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大選結果揭曉:每個選項都沒有完美答案

當地時間5月11日,南非選舉委員會(IEC)公佈了2019年南非大選正式結果:經過對全部22925個投票站的選票統計,執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ANC)以57.5%的總得票率,贏得南非國民議會全部400個議席中的230個。

南非大选结果揭晓:每个选项都没有完美答案

南非大選塵埃落定:非國大輕鬆取勝 拉馬福薩當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南非實行的是議會制,內閣由大選中贏得過半議席的政黨組成,黨領袖自動成為南非總統,若沒有一個政黨議席過半,則由議席最多政黨優先嚐試組閣。此次計票結果表明,非國大再次在結束種族隔離後的“新南非”獲得5年單獨執政機會,現任總統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也得以連任。儘管這一得票率已是其執政25年曆史中的最低紀錄(上屆2014年是62.1%選票,249名議員)。

標榜“不分種族”理念的最大反對黨南非民主聯盟(DA)在其黨領袖麥馬恩(Mmusi Maimane)率領下贏得20.7%選票和84個議席,略低於上屆(22.2%,89個議席),異軍突起的黑人極左翼政黨經濟自由黨(EFF)贏得10.7%選票和44個議席(上屆為6.3%和25個議席),成為議會第三大黨。

儘管得票率和議席數雙雙創下新低,但不論拉馬福薩總統或非國大都表現得如釋重負,彷彿獲得了一場完勝。正如一位黨內基層幹部所言,“我們總算從災難的谷底爬了出來”。

非國大勝選,有驚無險

由於糟糕的經濟和就業(南非統計局3月5日數據,2018年南非GDP增速僅0.8%,失業率卻高達27%)、惡劣的社會治安(2017/2018財年南非惡性犯罪發生數逾200萬起,其中謀殺率大增6.9%,此期間被謀殺20336人,較前一財年增加1320人)、越來越嚴重的貧富分化和社會階層不平等,加上前總統祖瑪(Jacob Zuma)當政期間貪腐醜聞頻發,南非政治動盪加劇,幾乎每週都會在各大中城市爆發抗議示威,長期執政的非國大被國內外批評者指責為“治國無方”。

鑑於此,選前曾有人預言,反對黨將至少奪取二至三個省的執政權,EFF和DA將進一步擴大政治影響力,成為更加不可忽視的力量。

事實證明情況和上述預期間存在相當大的偏差:非國大雖然優勢明顯萎縮,但仍然穩居執政地位,被普遍看好的兩大反對黨並沒能對之構成明顯威脅。不僅如此,南非全部9個省的執政權,非國大繼續保有其中8個,DA和上屆一樣控制了白人比重最大的西開普省,而選前被認為至少可在祖瑪的故鄉兼非國大“重災區”誇祖魯省展現強大挑戰力的EFF非但未如預期,其得票率在那裡甚至不如另一個老牌反對黨因卡塔自由黨(IFP)。

一些分析家認為,南非年輕人的低投票率(不到四成)是此次選舉結果“老生常談”的關鍵,因為老一代南非黑人仍然對非國大結束種族隔離制度的功績記憶猶新。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遠非癥結之關鍵。

南非大选结果揭晓:每个选项都没有完美答案

當地時間2019年5月8日,南非德班,南非大選計票工作進行。

非國大開的藥方是“維生素丸”

非國大之所以在選舉中有驚無險,首先應得益於及時“止損”:2017年底,非國大委員會鑑於祖瑪政府貪腐醜聞頻發,對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束手無策,果斷改選政治聲譽良好的拉馬福薩為新任黨領,後者隨即在兩個月內逼迫祖瑪提前辭職,結束了混亂的祖瑪時代。

拉馬福薩上臺後在經濟和社會治理上採取了較為保守的做法,一方面“原則上”支持將白人土地分配給黑人的“土改”,另一方面卻又不斷強調“保護白人合法利益”、“決不能殺雞取卵”。這種模稜兩可的姿態儘管令“黑白”雙方都不盡滿意,也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種族、貧富等社會矛盾,但畢竟避免了“要麼激進‘土改’、要麼回到種族隔離時代”這種“死亡二選一”的窘迫。

社會、就業和經濟等方面的頹勢雖無法從根本上得以扭轉,但畢竟也沒有變得更糟(2018年全年經濟增速雖比2017年各家普遍預期的1.2%-2.0%慢得多,卻比深受“祖瑪時代”波及的2018年上半年要多少好一點)。誠然,這種被南非媒體諷刺為“給重症患者服維生素丸”的“保守療法”不能根治南非的疑難雜症,但至少也不會往更壞的方向發展——何況拉馬福薩政治聲譽良好,可以讓非國大較好地與“祖瑪時代”的貪腐惡名切割。

兩反對黨開的藥方風險更高

更重要的是,兩大反對黨開出的藥方比非國大的“維生素丸”風險更高。

DA雖標榜“不分種族”,但不論支持者或反對者仍普遍將它視作脫胎自舊南非國民黨的“白人政黨”,它所標榜的“經濟自由”主張,也被憧憬新南非“不但政治、經濟也應實現平等”的廣大黑人質疑為“妄圖回到種族隔離時代”,他們顯然無法吸引那些因經濟不平等而不滿非國大的選民,尤其佔選民總數76%的黑人選民。

EFF雖然不遺餘力攻擊“非國大應對經濟不平等負責”的呼聲也贏得街頭一片喝彩——然而他們開出的藥方卻是“徹底土改”。他們想要將白人和其他“有錢人”的動產不動產進行“公平分配”,與此同時他們還想要驅逐“吸血的外國資本家”和趕走“搶奪我們就業機會的鄰國人”。很顯然,對於EFF這些偏激的做法,多數選民相信了非國大對這些政策予以“虎狼藥”的評價,即EFF只會殺雞取卵,把一切變得更糟。而這一幕曾在安哥拉、津巴布韋……在許多年輕非洲國家的獨立進程中一次次重演。

既然大家都沒有足以令人信服的特效藥,既然每個選項都沒有完美答案,那麼與其選風險係數更高、成功概率卻很小的“虎狼藥”,還不如選安全係數更高的 “維生素丸”——於是本屆南非大選的結果便毫無懸念地誕生了:選民們多數並不相信非國大副秘書長杜阿爾特“我們將傾聽所有南非人的聲音,我們知道他們期待經濟增長和就業率增加,我們知道他們期待一個高效、為人民服務、沒有貪腐的政府,我們將做到這一切”的承諾,但他們為了求得穩定,仍然選擇給了非國大下一個五年的任期。

□陶短房(專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