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A股上市難、退市更難之死局

破解A股上市難、退市更難之死局

——A股或將進入“大進大出”新時代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 董登新教授

上市公司掛牌是有壽命的。實際上,真正的百年老字號上市公司,正是大浪淘沙的必然結果。

5月5日,上交所發佈《滬市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整體分析報告》,其中指出:今年將有1家公司暫停上市,2家公司終止上市。

5月10日,深交所公告稱,決定5月13日起暫停樂視網、凱迪生態、金亞科技、千山藥機、皇臺酒業5家公司股票上市,5月15日起暫停龍力生物、德奧通航2家公司股票上市。這7家公司去年合計虧損超過152億元,其中樂視網連續兩年虧損總計178億元,凱迪生態連續兩年虧損總計102億元。今年深交所尚無公司“終止上市”。

事實上,A股上市難、退市更難的惡循環,一直遭受市場詬病。自2001年第一版A股退市制度發佈至今,儘管其間退市制度經過了2012年和2014年兩次重大修訂,但仍無法改變A股“退市難”的尷尬現狀。

破解A股上市難、退市更難之死局

在2001年A股退市制度誕生之前,僅有深交所一家公司“瓊民源”因1996年年報嚴重造假,於1997年2月28日開始無限期停牌。

1993年4月30日,瓊民源(證券代碼:0508)在深交所上市,成為當時在深圳上市的5家異地企業之一。1998年4月29日,由有關部門組成的調查組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調查之後公佈公告稱:瓊民源1996年年度報告和補充公告所稱1996年“實現利潤5.7億餘元”,“資本公積增加6.57億元”的內容嚴重失實,虛構利潤5.4億元,虛增資本公積6.57億元。1997年7月公安機關己將犯罪嫌疑人依法拘留,己移交檢察機關處理。

1998年11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就“瓊民源案”做出一審判決:瓊民源原任董事長馬玉和因犯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公司聘用會計班文昭也以同等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據悉,這是1997年10月實施新刑法後,首次使用證券犯罪條款判處的個案。在查處案件的同時,監管部門著手瓊民源重組工作。

1998年12月4日,北京住總宣佈入主瓊民源;1999年1月5日瓊民源臨時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進行資產核查和公司重組;6月8日,股東大會通過了“發起設立,定向發行,等量置換,新增發行”重組方案。1999年7月12日,中關村(證券代碼:000931)上市,瓊民源終止上市資格。瓊民源是A股市場唯一“不退市”的退市公司。

直至2001年2月,證監會第一次發佈完整而具體的A股退市標準,即《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首個退市制度雖僅制訂了單一的“虧損退市”法則:連續兩年虧損則戴上ST的帽子,連續三年虧損則“暫停上市”,連續四年虧損則“終止上市”,但最初的制度效果還算不錯,短短7年(2001-2007年)內滬深市場共有42只A股被強制退市,也就是說,平均每年有6家A股公司退市。這是一個相當壯觀的退市景象,因為2001年A股公司僅有1140家,即便是2007年A股公司也只有1527家。年均退市率將近0.6%。

然而,當第一版單一退市標準——虧損退市法則在推行7年後,一些垃圾公司終於找到了規避退市的訣竅和技巧,很快便產生了“抗體”,它們突然發現,即便長期虧損,也可以死不退市,最簡單的應對辦法就是:連續虧損兩年,然後微利一年;再虧損兩年,再微利一年;如此循環往復,不僅不會退市,而且還可以規避“暫停上市”的尷尬。因此,當時產生了大批垃圾公司,它們雖然十年如一日長期虧損或微利,但可以死不退市。

正因如此,在2008——2012年的整整5年中,再也沒有出現一家A股公司被強制退市。而此時A股上市公司已多達2472家,竟然能在五年內沒有一家公司退市!這是A股市場最奇葩、最不可思議的一個時期。這期間有相當一批超級垃圾股連續停牌時間居然長達5年甚至7年而不退市!這是A股退市制度的奇恥大辱!

深交所關閉退市通道的五年(2008——2012),竟無一家公司退市:

(1)S*ST 恆立連續三年虧損,自2006年5月15日起暫停上市近7年而不退市。

(2)S*ST生化連續三年虧損,自2007年4月27日起暫停上市近6年而不退市。

(3)*ST銅城連續三年虧損,自2007 年5月11日起暫停上市5年半而不退市。

(4)*ST深大通連續三年虧損,自2007年5月22日起暫停上市5年半而不退市。

(5)S*ST聚友連續三年虧損,自2007年5月23日起暫停上市5年半而不退市。

(6)*ST朝華連續三年虧損,自2007年5月23 日起暫停上市5年半而不退市。

(7)*ST方向連續三年虧損,自2007年5月23日起暫停上市5年半而不退市。

(8)S*ST天發連續三年虧損,自2007年5月25日起暫停上市5年半而不退市。

(9)*ST丹化連續三年虧損,自 2008年5 月16 日起暫停上市4年半而不退市。

(10)*ST遠東連續三年虧損,自2009 年3 月24 日起暫停上市4年而不退市。

(11)*ST中鎢連續三年虧損,自2010年4 月9日起暫停上市3年而不退市。

(12)*ST關鋁連續三年虧損,自2011年3月24日起暫停上市2年而不退市

(13)*ST金城連續三年虧損,自2011年4月28日起暫停上市2年而不退市。

(14)*ST武鍋B三年連續虧損,自2010年4月9日起暫停上市3年而不退市。

上交所同樣關閉退市通道五年,但它基本上沒有公司“暫停上市”,僅有兩家:

(1)*ST北生連續三年虧損,自2009 年5 月27 日起暫停上市近4年而不退市。

(2)*ST宏盛連續三年虧損,自2010年4月9日起暫停上市停牌3年而不退市。

這是A股退市制度蒙羞的五年,退市制度遭踐踏!然而,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滬深交易所突然決定讓這些超級垃圾股全部同時“恢復上市”!

2012年12月,經過深交所和上交所多輪協商、集中審議,最後決定:上述長期停牌的16家“暫停上市”的超級垃圾公司,全部不允許退市,並選擇在“最吉利”的日子:2013年2月8日,上述12只超級垃圾股率先批量“恢復上市”,它們分別是:*ST北生、*ST宏盛、S*ST恆立、*ST方向、S*ST天發、*ST關鋁、*ST丹化、*ST中鎢、*ST大通、S*ST生化、*ST遠東、*ST武鍋B等。

2013年4月26日,又安排上述3家超級垃圾公司同時恢復上市:*ST朝華、*ST銅城、*ST金城。2014年1月10日,還有最後一家超級垃圾公司恢復上市:*ST聚友。

從表面上看,這16只超級垃圾股走了“狗屎運”!暴炒垃圾股的賭徒也賭對了、發財了!然而,這些超級垃圾股因無法體面退市,而被折磨得死去活來,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1)S*ST恆立恢復上市首日,開盤價較2006年停牌前的價格上漲了2102%,收盤時仍大漲373.21%。恆立實業恢復上市後連續4年虧損或微利,今天雖然沒有了ST的帽子,但它每股淨資產僅剩下4毛錢了!

(2)*ST武鍋B因2007年、2008年、2009 年三年連續虧損,深交所決定,該公司股票自2010年4月9日起暫停上市3年後,2013年2月8日恢復上市。結果因2011年、2012年、2013年再次連續3年虧損,而且期末淨資產均為負值,自2014年5月16日起“第二次”暫停上市。因2011——2014年連續四年虧損,2015年5月22日,深交所決定,*ST武鍋B終止上市。

(3)*ST北生後來變成了最奇葩的ST慧球!它恢復上市後連續5年虧損或微利,如今每股淨資產僅剩下8分錢了!

(4)*ST宏盛恢復上市後連續5年虧損或微利,目前每股淨資產僅剩下6毛錢!

(5)*ST天發恢復上市後連續5年虧損或微利,已更名為*ST盈方,仍是超級垃圾,現在每股淨資產僅剩下2毛錢!

(6)*ST關鋁恢復上市後連續4年虧損或微利,後更名為五礦稀土。

(7)* ST金城恢復上市後連續3年虧損或微利,現更名為*ST節能,每股淨資產僅剩下了2毛錢!

(8)*ST聚友現已更名為*ST華澤,近兩年鉅虧27個億,每股淨資產-2.94元,公司資不抵債已高達16億元!

上述垃圾充分證明了我的結論:在大多數情況下,垃圾股重組仍是垃圾!因此,超級垃圾股退市乃至破產清算,是最佳選擇!否則就是浪費社會資源。

事實上,經過2012年和2014年兩次大修後,A股退市制度的設計理念已很先進完善,但至今仍很少有垃圾股退市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財務“洗澡”、報表操縱,直白一點講,就是玩弄財務報表,本質上就是財務報告造假;二是投資者不讓垃圾股退市,越垃圾越遭暴炒,一元退市法則形同虛設,投資者不允許垃圾股成為“毛股”。

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超過3500家,然而,從2013年至2019年的7年中,僅有14家公司退市,相當於每年平均2家公司退市。

眾所周知,A股上市也很難,只不過,退市更難!從邏輯上講,A股退市難是因為A股上市難!因為“上市難”,許多企業就不願意排隊IPO,而競相搶購垃圾股的“殼”,繞過IPO,直接買殼上市,進而吸引小散跟風抬莊,集體參與炒殼、賭殼遊戲,機構與散戶一起合謀,他們堅決不讓垃圾股退市,最終形成了垃圾遍地、垃圾橫行,炒殼賭殼成風!

要解決這一重大制度缺陷,最根本的辦法就是普遍推行IPO註冊制。IPO註冊制的本質是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精神的結晶。只有註冊制的包容性與開放性,才能使股市具備大浪淘沙、優勝劣汰的市場作用,股市的大進大出,乃至泥沙俱下,正是市場包容性的一種體現。只有大幅降低IPO成本,才能讓垃圾股的殼資源分文不值,賭徒才願意放手炒殼賭殼的大冒險遊戲。科創板率先試點註冊制,將開啟A股市場新徵程!

實際上,上市公司掛牌是有壽命的。比方,美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上市公司,其平均掛牌壽命大約為30年左右。真正的百年老字號上市公司,屈指可數!A股市場建立已近30年,再加上註冊制即將全面推行,美股90年代“大進大出”的景象,在不久的將來,也可能被A股市場複製,大批1元股和毛股將會常態化,股民“用腳投票”將成為一種時尚,“一元退市法則”將會大放異彩,這既是A股市場包容性與開放性不斷提升的必然結果,也是A股市場博大胸懷、大浪淘沙的成熟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