入戰鬥的次序,正好與後來的實際次序相反。試想,遠戰坦克群擔負著縱深作戰任務,它卻第一個投入戰鬥進行突破,如果遭到激烈抵抗,受到了很大損失、建制混亂、精疲力盡的遠戰坦克群如何去完成最重要的縱深戰鬥。之所以採取這種隊形,筆者認為是當時紅軍無法解決後梯隊超越前梯隊戰鬥隊形這一複雜機動時產生的問題(筆者注:即便在蘇德戰爭後期,蘇軍也儘量避免實施這種複雜機動,因為它會帶來很大混亂),只能把作戰任務縱深大的部隊先投入戰鬥,作戰任務縱深小的部隊後投入戰鬥,這就避免了上述問題。結果形成了這種只有在閱兵中才能看到了“分列式”的隊形。

這裡還需要說明一點,遠戰坦克群也不是後來那種整建制使用的坦克部隊,它也被分割配屬到步兵軍和步兵師使用。1936年紅軍的野戰條令即規定,遠戰坦克群至少是一個加強的坦克營,它既可以隸屬於軍長,也可以隸屬於師長。將坦克兵分為三個坦克群,造成了紅軍戰鬥隊形的複雜。所以,紅軍在1937年和1940年分別取消了遠戰支援步兵坦克群和遠戰坦克群。直到蘇德戰爭爆發前夕,坦克部隊才開始區分為兩個基本梯隊,即直接支援步兵的梯隊和發展勝利的梯隊。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1

1939年演習中的坦克與騎兵聯合進攻

戰前,紅軍規定集團軍進攻地帶寬度為50—80千米,突破地段寬度為20—30千米,戰役縱深為100千米。實際上,在戰爭中蘇軍為了集中壓倒優勢兵力、兵器,集團軍進攻地帶寬度大多在20一40千米之間,突破地帶寬度在6—12千米之間,越到戰爭後期縮小的趨勢越明顯。以上就是蘇聯紅軍在戰前時期進攻戰役的基本特徵。

附:蘇軍戰前大縱深作戰主要原則

根據蘇軍1935年的《大縱深戰鬥細則》以及1936年12月30日頒佈的《工農紅軍暫行野戰條令》,強調“只有實施追擊的進攻,才能全殲敵人兵力兵器。。。。。。應該鉗制、合圍和殲滅全縱深的敵人。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在主要方向上建立對敵優勢,保障戰鬥中各兵種的協同動作,行動突然而迅速。”

蘇軍的進攻理論最初反映在戰前演習上。例如1935年9月12日-9月17日舉行的基輔軍區大演習,出動6.5萬人、坦克1000餘輛、飛機600架、火炮300門,演練了加強有坦克營和統帥部預備隊炮兵的步兵軍突破築壘防禦地帶,騎兵軍發展突破,機械化軍協同騎兵師機動包圍殲滅突入防禦縱深之“敵軍”集團。確認了運用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和遠程坦克突破築壘防禦地帶,保障擴張戰果的梯隊(騎兵機械化集群)進入突破口,以及在進攻過程中航空兵對敵軍戰鬥隊形採取行動的原則。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1

基輔演習

戰前蘇軍進攻作戰實踐不多,主要是蘇日哈拉欽河戰役與蘇芬戰爭。蘇日衝突中,蘇軍在1939年8月20日的進攻首先出動數百架飛機進行航空火力準備,之後炮火準備長達2小時45分鐘,隨後2個突擊群(坦克部隊為主)對日軍兩翼薄弱地域迅速挺進,步兵則在寬大正面發起衝擊。21日,突擊群切斷日軍退路。儘管戰線總長不過80千米,日軍防禦縱深也僅有10-15千米,蘇軍在兵力兵器壓倒優勢下,為了圍殲對方主力,也花費了10天進行準備,原因在於對於實施這種如此複雜有大量技術兵器參加的戰役還是缺乏足夠的經驗,儘管1年前有過哈桑湖衝突,但由於組織和指揮不力,蘇軍未能有效使用集中在那裡的技術兵器。

需要指出的是,蘇軍戰後認為暴露出幾大問題

-蘇軍對於裝甲兵在戰役縱深行動問題以及實施大規模圍殲戰役研究的還不夠全面

-炮兵密度不足。儘管炮火準備時間很長,然而日軍在幾小時後幾乎全部火力配系都復活了

-沒有掌握足夠的預備隊。當然主要原因是日軍也沒有大量的戰役預備隊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1

哈勒欽河戰役示意圖

蘇芬戰爭中,蘇軍一開始明顯輕敵,在1939年12月首輪進攻失敗後,經過幾個月準備,方才在1940年2月11日重新發起攻擊。

芬蘭軍隊的防禦配系是縱深的永備戰役防禦,由數個防禦地帶,全部縱深120-130千米。主要防禦地帶有22個抵抗樞紐部和大量支撐點構成。每個支撐點至少3-5個永備防禦工事和一些土木質防禦工事。第二防禦地帶距離主要防禦地帶3-5千米,彼此之間由斜切陣地相連,此地帶有39個永備發射工事好178個土木質發射點。第三防禦地帶距離主要防禦地帶12千米,有18個永備發射工事和77個土木質發射點。在維堡東南還有維堡防禦地帶,有31個土木發射點和16個永備發射工事。突破這樣的防禦對於蘇軍絕對是新課題,以往的戰爭經驗沒有類似案例。同時,面臨著地形複雜(沼澤地、湖泊、森林、絕壁、丘陵、地坑)、積雪深厚(厚度達到1米)等問題。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1

1939年12月蘇軍進攻計劃

蘇軍戰史承認,芬蘭軍隊的永備防禦地帶修築的非常巧妙。抵抗樞紐部和支撐點都構築在戰術上有力的地區和沼澤湖泊之間的隘路上。每個永備工事周圍都構築有野戰工事(塹壕、機槍掩體等),工事則由部隊防守;而且還廣泛使用了各種工程障礙物(鐵絲網、鋼筋混凝土障礙和石質障礙、壕溝、地雷場等)。

蘇軍進攻中對於主要防禦地帶的突破是逐步完成的,為了摧毀永備工事,蘇軍使用了大口徑火炮,並且一般採取直接瞄準射擊的方法。

例如在中央方向上步兵第50軍步兵第123師得到了幾個炮兵團和遠戰炮兵群的加強,進行直接瞄準射擊的就有108門76-203毫米火炮,師突破地帶寬度3千米。該師用了整整6天才向前推進12千米,抵達對方第二防禦地帶.

蘇軍戰後總結認為,條令和教令規定的作戰時炮兵密度過小;突擊集團一開始就兵力不足,嚴重影響戰役進程。

席捲千里,從莫斯科到柏林-二戰蘇軍進攻作戰述評1

1940年3月蘇軍進攻示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