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7歲從安徽逃荒嫁到河南,比養子只大14歲,如今85歲活成啥樣


在豫西拍攝地坑院期間,來到三門峽陝州的一個村子,這裡倒是遍地地坑院,一個挨著一個,但是有人居住的卻沒幾個,大多已經坍塌廢棄,在我們沿著村子尋找有人居住的地坑院的時候,透過院子裡的梨樹發現了一個坐在窯洞口洗碗的老人。

我們向院子裡老人喊了好幾聲,沒見回應,倒是驚動了住在窯洞頂的這位大叔,大叔說院子裡居住的老人是是自己的養母,比自己大14歲,今年已經85歲了,耳朵有點背,父親已去世20年了,養母現在一個人居住在下面的地坑院裡,家裡弟兄三個,他是家裡的老大,平時的生活用品就是他們輪流給養母送下去。

老人看見了我們站在崖邊,便問兒子我們是幹嘛呢?我們大聲說想拍地坑院,但她還是聽不清,一直在和我們打岔。弄的我們是哭笑不得。我們隨著這位大叔下到院子裡,老人還在洗碗,由於耳朵背,交流起來很困難,大叔就帶我們參觀了一下其他的窯洞。


來到東邊的窯洞裡面,大叔說這個窯洞當年自己就在這裡結的婚,雖然現在已經住到窯洞頂上的房子裡,但是這裡的被褥什麼的都還在,窯洞裡冬暖夏涼,四季恆溫,每年暑天氣都還會下來睡覺,中午睡覺還得蓋被子,比開空調還舒服。

窗戶上還是糊的白紙,上面貼著養母用紅紙剪得窗花,最大程度的還原了當年的情景。大叔說自己的生母去世的早,留下了他們弟兄三個,當時自己只有十二三歲,養母是從安徽老家逃難過來的,父親比養母大將近20歲,就收留了養母和孩子生活在了一起,養母后來和父親沒有再生育孩子。

院子裡的條盤裡放著已經擇好的洋槐花,看起來已經發蔫了,估計是老人要晾曬成乾花,留著以後再吃。

老人做飯還是用的柴火灶,掀開鍋蓋,中午熬得紅薯小米粥。沒有喝完,鍋裡還剩的不少。

老人出來倒水,給我們講起年輕時候的事,20多歲安徽老家遭災,帶了一個孩子一路要飯到這裡,遇到比自己大近20歲的老伴收留了她,自己來到這個家時候,老大才13歲,家裡高高低低幾個小夥娃,看著也是愁的,好在是落住了腳有了個家,不用再沿路乞討了。

大叔說這個養母功勞很大,自己帶的孩子因病少亡。拉扯他們弟兄幾個長大,還都給成過了家,雖然只比自己大14歲,但是這些年都是喊她媽。這個院子有100多年了,自己今年71歲,打記事起這個院子就在,自己的孩子們也在這個院子裡長大,已經住了好幾輩人了。

由於老人實在交流困難,我們便告別了這個奶奶走出了地坑院。我們出來在後站在路邊說話,看見奶奶也拄著柺棍從洞坡走上來坐在入口處休息。大叔說養母身體很好,除了腿有點小毛病,其他都沒問題,做飯洗衣服都是自己幹,好幾次讓她和自己一起住,她不同意。


奶奶說自己年齡雖然大了,但是還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地坑院冬暖夏涼,幾十年也住習慣了。和他們在一起也吃不習慣,就由著她一個人住在下面,自己就住在窯洞頂上,沒事就下去看看她。缺啥生活用品就給她送下去。

我們又轉回來的時候,看見這個85歲的奶奶和另一個大媽坐在一起休息。不知道耳朵笨的奶奶怎麼和鄰居們拉家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