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業增速領跑全省 看資本市場“南京隊”如何加速擴容

上市企業增速領跑全省

看資本市場“南京隊”如何加速擴容

上市企业增速领跑全省 看资本市场“南京队”如何加速扩容

今年1月,江蘇紫金農商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 本報記者 史亮攝

掃碼關注“紫金山觀察”

南報網訊 一個城市,當地企業在資本市場的活躍度,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區域經濟的活躍度。深圳、杭州等城市都有著眾多上市公司,一批響亮的知名企業品牌,成為城市的靚麗名片。

對標先進,南京正在奮力追趕。

繼去年7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後,今年截至目前,又有4家南京籍企業實現境內外上市。全市新增上市企業數量近3年來均位居全省第1,實現連續領跑。

根據全市上市企業“三年倍增計劃”,我市將聚焦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和“兩落地一融合”工程,圍繞“4+4+1”主導產業體系,培育更多優質企業、上市公司,到2020年,實現上市和擬上市企業總量達到200家。

“支持企業上市,支持上市企業”,全力培育優質市場主體,資本市場“南京隊”正在加速擴容。

境內外上市南京企業已達113家,

87家境內上市企業總市值約1.2萬億元

今年1月3日上午,江蘇紫金農商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成為2019年全國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和全國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省會城市農商行,這也敲響了南京企業上市的“開年鑼鼓”。

“企業上市步伐明顯加快,上市企業質量不斷提升。”證券業內人士對南京如此評價。

記者瞭解到,南京企業上市,與全國資本市場發展同步,開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集中於新世紀以來,尤其是近年來呈現出加速增長態勢。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13家企業在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首發融資總額1286億元。

其中,境內上市企業87家,首發融資782億元,總市值約1.2萬億元;境外上市企業29家(包括3家A+H股上市公司),首發融資504億元。

在增長速度上,2018年,全市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7家,2019年已新增4家(境內上市3家,境外上市1家),近3年來全市新增境內上市企業連續位居全省第1。

目前,南京上市企業市值和首發融資額均排名全省第1,數量排名第2。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我市境內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第7,總市值排名全國第6,首發融資額排名全國第6,在副省級城市中,3項指標均排名第4。

借力資本市場,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源頭活水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2017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積極規範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上市企業和擬上市企業是行業領域的排頭兵,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掛牌上市公司的數量關乎城市發展競爭力。

對南京而言,支持企業上市,幫助企業用好資本市場,不但是落實中央部署的重大舉措,也是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升省會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的必然要求。

2017年12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主持召開部分擬上市企業負責人座談會時指出,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十九大關於“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部署要求,對標找差、創新實幹,進一步加強企業上市管理和服務,推動南京企業更好地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發展,力爭通過3年左右努力,實現我市上市企業數量倍增。

去年5月走訪調研華泰證券時,張敬華又強調指出,借力資本市場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為南京創新名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源頭活水”。

市長藍紹敏調研企業上市工作時要求,加強政府引導支持力度,優化企業上市服務,牢固樹立用戶思維,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營造環境,切實擔當盡責、完善規範手續、抓好梯隊培育,關心企業上市進程、大力支持企業發展,在政策上落實、服務上到位,切實當好企業上市的輔導員、聯絡員和服務員。

搶抓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與改革發展機遇,推動更多南京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登陸資本市場、用好資本市場,南京正在發力。

“搶灘”科創板,進一步加大推動企業上市力度

科創板啟動實施,是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最為引人關注的焦點,擁有良好產業基礎、豐富創新資源的南京,當仁不讓。

我市相關部門聯合券商、投資機構等多個渠道,全面摸排符合科創板定位的優質科技企業,幫助企業瞭解科創板定位和要求,堅定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信心。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批意向企業儲備庫和重點關注企業,相關企業的申報正在積極推進。

擴容資本市場“南京隊”,後勁在於上市企業儲備。記者瞭解到,除了科創板正在申報的企業之外,我市目前已經有20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接近200家儲備擬上市企業,整體上市儲備企業維持穩定增長態勢。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已經搭建資本市場服務平臺,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全面加強與滬深交易所的對接,建立了深度戰略合作關係。

與上交所合作,共建“南京資本市場學院”,設立“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南京基地”,依託上交所、華泰證券、南京證券的專業資源,全面提升政府和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的能力。截至目前,南京資本市場學院已就科創板等主題召開多場專題培訓、交流活動,累計服務企業600家次。

與深交所合作,打造“南京科技金融路演服務中心”,依託深交所旗下中國高新區科技金融信息服務平臺上4000多家天使、VC、PE等投資機構及1.1萬餘位專業投資人資源,通過現場路演與線上直播相結合,為南京優秀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高頻次、高覆蓋、全透明的投融資路演服務。南京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已舉辦10期路演活動,共56家企業參加路演,其中23家企業獲得融資2.9億元。

在政策引導激勵方面,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市財政局等部門制定和出臺了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的實施辦法,建立了市級企業上市專項獎勵資金,其中,對一般企業獎勵200萬元,對地標產業市區獎勵400萬元,對科創板上市企業一次性獎勵300萬元。

目前,我市正在研究制定並出臺新一輪推進全市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實施辦法,建立更加精準的覆蓋企業股改、掛牌上市、再融資和併購重組的全鏈條政策激勵和服務機制,並根據2019年市委一號文要求,推動設立首期10億元的併購重組基金,推動企業加大併購力度、做大做強。

創新機制,在“支持企業上市、支持上市企業”上實現更大突破

“上市,對企業和城市而言是一舉雙贏。”業內專家分析,對企業來說,上市提供了一個高效籌集資金的渠道,讓企業能夠用社會的錢來辦自己的事,用明天的錢來辦今天的事;對城市來說,企業通過上市所募集的資金,投向相對集中穩定,將催生一批新的投資、新的項目、新的增長點。

儘管南京企業上市工作成效明顯,但與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相比,無論是上市企業市值還是總量,仍存在相當差距。圍繞上市企業增長目標,我市將繼續把科創板作為近期企業上市工作的重點,跟蹤重點企業申報進展,進一步加強與上交所的溝通對接,幫助企業規範申報手續、加快申報進程。

“在此基礎上,我們將總結科創板工作經驗,健全擬上市企業儲備機制。”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我市將進一步優化擬上市企業培育標準,以產業地標和科技創新領域為重點,從主導產業、新興產業、規上企業、人才企業、重點稅源企業等潛力企業中挖掘,動態篩選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主營業務突出、競爭能力較強、盈利水平較好、具有發展潛力的重點企業,建立分層次、分行業、分梯隊的企業後備資源庫,加快形成篩選一批、培育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的滾動發展局面。

對擬上市重點企業,我市將以區、開發區為主體,建立一對一服務機制。探索建立由交易所、券商、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組成的企業上市服務專家顧問團,為企業上市提供精細化、專業化服務。

在推動擬上市企業發展的同時,我市將發揮上市公司產業引領作用,積極打造以上市公司為龍頭的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推動上市公司圍繞主業開展以高端技術、高端人才和高端品牌為重點的併購重組,提升綜合競爭力。大力支持和推動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優勢,發起、參與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或併購基金,通過“上市公司+私募股權投資”產融發展模式,打造一個大企業、帶動一個產業鏈、形成一個產業集群。鼓勵各類私募股權基金、併購基金開展對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投資和併購,支持銀行機構、資產管理公司積極開展併購貸款、銀團貸款,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在支持企業上市、支持上市企業上實現新突破,在資本市場打造實力強勁、數量眾多的南京板塊、企業雁陣,引領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本報記者 劉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