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行測作答技巧:幾招教你搞定最值問題

近些年的公務員行測考試中,最值問題一直是數量這一模塊考查的“常客”。最值問題題目特徵明顯,解題套路較為固定,考場拿分相對比較容易。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最值問題的解題方法。

最值問題通常考查的是一種極端構造的解題思維,利用極值解題,在試卷上主要以三大類題型呈現。

第一類,最值問題中最簡單的一類題目,多集合反向構造。這一類題目的提問特徵是“至少……都……”或者“都……至少……”,解題步驟分為三步:反向—求和—做差。

【例1】某軟件公司對旗下甲、乙、丙、丁四款手機軟件進行使用情況調查,在接受調查的1000人中,有68%的人使用過甲軟件,有87%的人使用過乙軟件,有75%的人使用過丙軟件,有82%的人使用過丁軟件。那麼,在這1000人中,使用過全部四款手機軟件的至少有( )人。

A.120 B.250 C.380 D.430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最值問題,屬於反向構造。

第二步,多集合反向構造解題方法是:反向——求和——做差。

反向:沒使用過甲軟件的人為1-68%=32%;沒使用過乙軟件的有1-87%=13%;沒使用過丙軟件的有1-75%=25%,沒使用過丁軟件的有1-82%=18%;

求和:未使用過甲乙丙丁四款軟件的人最多有32%+13%+25%+18%=88%;

做差:全部四款軟件都使用過的最少有1-88%=12%。

第三步,故四款軟件都使用過的人至少為1000×12%=120(人)。

因此,選擇A選項。

多集合反向構造的題目,按照這樣三步走,題目迎刃而解。

第二類,最不利構造。這一類題目的特點是題幹中出現“至少……保證……”的說法,一般考查的是我們要找到運氣最差的情況,解題方法是:①找到最不利值,一般是要保證的數減去1,②找到最不利情況,③正確答案=最不利情況+1。

【例2】有軟件設計專業學生90人,市場營銷專業學生80人,財務管理專業學生20人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16人參加求職招聘會,問至少有多少人找到工作就一定保證有30名找到工作的人專業相同?

A.59 B.75 C.79 D.95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最值問題,屬於最不利構造。

第二步,最不利構造類題目的答案為“最不利情況+1”。由於30名找到工作的人專業相同,確定所有不利情況為各專業的人儘量多且小於30人,即軟件設計29人,市場營銷29人,財務管理20人,人力資源16人。

第三步,故至少需要29+29+20+16+1=95(人)找到工作,就一定保證有30名找到工作的人專業相同。

因此,選擇D選項。

注意,最不利構造的題目最後一定不要忘記加1!

第三類,數列構造,這類題目的特徵是題幹中出現“最……最……”,“排名……最……”,比如會問分得最多的人最少能分得幾個,排名第三的最多能分得幾個等。解題方法:定位—構造—加和。

【例3】現有21本故事書要分給5個人閱讀,如果每個人得到的數量均不相同,那麼得到故事書數量最多的人至少可以得到( )本。

A.5 B.7 C.9 D.11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最值問題,屬於數列構造。

第二步,在總數一定的條件下,要使得到故事書數量最多的人本數最少,那麼其他人得到的要儘可能多。設得到故事書數量最多的人可以得到x本,且每個人得到的數量均不相同,則其餘4人得到的故事書數量依次為(x-1)、(x-2)、(x-3)、(x-4)本。

第三步,根據題意可得x+(x-1)+(x-2)+(x-3)+(x-4)=21,解得x=6.2。所以分得故事書最多的人至少可以得到7本。

因此,選擇B選項。

數列構造類的題目,一般難度不大,但有一些出題人常挖的坑要注意。解題時要注意題目中是否有“各不相同”這一類的說法,如果題目中說“各不相同”,那麼注意構造的時候每個數都不能一樣;如果說“比其他都多”,那麼排名第一的與其他不能相同,但其他數字在構造的時候可以一樣;如果只說“最多”,那麼在構造的時候每個數都可以一樣。如果我們最後算出的數字不是整數,那取值的時候“反向取值”就可以,也就是說問最多,數字往小取整;問最少,數字往大取整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