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教育生變:事業部被拆分,業務重心轉為To B

文 | 蘇建勳、長樂

近日,36 氪從百度內部人士、百度教育相關合作方等渠道獲悉,歸屬於百度 EBG(百度新興業務事業群組)的百度教育事業部目前已被撤銷,原百度教育部總經理張高已轉崗至百度搜索公司下屬的內容生態部門,向百度副總裁沈抖彙報。

據 36 氪瞭解,百度教育事業部約有員工 400 名,主要業務包括百度文庫、百度閱讀、百度智慧課堂。目前,百度智慧課堂業務已被劃分至百度智能雲事業群(ACG),百度文庫、百度閱讀則由百度內容生態部門接管。

本輪調整從 2018 年年底開始。由於百度教育部門被撤後,旗下產品被劃分至百度不同事業群,因此未出現大規模的人員流失。

“開始的方案是將整個教育部門放進百度雲,但云業務畢竟是 To B,百度文庫、閱讀是 To C,兩塊業務不好協調,所以就把 To C 產品放進了內容生態。”一位百度相關人士告訴 36 氪。

百度教育事業部屬於的 EBG 此前由百度總裁張亞勤分管,公開資料顯示,張亞勤與負責百度教育的張高曾共事多年:1999 年,張亞勤與張高几乎同時加入當時的微軟中國研究院(後升級為微軟亞洲研究院),分別出任首席科學家與副研究員;2011 年與 2014 年,張高、張亞勤依次加入百度,並維持了超過五年的上下屬關係。

今年 3 月,百度官方宣佈張亞勤退休。

36 氪独家 | 百度教育生变:事业部被拆分,业务重心转为To B

定位不清,動盪不斷

百度教育事業部成立於 2015 年年末。初期定位為視頻課程的“教育電商平臺”,旗下產品包括內部孵化的百度文庫;與 2014 年收購的在線教育平臺“傳課網”(後更名“百度傳課”)。

在百度的規劃中,通過搜索流量對文庫、在線課程的分發,可以很快支撐起一個新的線上教育入口。 一位百度教育的前高管曾在採訪中表示。“BAT三家誰能把教育做成?一定是百度。百度以搜索起家,通過搜索到達服務是最便捷的。”

這種 To C 式的流量分發思路很快出現問題。

教育品類的內容產品並不夠標準化。用戶可以通過搜索比價直接下單一款手機或者冰箱,但面對百度傳課平臺上長達數小時甚至幾周的視頻課程,用戶買單的決策成本會變高,也就是說,百度的搜索流量並不能直接推動教育課程的銷售轉化。

更關鍵的因素在於,

百度想做的“教育平臺”對優質頭部內容的依賴極高,這正是百度教育的短板。

與網易雲課堂、淘寶教育在獨家名師資源的深耕不同,打開“百度傳課”官網,可以看到平臺上有著大量的“個人網校”——由於百度傳課的准入門檻較低,個人用戶通過資質申請後即可創建學校,並在平臺進行授課。

除了名師資源缺乏外,百度傳課動輒數小時的課程內容也讓移動端用戶望而卻步。張高在一次採訪中也提到:百度傳課40%的用戶都為年齡30歲左右、有孩子的人群,他們往往難以獲得大段、完整的學習時間,無法集中精力上完半小時的視頻課,因此需要更“輕”的教育產品。

2018 年 1 月,百度傳課在官網上貼出告示,宣佈停止維護客戶端,轉型知識付費,提供的內容產品,也從幾百小時的教學視頻,變為每節課半小時左右的音頻課程;內容方向也從原來的“0 基礎學 C 語言”,轉為“單身男的把妹技巧”、“從 0 到 1 學透區塊鏈”。

36 氪独家 | 百度教育生变:事业部被拆分,业务重心转为To B

但這一嘗試也未見太大成效。一方面,當時的知識付費領域已成紅海,市面上已有得到、知乎 Live、分答等諸多玩家;另一方面,百度在陸奇加入後,在集團層面確立了“夯實移動基礎、決戰AI時代”的戰略基礎。因此,百度教育也從原有純做 To C 的內容分發,轉變為 To C+To B 的“AI+教育”思路。

此消彼長,隨著百度教育對 To B 業務愈發重視,百度傳課等 To C 內容就逐漸失去了百度集團層面的扶持。根據界面新聞報道:百度傳課在百度搜索流量扶持層面的待遇還不如愛奇藝,在百度上搜索傳課平臺知識付費產品的作者、課程,搜索結果的前3頁均沒有與傳課相關的鏈接。

另一方面,來自“AI+教育”技術端的改革,也並未從根本上解決百度教育面臨的流量分發瓶頸、內容源缺乏等問題。

“教育產品的形態高度依賴內容和運營,但因為張高是技術背景出身,所以一直希望用技術提升教育的效率,這種做法是有問題的。”一位百度內部人士告訴 36 氪。

2018年 7 月,36 氪從多位相關人士獲悉,百度傳課徹底被關停,20人左右的團隊現已分別調去其他事業部,App 上新專區也停止更新。

To B 打法,與“雲”綁定

雖然在教育賽道上接連受挫,但百度並不願意徹底放過教育這塊“蛋糕”。

To B 將成為百度教育落地的重點方向。據 36 氪瞭解,原百度教育“智慧課堂”業務,目前已成為百度智能雲下設的教育事業部,一位與該部門有過合作的機構向 36 氪透露,目前百度雲正密集向學校、教育機構等單位尋求合作。

“百度智慧課堂”業務在2017年9月上線,以輔助教師備課、授課為核心功能,覆蓋範圍從小學至碩士三年級。 在中小學階段,智慧課堂可自動識別老師的上課進度,並推薦課件、教案、習題、其他教師教學心得;而在高等教育階段,智慧課堂可向師生推薦所在專業的學習資料,並和教務系統打通。

據 36 氪近期拿到的一份百度智慧課堂合作方案顯示,其合作對象按照學校、教室個人、出版社、在線/線下教育機構、教育有關單位劃分為六類,合作內容為:百度提供產品與技術研發,以置換合作校提供的科研教學資源,包括教案、課件、試卷習題等教學內容。

教育本身就是百度雲的重點領域。在 2018 年3 月的百度雲智峰會中,百度曾宣佈“啟航校園計劃”,面向校園開發者提供最低價格的雲資源,18元即可購買3個月雲服務,覆蓋基礎雲、智能運營、大數據, Dueros等技術服務。

百度教育的業務拆分到雲業務後,帶來了不少教育渠道的資源,也讓百度雲在獲取學校與機構客戶中多了一個切口。”一位百度內部人士告訴 36 氪。

此前,張高曾透露,百度教育在2017年下半年開始了 B 端用戶拓展,三個月內即拓展了 1000 所學校,並計劃在 2018 年覆蓋 5000 所學校。

這樣來看,曾經定位不清,多次轉換跑道的百度教育,如今終於融入了一個更適合它的戰略之中。根據《財經》報道,今年百度雲的營收目標為 100 億元,這意味著要比 2018 年百度雲 33 億元的營收多出兩倍。

(我是36氪記者蘇建勳,如果您也身處互聯網巨頭變化的漩渦中,歡迎與我交流,我的微信是 jason907,添加請備註姓名、職位、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