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1週年:望,是為了不忘#11年了,依然無法忘卻。5·12,汶川,一陣痙攣,一場裂變,一種刻度,一段成鑑,如影映在窗櫺,如鐘敲在人心。而當記憶有意識地在凍結時間、對抗遺忘,往事也就並不如煙。無法塵封也難以抹去,汶川地震雖然已被裱在“過去”的相框,但因為厚重而有了“昭示未來”的價

#汶川地震11週年:望,是為了不忘#11年了,依然無法忘卻。5·12,汶川,一陣痙攣,一場裂變,一種刻度,一段成鑑,如影映在窗欞,如鐘敲在人心。而當記憶有意識地在凍結時間、對抗遺忘,往事也就並不如煙。無法塵封也難以抹去,汶川地震雖然已被裱在“過去”的相框,但因為厚重而有了“昭示未來”的價值。所以,在“11年祭”的節點上,“溫故5·12”不只是應景的程式,更是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為了在憶舊中啟新,在重溫初心中萌生決心。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越是“當災難已成往事”,我們越需要在時間的長河裡溯洄,在生活的憑欄處回望。望,就是為了不忘。我們不能忘卻,那一瞬的地動山搖,那一刻的生命零落,那一個個逝者的名字。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這絕不是統計學上的冰冷數目,而是那些鮮活生命在生死牆上的清晰“簽名”。他們就是我們,有著對生的熾熱,對愛的追尋,對未來的憧憬。但那場劫難丟出了不仁的骰子,於是那些逝者為生者承受了死亡,而生者則用記憶接續記憶,用努力活著延續他們生如夏花的未竟希望。我們不能忘卻,那些抗災和救災的身影,那些悲痛與感動的淚水,還有那首次為震災逝者降下的國旗。愛心井噴,救援接力,正因如此,是年也被稱作“中國志願行動元年”,還有人稱此次災難已然成了中國社會演進的分水嶺。我們不能忘卻,災後毅然的重建,汶川決然的重生,還有中國社會防災救災能力的快速提升。汶川地震還為後來的重大災害防範應對,提供了許多制度範本,讓建築質量標準變得更加嚴苛、救災動員機制變得更加有序、捐款使用制度變得更加透明、遇難者名單公開制度變得更加規範、逃生技能教育變得更為普及。11年望川,無法忘川。不忘卻的初心,不在於給自己抹上飽經滄桑磨難的底色,而在於更好地珍視人的價值;不忘卻的目的,不是要沉溺於過去,而是為了更好地成長和前行。11年很短,猶如一瞬,11年也很長,長到荒墟上的舊痕已泛黃,人事變遷如白雲蒼狗:“小英雄”林浩已踏上演藝之路,“芭蕾女孩”則已出版了三本文集,地震中曾失去母親女兒的“最堅強女警”重新擁有完整家庭,曾為被壓在板石下的同學舉了一夜吊瓶的“吊瓶男孩”,入伍後又到了銀行……他們蘊蓄的夢想,在這11年裡漸次綻放。可以看到,在時下的中國,寓於生命至上、權利本位、讓個體有尊嚴等觀念之中的人本立場,日益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我們更需要去銘記汶川地震,藉此讓那些生命與個體尊嚴至上的人文主張愈發根深蒂固,讓民心向善和制度設計向好相向而行,讓人們在成熟社會的羽翼庇護下免於很多災禍的波及。都說“多難興邦”,而我們就該秉持著“以史為鏡”的擔當,在“多難”和“興邦”之間建立更深刻的關聯,讓災難反推制度、人心的成長,激起更強勁的“社會進步”的迴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