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廣東經濟這麼發達,但是高等教育水準挺一般?

黃眯眯


人們都知廣東經濟發達,卻很多人都不知廣東的高等教育水準已經走在全國的前列。很多人的認知還停留在教育落後的階段。這個問題廣東各地都已認識到,而且近幾年也在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以深圳為例,深圳在全國招聘優秀教師,並給予豐厚薪酬,同時在硬件設計上加大力度,比如互聯網普遍接入教學,比如機器人編程早已普遍進入校園,比如籃球足球乒乓球攀登等體育項目早已在校園進入專業培養階段,更別說普通的英語和科學實驗等口語能力動手能力培養。在軟件方面,不斷引入國內外知名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讓孩子們快樂成長快樂學習,並培養孩子們的獨立自信和健全人格。

目前的教學成果已非常矚目,比如每年高考,深圳考生73%過本科線,32%重本線,且還有不少的學生被香港和國外知名院校錄取,這些還沒算在高考數據裡面。哈佛大學等美國常春藤大學共錄取了9名深中學子,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錄取了7名深中學子。

所以深圳的教育水平是遠被外界低估的,已悄無聲息地超過很多地方。

另外像高等院校像深圳大學,中山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深職院等都實力不凡。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正式發佈。南方科技大學和深圳大學首次登榜,排名亞洲第41名和第113名,在上榜的72所中國高校中位列第10名和第28名。另外中山大學排名亞洲第38位,在上榜的中國高校中位列第9名。

國內高校排名第9名,第10名,第28名都是廣東省內院校,請問這樣的成績還敢說廣東教育落後嗎?只能說很多人的信息還比較閉塞罷了。教育成果可能需要5-10年的時間才能初見成效,未來5年,廣東的教育改革成果,必將會越來越引人關注。大家拭目以待吧。


果子的佛系生活


廣東除了高教一般,飲食一般,人品一般,什麼都一般。

為什麼


作為在廣東生活7年的北方人告訴你。廣東最大的特色是低調。廣東以外,尤其是北方城市,如果沒來過廣東的話。除了知道廣東的企業與經濟,其他什麼都不知道。當然,喜歡吃肉這點很多人還是知道的。


廣東人黑呀,胖呀,多高呀,基本沒人知道。廣東有錢,多有錢,沒人知道。不用說太多了,簡單一點,廣東人喜歡低調,各個層面低調。屬於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形象。


所以你說的廣東高校一般之類的,都屬於這類理解。

另外,你也說了,廣東經濟發達,所以對於高等教育的需求非常大。也就是對外招生的需求可以忽略掉,因為本省都不夠用。另外一個原因是,廣東這邊對於傳統的高等教育比較淡薄,這個是事實。因為到了廣東,你會深刻明白一個道理,社會大學是最好的大學。這個在內陸其他城市,很難有深刻的理解。


VIPWAV


廣東的高等教育水平可不一般。廣東的大學正在崛起。

首先來看一下,廣東省的重點大學分佈情況:

通過下圖可以看到:在廣東有4所211,2所985高校。入選“雙一流”建設的高校有5所。在非211高校中,南方醫科大學以其醫學特色在醫科類院校中,排名超前;南方科技大學以其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窗口;深圳大學正以“深圳速度”崛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已經超高的就業質量在語言類高校中獨佔鰲頭;而深圳北理莫斯科,作為中外合作辦學的典範,在今年的9月份“笑傲高校圈”,習大大和普京都曾發賀電祝賀......此外,其他的高校,正在廣東省政府的大力財政支撐下崛起。

其次,廣東省對於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早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早在2015年,廣東省就率先推出了“高水平大學”打造計劃,先是拿出50億重點建設7所高水平大學和7所大學的一流學科。

【7所高水平大學分別為: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

【7所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分別為: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汕頭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廣州大學、廣州醫科大學、深圳大學】

此後,廣東再次投入80億元重點建設5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東莞理工學院等5所高校入選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單位。

2017年“雙一流”建設名單公佈之後,廣東拿出6億元支持“雙一流”高校建設。

論財力與魄力,目前還沒有省份可以像廣東看齊。

在廣東省的大力投入與支持下,高水平大學的建設也卓有成效:在“2017年中國大學最具創新力大學百強榜”中,廣東有9所高校上榜,數量僅次於江蘇、北京,位居全國第三位。在學科建設方面,參與高水平建設高校有50個學科進入ESI前1%,5個學科進入前1‰,數量創歷史新高,機構數和學科數位居中國大陸高校第三和第五。

此外,一批外省高校正在入駐廣東

中外合作院校如: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在珠海,是香港與內地首個合作的大學。此外,像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以色列理工學院、北理莫斯科大學等院校均在廣東落地招生。

此外,像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中國人民大學(深圳)、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武漢大學(深圳)、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等,均是外省院校在廣東落地生根的反映。

如此看來,廣東的高等教育質量以及發展速度均不容小覷。(作者:聖達信梁挺福)


高考專家梁挺福


對於廣東省來說,自從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在GDP總量上已經連續29年蟬聯全國第一位。在過去的2017年創造9億人民幣的驚人數據,這樣的數據即使放眼世界也是可以躋身前20內的,更是直逼2017年西班牙GDP總量,可謂是富可敵國。

政治書上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特別是對於教育的發展與當地的經濟實力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繫。但是事實上廣東目前的高教水平和經濟實力呈現出不匹配的狀態。廣東目前只有2所985(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211工程大學也只有4所。與經濟實力同級別的北上蘇相差甚遠。


那麼為什麼廣東在高教水平上會形成這樣的局面呢,我總結可能存在以下幾點因素(字數可能比較多)

NO.1 兩次院系大調整和拆分導致的歷史淵源

大家知道我國的高等院校經歷1952年和上世紀90年代這兩次院系大調整,這樣一種的院系調整可以說是有利有弊吧,有利的一方肯定是對於那些實力大增的院校(比如復旦、西交大等),其中也有經過院系大調整一蹶不振的(比如說河南大學)。

而廣東的中山大學在經過兩次的院系大調整,雖然不像河南大學那樣損失慘重,但是總體看還是實力削弱不少的。比如說現在的華工、華農這些院校之前都是中山大學分離出去的,所以造成目前中山大學的理工科專業體系不完整。而且現在中大是沒有開設天文學這個專業的,因為在當時被調整到南京大學(當時的中大天文系是全國唯一的三家天文系),所以現在南大天文繫世界知名有中大的功勞。總的來說解放前中大有很多全國第一的學科和大師教授,但是在院系大調整時都被補充到其他的院校。

NO.2 廣東的政治敏感身份

參考下近代史就會知道廣東省在以前是國民黨的興起之地,國民黨就是通過廣東進而北上同一全國的。而在毛主席解放全中國後,廣東省作為沿海省份,又是之前國民黨的發家之地,在當時廣東可能存在很多國民黨的舊勢力。所以在當時可能為了避免國民黨殘餘勢力對於文化界的感染,所以在當時就對中山大學的優勢學科進行重力度的調整。

而且在這裡要知道的是,我國的目前教育傾斜主要取決因素不是經濟實力,而是國家本身對一個省份的經費投入和重視。所以一個地區要想迅速提升教育實力,除了經濟條件更重要的是需要來自國家的支持。<strong>

NO.3 廣東人對於教育重視氣氛不夠濃厚

廣東省在古代就被人們稱為是“南蠻之地”,而且因為溼氣和瘴氣盛行,所以廣東也就成為流放之地,所以在古代,廣東對於其他省份的人口吸引力極差,就連廣州也只是吸引廣東本地人和廣西人。而到當時的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武漢成都等這些城市因為中北部地區,又靠近歷朝的首都,在文化和教育上自然是非常的發達,早已形成非常濃厚的教育觀念和環境

而且歷朝歷代的狀元都是集中在江蘇、浙江和湖北等這些長江中下游省份,來自廣東的狀元非常少。同時這些長江中下游省份也集聚當時中國絕大部分的人口,所以也就進一步豐富文化和鞏固教育觀念。所以廣東沒有這樣的優勢,自然也就很難像江蘇那樣具備優良的教育環境和氛圍。

所以廣東人十分重視商業的程度會高於教育本身,整體上屬於以商為傲的那種環境氛圍,這和中原省份的那種“學而優則仕”的觀念還是存在很大出入的。相比於北京江蘇上海湖北等這些省份,廣東家長可能會顯得不那麼重視教育,更多的是鼓勵出去做生意。

總的來說,廣東的重商文化是比較濃重的。而且事實上廣東的大學生在商業上也是比較比較熱衷的,學校也經常舉辦一些創業大賽,學生很多也會在淘寶上開店賺錢,或者是在宿舍賣一些零食和日用品等等。

NO.4 地理位置和經濟環境也會改變生源

觀察地圖可以發現廣東省差不多已經是中國的最南端,和北京、江蘇和大部分的長三角省份都是距離非常遠的,所以對於這些省份的學生來說,他們大部分選擇院校的時候一般是不會考慮相距千里之外的廣東高校的,但是這些省份的教育確實最有實力代表的。所以對於廣東省的外地學生大部分都是來自附近的江西、廣西和湖南湖北這些省份,但是很明顯這些省份的教育水平與北京上海、山東和長三角省份是不能比較的所以也因為廣東省的地理方位離中原地區比較遠,一定程度上也就不能吸收到來自外省更優質的生源。

再者因為廣東離香港和澳門是比較近的,特別是深圳離香港只有一海之隔,以前很多的家長都曾經去香港澳門賺到一定的資本,之後又接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很多人都已經成功緻富,有比較雄厚的家底。對於這些家庭大多數都是將自己優秀的孩子送往國外留學,是不用參加高考的,直接讀國外的本科大學。這也會造成廣東省內很多的優質生源流失嚴重。


其實從現在廣東省高教實力看,不能算是很差,只是相對於自身的經濟體量沒能夠達到應該有的水平罷了。當然從上文也知道這其中的原因比較複雜,既有歷史沉澱發展的原因,也有當地教育氛圍不濃厚的影響等等,不能把鍋全部甩給某某原因上。

所以我覺得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可能借助國家政策和當地政府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得到很快的提升,但是教育水平這件事除了需要經濟基礎外,更需要長時間的歷史沉澱,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發生質的飛躍的。而且現在廣東省也在積極的通過引進中外合辦大學和名校分校來提高高教實力,拭目以待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骨子裡的謙卑


經濟發達只是徒有其表,省內發展極不平衡,廣州和深圳吸血太厲害,整個廣東省經濟是靠著國家政策傾斜結果,比如給3個經濟特區名額。給江蘇3個經濟特區名額看看,能把廣東甩的遠遠的。

經濟可以靠政策快速實現,但教育真的是需要歷史沉澱,廣東的教育比起江蘇真的是差太遠,江蘇籍院士數量500位左右了,甩開第二名浙江70多個,是廣東的2.8倍,可以說一騎絕塵。


21984048


我在廣東生活近20年了.和本地人共事特別多.肯定是有話語權的.

廣東人富裕不光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好處.這與他們低調.務實的思維是分不開的:

特別對教育的思維值得我們內陸各省家長們去反思!廣東人對仔女讀書很隨意.是讀書的材料支持讀.不是讀書的材料支持早日走入社會去工作.不會因薪水的高低和工種的貴賤而盲目去好高鶩遠…在廣東你根本看不到本地富翁是否有錢.在他們眼裡.錢在腰包裡.用不著在臉上貼標籤.他們討厭外地人不管是否有錢無錢.總是開著豪華的小車.穿時尚的品牌.去昂貴的酒店.抽著大中華以上級的香菸…呵呵!在廣東也許你看到的富翁還戴著舊草帽.踩著破單車或電動和摩托車.穿著低廉的衣衫.抽著我們打工人都不願去抽的"十元左右"的香菸.也許很多沒在廣東打過工.或者你在廣東打工卻沒和廣東大佬一起共過事.你們也許不會相信.甚至覺得他們小氣或太節約活得沒意思.呵呵.那你就錯了.廣東大佬喜歡找"小三"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不能全怪廣東有錢人.是你們這些不愛工作專圖享受的拜金女造成的.還有就是喜歡旅遊.說實話.我真有點羨慕他(她)們的生活.至少內陸許多省的生活壓力比他(她)們大得多.到底是什麼造成的?老夫認為:不是賺錢多少的問題.而是思維存在很多的問題.藉此頭條.發表一下看法.


噓就當我沒來過


高等教育資源的配置和經濟地位關係很小,和政治地位的關係大。歷史上的資源配置對當代也有一定的影響。

中國高等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十大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南京,武漢,西安,成都,天津,重慶,瀋陽和廣州。這十大城市當中,有四個是直轄市,另外六個是區域中心城市。這十個城市當中,北京,上海和南京,屬於第1檔。不僅在數量,而且在質量上都有優勢。武漢實際上介於一檔和二檔之間。其餘幾個城市屬於第2檔。數量上還是相對其他城市有顯著優勢,但質量上和第1檔有明顯差異。這種結構佈局,顯然是政治地位導致的,和經濟地位沒有密切關係。

刨除掉四大直轄市。其餘6個省會城市所在的省份,除了江蘇和遼寧以外,都是高校資源高度集中在省會的典型代表。對於廣東來說,優質的高教資源都在廣州,其他城市什麼也沒有。江蘇和遼寧則不同。江蘇的形勢是多點開花。除了南京以外,在其他多個地市都有優質高校分佈。遼寧屬於雙子型模式。大連有大量優質的高校。所以這兩個省份也是比較典型的高校資源相對豐沛的省份。

從歷史因素來看,廣州在民國時期的高校數量和質量也不是極為出色。南京主要是受惠於民國時期的遺產,所以才能在高教領域僅次於京滬兩大直轄市。

廣東經濟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步發展起來的。從民國時期一直到改革開放以前,廣東的經濟發展水準在國內來看屬於中游水平。除了廣州以外,廣東當時其他城市的發展水準都不是太好。潮汕地區憑藉著僑商的資源。相比其他地區要發達一些。以這樣的經濟水準,實際上很難支持當地高等教育的發展。深圳作為一個改革開放以後才發展起來的城市,雖然經濟實力驚人,但是也沒有能力在短期內就培育出一所優質大學。就廣東在改革開放以前的高等教育配置,其實是比較符合當時廣東的實際發展水準的。

問題實際上出在改革開放以後,廣東經濟高速發展,經濟水準和高教水準已經不相適應,但這個時候高教資源逐步落地,所以又不可能像當年那樣通過行政手段,直接要求大量的外地優質高校搬遷到廣東去。現在採取的一種折中手段就是鼓勵外地高校到廣東開辦分校,比如在珠海深圳都有很多這樣的學校。

至於學校的水準問題,我個人認為在985這個層次上,除了清華北大遙遙領先於其他高校之外,從復旦開始到最後一名的華東師大的差距其實都不大。這是由於國家投入導致的差別,並不是學校領導個人努力就可以解決的。211院校內部水平參差不齊,有不少是因為照顧原因而入選的。現在的雙一流大學當中的一流學科,建設大學,也有此類情況。所以單純以985高校這個指標來看的話,北京遙遙領先,上海以4所顯著高於其他城市。廣州在這個指標上,其實和南京武漢都差不多。


zyb38537240


廣東有錢是有錢,但是說到教育嘛!就不是那麼很重視了!這和浙江一樣,也有錢但是好大學也不多。原因都一樣:廣東人和浙江人認為有錢就行,有錢最重要,越讀書反而越沒錢!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有幾點原因:

1.廣東和浙江一樣人口主要集中在平原幾個大城市裡,而其他地方大多數是山區人口稀少,而土地少就逼他們沒法種地賺錢養家,那隻能做生意啊。同時廣東和浙江又在沿海,方便開展貿易,做生意就更方便。久而久之,當地人就把做生意當作人生出路,而做生意是不需要學歷的,不需要學歷還浪費錢去建那麼多大學幹嘛?
2.廣東自古以來都是南蠻之地,當地人本來就不重視文化培養,他們最看重的永遠都是做生意賺錢。很多人從小就開始出來賺錢了,這樣要是還讀大學追求高學歷會被周圍人嘲笑的!越有錢的地方的人越是不看重學歷,不像別的地方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他們反而認為能不讀書就不讀書!讀懂社會比讀書更重要


3.廣東基本上自改革開放後都是移民去的多,而當地本來就沒多少大學,所以對於教育就更不重視了。也就廣州的大學多,還是隻有中山大學這些大學才出名,深圳更是隻有深圳大學才出名,但深大還是深圳發展起來之後才有的。歷史上國家建大學也很少放在廣東浙江這些地方,反而江蘇、湖北的大學比較多。

所以歸根結底嘛!像廣東這些省份有錢是有錢但寧願拿錢投資或者炒房等,也不願把錢花在教育上!這就是思想觀念不同了。像很多大學生還不是越讀書越沒錢嗎?相反你早出來做生意不是更有錢嗎?還做老闆管那些大學生。你說哪個好?現在社會有錢最重要!


樹魚的哲學


如果光以985,211來論,廣東的高校確實不算太突出,但也不算差,比很多省都好,畢竟有4所211,2所985,現在的雙一流5所。其實985,211無非就是國家財政補貼多有優勢。以廣東目前對高校的財政支持力度,有些四非高校獲得的財政支持並不比一些211的差,比如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華南農大,廣東工大,廣外等,算是有實力沒名份,沒辦法,985,211,雙一流名額有限。假以時日,它們的實力不容小覷。


關山月201809


這個問題問得其實很遠很好,我也一直在思考,因為作為一個外省人在廣東也待了。很多年了吧?反正就是感覺他們這邊的人啊!就是沒有說什麼那種學習的意思就不是說不學習啊,就是說不通過學習來改變命運這種,因為大家都知道沿海的廣東這邊是鄧小平爺爺最悠閒開發的地方也就是。改革開放的第一陣地。也就是從這裡開始。實現的改革開放,然後人民有站起來,到付啟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各種資源都在第一時間落到這個地方,你想一下。他們看中的大多數都是。實實在在可以改變命運的東西,而不是說通過這種學習啊,這種長遠的目光來考慮。就我跟前身邊的很多廣東人來說大多數就是想著怎麼用去打工賺錢?然後可能一家有好幾個人,因為廣東這邊很多人家庭孩子都比較多,至少都是三個四個,甚至有五個六個,這些都不奇怪。然後他們就想的是。成年之後就趕快出去打工,進工廠,一家人都在一個工廠裡面做事哇,一個月有好多錢,就會說這種短期的想法。可能長期來。就慢慢慢慢,從思想里根深蒂固了,覺得學習並沒有什麼用。還不如趁早,趁年輕,出去打工,多賺錢,因為這邊確實製造業太多了,低端的高端的中端的什麼都有。所以可能。跟。地方有關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