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追夢人】教育事業的追夢人 ——記龍門鎮下峪口第二小學校長韋軍迪(圖)

走進龍門鎮下峪口第二小學校長韋軍迪的辦公室,簡單的陳列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書櫃上她和師生們在各類活動中的留影,書櫃兩邊,懸掛著兩行大字,“雷厲風行,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拒絕平庸。” 熟悉韋軍迪的人都知道,這是她多年來工作作風的真實寫照,也是她對工作的要求。

2017年7月,韋軍迪因工作實績突出被調任到龍門鎮下峪口第二小學擔任校長,成為韓城教育系統首批享受到“三項機制”紅利的幹部之一。近兩年來,改革紅利轉變成辦好群眾滿意的家門口學校的成果,該校學生從300多人增加至600多人,成為全市生源迴流明顯的學校之一。

幹在實處 處處以身示範

走上新崗位的第一天,韋軍迪便深入學校每個角落進行全面細緻查看,將所見所想記錄在筆記本上,召集校領導馬不停蹄制訂校園環境清理方案。同時,針對礦區學校實際,思考破解制約學校發展瓶頸的有效辦法。


【我們都是追夢人】教育事業的追夢人 ——記龍門鎮下峪口第二小學校長韋軍迪(圖)


整整一個暑假,她帶著全體教職員工,從改變校容校貌做起,積極開展校園環境修整和綠化;為徹底解決學校用電問題,她多次聯繫礦區、市政等相關部門,研究解決學校用電問題的辦法;冒著酷熱,往返穿梭於下峪口天橋和國道施工區域,現場協調處理施工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近40℃高溫下,汗水早已溼透大家的衣背,但看到煥然一新的學校面貌,所有人都流露出自豪的笑容。9月開學季,文明優雅、翠色慾滴的校園環境讓家長和學生驚喜不已。如今,在師生和家長的支持和參與下,通過持之以恆的抓,學校的校園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

從環境到作風,從作風到校風,從教風到學風。為破解學校發展難題,韋軍迪因地制宜地提出“鐵腕治校強素質、科學施策促發展”的管理理念,並和大家“約法三章”,嚴明紀律、考核和獎懲制度,讓“優者上、庸者讓”的競爭機制平穩運行,發揮效力。在第一次教職工見面會上,韋軍迪公開承諾“校長要求教師做到的,自己首先帶頭做到;校長要求教師不做的,自己堅決帶頭不做。”

精抓嚴管 打造過硬隊伍

作為一名多年在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韋軍迪深知過硬的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她緊緊抓住師資隊伍建設這個關鍵節點,用“四板斧”破解發展難題。


【我們都是追夢人】教育事業的追夢人 ——記龍門鎮下峪口第二小學校長韋軍迪(圖)


每學期的“教學大比武”,韋軍迪總是第一個出場,作為渭南市教學能手,她上課時匠心獨具、寓教於樂、用生活教學的理念來構建靈動的課堂,不僅能讓孩子們在如沐春風中輕鬆獲知,更讓現場的老師們收穫滿滿。參與聽課的老教師劉儒子曾由衷地讚歎道:“課改強不強,關鍵看頭羊!”“我分管教學,韋校長要求我一學期至少聽100節課,在兩個月內熟悉各年級各科教材,每學期堅持上好公開示範課。經過一年的鍛鍊,我的教學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現在全然理解了韋校長的良苦用心,深切感受到‘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副校長劉剛深有感觸地說。

校內,她組織開展師徒結對,以青藍工程為載體,讓青年教師上好亮相課、參加教學賽講、觀看優質課堂實錄等,堅持帶領主管領導深入課堂反覆聽課、隨機評課指導、聽講研磨。校外,她與龍門小學等兄弟學校對接,組織教師多次跟崗聽課學習,取長補短,有效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

貼心服務 用心贏得讚許

事無鉅細,親力親為。為了讓留守兒童得到更多關愛,學校成立“留守兒童之家”,她把滿滿的母愛更多地給留守兒童。宿舍裡,她教剛入住的孩子疊被鋪床;餐廳裡,她一邊給孩子們盛飯,一邊叮囑“慢慢吃,別燙著”;課間,她和孩子們一起跳大繩;課外,她又和孩子們一起參加保護母親河志願活動……


【我們都是追夢人】教育事業的追夢人 ——記龍門鎮下峪口第二小學校長韋軍迪(圖)


一年多來,學校把“讓師生吃得可口、住得舒心”作為一個重要課題精心研究,營養可口的飯菜已成為家長讚不絕口的一張學校名片。每天飯前,韋軍迪都會通過微信朋友圈將菜品進行展示,家長們每天總是給學校一個放心的“點贊”,偶爾有家長也會在校長朋友圈“點菜”。學校食堂開放日期間,韋軍迪組織家長走進後廚查看食堂管理,一位家長貼心地夾起一塊排骨送進她的嘴裡:“校長辛苦了!”座談時,一個學生的奶奶高興地說:“今天看到娃們排隊背誦古詩走進餐廳,排著隊打飯,坐在固定位置上安靜地吃飯,我再不用擔心孩子不按時吃飯了。學校的伙食很好,孩子回家說我做的飯沒有學校食堂的飯好吃,我還不相信。這下我完全放心了!”

再次見到韋軍迪時,已是晚上,教學樓裡燈火通明,學生們在教室安靜的上自習,老師們在辦公室精心準備第二天的課程,韋軍迪也同樣伏案,疾筆書寫為學生作“勵志報告會”的內容。她說:“奮鬥的人生是美麗的,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我們一定努力奔跑,繼續做好教育事業的追夢人。”

【我們都是追夢人】教育事業的追夢人 ——記龍門鎮下峪口第二小學校長韋軍迪(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