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商學院》學習筆記——一圖搞懂“心理賬戶”

《5分鐘商學院》學習筆記——一圖搞懂“心理賬戶”

理解用戶,就要從用戶的“心理賬戶”開始,每個人在心裡,把同樣的錢分門別類地存在了不同賬戶裡。比如人們會把辛苦賺來的、靠運氣贏來的和意外獲得的錢,放到不同的心理賬戶中。

1980年,芝加哥大學著名行為金融和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德·薩勒(Richard Thaler)首次提出“PsychicAccounting(心理賬戶)”概念,用於解釋個體在消費決策時為什麼會受到“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的影響。

薩勒認為:人們在消費行為中之所以受到“沉沒成本”的影響,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卡尼曼教授等提出的“前景理論”,另一個可能的解釋就是推測個體潛意識中存在的“心理賬戶系(Psychic Accounting System)。人們在消費決策時把過去的投入和現在的付出加在一起作為總成本,來衡量決策的後果。這種對金錢分門別類的分賬管理和預算的心理過程就是“心理賬戶”的估價過程。

心理賬戶的存在影響著人們以不同的態度對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從而做出不同的決策和行為。作為企業,要懂得讓用戶從他最有錢的心理賬戶裡花錢。

比如最能讓男人花錢的心理賬戶是“義薄雲天”,最能讓女人花錢的心理賬戶是“青春永駐”,最能讓老人花錢的心理賬戶是“健康長壽”,最能讓父母為孩子花錢的心理賬戶是“望子成龍”,最能讓孩子為父母花錢的心理賬戶是“孝感動天”,最能讓你為自己花錢的心理賬戶是“詩和遠方”……


《5分鐘商學院》學習筆記——一圖搞懂“心理賬戶”


作 者:中國註冊會計師(CPA),美國註冊管理會計師(CMA),高級會計師,稅務師(TA);長期從事財稅研究與實踐工作,在財務變革轉型、管理會計實踐、企業數據管理平臺的搭建及大數據應用、稅收籌劃、資本市場方面有獨特見解及積累了大量實踐應用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