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開始高度自律的3個表現,越自律越自由

​很多人每天都在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總是希望一個小時能夠當成2個小時來用。當你感覺自己時間不夠用的時候,是你自己的時間真的不夠用嗎?還是你自己把時間給浪費掉了,原本一個小時能夠完成的工作任務,讓你刷了一會手機硬生生的變成了挑燈加班。

本來已經報了瑜伽課,自己口口聲聲說每天一定要堅持去,結果一到下班不是去回家追劇,就是跟著朋友同事去胡吃海塞,完全把當初自己立下的承諾拋之腦後。生活裡面,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誘惑,就像一個漆黑的洞口深不見底,我們很容易深陷其中。

一個人開始高度自律的3個表現,越自律越自由

01、去掉誘惑,斷舍離

每個人一天的時間總共就那麼多,手機看的多了工作時間就少了,經常跟朋友在一起獨處的機會就會減少,你選擇了什麼,同時你也會失去什麼,如果你想要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就要把精力多放在工作上面,每天完成工作任務就是你的目標。

很多人都聽說過“機會成本”理論,你面前出現兩個選擇的時候,你需要放棄其中一個選擇以及這個選擇背後所附帶的利益,這會讓眼前的這個選擇看起來沒有吸引力。

一個人開始高度自律的第1個現象就是,學會把眼前的誘惑毫不猶豫的拋掉,如果扔不掉那就限定時間。這樣擺在你面前的機會成本才不會成為你走向成功的牽絆。

一個人開始高度自律的3個表現,越自律越自由

02、大任務變成小任務,從觸手可及做起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願望,或者稱之為目標,而這個目標往往都脫離自己眼前的實際情況。也就是說自己心中設立的目標都十分宏大,遠大的目標可以設立,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實現,一旦目標遠超自己預期,就會心生畏懼,甚至後面會選擇放棄。

就算有的人選擇迎難而上,但行動過之後,累的個半死仍舊無法達成目標,這個時候就會陷入一種自我懷疑的境地。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呢?其實把最初的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就好了,比如你最初計劃每天跑步3公里,你可以改成每天跑1公里,這樣也不難做到,還可以長期堅持。

越大的目標,越能讓人給自己找到完不成的理由,如果你把最初的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做起來不僅沒有那麼費勁,還不會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從觸手可及的小目標出發,培養自己的一種習慣,讓其慢慢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一個人開始高度自律的3個表現,越自律越自由

03、增強時間感,優化時間組成

著名企業顧問劉潤,曾提到一個名叫“時間顆粒”的說法,指一個人自身的時間單位。越是對時間觀念強的人,其時間顆粒感越強。打個比方,如果約人談事,時間如果控制在一個小時內,那麼你的時間顆粒度就是一個小時。

首先自己要做的就是找到屬於自己的時間顆粒度,然後開始分割,讓自己的顆粒度變得越來越細。當你把自己的時間分割的越來越細,你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值錢,你離成功也就越來越近。對於時間顆粒度,是為了提高我們的做事效率,增強我們對時間的掌控度。在這樣的一個範圍內,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個節奏感。

如果你對自己自律,每天做什麼都有固定的時間,你會知道自己每時每刻在幹什麼,你會有一種自主的感覺,如果對自己放任不管,只能讓自己後面陷入頹廢,用自律約束的自己,是人生真正的自由,越是自律,越是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