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4歲半了,脾胃虛有積食,怎麼辦?

成長樹智慧


孩子有2個變化,說明有積食了,天暖帶娃,謹記“2多3少”


育兒詢問:“大姐,您家孩子有積食過嗎?”

樂樂媽:“有啊,而且是經常性的,孩子每次積食,我都愁壞了。”

育兒詢問:“孩子為什麼積食,您瞭解嗎?可以講講嗎?”

樂樂媽:“醫生曾經講過,孩子之所以積食,是因為脾胃虛弱,但是孩子發育需要的營養多,稍不注意,孩子就很容易形成積食。”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積食”久了,還會影響脾胃運化和輸送營養的能力,讓孩子的抵抗力下降、愛生病,發育緩慢,不長肉不長個。因此,積食算是阻礙孩子生長髮育,影響孩子健康的一大障礙。

1. 臉部變化

孩子臉上發生什麼變化,細心的家長能馬上看出來。因為臉上皮膚比較薄,所以正常孩子的臉應該是白皙水嫩的,如果發現自己孩子臉上皮膚變得乾燥,臉色發黃、暗淡,或者兩頰上有“高原紅”,眼睛紅腫,眼袋明顯,鼻樑上有青筋,就說明孩子脾胃虛弱、體內積食了。

2. 小手變化

孩子的手,家長是經常牽著的,所以手上的變化應該是最容易察覺的,如果孩子手心易出汗、發熱,加上觀察孩子食指的外側,有沒有一條青紫色的線,一直延伸到賬面,用指腹推的時候有澀感,就是明顯的積食了。

除了這2點變化,如果發現孩子食慾不振、厭食、腹瀉、肚子脹、便秘、口臭、舌苔厚膩且黃、愛哭鬧、夜裡睡不踏實,喜歡趴著睡,甚至盜汗,就更加確定是積食無疑了。

一多補“一菇”——調

“一菇”指的是肽菇末,是一種特殊膳食,可以刺激腸胃蠕動,改善脾胃,幫助孩子消積食、打開食慾,同時提高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健脾強胃,改善孩子易生病的體質。

二多捏“捏脊”——理

捏脊應該並不陌生,家長可以每天抽出3-5分鐘,給孩子捏提,可以疏通經絡,促進腸胃蠕動,消食引滯。

一少吃“寒涼”

天氣漸暖,孩子體內陽氣旺盛,喜歡吃“涼食”,但是寒性瓜果、生冷海鮮、冷飲、冰淇淋等都要少給孩子吃,會在體內產生溼氣,耽誤脾胃運化,從而導致孩子積食。

二少吃“油膩”

孩子的飲食應該保持“營養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原則,滿足身體發育需求就好。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油膩食物還是少吃的好,會加重脾胃壓力,導致消化紊亂,孩子積食、脾胃虛等問題。

三少玩“手機”

現在不止大人離不開手機了,孩子也一樣,總是捧著手機玩各種小遊戲,說到底,這並不是好行為,它不僅對孩子視力不好,長時間窩在家裡,對運動缺乏興致,還會降低抵抗力,脾胃減弱,容易積食。


莫忘初心Y


積食的寶寶越來越多,什麼鬼?臉上4點是關鍵,家長一看就知道!

一直以來都有寶媽不停的反映,孩子睡覺時“不老實”,翻來覆去,磨牙,說夢話,蹬被子等等,甚至盜汗,驚醒,大哭。其實,孩子這些“小調皮”都在傳遞身體信號:孩子脾胃虛弱,體內積食了。

積食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的臟腑功能處於發育狀態,並不成熟,為了抓住春季“拔高期”,讓孩子的個頭躥一躥,給孩子大魚大肉的滋補,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時間一久,脾胃就“頂不住”了,除了睡眠不安穩,還有食慾不振、發燒、咳嗽、便秘等情況,所以家長如果不能及時給孩子清理積食,久而久之會破壞孩子的體質,耽誤孩子的健康發育。

寶媽可以通過“看臉”,4點最關鍵,家長一看就能判斷孩子是否有積食:

1. 眼睛紅腫,眼袋大

脾胃與肌肉代謝息息相關,孩子一旦積食,肌肉代謝能力不足,眼睛周圍的皮膚層較薄弱,會出現紅腫,形成眼袋,積食嚴重,眼袋成烏紫色,顯得孩子十分沒有精神。

2. 臉色黯黃,兩坨“高原紅”

營養從食物中獲取,通過脾臟運化成氣血輸送到全身各處,如果孩子積食了,脾胃“造血”會受到影響,營養吸收不足,氣血不能及時輸送,孩子的臉色就會發黃,暗淡,皮膚乾燥缺乏營養;同時,臉頰兩側會出現兩坨明顯的“高原紅”。

3. 鼻樑青筋

鼻樑是胃部的“反射區”,如果發現寶寶鼻樑上出現“青筋”,確保不是先天就有的,就說明孩子脾胃運化壓力大,超出負荷了,腸胃堵塞,體內積食了。

4. 嘴巴“張一張”

孩子體內是否積食,嘴巴“張一張”就知道了。如果有積食,食物堆積腸胃發酵,呼出的氣味存有酸腐味,而且舌苔上的“白霜”變得又厚又膩,甚至發黃、剝落,出現地圖舌,說明孩子體內不但積食,而且時間已久了。

除了提到的“看臉”的幾個關鍵點,如果發現孩子手足出汗多,易發熱;情緒急躁、愛發脾氣;腹瀉腹脹,或者便秘,便便不成形酸臭等,都說明孩子是脾胃受損,積食了。

積食的娃越來越多?3招幫孩子清理積食、養護脾胃:

第一招:多給孩子喝雙低聚乳清,作為一種適合孩子腸胃的蛋白物質,不僅能夠提高消化酶分解食物的活性,增強腸胃消化的能力;同時雙低聚乳清還能給脾胃運化營養提供動力,促進營養的吸收利用,改善孩子的體質,為孩子的成長髮育保駕護航。

第二招:按“氣海”,用食指和中指併攏按住氣海,孩子有輕微的酸脹感最宜,力度由輕到重順時針按揉,每次1-2分鐘,幫孩子清積食,養脾胃,呵護孩子的發育。

第三招:做好保暖措施。如今的氣溫忽冷忽熱,寶媽一定要做好孩子的保暖措施,尤其是雙腳和腹部;雙腳是經絡匯聚之所,不宜受涼;而腹部是脾胃“修養聖地”,更不能受寒。


枯葉蝶angel


脾胃虛寒表現為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畏寒,發育較差。由於小孩子脾胃虛弱,不能夠運化水谷精微而引起的積食發生,往往會引起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長時間胃腸道功能差會導致營養不良。

可以吃點中藥製劑,建議吃點中藥製劑,吃點小兒健脾散、嬰兒健脾散、醒脾養兒顆粒、小兒化食丸等來治療觀察看看,再就是孩子可以推拿,或是捏脊觀察看看,考慮好轉的情況短期不會改善,平時勤給孩子喝些溫開水和注意保暖,給孩子吃些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辛辣、生冷、刺激性的食物,不宜過飽。

飲食要注意酸鹼平衡:食物分酸性和鹼性兩類.魚肉禽蛋米麵為酸性.蔬菜,水果,豆類及製品為鹼性.人體內存在自動調節酸鹼平衡系統,只要飲食多樣化,吃五穀雜糧,就能保持酸鹼平衡。

飯前喝湯好:小兒飯前喝少量的湯,好比運動前做活動,使消化器官活動起來,使消化腺分泌足量的消化液,能使小兒很好的進食飯後也會感到舒服。

如果你覺得本文有用的話,記得點贊或者關注我(我就是培訓達人),也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馳宇教育中心),發佈關於學歷提升職業資格培訓及中醫培訓相關資訊。


我就是培訓達人


有積食的話可以在晚上的時候給孩子用溫水泡澡,全身撫觸,穿好衣服後,用你的兩個大姆指把孩子的手心和腳心分別搓五分鐘,第二天就好,我閨女每次都是用這種方法。但是最好是別等孩子有積食了再做,比如今天孩子在傍晚吃的肉有點多,或者晚上孩子從外面剛回到家吃的晚飯比較多,那麼就可以在給孩子洗過澡後按摩,別等孩子有積食了再去做,要從防病開始。


北京的藝鶴


4至5歲小兒最為常見的就是積食,脾胃受涼。幼兒消化功能比較弱,出現積食了怎麼辦?平時可以服些山楂水之類,健胃貼穴位外貼助幼兒提高消化功能,由於食積並伴有發熱時可用肥兒丸,按幼兒公斤體重用量加減就可以了。



赫醫生健康護理


首先,調整飲食。少吃多餐,不能吃太多,讓腸胃休息一下,少吃油膩的、高蛋白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其次,多運動。帶寶寶到戶外去玩,多走動走動。

第三,可以給寶寶推拿一下,每天早晚順時針按摩小肚子,每次按摩五分鐘左右。

推下七節骨300次。

清大腸經300次。

平時要注意給寶寶補脾胃,可以吃點山藥小米粥,可以滋養脾胃。


半糖主義87042938


小孩子消化能力不太好,要注意飲食規律,要按時進餐,可以少食多餐,不能一次性吃得太飽。可以服用一些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平時應該多參加些戶外活動,這樣可以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也會改善消化功能。沒事揉一下肚子。


情感媄文



壺天散墨310


這幾天餓下她,不給零食,每頓她想吃幾口就幾口,大人千萬不要硬塞。每天多運動,多喝水。過幾天覺得餓了,胃口就開了。我兒子每次積食基本都這麼過來的。消食藥可吃可不吃,看你們自己的想法


宣潤


6心“一它。,一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