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丨京劇怎麼來的?胡玫鄒靜之講了一個三百年前的故事

揭秘丨京剧怎么来的?胡玫邹静之讲了一个三百年前的故事

影片《進京城》海報。

老北京人有句流傳很久的俗語:“一口京腔,兩句皮黃,三餐佳饌,四季衣裳。”可見京劇在京味文化中的濃重痕跡。但是近年來關於京劇等傳統曲藝文化的電影可謂鳳毛麟角,以徽班進京為創作背景的《進京城》算是相對“勇敢”。但這樣的題材對京劇並不感冒的很多年輕受眾來說,即使有王牌班底、實力卡司,也不是一個能夠討好的題材。對這個現實,《進京城》的主創們大都心知肚明,但依舊堅持著片中傳遞的“戲比天大”的精神耗時六年、用匠心傳承這項流傳百年之久的國粹藝術,就像《進京城》的女性導演胡玫所說,“我拍這部戲是特別執拗的,拼上命也要讓它公映了。我始終有那麼一股勁在那,再難,我也必須把它拍出來,這裡面有一個文化傳承的魅力和生生不息。”新京報獨家專訪《進京城》導演胡玫,一起探尋這部並非主流題材電影背後蘊藏的故事。

取材:鄒靜之精心撰寫三年劇本,胡玫安徽四度採風

從《雍正王朝》到《漢武大帝》再到《喬家大院》,胡玫的執導風格被她的老友調侃為是“小女子拍大男人的歷史戲”,她善於將歷史上的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這次她將對京劇這門藝術形成的始末原由一探究竟。胡玫自2010年執導電影《孔子》之後,便鮮有電影作品問世,她初次接觸到《進京城》劇本是2015年,當時她還是個不折不扣的京劇門外漢,“鄒靜之老師寫了三年,他之前的話劇我都看過,地道、耐品、有味兒。這個劇本讀著就很舒服,你看幾段就知道那個時代京劇藝人的生活氛圍,打動我的還有情節,比如講伶人嶽九勤奮練功,在豆子上練雲步,到最後為爭一口氣進京演出,寧可捐出全部家當,這就是一個久違的好劇本。”

揭秘丨京剧怎么来的?胡玫邹静之讲了一个三百年前的故事

片中戲服和飾物等道具十分考究。

光是劇本好還不夠,胡玫開始在真實生活中為影片找印證,為此,她和創作團隊去了京劇的“孃家”安徽三四次,走訪當地深山老林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通過尋訪胡玫找到很多珍貴素材,“他們就像另一個時代的人,山裡人可能營養不良他們很矮小,張嘴就唱。我把唱的那些錄音錄下來,一句都聽不懂,也不是現在的京劇,好難聽,但他們唱的特別的投入。他們把我帶到大祠堂裡,裡面幾百個大樟木箱子,一打開裡面全是鋥新的那種穿金線、珍珠、瑪瑙串下來的戲服,上面都是“XXX在乾隆年捐”,他們都收藏著,進行著很好的保留,整個村子無論經歷了什麼,村民們都保護了200多套戲服。”

改編:京劇源自徽班進京給乾隆祝壽,影片加入現代恩怨情仇

京劇作為享譽世界的民族國粹,富有強大的感染力和號召力,在京劇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徽班進京可謂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公元1790年(即乾隆55年),為給乾隆八十大壽祝壽,四大徽班陸續赴京演出,並很快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此後,經過一大批戲劇名家以及無數演藝人員近半個世紀的經營和發展,最終誕生了國粹京劇。

揭秘丨京剧怎么来的?胡玫邹静之讲了一个三百年前的故事

馬伊琍飾演資深戲迷鳳格格。

《進京城》取材於真實歷史事件,講述清代乾隆年間,揚州春臺班進京為皇帝祝壽,一代名角汪潤生、嶽九和由馬伊琍出演的鳳格格等為代表的戲迷之間發生的梨園恩怨與愛情糾葛,胡玫介紹在故事上做了比較大的改編:首先戲裡的主角是個旦角,同時戲裡說的是春臺班的事兒,春臺班按說都是小孩,但電影裡我們讓它唱關公戲,只是在揚州菊花裡拍的時候,專門讓一群唱戲的小孩躥上臺來,就是為了點上一筆。“我們其實有考慮《進京城》公映後會不會引起爭議,也給史學專家留了牙口,你們吵起來,那就會令事情越辨越明,也讓更多人關注京劇藝術。為了傳遞國粹,有些調整也是必要的。”

角色:焦晃覺得這個角色“該演”,富大龍為戲減重數十斤

“要是有可能,我的每一部戲都想讓焦晃老師出演。只是一沒那麼多合適的角色,二也要看他身體情況。這次演乾隆非他莫屬,他之前就演過乾隆,對這個角色他很熟,簡直捨我其誰。”對於繼《雍正王朝》後再次與焦晃老師合作,胡玫覺得非常慶幸。“焦晃老師覺得在乾隆的一生當中,這個事也是他很傳奇或者說很重要的一點,因為乾隆自己很有文采,學富五車,他能夠把全國的戲劇經過一番篩選,然後請到宮裡、養在宮裡,沒有他這種點石成金的能力也不可能誕生後來的京劇。可以說對於我們國家的國粹藝術來講,乾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焦晃老師也願意來承擔這樣一個角色,他一出場便渾身是戲。”

揭秘丨京剧怎么来的?胡玫邹静之讲了一个三百年前的故事

焦晃老師飾演乾隆。

另外,飾演心比天高、戲比命大的戲曲名角嶽九,富大龍飾演的這一角色在被同行陷害逐出京城之後從未放棄練功,可謂愛戲如命。在表演過程中,胡玫提到富大龍也贊其敬業,戲曲零基礎的他從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學起,跟隨戲曲老師每天早中晚三遍功,“從拍攝到殺青從未停止,片中所有和戲曲有關的戲他沒有一個鏡頭用替身,全部為自己演繹,就連嶽九所有的戲曲唱段也是由他本人親自完成。”

揭秘丨京剧怎么来的?胡玫邹静之讲了一个三百年前的故事

富大龍飾演戲曲名角嶽九。

拍攝:最後三天時遇上火災,好在素材保留

《進京城》拍攝歷時六年,在胡玫及多名主創看來,這就是一個“戲比天大”的精神滲透過程,從人物的角色特點到服裝設計,從肢體動作到場景設置,無一併不需要認真研磨,“我的想法是力爭在影片的各個細節上都能最大限度的還原歷史的原貌。”這段長時間的拍攝,在胡玫看來充滿了艱難和挑戰,她透露:“這次拍攝非常詭異,創作過程中遭遇了很多突發狀況,副導演生病,拍到最後還差三天的時候,一場大火,一場大風,所有的道具全都塌掉,壞掉,還要重新去補救。這期間很多人都承受了很多的壓力。”燒走了戲棚,燒不走精神,胡玫說最遺憾就是對不起影視基地總裁劉國華先生,“七級大風,非常不幸攝影棚被燒燬了,不僅燒燬了我們這個戲的全部重要的場景,同時燒燬了所有的戲服、道具,唯一沒有燒的就是我們的素材,全部片子的素材保留下來了,我們的機器設備保留下來了,我們沒有出一點人的傷害。當然當時面對這個情況,我第一個反應的就是特別的對不起劉國華先生,到人家那去給人家一轉眼這個棚就沒了,坍塌了。”談及此,劉國華僅是笑笑一句,“這個電影一定是冬天裡的一把火,電影肯定火。”

專訪胡玫

儘量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片子

揭秘丨京剧怎么来的?胡玫邹静之讲了一个三百年前的故事

第五代導演胡玫。

新京報:拍攝過程中一直都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和磨難,你也說自己執拗,為什麼這麼堅持呢?

胡玫:我覺得京劇是中國人的根,但我們現代人缺少這種文化的創意、藝術的傳承。雖說我也起不到多少作用,也可能我拍出來也沒多少人看,沒人看就沒人看,我無所謂,但作為一箇中國的導演,我不瞭解國粹的藝術,我是欠缺也是遺憾,是一個不完整的人生。所以我覺得人家找到我就根本沒有理由拒絕。雖然我不懂京劇,但這對我來說是次最好的學習,我可以完整我作為中國人的一部分,對我來說更是一次特別好的中國文化的浸潤或是洗禮,這就是我的初衷。

新京報:最近您和李少紅導演都有各自作品出爐,大家對女導演勇於行業探索表示敬佩和期待,你如何評價女導演在業界受到的支持?拍戲的時候相對於男導演來說會不會更加辛苦和不容易一些?

胡玫:除了李少紅還有劉苗苗,她最近也拍了《紅花綠葉》得了很多獎,這是我們同班同學都在拍戲的一個信號,我們班9個女同學,現在拍戲的大概有4個,我覺得挺好的、挺興奮的,除了我們第五代男導演之外,我希望我們的女導演能夠走得更久,走得更長,因為我們不會有緋聞(大笑),所以大家都比較專注一件事兒,就是拍戲。但拍戲確實比較難,總的來講中國還是個男性化的社會,所以女導演能夠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也不容易。我想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個更強勢的中國女導演的團隊,本來我們中國的女導演就是世界第一,現在仍然還會繼續,中國的女人不敗,從足球、從體育界就是,所以中國女導演應該是能夠繼續的傳承下去,我們有這個條件,就像毛主席也說了“婦女能頂半邊天”(大笑)。

揭秘丨京剧怎么来的?胡玫邹静之讲了一个三百年前的故事

影片《進京城》劇照。

新京報:那對於《進京城》,你更希望獲得哪方面的市場回報?更看重口碑還是文化上面的傳承?

胡玫:其實我根本就不想,我不是不在意。我很在意但我左右不了,那就隨便是什麼樣就什麼樣,我個人就是這樣,反正我是盡力而為。我把我這一件的事幹好了,至於什麼票房,我覺得我們也控制不了、也操作不了,說了也白說,沒用,所以就乾脆別說(大笑)。只是儘量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片子,片子的質量很重要,但我覺得也不完全取決於片子怎樣,有時候題材可能也會有些障礙,但是隻要拍了,就沒關係。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實習生 張博雅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李世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