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十三爺胤祥也是奪嫡的競爭者,為什麼受到康熙的冷落和打擊?

東方不勝去去去


真實的歷史中,十三爺胤祥所謂“十年圈禁”完全是子虛烏有,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被圈禁十年完全是編造的,根本沒有這回事。

胤祥生於康熙二十五年二月,其母章佳氏來自於一個滿族普通中級軍官之家,沒有過硬的家族背景。章佳氏入宮的時候為庶妃,地位在答應之下,那是相當的低微。章佳氏雖然得康熙的恩寵,但是至死都沒有給她一個名份,死後才象徵性的封為敏妃。章佳氏除了生胤祥外,還生了兩個女兒。

章佳氏去世的時候,胤祥才十三歲,兩個女兒分別才十二歲和八歲。所幸胤祥天資聰慧,在南書房讀書的時候,便是眾皇子中的佼佼者,不僅文采出眾,騎射也十分了得,可謂文武雙全。

胤祥的表現令康熙皇帝十分喜歡,康熙六次南巡,其中胤祥就隨行四次。除了皇太子胤礽之外,胤祥可以說是康熙最鍾愛的皇子。十三爺胤祥在當時可謂意氣風華,十分得寵。如果沒有皇太子胤礽,就算是八阿哥胤禩,也要在胤祥面前掂量掂量。因為如此,八阿哥的重要謀士何焯曾在給別人信中酸溜溜的說:十三殿下乃康熙帝所鍾愛者。

然而,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眾皇子為爭奪嫡位蠢蠢欲動,遭到康熙帝的打擊。胤褆被永遠圈禁,八爺黨遭嚴重警告和打擊,甚至最後的投票推薦都遭到康熙否決,十四爺被打的半死。而胤祥也被剝奪爵位,直到太子復立才恢復爵位。除了老四胤禛之外,幾乎全都被打擊。

當時,在老三、老十三和老十四等人的聯合請安折上,康熙批示:

胤祥乃不大勤學忠孝之人,爾等若讓任之,必在一處遇著他,不可不防。

自康熙五十年之後,胤祥彷彿被蒸發,無論是南巡還是祭天還是封爵打賞,幾乎都沒有胤祥的份兒,康熙帝似乎是忘記了這個兒子。不僅如此,連胤祥的兩個妹妹分別在二十二歲,十八歲病死,康熙都沒瞧過一眼。

這一年,最後的兩個親人都走了,連自己的父親康熙皇帝也視他如無物,就算是雄心萬丈,也只有茫然無措。

為什麼曾經那麼得寵的皇子一下子就受到無與倫比的冷落和打擊呢?要知道,此前,無論是胤祥個人的素質和能力,還是在朝野宗室的口碑都很好啊,就算是今天翻開史書,要找到皇十三子胤祥的缺點和劣性幾乎都沒有任何記載。

有人說,要是沒有胤禛,康熙甚至會將帝位傳給十三子胤祥,這話不無道理。按說,胤祥的確是奪嫡的熱門人選之一,理由也很充分。那麼,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在這裡,有這麼幾種說法:

一是說胤祥和四哥胤禛關係要好,在奪嫡之戰中,為胤禛有頂罪嫌疑。大意是說康熙嚴厲打擊皇太子胤礽,而老四胤禛和八爺黨一樣,也參與了奪嫡之爭,說胤禛結黨,這事兒最終讓十三爺胤祥頂缸了,所以,康熙就冷落和打擊了胤祥,讓胤禛得以脫身。但是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因為就如八爺黨和胤褆一樣,他們要真有什麼把柄被康熙抓住,一個也逃不掉,還有就像老十四想為老八胤禩開脫,結果雙雙也被打擊。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老十三要真為老四頂缸,那麼二人都難逃其咎。所以,這種說法難以成立。

二是說他與皇太子胤礽關係也好,是太子黨人員。所以在一廢太子之後,康熙連同胤祥也進行了打擊,太子復立後,胤祥也跟著復立。但是康熙要削弱太子黨的實力,胤祥是皇太子胤礽最重要的臂膀,所以,康熙要斬斷其臂膀,就冷落了胤祥。這也說不過,因為歷史上都知道,和胤祥關係最好的是老四胤禛,胤祥即使自己不爭奪嫡位,也不會支持胤礽。

三是胤祥自身的問題。史載胤祥右腿生有疾病,長了一塊奇怪的白瘡,化膿後就是不好,使得胤祥行動十分不便。在一些康熙的批示中可以發現這樣的語言:“看來胤祥的情況並不太好啊”。這說明,胤祥的確是生病了,並且還病的不輕。二廢太子之後,胤祥也許知道自己身體的原因,與嫡位無緣,所以轉而支持老四胤禛,積極為胤禛經營。

還有一種說法是,康熙為了給胤禛保留生力軍,知道胤祥與胤禛關係要好,所以,通過冷落和打擊胤祥,讓他避免遭受來自於其他皇子的攻擊,以此來保護胤祥。這個說法太過“帝王心術”了,要知道,真正的歷史所謂帝王心術的操作實際上是很少的,尤其是清王朝這個少數民族統治的天下,康熙皇帝非常喜歡鍛鍊皇子們的行政能力和實操,所以,讓他們盡展所能,參與到對國家管理的事務中去,這是滿清王朝皇室的傳統,並且,前清歷代的皇帝都認可這種傳統,因此,也才有皇子們在政務處理中結黨奪嫡的情況產生。所以,說康熙是為保護胤祥,是有違大清行政傳統的。

所以,綜上所述,十三爺胤祥被康熙冷落打擊的重要原因可能在於:

1.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情形讓康熙焦頭爛額,他的兒子太多了,一共生了35個,存活24個。胤祥雖然很優秀,但是身體不行了,腿腳不方便,不會是康熙考慮繼承人的對象,所以,他也沒有多少精力去關注胤祥了。

2.一廢太子的時候,康熙確實打擊過胤祥,剝奪了他的爵位,但是太子復立後,胤祥又恢復爵位。只是後來,什麼都沒有胤祥的份兒了,還是因為胤祥腿疾的問題。要知道,康熙對皇子是很嚴格的,你要是沒有什麼建樹和功績,是萬萬得不到他的青睞的,哪怕是因為有病。

3.當然,從後來雍正登基後重用胤祥的情況來看,也許胤祥真是康熙留給雍正的生力軍。從邏輯上分析,雍正不可能因此打擊完所有的兄弟,他必須要留下幾個兄弟為他服務,以此來烘托兄弟和睦無礙的情形,以堵住朝野諸王大臣的悠悠之口。


青燈問史


胤祥從一開始受到康熙的寵愛到後來受到冷落和打擊這都源於他的義氣,他骨子裡有關羽一樣的性格。



胤祥是胤礽的忠實粉絲,胤礽第一次被廢波及到他,康熙把他也圈禁起來,時間是康熙四十七年到康熙四十八年。胤礽是太子,是康熙欽定的合法繼承人,支持胤礽的不光胤祥一個,還有三阿哥胤祉和四阿哥胤禛,這就怪了,胤礽被康熙圈禁起來,沒有圈禁胤祉和胤禛,卻偏偏圈禁了胤祥。為什麼?其實這與胤祥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有關。



在一廢太子之前,康熙非常喜歡胤祥,康熙無論到哪兒都帶著他,在一起時間長交流就多,感情也就更近。感情近是好事兒也是壞事兒。康熙廢太子胤礽,胤祥強烈反對。康熙對胤祥好,胤祥應該站在康熙一邊才對。而且康熙是皇帝是父親,胤祥站在康熙這邊,才符合父子之禮,人臣之道,所以,胤祥的行為讓康熙強烈不滿,在康熙看來這是不忠不孝,大逆不道。胤祉和胤禛康熙待他們一般,也就沒有太高要求。



康熙復立太子後,胤祥也被放了出來,康熙二廢太子後,胤祥被圈禁十年之久,直到雍正繼位才把他放出來,那是電視劇情節,真實的歷史胤祥並未被再次圈禁。而且康熙也沒有冷落胤祥。

康熙一廢太子後,為了防止皇子結黨營私,每次出巡都採取輪流陪伴制。胤祥一直不受限制,康熙出巡每次他都隨行。別人都輪流賠康熙出巡胤祥不輪,這種特殊待遇說明康熙仍然寵愛胤祥。這種情況出現,應該是胤祥的“義”起了作用。



有先例為證,十四阿哥胤禵堅決擁互八阿哥胤禩,康熙說胤禩覬覦儲位,謀害胤礽,胤禵為他辯護,正在氣頭上的康熙拔刀要殺了胤禵。可這事之後康熙反而認為胤禵重兄弟之情,對他更好了,後來還重用胤禵當了撫遠大將軍。胤祥力挺胤礽,康熙圈禁胤祥,事後他何嘗不是覺得胤祥是個講義氣,重兄弟情義之人。



胤祥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不低,只是後來,胤祥身體有病,沒啥培養價值,康熙又非常忙,被皇子們儲位之爭鬧得心力交瘁,顧不上他,因此胤祥被邊緣化了。

胤祥是個人才,而且是重義氣、講感情、能隱忍、很低調的人才。雍正繼位後,讓胤祥擔任要職,實在是雍正的人太少,胤祥出於感情帶病出來幫助他。

我是豫有得,歡迎加關注互動討論!


豫有得


關於胤祥為什麼會受寵,以及為什麼會被康熙冷落、打擊,在《雍正王朝》裡其實給了一個非常完美的解釋。


在電視劇裡胤祥之所以受寵在於他高貴的人品;被冷落在於康熙借處罰胤礽的事情磨練胤祥。

有“俠王”之稱的胤祥,正是因為自己忠直耿介、義薄雲天和灑脫不羈的多重性格,深慰康熙之心。

胤祥有康熙希望的作為臣下的“忠心”、作為皇子兄弟的“義氣”、作為朋友的“豪俠”、作為為人本分的正直。胤祥是鐵桿胤礽黨,對這個皇儲可謂忠心耿耿。在胤礽幾次走投無路的時候,都是胤祥不避禍福陪在他的身邊。


而這些實際上也是傳統文化中所有正面理想品質的概括。這樣的人,輔佐儲君,可謂夫復何求?但是,也正是因為胤祥對於胤礽的忠心,以及對任何事情都無所畏懼。而此刻康熙萬廢掉胤礽,胤祥卻成了最尷尬的存在。

為了保護和磨練胤祥,也為了給胤禛培養一個“助手”。在胤礽二次被廢的時候,胤祥被足足圈禁了10年。

但是回到真實歷史場景,胤祥受寵更可能在於他的家庭對大清的特殊貢獻。


皇十三子胤祥的出身並不像劇中所謂的那麼高貴,也沒有一個蒙古王爺的外公。她的母親章佳氏出身內務府包衣,並沒有蒙古背景,而且死得較早。

但是作為康熙和章佳氏的小家庭而言,這個家庭完完全全奉獻給了大清和蒙古翁牛特部博爾濟吉特氏世代友好關係了。


而博爾濟吉特氏在清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胤祥有兩個妹妹,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和皇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都嫁到了翁牛特大草原。

溫恪公主在康熙45年,被嫁給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翁牛特部杜稜郡王倉津,康熙48年6月,溫恪公主產下一對雙胞胎女兒,便難產死去,死時23歲。


敦恪公主在康熙47年,被指配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臺吉多爾濟,下嫁6個月便死去了,死時19歲。

康熙對皇十三女溫恪公主猶為憐愛,她下嫁的時候,是由康熙親自送親的。木蘭秋獮去的最多的草原,也是翁牛特草原。就是順便看看自己的女兒。

胤祥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裡。可見那段時間,胤祥的被寵並非毫無端由。康熙6次南巡,其中胤祥就隨行4次。康熙恨不能把胤祥時刻帶在自己的身邊。

而胤祥受到打擊是因為他曾強烈反對康熙廢黜胤礽。


康熙47年,那一年除了胤祥的最小的一個妹妹也死去了,同時胤礽也第一次被廢了,眾皇子悉數遭到打擊。

胤礽被廢的時候,胤祥被圈禁了1年,就此遭到冷落。雖然康熙冷落胤祥的原因沒有交代,但是,很顯然和胤礽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康熙當時對胤祥憤怒的批覆,“胤祥乃不大勤學忠孝之人,爾等若讓任之,必在一處遇著他,不可不防。”這句話充滿了醋意,應該胤祥是犯了和《康熙王朝》裡容妃一樣的“錯”。

而胤祥最終受冷落,在於自己已經生了病,已經不可能再進入康熙選嫡視線了。


而在被圈禁期間,胤祥患上了“鶴膝風”(一種骨結核結疾病),已經上馬都比較艱難了。所以康熙48年開始的諸皇子輪班隨扈,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胤祥的身影。

但是雍正繼位以後。胤祥和胤禛兄弟情深,再次出馬上任。和《雍正王朝》裡不一樣的地方,胤祥並非善於把握軍權,而是擅長理政,擅長清欠虧空和治理河道。


在雍正朝,胤祥帶病上陣,君臣相得,兢兢業業,居功至偉。死後獲得不避諱的殊榮,成為史上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