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种地的中国人会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呢?

山東呼保義


熟悉我国农村现状的朋友都应该知道,以前9亿农民齐种地种粮的景象不会再出现了,未来,我国的农业种植人数将会越来越少。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种植成本,用更少的人来耕种更多的土地,才是长久之计。

具体说由谁来种,个人觉得应该是“职业农民”,这一群体也会像教师或者医生一样,需要比较高的技术要求和专业学习技能,而且具备比较好的收益前景。

根据国家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还有农村人口七亿人,约占我国人口总量的50%,但是,真正熟悉我国农村现状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现在真正坚持在农村进行一线农业种植活动的人数可能还不到四亿,而其中真正称得上算是农村劳动力的人口,那就更少了。

从全国大多数地区来看,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到城市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乡差距将被进一步拉大,个人以为今后我国真正坚持在一线种地的农民将会来越少。

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我国耕地少人口多,而且种植成本居高不下,种地真的不赚钱

其次是外出务工,已经取代农业种植成为我国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方式和渠道。

一直以来,我国都自诩为农业生产大国,耕地面积广阔,物产丰饶,其实不然,就拿我们最关注的耕地面积来看,截止2018年,我国耕地面积仅在全球仅排名第四,不仅低于俄罗斯和美国,甚至还远远低于每第一印度,我国目前的耕地数量在18亿亩左右,约占全球耕地面积的百分七。

可是我国的人口总量却高达14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20%,在目前世界人口大国中排名第一。

最终,这就导致我国农业生产的先天因素出现了缺陷,也就是人多地少,按照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亩左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9亩。

与此同时,在我国,目前的耕地所有制,还是以国有和集体为所有的情况下,农民在从事大规模,土地流转或者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所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土地流转或者土地使用成本过高,远低于那些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

去钟情三农,了解目前我国每年每亩土地的土地流转成本在500元左右,而诸如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其成本只有十元每亩左右。

所以,种植效益越来越低,种植成本越来越高,这而且种植规模,人均种植规模难有提升,导致最终的种植效益迟迟不闲长,这将是影响我国农民种植的最主要因素。

外出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最主要方式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初发布的官方数据,2018年我国农村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4600元左右,而与此同时,我国外出务工农民工人均年收入却达到了44500元左右,前者要比后者高出三倍之多,而且更有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外出务工所带来的工资性收益已经成为已经远远超过农业种植所带来的收益,成为我农民收入及增收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简单来说就是,对于我国大多数农民而言,外出务工将会成为已经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方式,重低重粮所带来的收益,在他们的年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这样只会让那些迟迟看不到种植效益和希望的农民,远离家乡,投入到外出务工的怀抱。


钟情三农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关于以后种地的人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我个人认为如下。

1,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调结构去产能。随着党中央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政府部门非常关注三农的可持续性发展。现在相对于农村人口而言,传统种地的人逐渐变小了。

2,由于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相关农业部门在不断的加大职业农民的培养和技能鉴定。今后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具有专业性,技术性的职业农民,种地将是越来越多。面积也在不断的加大。

3,目前不管种地的人多与少,毕竟土地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耐于生存的基础,我们国家做为农业大国,国家和人民将会越来越重视她。更加高效的提高土地耕地的利用率和红线。在此让我们真挚的祝福祖国和人民明天越来越好,今后种地的兄弟们越来越智能化,科学化,现代化。钱袋子越来越鼓,哈哈😄。

回答完毕,希望能够满意我的回答,我是乡村关中汗,目前积极致力于三农领域,从事三农种植产业。在此希望能够认识更多和我一样正在创业或者走在三农道路上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进步,如果你喜欢我,期待您的关注和留言。谢谢!

2019年4月18日











乡村关中汗


我是农村人,这个问题我非常有发言权,

不仅仅是以后,就是现在种地的人就非常少了,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要买车、买房、孩子上学、父母养老,仅仅靠在家里面种地是不够的,家里年轻的都出去打工,留在家里种地的都是些老人,所以说老人们是非常辛苦的,年纪大了出不去,在家里不仅要帮子女种地,还要帮子女看孩子,帮子女们减轻点负担,而且现在粮食非常便宜,玉米是八毛多一斤,小麦超不多是一块二一斤,如果一家人都在家种地的话,那么生活质量会大大下降的!!






豫见轩妈


根据目前农业机械化的普及速度和社会形势的发展,以后我国种地的人会越来越少。

当然,种地的人少并不是说田地荒芜,而是生产格局的变化:

一、

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散户的小规模种植发展成集中大规模的农业种植。

中国目前是人多地少,农资偏高,粮价偏低,农民种地没有多大的效益。一家人都留在家里种地就那么几亩地,除了吃的就没有喝的了。

二、

就象我的村子里,现有人口近200人。种地的只有二十人左右,这二十人把村子里的地全种着了。那八十人没有种地人有的在外面打工,有的在做生意,还有的是小孩儿。

所以,这种现象就是整体上看种地的人是少了,但实际上地并没有荒芜。

不过,国家如果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合理的提高粮价。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豫南粮人



稻香老农4562992


未雨绸缪,是到了应该考虑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解决出来的出路问题,外出务工并非长久之计。前几天跟一位在深圳打工的80后聊天,聊着聊着他伤感的不行,他说,我这都快奔四了,在外打工一个月拿到1万元,去了房租、吃饭、其他消费,也剩不下多少钱,还不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夫妻还要两地分居,在这里总有一种没有家的感觉,感觉自己就是这个城市的过客,现在年轻,老板可以让打工,等老了自然就辞退了,还是要回到家乡去,现在好想回家做点什么,但又没有好的项目,很苦恼。

我想这可能不仅仅是我这位朋友一个人的想法,很多的打工者可能都有这种共感,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留在了异乡,而自己的家乡依然是贫穷落后。

现在的事情不是种地的会越来越多,或者越来越少的问题,而是大量的农民工流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土地荒芜、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比GDP增长还快的离婚率。

根据各地各村的气候、地域、传统等特点有计划的引导发展适销对路的一县一品、一村一品,打造特色村、专业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发展之路。

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联系删除。


我和我的小农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后种地的中国人肯定会越来越少。

农业经济本身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科技应用越来越多,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生产所需要的人力越来越少。例如,美国农业,美国用1%的农业人口养活了美国3亿的人,还有大量的余粮可以出口,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出口大国,就是因为美国的农业已经实现了全面机械化生产。

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迈进。现在工业化越来越明显,大工厂、大公司需要的劳动力也比较多,农村大部分有技术的年轻人都进工厂做工,或者到公司上班,也能导致种地的人也来越少。

城市的服务业发展会吸引大量人员。现在太多的年轻人都喜欢进城工作、生活,他们觉得就是到商场或者到饭店当服务员,都比在家里种地强百倍,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比在农村的田地里日晒地烤好了很多。工作环境的优越性,大量吸引农村劳动力,特别是一些年轻人,这样农村种地的人会越来越少。


总之,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农村人口的越来越少,从而导致种地的人也越来越少。种地的人减少了,势必会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以上仅代表我的观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或者启发。您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建议,欢迎关注交流,或者在下面留言评论】


农里农气



沧海一粟185098660


会越来越少。

虽然国家现在放开生育政策,但是并没有带来生育率的增长,随着国家的老龄化加剧,年轻人口会越来越少。因此即便农民的人口比例保持不变,种地的也会越来越少。

另外,现在的种地收益不高,年轻人为了更好的生活,基本没有选择继续种地的。

在未来,随着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发展,一人种百亩土地不再是个例,大规模种植才能满足种植者的收入需求,市场会自动把大农场主的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但目前趋势来看,大农场主的数量增加远远赶不上农村年轻劳动力人口的流失。


果蔬康小明同学


以后种地的中国人会越来越少,不仅是种地的农民,整个中国总人口都会减少,将来会稳定在7-8亿左右。

城镇后会不断推进,大量人口越来越集中在城市。那么农村的地谁来种?首先以后种地的人不再是农民,他们是一群热爱土地的人,根据爱好来选择工作是大趋势。他们不一定居住在农村,将来是机械后农业,需要的时候过来就行了。一些不适合机械的小碎块农田将会退耕还林或还草,人口减少,粮食需求下降,各种新的科技能保证很少的地种出更多的蔬菜、粮食。所以在农产品供给方面不会因农业人口减少而出现短缺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