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本金安全,年利率在8%-9%的理財產品有哪些?

關東書場


其實年利率在8-9%的理財產品有這些:

一是信託。信託一般收益在7-9%之間,以前信託還是保本的,但是現在也不保本了。另外,信託門檻比較高,要求資金在100萬以上。

二是互聯網金融,但是裡面有很多假的平臺,風險也比較高,一旦跑路,本金都追不回來。

收益在8-9%的理財產品,都有一些條件。但是我們也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去獲取這樣的收益,有幾個比較穩妥的建議;

1,買債券基金。今年貨幣比較寬鬆,這是債基的牛市,債券基金風險比較低,去年很多都有8%的收益。

2,可以實行寬基指數的定投。現在股市行情比較高,但拉長了看,還是在底部,這個時候買入上證50,滬深300等指數基金,獲取10%的收益,可能性非常大。風險也很低。

關於你理財還有其他疑問,可以搜索關注公眾號 [ 財技 ],留言給我,我會有問必答,最後祝福大家:新年理財節節高!


慧讀財經


年化收益率在8%~9%的理財產品很多,絕對保證本金安全,那就不好說了。

1、集合信託計劃

信託計劃收益率這兩年持續走低,多數產品收益率在8%左右,投資門檻一般要求在100萬以上,投資週期2年及2年以上,安全性相對較高。

信託計劃出現兌付危機的情形,但更多的是信託公司以自有資金兜底,也就是業內常說的信託“剛性兌付”,雖然文件是要求打破剛兌,但實際情況是信託公司不敢輕易施行。

2、可轉債

可轉債具有債權和股權的雙重性質,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相結合,固定回報(債權利息率)相對較低,浮動收益(股價變動)有較大的獲利空間,但取決於市場行情和發行人公司的經營情況。

3、私募債

私募債的發行主體資質比一般債券發行主體要差一些,債券的收益率和償債風險取決於發行人主體的實際經營情況,順便說一句,私募債違約也並非不可能。

4、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分私募股權基金和私募證券基金。

無論是哪一種私募基金,如果管理運行良好,年化8%以上的收益率是很容易實現,特別是私募股權基金,基金成功退出時,投資回報幾倍以上也並不奇怪。

但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於一級市場,投資週期較長,一般在5年(甚至更長)以上,而且未必就能夠成功退出,私募股權基金踩坑的情形也比比皆是,譬如那些踩坑凡客的基金。

私募證券基金,投資週期雖然會短一些,但投資回報主要取決於二級市場的行業和基金經理的操盤能力,在如此行情之下,即便是基金經理,多數也是無力迴天。

5、P2P網貸

P2P的收益率達到8%以上非常正常,但是在當前的情形之下,投資P2P的首要考慮應當是如何識別雷區,以免踩坑。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不當之處,還望指正!好讀書不求甚解,尤喜武俠、推理,歡迎朋友們相互交流學習。

西天蝸牛


  收益率百分之八九嘛,小意思,不要說是理財產品,存款都有,但前提是跨過國界,走出國門,到貧困的發展中國家去,比如烏克蘭存款利率高達13%,巴西基準利率高達14%,俄羅斯再融資利率高達10%,阿根廷指標利率(七天期LELIQ利率)高達72%等等,更別說長達一年期限的商業銀行存款利率,簡直要上天了。

  但是問題是,所面臨的匯率風險和稅收(利息稅)風險遠在我國投資八九個點不保本的理財產品之上。即在我國投資保本理財(或中低風險)收益率只有4%理財產品,要比人家保本的銀行存款要強許多,這就為什麼在瑞士等發達國家會出現負利率的情況,因為人家安全嘛!

  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說過這樣一句話:“保證6%以上回報率的就別買,那是騙子”。與此同時,在6月14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表示:在打擊非法集資過程中,要努力通過多種方式讓人民群眾認識到,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顯然,在我國目前的市場利率水平下,收益率超過6%的理財就別渴望保本了。在現實投資中,也極難找到6%保本的理財產品,能夠承諾保本的一般在5%及以下。

  當然有些P2P理財高達8%,甚至高達10%,此類理財產品是不可保本的,哪怕平臺做出這樣或那樣的產品安全說明,但其實並沒有確切合規合法的擔保機構進行擔保,或者說擔保機構就是平臺本身。而平臺隨時都可能面臨倒閉破產,甚至卷錢跑路。

  所以,在我國目前的市場利率水平下,千萬別去渴求超過6%的保本理財,風險與收益永遠成正比,因為金錢總是趨利避害。如存在風險小收益大,那麼資金就會大量灌入,形成新的風險與收益平衡。


三人聚眾


但是隻要投資金額和門檻足夠的高,總會有既能保證本金安全,年利率又維持在8%-10%附近理財產品。而這部分類型的產品大多屬於證券類型的投資,比如我個人前段時間所看到的某證券公司300萬元以上投資門檻270天利率維持在7%,500萬以上投資門檻投資週期在180天利率維持在7.5%。

所以說這種比較小眾化的理財產品,需要自己去留意這部分的一些信息。如果在單個的理財利率無法達到自己的要求時,儘量學會使用組合型的結構式理財在降低自己綜合風險的同時增加自己的收益率,也是非常不錯的理財方式。


晴天閱


大哥,醒醒,醒醒,現在可是,如果說目前有人告訴你保證本金安全,又可以達到8%-9%的收益率,不用懷疑,直接脫鞋甩他一臉,基本上實打實的大騙子一個,你這錢投進去,不是90%,而是99.999%要打水漂。

如果說在二十年前,這個收益率稀疏平常,因為當時通脹的因素,在九十年代,我國的定期存款利率曾有過10%以上的記錄,但是從新世紀以來,我國無論是國債還是定期存款(只有這兩者可以做到100%保本),利率都是一路下滑,目前國債的利率五年期最高的僅4.27%,而定期存款5年期的最高的也就5.5%左右,離你的9%還有一大段的距離。

郭樹清說過了: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所以你這個保本又保證高息的產品處於很危險的水平。

當然這個說法並非百分百的絕對,現實中確實有存在本金相對安全的,收益率達到近8%的產品,不過這個產品,一則極其稀缺,基本一發布很快就被搶購;二則期限極短,大部分都在7天之內,故而收益有限,所以其並非一個主流的投資產品,在市場上知道它的人微乎其微,這個就是國債逆回購。

國債逆回購

國債逆回購本質就是一種短期貸款。也就是說,個人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把自己的資金借出去,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而回購方,也就是借款人用自己的國債作為抵押獲得這筆借款,到期後還本付息。

以去年年底的國債逆回購為例,收益率最高的逼近8%,其餘期限的大部分也在7%以上,算是當前市場上本金安全,收益率又最高的產品了,不過由於期限短,國債逆回購實際可以獲得收益很有限。


鯉行者


年利率在8%至9%之間的理財產品,還要保證本金,這在中國恐怕不存在。因為,高收益對應的是高風險原則。如果高收益與低風險相伴,那麼,儲戶們為啥要把錢存在銀行和購買理財產品呢?大家都打破頭也要去購買8%至9%收益率的無風險理財產品,屆時我們絕大多數人根本買不到。

當然也有存款利率很高的銀行,不過這需要我們去跨過國界,到那些經濟動盪、政局不穩的國家去存錢了。比如烏克蘭銀行的存款年收益就高達13%,阿根廷的存款年收益率高達65%。

而這些國家要面臨匯率波動風險、還要徵收利息稅、政局更迭等變數。雖然開出利息較高,但是沒有外資敢把錢存在這些國家裡,因為弄不好就要血本無歸。而恰恰是歐美國家的利息卻始終低得接近於零,但卻還有很多資本跑來踴躍存款。

實際上,中國經濟增速在6.5%上下波動,也說明了多數行業投資回報率也在這個區間內波動,超高的回報率,帶來的就是相對較高的投資風險,如果投資者承受得起這樣的高風險,可以去投資。

但是如果投資者既無法承擔投資損失的風險,又要跑贏通脹水平的理財產品,建議大家還是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現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在4%-5%之間,而國內CPI漲幅基本都控制在2.5%以下。應該說,銀行理財產品基本還是跑贏通脹的。

目前年利率達到8%至9%的理財產品是有的,比如股票型基金、信託產品、私募基金、P2P等,但是保證本金的高收益率產品是沒有的,投資理財還是要根據自己實際的資金情況和抗風險能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或者進行多元化投資也可以,就是把資金分成低、中、高三檔,低風險、中等風險、高風險產品各買一份,這樣即使高風險產品出了問題,也會盡可能的減少風險損失。

在我國目前市場利率向下的背景下,收益率超過6%就不要再奢望保本了,即使是收益率4%至在5%的理財產品,國家也給了兩年過渡過時期,但是收益率超過8-9%產品,還要本金有保障的理財產品,這是不存在的。去年,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經告誡大家,要努力讓人民群眾意識到,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不執著財經


投資金融理財產品,就現階段年化收益率而言,超過6%水平的理財產品就具有一定的本金風險。如果要想保證本金的安全,那麼6%以下的理財產品是沒有的。要是想達到8%-9%年化收益率水平,那麼就必須承擔一定的本金風險。

那麼,有哪些本金相對安全,年化收益率在8%-9%的理財產品呢?

一、雖說股市風險高,但是價值投資的風險相對較低。

如果說股市中何種投資方式風險最低,又能夠實現穩定的收益?個人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價值投資。

很多投資者不喜歡價值投資,認為A股就沒有價值股。但是翻看近十年、二十年個股漲跌,一眾具有高價值的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卻有著很好的上漲,上漲幾倍、幾十倍,甚至百餘倍,又不得不驚歎價值投資的魅力。

A股市場並不是沒有價值股,而是沒有細下心來尋找高價值的股票。

在A股市場中進行價值投資,風險性要遠比投機股、炒短線要低。很多投資者不理解,為什麼在A股市場中價值投資的風險性要遠低於投機股。

價值股有很明顯的特性:1、穩定的業績增長;2、穩定的淨利潤收入;3、優質的管理水平與產品質量;4、財務水平能夠位列兩市三板的前列;5、就算是股票價格一時間出現了下跌,未來也能夠補漲回來;6、較高的股息分紅;7、股票走勢有著明顯的向上性。

雖然說即時投資可能一年、兩年間的回報率不能達到8%-9%。但是,持有的時間較長,未來股票價格上漲是一部分回報,還有較高的股息收入也是一部分回報。通常三五年內能夠實現年化回報率大於8%-9%水平。

當然,如果在投資的過程中認為風險高,還可以通過定投的方式投資。

定投的方式投資價值股,能夠避免在某些階段出現大幅下跌的情況。就算是出現了大幅下跌,定投也有著持續性投入的資金,能夠實現攤低成本的作用。

二、將回報率期望降低,畢竟8%-9%的年化收益率有著一定的本金受損風險。

現階段金融產品中,能夠達到本金不受損的理財,只要中低風險理財產品。當然,風險低代表的收益率也相對較低,年化收益率在3.5%-5.5%水平,與期望的8%-9%的年化收益率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低風險理財產品主要的投資渠道註定這類產品的風險性很低,主要投資國債、國債逆回購、銀行存款、大額存單、貨幣基金、銀行理財、保險理財、信託等等中低風險、無風險投資。所以,從投資的渠道上講,中低風險理財產品對於本金沒有損失。

三、搭配式投資能夠提高年化收益率。

在投資中,可以進行搭配式理財,中低風險的理財投資一部分,然後中等風險的理財投資一部分,還有高風險的投資也可以投資一部分。雖然說風險性提高了,但是對於可能實現的年化收益率也提高了。

比如,百分之六十的資金投資中低風險理財,保證絕大部分本金的安全性。百分之二十的資金投資中等風險理財產品,風險雖然較高,但是有中等風險理財產品投資高波動投資的資金比例不能超過30%,風險性也是有限,並且能夠提高綜合收益可能。

還有百分之二十的資金可以以定投的方式持續性投資價值股。

這樣雖然提高了風險,但是也提高了收益發生可能性。


厚金說


以我財富管理近十年的經驗,做投資要有風險意識。

目前年化收益8-10%之間的理財產品有很多

大體概括如下

❤信託計劃。安全性較高,收益率高,但現在國家控制的比較緊,好項目也少。重點是業務提成大幅度降低,所以銷售人員不怎麼賣

❤私募基金。產品多,花樣多,但是靠譜的少。私募基金要看基金管理人的實力水平,有沒有能力去兜底,包括他們的專業水平。私募基金很容易出現的一個風險是道德風險,就是出了問題容易跑路。國家現在對新開的私募基金規模,產品類型,控制的都非常嚴格。

❤私募債,金交所項目。由於私募基金管的比較嚴格,所以說很多項目就轉了個方向,通過金融交易所來進行融資。 但是它的實質本身的類型和私募基金是一樣的,不過是換了個殼。風險也相對較大,現在處於市場規模剛剛起來的時候,風險還沒有全面的暴露出來。

❤股票投資等其他交易型投資,這個不過多講,需要了解關注我的頭條號。

信託,私募基金,股票投資,需要具體瞭解的歡迎關注我,私信溝通,疑難解答,產品診斷。❤❤


用戶6194805100


要保證本金安全,還要實現年收益率8-9%,這樣的理財產品在目前的市場上肯定是找不到的,因為無風險收益率最多能夠達到5.5%左右。

但是,若想在相對可控範圍內,實現這一收益率,還是很有可能的。

1.私人銀行綜合理財收益率約為8%。

對於達到500萬以上的高淨值人群,很多銀行開設專業的部門和團隊,為他們定製高收益理財產品組合。一般來說,多個理財組合收益率可達到8%左右,這就是傳說中的私人銀行。

私人銀行對大部分人來說十分陌生,但這確是實現樓主期望收益率的最好方式之一。

2.信託產品收益率可達10%。

信託是持牌金融機構之一,在前幾年,信託行業幾乎都是剛性兌付的,意思是即使項目失敗了,信託公司會想辦法墊付投資人本金和利息。

如今,雖然信託公司已經不能剛性兌付,但信託產品的安全性相對來說比較高。信託收益率跨度比較大,約在7%-12%,而起投金額為100萬。

3.頭部P2P網貸平臺。

P2P是實現8%-9%收益率比較好的產品,當前行業平均收益率為10%,缺點是選擇難度大,行業尚未規範。

但是,如果選擇貸羅盤,網貸天眼,網貸之家等第三方評級網站排名靠前的平臺投,風險相對還是可控的。

4.股票基金定投是達到樓主收益最好的方式。

除了以上三種方式,還有一種主動性更強,不會出現本金全無風險,且年化收益率超過10%的方式,它就是基金定投。

從3-5年為一個週期看,基金定投風險非常低,且從歷史數據看,只要設置好止盈線,基本上都會達到年化收益率10%。

樓主這個預期收益率是有可能達到的,但是如果附加上保本穩賺不賠,那麼就幾乎不可能了。在相對可控的風險範圍內,採用上述四種方法,是可以實現的。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資深金融科技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債券投資保本保息,也有8%~9%收益,約定到期還款,法律給予認可,但是你也要掂量下能不能買。

保證本金不代表沒有風險,國人愛固收類產品,其本質風險是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沒有辦法被消滅,金融產品所做的不過是轉移、分散風險,最終還是要有人接盤。比如國債、銀行存款,保本保息,對於中央政府、銀行來說是筆有息負債,理論上他們還有破產的可能性,所以投資者還是有風險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因為兩個產品背靠政府信用,大家都認為政府是社會中最有能力還錢的主體,違約風險為0,對投資者來說是筆無風險投資。但是國債收益太低,三年期國債收益為4%,五年期國債收益為4.27%,至少鎖定三年,流動性太弱。你也可以看看8~9個點的債券,其發行主體絕大部份為民營企業,這些民營企業實力較差,融資能力弱,在市場裡風險溢價能力比較弱,所以發行的價格比較高。前幾年融資環境好,企業瘋狂靠負債擴規模,生產經營賺來的錢不夠歸還債務,只能玩借新還舊的遊戲,盤子越滾越大,在直到18年政府在金融領域槓槓,民營企業借不到錢,遊戲玩不下去,遍地爆雷,都是幾十億、上百億的爆雷,而且還在持續,這樣的債券你得掂量一下能不能買。還有就是中國的債券市場是機構投資者的市場,個人是無法參與債券交易的,只能通過金融機構參與,主要為銀行、保險、證券公司、私募基金。這種債券一般稱為垃圾債,前三類基本上不會投資,私募基金投資最多,否則做不出高收益,沒有辦法跟前面三位爭市場。18年以來很多百億級的私募基金都踩雷了,沒有辦法,很大程度上他們跟企業捆綁在一起了,給企業續命就是給自己續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