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

杨石先(1897年1月28日—1985年2月19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原籍安徽怀宁,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

[1]

1918年杨石先毕业于清华学堂;1922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23年任南开大学教授,后兼任理学院院长;1929年再度去美国在耶鲁大学研究院任研究员;1931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并被选为美国科学研究工作者学会会员,同年回国,继续执教于南开大学;1948年任南开大学教务长并代理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任南开大学校长;1962年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85年2月19日逝世于天津 [2]

杨石先主要研究农药和元素有机化学,并长期从事化学教育,创建了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系统研究有机磷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高效农药,系统地研究了磷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80年代初在南开大学创建分子生物研究所,开始探索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点 [3]

他是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

1897年1月28日,杨石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原籍安徽怀宁 [4]

1907年,杨石先进入天津民立第二小学,并首次接触化学,每次化学演示实验,都引起他很大的兴趣;后又接触到各种物理实验,使他进一步开拓了眼界。

1910年,杨石先进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接受了三年中学及四年大学教育,在校期间成绩优秀,名列前茅。

1918年,杨石先远涉重洋去美国,在康奈尔大学攻读农科,一年后转入应用化学科学习。

1922年,杨石先获得康奈尔大学应用化学学士学位,学习期满仍在该校研究院做研究生,从事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工作。

1923年,杨石先获得康奈尔大学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应邀到天津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

1928年,杨石先兼任南开大学理学院院长。

1929年,杨石先再次赴美国,在耶鲁大学研究院当研究员,从事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工作。

他是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

杨石先

1931年,杨石先获得耶鲁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并被推选为美国科学研究工作者荣誉学会(SigmaXi)会员。同年回国继续在南开大学任教,讲授药物化学、植物激素、农药化学等课程。

1938年2月,杨石先随着南开大学共同迁到昆明,并被推选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主任,并兼任昆明师范学院理化系主任。

1941年—1946年,杨石先兼任北平中央研究院通讯研究员。

1943年,杨石先被推选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务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杨石先第三次赴美国,在印第安那州立大学任访问教授兼研究员,从事药物化学研究工作。写出了“中国抗疟植物鉴定”的论文。

1947年,杨石先被推选为美国“化学荣誉学会”会员。

1948年2月,杨石先回到南开大学任教,并担任代理校长。

1949年9月,杨石先作为教育界的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见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石先继续在南开大学任教。

1952年—1957年,杨石先担任南开大学副校长。

1953年,杨石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

1955年,杨石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组组长。同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积极参加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筹备工作。

1956年和1962年,杨石先先后两次参加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会议(任综合组组长)和十年科学技术规划会议(任化学组组长),还参加全国农业规划会议(任农药农械组副组长)。

1957年,杨石先担任南开大学校长(任期至1980年)。同年被任命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化学组组长。

1958年,杨石先和南开大学化学系的师生办起“敌百虫”、“马拉硫磷”两个农药车间。毛泽东主席亲临视察,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59年,杨石先率领中国化学会代表团赴苏,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门捷列夫第十一次学术会议,并在开幕式上代表中国化学会致了贺词。同年,他出席全国第一届科学技术协会会议,被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为纪念国庆十周年,他发表了学术论文“建国十年来中国元素有机化学的进展”。

1960年3月21日,杨石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是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

1962年,杨石先根据全国第二次科技发展规划会和全国农业规划会的精神,于当年10月在中国高等学校中成功地建立起第一个化学专业研究机构——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并亲自担任第一任所长。

1977年,杨石先参加了邓小平同志召集的30位全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的座谈会。在会上,他提出了四点建议:①恢复国家科委,以统一规划、指导、协调全国科技工作;②在中国驻美联络处设一位科学教育秘书,以适应即将开始的两国科技、教育交流;③选拔优秀科技人才,保证科技队伍后继有人;④采取措施,使中年教师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他的建议受到赞扬与肯定,并被有关部门采纳。

1980年,杨石先担任南开大学名誉校长。

1985年2月19日,杨石先不幸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