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狼生活四十載,同吃同住同勞作,譜寫一曲現實版“老人與狼”

或許大家聽過“狼孩”或“狼人”的故事,在故事中,人與狼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同狩獵,儘管物種不同,但卻融為一體,好似“一家人”。

與狼生活四十載,同吃同住同勞作,譜寫一曲現實版“老人與狼”

事實上,這些現象是真實存在的,而非單純的故事杜撰。在古往今來許多記錄中,有些母狼在叼走人類的嬰兒後,並不是將其作為食物,而是將其當成自己的孩子,逐漸以自己的方式將其養大,使其變成“半人半狼”的“怪物”。

當然,這裡所說的“半人半狼”並非說他們如好萊塢電影中的狼人一樣,在月圓之夜會變身為狼。他們事實上從始至終保持人類的樣貌,只不過在習性上跟真正的狼沒有什麼兩樣,使用共通的語言,同樣茹毛飲血生食獵物,甚至連對人類的警惕和恐懼都一樣。在身份上來說,他是狼,而非人。近代有不少案例,“狼孩”被人類發現並帶入人類社會之後,他們很難適應,不但會襲擊人類,甚至寧願死也不願意融入人類之中。

與狼生活四十載,同吃同住同勞作,譜寫一曲現實版“老人與狼”

至於動物為何會“收養”人類為子,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或許是源於母愛吧。

事實上,與野生動物一起生活,光用想象的就覺得很不可思議,這不但涉及物種物體,還涉及倫理問題。而像狼這種比較兇猛的動物,要想跟它們在一起生活更是難上加難。哪怕是人類飼養的狗在發狂的時候都會咬死主人,何況是狼。

而有位老人卻偏偏要打破這種觀念,他不僅融入了狼群之中,與狼和睦相處,還從狼口中搶走食物。他與這些“兇惡”的傢伙同吃同處,猶如快樂的一家人。他就是德國老人沃納弗氏,大家稱他為“狼王”或“黑森林的王者”。沃納弗氏與狼相處40多年,譜寫一曲現實版“老人與狼”。

與狼生活四十載,同吃同住同勞作,譜寫一曲現實版“老人與狼”

40年前某一天,沃納弗氏在森林中偶然救了狼王的幼崽,並意外得到了狼王認可,從此狼群便對他很友善,而沃納弗氏也從此加入了這支“狼族大軍”。由此可見,狼是懂得“報恩”的動物,若非如此,沃納弗氏早就變成食物了。

沃納弗氏每日與狼為伍,他試圖學習它們的“語言”和習性,並且摸索它們的脾氣秉性。他發現這是群聰明的傢伙,有著自己的思維方式以及等級制度。狼群賞罰分明,懶惰者和膽小狼會受到狼王的懲處;而有功者則會得到獎賞,當然狼王不會發獎金給它們,而是讓它們先行享受新鮮的獵物,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不必客氣。對於狼族來說,這種待遇是非常高格的。

與狼生活四十載,同吃同住同勞作,譜寫一曲現實版“老人與狼”

在與狼群共度27年後,年邁的狼王老死,瞬間群狼無首,誰也不會想到,失去頭領的狼群將沃納弗氏視為它們新的“狼王”,連曾經被他救助過的狼王幼崽,也因為他成為狼王“登基”而嗷嗷歡呼。人類成了狼族首領,這簡直比西遊記的故事還神奇。

在成為狼王10幾年中,79歲的沃納弗氏與69只雪狼感情堅定,狼群捕獲獵物後,第一口一定給沃納弗氏,等他吃飽後,狼群們才敢開動。沃納弗氏遵循老狼王留下的規矩和傳統,他對麾下的野狼大軍也賞罰分明,只有這樣才能保持狼族社會的平衡。

與狼生活四十載,同吃同住同勞作,譜寫一曲現實版“老人與狼”

終日與狼群一起生活、吃生肉的沃納弗氏,每3個月就要打一次抗生素,因為那些生肉中存在大量寄生蟲,如何不打抗生素的話,他擔心自己被寄生蟲吞掉。但事實上,他一次問題也沒有出過,就算因為各種原因錯過了打抗生素,結果也一點事也沒有。很顯然,他的腸胃功能和抵抗能力已經出現了變化,或許已經接近於狼。

與狼生活四十載,同吃同住同勞作,譜寫一曲現實版“老人與狼”

沃納弗氏覺得自己很幸運,如此偌大的森林是他的家,這些狼就是他的親人,他從未想過要馴服它們,只因融入狼群,才是對它們最好的關心與照顧。沃納弗氏目前最大的心願是培養出新的狼王,因為他太老了,指不定那一天就死在森林中,到時候新的狼王就可以取代他,繼續帶著狼族大軍馳騁森林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