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種地的中國人會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少呢?

山東呼保義


熟悉我國農村現狀的朋友都應該知道,以前9億農民齊種地種糧的景象不會再出現了,未來,我國的農業種植人數將會越來越少。提高機械化水平,降低種植成本,用更少的人來耕種更多的土地,才是長久之計。

具體說由誰來種,個人覺得應該是“職業農民”,這一群體也會像教師或者醫生一樣,需要比較高的技術要求和專業學習技能,而且具備比較好的收益前景。

根據國家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還有農村人口七億人,約佔我國人口總量的50%,但是,真正熟悉我國農村現狀的朋友都應該知道,現在真正堅持在農村進行一線農業種植活動的人數可能還不到四億,而其中真正稱得上算是農村勞動力的人口,那就更少了。

從全國大多數地區來看,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失到城市已經是一個必然趨勢,而隨著城鎮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城鄉差距將被進一步拉大,個人以為今後我國真正堅持在一線種地的農民將會來越少。

為什麼這樣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我國耕地少人口多,而且種植成本居高不下,種地真的不賺錢

其次是外出務工,已經取代農業種植成為我國農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方式和渠道。

一直以來,我國都自詡為農業生產大國,耕地面積廣闊,物產豐饒,其實不然,就拿我們最關注的耕地面積來看,截止2018年,我國耕地面積僅在全球僅排名第四,不僅低於俄羅斯和美國,甚至還遠遠低於每第一印度,我國目前的耕地數量在18億畝左右,約佔全球耕地面積的百分七。

可是我國的人口總量卻高達14億,約佔全球總人口的20%,在目前世界人口大國中排名第一。

最終,這就導致我國農業生產的先天因素出現了缺陷,也就是人多地少,按照目前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僅為1.3畝左右,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3.9畝。

與此同時,在我國,目前的耕地所有制,還是以國有和集體為所有的情況下,農民在從事大規模,土地流轉或者規模化經營的過程中,所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土地流轉或者土地使用成本過高,遠低於那些人均耕地面積較大的國家。

去鍾情三農,瞭解目前我國每年每畝土地的土地流轉成本在500元左右,而諸如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其成本只有十元每畝左右。

所以,種植效益越來越低,種植成本越來越高,這而且種植規模,人均種植規模難有提升,導致最終的種植效益遲遲不閒長,這將是影響我國農民種植的最主要因素。

外出務工收入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最主要方式

根據國家統計局2009年初發布的官方數據,2018年我國農村人口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4600元左右,而與此同時,我國外出務工農民工人均年收入卻達到了44500元左右,前者要比後者高出三倍之多,而且更有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外出務工所帶來的工資性收益已經成為已經遠遠超過農業種植所帶來的收益,成為我農民收入及增收的最主要組成部分。

簡單來說就是,對於我國大多數農民而言,外出務工將會成為已經成為他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方式,重低重糧所帶來的收益,在他們的年收入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低,這樣只會讓那些遲遲看不到種植效益和希望的農民,遠離家鄉,投入到外出務工的懷抱。


鍾情三農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以後種地的人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少,我個人認為如下。

1,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國家相關部門也在不斷調結構去產能。隨著黨中央中央1號文件的出臺,政府部門非常關注三農的可持續性發展。現在相對於農村人口而言,傳統種地的人逐漸變小了。

2,由於近年來我們國家的相關農業部門在不斷的加大職業農民的培養和技能鑑定。今後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具有專業性,技術性的職業農民,種地將是越來越多。面積也在不斷的加大。

3,目前不管種地的人多與少,畢竟土地是我們國家和民族耐於生存的基礎,我們國家做為農業大國,國家和人民將會越來越重視她。更加高效的提高土地耕地的利用率和紅線。在此讓我們真摯的祝福祖國和人民明天越來越好,今後種地的兄弟們越來越智能化,科學化,現代化。錢袋子越來越鼓,哈哈😄。

回答完畢,希望能夠滿意我的回答,我是鄉村關中汗,目前積極致力於三農領域,從事三農種植產業。在此希望能夠認識更多和我一樣正在創業或者走在三農道路上的朋友,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進步,如果你喜歡我,期待您的關注和留言。謝謝!

2019年4月18日











鄉村關中汗


我是農村人,這個問題我非常有發言權,

不僅僅是以後,就是現在種地的人就非常少了,現在社會壓力這麼大,要買車、買房、孩子上學、父母養老,僅僅靠在家裡面種地是不夠的,家裡年輕的都出去打工,留在家裡種地的都是些老人,所以說老人們是非常辛苦的,年紀大了出不去,在家裡不僅要幫子女種地,還要幫子女看孩子,幫子女們減輕點負擔,而且現在糧食非常便宜,玉米是八毛多一斤,小麥超不多是一塊二一斤,如果一家人都在家種地的話,那麼生活質量會大大下降的!!






豫見軒媽


根據目前農業機械化的普及速度和社會形勢的發展,以後我國種地的人會越來越少。

當然,種地的人少並不是說田地荒蕪,而是生產格局的變化:

一、

國家的土地流轉政策,實際上就是一個由散戶的小規模種植發展成集中大規模的農業種植。

中國目前是人多地少,農資偏高,糧價偏低,農民種地沒有多大的效益。一家人都留在家裡種地就那麼幾畝地,除了吃的就沒有喝的了。

二、

就象我的村子裡,現有人口近200人。種地的只有二十人左右,這二十人把村子裡的地全種著了。那八十人沒有種地人有的在外面打工,有的在做生意,還有的是小孩兒。

所以,這種現象就是整體上看種地的人是少了,但實際上地並沒有荒蕪。

不過,國家如果加大對農業的補貼,合理的提高糧價。農民種地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





豫南糧人



稻香老農4562992


未雨綢繆,是到了應該考慮大批農民從土地中解決出來的出路問題,外出務工並非長久之計。前幾天跟一位在深圳打工的80後聊天,聊著聊著他傷感的不行,他說,我這都快奔四了,在外打工一個月拿到1萬元,去了房租、吃飯、其他消費,也剩不下多少錢,還不能照顧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夫妻還要兩地分居,在這裡總有一種沒有家的感覺,感覺自己就是這個城市的過客,現在年輕,老闆可以讓打工,等老了自然就辭退了,還是要回到家鄉去,現在好想回家做點什麼,但又沒有好的項目,很苦惱。

我想這可能不僅僅是我這位朋友一個人的想法,很多的打工者可能都有這種共感,他們把自己的青春留在了異鄉,而自己的家鄉依然是貧窮落後。

現在的事情不是種地的會越來越多,或者越來越少的問題,而是大量的農民工流動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土地荒蕪、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比GDP增長還快的離婚率。

根據各地各村的氣候、地域、傳統等特點有計劃的引導發展適銷對路的一縣一品、一村一品,打造特色村、專業村,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村發展之路。

個人觀點,不妥之處,請聯繫刪除。


我和我的小農莊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後種地的中國人肯定會越來越少。

農業經濟本身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科技應用越來越多,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生產所需要的人力越來越少。例如,美國農業,美國用1%的農業人口養活了美國3億的人,還有大量的餘糧可以出口,讓美國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糧食出口大國,就是因為美國的農業已經實現了全面機械化生產。

農業大國向工業大國邁進。現在工業化越來越明顯,大工廠、大公司需要的勞動力也比較多,農村大部分有技術的年輕人都進工廠做工,或者到公司上班,也能導致種地的人也來越少。

城市的服務業發展會吸引大量人員。現在太多的年輕人都喜歡進城工作、生活,他們覺得就是到商場或者到飯店當服務員,都比在家裡種地強百倍,風吹不到,雨淋不著,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比在農村的田地裡日曬地烤好了很多。工作環境的優越性,大量吸引農村勞動力,特別是一些年輕人,這樣農村種地的人會越來越少。


總之,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越來越多,農村人口的越來越少,從而導致種地的人也越來越少。種地的人減少了,勢必會推動農業向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以上僅代表我的觀點,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或者啟發。您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建議,歡迎關注交流,或者在下面留言評論】


農裡農氣



滄海一粟185098660


會越來越少。

雖然國家現在放開生育政策,但是並沒有帶來生育率的增長,隨著國家的老齡化加劇,年輕人口會越來越少。因此即便農民的人口比例保持不變,種地的也會越來越少。

另外,現在的種地收益不高,年輕人為了更好的生活,基本沒有選擇繼續種地的。

在未來,隨著農業機械化和產業化發展,一人種百畝土地不再是個例,大規模種植才能滿足種植者的收入需求,市場會自動把大農場主的數量控制在合理範圍,但目前趨勢來看,大農場主的數量增加遠遠趕不上農村年輕勞動力人口的流失。


果蔬康小明同學


以後種地的中國人會越來越少,不僅是種地的農民,整個中國總人口都會減少,將來會穩定在7-8億左右。

城鎮後會不斷推進,大量人口越來越集中在城市。那麼農村的地誰來種?首先以後種地的人不再是農民,他們是一群熱愛土地的人,根據愛好來選擇工作是大趨勢。他們不一定居住在農村,將來是機械後農業,需要的時候過來就行了。一些不適合機械的小碎塊農田將會退耕還林或還草,人口減少,糧食需求下降,各種新的科技能保證很少的地種出更多的蔬菜、糧食。所以在農產品供給方面不會因農業人口減少而出現短缺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