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藝術是什麼?什麼樣的人才是藝術家?

亂舞墨色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覺得藝術是人類文化的代表,是人類精神世界的體現。

藝術自古以來作為形象的具體表達方式,不管是音樂舞蹈,還是繪畫,生動鮮活,深入人心,沁人心肺。

藝術的重要功能是審美,它表現人類世界的美,傳遞世界的美。


藝術有教育轉化功能,它體現什麼是美,弘揚美,傳遞美。


藝術是國家精神意志的體現。每一個國家和民族,有自己根深蒂固的文化藝術,有自己的審美要求,藝術不能脫離國家和民族的審美習慣。

藝術家是創造藝術作品的生產者。作為藝術家首先要有獨立的人格,有獨立的思想和藝術技藝,藝術家要具有偉大的人格魅力,尊從國家的意志,倡導正能量,創造生動的藝術作品,服務大眾,服務人民。


陳會衡山水畫家


說到藝術眼前會呈現“美”的景象。那麼藝術就是美的代名詞,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廣義而言:藝術包括舞蹈、琴棋書畫、攝影、音樂、表演,雕塑等。狹義而言:藝術是藝術家們生命的表現形式,比如繪畫,最早起源於古希臘牆壁繪畫,人們用繪畫呈現出自己的精神世界,把生活中瞬間的美變成了永恆。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人們審美觀的提高,藝術家們用不同的方式表現著自己內心世界。是心靈真實的存在,是藝術家塵封在心底的惆悵、愛戀、落寞、孤寂,頃刻間行之於繪畫中。那種美好比你用指尖不小心輕觸到戀人的臂膀。他們用筆墨寫作,畫中的一點一線,一塊色調,一片水墨,都是語言。他們用筆墨自然的勾勒出藝術家的內涵。讀畫識人,畫如其人。看到了一份藝術作品即可看到作畫人的精神世界,藝術高度,藝術素養。

通常藝術家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和創作技巧,他們的創作源於自然,發於心靈。



王興華花鳥畫寫生創作


藝術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例如繪畫,就是通過畫家把一個人或物的形體進行巧妙組合展示過程,並通過欣賞者“看”的感受結果而得出其藝術水平高低的藝術。藝術的特徵是既有形象思維又有理性思維,既有情感體驗又有邏輯認知,既有審美活動又有意識判斷,其類型可分為造型藝術(包括繪畫與雕塑、建築、書法、攝影等)、表演藝術(包括音樂、舞蹈、曲藝等)、綜合藝術(包括電影與電視、戲劇與戲曲等)、語言藝術(主要是指文學)。


藝術家是指專門從事一種藝術並以它為職業的人,其構思、創作和演出是由其想像力和鑑賞力來指導的。具有豐富的藝術情感及想像力和創造力,並善於表達的人才是藝術家。這類人一般具有如下藝術特質:一是具有藝術天賦,包括超出常人的豐富情感,異於常人的審美感受力,強於常人的藝術想象力。二是具有創造精神,包括藝術家最注重自身創造性的情感體驗,更看重創造過程中的精神愉悅,藝術家身上具有一種強烈的變革創新意識和執著獻身精神。三是具有極高的素質修養,包括藝術家最基本的角色素養和藝術修養:藝術家最基礎的專業修養和文化修養:藝術家最起碼的內在涵養等等。在這些藝術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如中國古代的王義之、顧愷之等,近現代的如徐悲鴻、傅抱石等,而且從收藏的角度來說,之所以他們的藝術作品成為傑出高雅的偉大藝術品,是與他們具備上述出眾藝術特質大有關係的。


錢藏說錢


藝術,就是把抽象的情感轉化為具體的感官愉悅的過程。這個感官刺激可以是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甚至是心臟跳動頻率的變化。

所以,照片不是藝術,攝影才是。

所以,文字不是藝術,文學才是。

所以,建材不是藝術,建築才是。

的以,棉布不是藝術,服裝才是。

藝術的美不是美麗,而是提煉之後的生動,鮮活,真實,哪怕是窮山惡水的景色,滿臉皺紋的老人,搖搖欲墜的危樓,都可以變成藝術之美。

真正的藝術可以激發你的感覺,讓你敏銳發現自己情感的波動,或歡喜,或讚歎,或憂傷,或憤怒,或惘然,但不會是庸俗,噁心,厭煩或平靜無波。

藝術是曲高和寡

所謂的雅俗共賞幾乎是不存在的!

你把《蒙娜麗沙》遞給一個從未聽說過這幅畫的人,他很可能就順手扔掉,順手嘟囔一句,靠,連三毛錢都賣不出去!但你要說這是世界上最貴的畫,是達芬奇畫的,他一定撿起來,掛在牆上,嘖嘖贊個沒完,搖頭晃腦地說,畫得真好!

你把《高山流水》放給一個從未聽過這首曲的人,他很可能會說,什麼**玩意兒,照南京路歌廳裡的那個小娘皮唱的十八摸差遠了。但你只要和他說這是中國古典十大名曲之一,他再聽的時候就會和別人吹牛B,知道不?這曲子叫《高山流水》然後迫不及待地賣弄一番。

現實中的藝術是大多數附庸風雅,因為出名,所以藝術。而不是因為美好,所以藝術。

如果你拿著印有中央電視臺臺標的話筒採訪路人,問他(她)京劇是藝術麼?是!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甚至可以說出梅蘭芳,尚小云來。可是她的手機裡很可能全是港臺十大金曲。

你問詩詞是藝術麼?是,而且我非常喜歡詩詞!哪一個中國人不能背出來十來首呢?可是你再問他這首詩好在哪裡?所有人的問答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和網絡上詩詞賞析的文字一樣,讓人聽後嘴裡要淡出鳥來。哪怕是詩詞愛好者,他們寫的也是臭不可聞,偏偏還視如珍寶。

諷刺就在這裡,你把一個藝術品去掉創作者的名字之後,這件藝術品有百分之八十的幾率會變成爛畫,噪音,破詩,頂天說一句,還行吧!無非是照顧別人的面子,更有可能是,萬一這個作品是一個大伽寫的呢?豈不是一點後路都沒有了?

所以,藝術家也分為兩種

一種創作的是藝術需要

一種創作的是需要藝術

當然,在這個一切都向錢看向厚賺的時代裡,似乎90%的藝術全是舊的,或者是炒熱的,唯獨少有新的,當這個新的一旦獲獎,一旦爭議,一旦開了花,那麼藝術需要就會秒切成需要藝術。

藝術,是以名氣為前提。

沒有名氣,你的藝術不過是“啊!”


亦有所思


關於藝術的話題,廣泛的有歌舞戲劇藝術,美術表現形式的各種藝術,建築藝術……在這裡我只是談一談美術中的中國畫繪畫藝術。中國畫繪畫表現技法分為寫意和工筆兩大類,通過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作為工具表達作者的意景和寫實的藝術。藝術,不止是表象的畫面,是來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作者的經歷和閱歷以及身世和境遇。藝術,是集文學與文字,文筆與技法於一體的精華。藝術的價值是不可以用眼前的利益來評估,正所謂盛世話收藏。而從事藝術創作的人,持之以恆做著同一件事,風雨不改,榮辱與共。形成的畫面是:執紙之手,與紙偕老。張擇端、齊白石、徐悲鴻……中國畫故人們,孜孜不倦對中國畫的熱愛和追求,為後人留下一筆不可估值的藝術。象他們一樣求學的人,能薪火相傳,這樣的藝術作者應該稱得上真正的藝術家!



芳草心36


藝術是什麼?這個問題問得好,算是一道哲學題了吧。就像人從哪裡,到哪裡去一樣?讓無數哲學家苦思冥想了幾個世紀。那麼藝術是什麼?藝術將到哪裡去呢?藝術是以人為主體來創作的,人是藝術行為的主要因素,人類經歷了幾百萬年的演變,從事著勞動實踐活動從而得出的經驗叫做理論,那麼理論終歸是要實踐來檢驗的,所以理論來源於實踐而高於實踐。最終迴歸實踐。而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就是實踐活動。綜上所述,只要是參加實踐勞動的社會人都是創作藝術的主體。所以說我們所有參加勞動的人都有可能成為藝術家。

以上所述確實有點燒腦,我也是最近在複習考研政治的時候重新的學了遍馬哲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看到題目有所感悟而已。

農民種地種的好,他們就是土地上的藝術家。農民工蓋房子蓋的好,那麼他們就是水泥鋼鐵城裡面的藝術家。吹糖人吹的好他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家,唱歌唱得好他就是歌唱家,繪畫畫的好他就是畫家。跳舞跳得好他就是舞蹈家。那麼在各個領域作出貢獻的做得好的都可以稱之為藝術家。人們只是從事的職業不同而已,本質上並不存在什麼不同。英雄從來不問出處~


皮火火Aart


經常說一句話“藝術來源於生活,但是高於生活”。


所以什麼是藝術,生活就是藝術。


何謂生活?茶米油鹽醬醋茶這樣具體的是生活,琴棋書畫聽說玩樂這些抽象的也是生活。


總結:物質生活是藝術,精神生活也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


一個起早貪黑,把生活裡每一件小事都能做好做精的家庭主婦一定是位藝術家,你去她的房間就知道,整潔的空間,乾淨的桌椅板凳、窗戶、床鋪,這就是最美、最舒適的藝術作品;幾十年之後回家探親,老母親熬了一碗小米粥,炒了一碟土豆絲,喝一口吃一口,這就是人間最高端也最入心的藝術作品。


熬過多少個日夜,聽了多少邊別人的曲子,認真鑽研,堅持不懈,最終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音樂,這樣的人是藝術家,他們廣為人知與傳唱的作品就是藝術。


但不是時間+努力就能成為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就能成為經典藝術作品。


最重要的是用心感受生活,然後用自己創作的藝術作品回饋生活,這時的作品才是藝術作品,這時的藝術家才能成為被大家認可的藝術家。


白淵明明愛讀書


藝術,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是不一樣的,可能在特別一個人的眼中那是一幅完美無缺的作品,但往往在眾多人的眼中卻是一件一文不值的物品,藝術可以說是飽含很多進取的空間的,一種思想上的晉升,藝術就像畫一幅素描,需要你的耐心,細心,愛心去呵護它,讓它感受得到你對它的熱愛。

我們通常人往往認為,藝術便是文豪,思想家,藝術家……等等所擁有的,這是不對的。

其實藝術,並不是在表面,而是在我們的心裡,只要你想,藝術就在身邊,沒那麼遠,也不需要很多人的認可。


清風起蝴蝶來


藝術簡單的說是人們把生活中的種種感悟通過加工提煉而達到昇華的思想用各種形式表達出來,當然藝術又有很多種,有低俗的也有高雅的,有流行的也有經典古樸的,無論如何藝術只是一種工具而已。

要想用好藝術卻很難,無論任何載體表達思想都需要創作者深入生活十年磨一劍的工匠精神方能成功,沙士比亞為戲曲奉獻了一生才成就了他的藝術家名號,曹雪芹為了《紅樓夢》真正達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藝術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一旦入魔就走進了人間地獄永遠難得出頭,《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永遠生活在仇恨的陰影中至今不敢以真面示眾,畸形社會形態成就不良心態不得不引以為戒。


你168379208


什麼是藝術?這對於藝術領域來說,真是一個至關重要,必須弄明白的問題。有一句名言如是說:生活是藝術的源泉,或曰,藝術來源於生活。這就是說生活是藝術的父母,而藝術就是生活的子女。作為生活子女的藝術,它必須回報生活,必須向生活作應有的貢獻。故而,貢獻就是藝術,就是藝術的本質。當然,要作貢獻就要有智慧,就要有能力或是有技能,否則想做貢獻也只能成為空想。這好象是在給藝術下定義。但自認沒有這麼大本事,不過是對藝術的廣義認識罷了。從這一認識來看藝術的範圍簡直是和世界一樣大,但必須看到隨著社會生活分工的細化,現在被人們所公認的藝術範圍大約只有如下幾個分工,即文字(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築設計造型,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等。而專門從事以上分工的,可稱為藝術工作者,而業餘參與上述活動的稱之為藝術愛好者。不論前者或是後者,都必須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如開始所說),都必須不斷學習提高深化所從事的藝術技能和認識,並作出相應的成果。當你被社會公認為達到德藝雙馨的境界時,你才擔得起藝術家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