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的電影裡面為什麼沒有請過周潤發?

tokt餅乾


這裡面有很多原因,那個年代發哥拍的很多都是大導演吳宇森的戲,英雄本色1986年就已經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了,而王家衛1988年才首次執導旺角卡門,到了1990年王家衛的阿飛正傳是他第二部戲,那個時候周潤發和吳宇森合作的是喋血雙雄,93年吳宇森去了好萊塢,隨後95年發哥也去了好萊塢,所以發哥和王家衛沒有合作是正常的,王家衛的春光乍洩和2046都是發哥去了好萊塢之後拍的,那個時候發哥只拍好萊塢的戲,兩個人根本就沒有什麼機會合作。而且發哥拍戲是很有產量的,而王家衛的產量就很低要好幾年才出一部所以御用演員是同樣產量低的梁朝偉!


清除一堆沒用的


周潤發和王家衛,一個是當年香港影壇最具票房號召力之一的男明星,一個是被譽為香港影壇最有藝術氣息的導演。但迄今為止,從廣義的角度上來講兩人只在《江湖龍虎鬥》中有過交集,但從狹義的層面來看,王家衛只是這部片子的編劇,並不能算和周潤發真正有過合作,再加上啟用周潤發是影之傑老闆鄧光榮的意思,王家衛並沒有什麼話事權。那為什麼後來由他親自執導的片子裡,也從沒有出現過發哥的身影呢?



筆者認為,首先是周潤發的形象顯然不太適合王家衛電影的角色風格。無論是王家衛最喜歡的梁朝偉,還是張國榮和張震,在其電影裡都給人一種沉鬱,心事重重的感覺,有時還帶點兒陰柔。而周潤發雖然也扮演過具有文藝屬性的角色,但他的骨子裡透出的是一種豪邁、自信和瀟灑,這顯然不是王家衛想要的。



另一點在於,王家衛真正聲名雀起的時候,也是周潤發向好萊塢進軍的時期,除非是為其量身定做,否則王家衛當然不會專門把他從美國請回來拍戲。而王家衛拍戲又是出了名的慢,加上他又經常臨時性改劇本,這樣一來,有很多巨星聽聞後都避而遠之。

事實證明,有不少與王家衛合作過的演員,都因為經不起他的折騰而謹慎考慮與之拍戲。當年拍《春光乍洩》的時候,王家衛把劇組拉到了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結果停留了兩個禮拜都還沒有想好拍什麼,眼看演唱會開辦在即的張國榮已經等不到全片拍完了,所以最後王導只有不得已提前結束了他的戲份,而後來,兩人再沒有過合作。連張國榮都“受不了”王家衛,又何談周潤發呢?



還有一個原因,正是由於王家衛喜歡折騰演員,所以他喜歡用那種“知己知彼”的演員。梁朝偉之所以屢次被他啟用,第一是王家衛知道梁朝偉也瞭解他的性格和做事習慣,第二,梁朝偉是出了名的慢性子,好脾氣,再加上當時他與王家衛簽訂了長期合約,所以說句不好聽的,是他慢慢地陪王家衛“熬了過來”,說句動聽的,正因有了王家衛,梁朝偉才得以在其鏡頭前為世人留下了那麼多極具話題性的人物形象。那要是換作周潤發呢?也許他不會樂意被王家衛如此折騰。



雖然迄今為止周潤發和王家衛並沒有真正有過一次合作,但這並不妨礙兩人各自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周潤發從好萊塢發展歸來後,雖然近幾年接拍不了不少爛片,但他仍是很多人心中的“演技之神”,而王家衛至今也仍是國際各大影展上的常客。其實筆者認為,我們也不必沉溺和糾纏於諸如“王家衛為什麼不請周潤發”這樣的話題裡,正因為當時的香港影壇出現瞭如此各種各樣,風格完全不同的導演和演員流派,所以才能夠百花齊放。

俗話說術業有專攻,放眼如今的華語影壇,如果某一個演員出現在所有的類型片裡,甚至還強行扮演著他並不擅長的角色,那你還會為他鼓掌叫好嗎?


麥克瘋說電影


看了之前的回答,說得很到位了已經。兩人的風格不搭,這是令人信服的解釋。但是看到有人說周潤發根本沒有演技,就想說兩句了,質疑周的演技的,可能不是不懂電影、不懂表演,但一定是涉世不深、見識不廣。就好比有人一生主食只吃米飯,看到吃饅頭的人說你這也叫吃飯?

列舉周的幾個角色,供大家參考,看看角色的跨度和經典成色: 上海灘許文強、英雄本色小馬哥、喋血雙雄殺手小莊、無雙畫家吳復生,沉著內斂又波濤洶湧,演技的爆發力無與倫比,這算一類;賭神高進、縱橫四海阿海,亦莊亦諧又渾然一體,這算一類;臥虎藏龍李慕白、孔子,文武雙全、宗師風範,深入角色內心,演繹由盛年到衰老(或死去)的一生,這算一類;滿城盡帶黃金甲、安娜與國王,演繹高貴而霸氣的帝王,氣場強大,這算一類;監獄風雲、龍虎風雲,小人物的隱忍與智慧,關鍵是還保有情懷,這算一類;阿郎的故事、秋天的童話,男人在愛情面前的各種心態,這算一類~


何如習字練拳


一個優秀的導演和一個優秀的演員,都能給觀眾帶來好的觀影享受。但他們不一定有合作的機會。比如王家衛和周潤發,沒有合作過,排除外在的檔期等因素,剩下的原因大概真的是氣場不合了。

早期的周潤發,可以是重情重義的小馬哥;可以是賭神高進;可以是暖男;可以是浪子;可以搞笑或深情......走路帶風的氣場,很少能和王家衛片子中的“憂鬱文藝”的氣質,不違和的融合在一起。

後來的周潤發,功成名就,更加通透豁達,生活的態度更像一個老頑童,更不合王家衛的氣場了。更重要的是,2000年以後,周潤發幾乎所有的影片都是商業大片,“墨鏡王”的片子類型不是他選擇的範圍了。

王家衛拍片的墨跡程度,一般人受不了的,更何況超級大咖周潤發呢。所以,不合作有不合作的難處,各自精彩就行了。


注視這視界


王家衛電影裡面最常用的演員可以說是來來去去就那幾個熟面孔。我們來盤點一下:梁朝偉、張曼玉、張國榮、金城武、劉嘉玲、章子怡。這些算是墨鏡🕶最常用的御用演員。其他的華仔、歌神、黎明和梁家輝這三大天王和影帝都算是過客或者配角。劉德華演過單主角,黎明演過雙主角。都是和墨鏡有過合作之後就沒打過交道了。從墨鏡的御用演員和演員特質上來說,墨鏡更喜歡用自己熟悉的演員和經得起他折騰的演員

從墨鏡的選擇演員可以看出來墨鏡的選擇標準,擔任墨鏡絕對男主的人選必須長得帥。當過墨鏡男主的只有張國榮、梁朝偉、劉德華、金城武、黎明。這幾個演員的長相可以說是帥的天下無敵了,同時需要有憂鬱的氣質,需要有一種不問煙塵世事,獨來獨往的浪子氣質。因為他的影片就是文藝氣息很重的片子,需要把角色人物體現的淋漓盡致才行。

學友哥和影帝梁家輝也和墨鏡合作過,但是從來沒當過男主。可能是因為長相沒有深得墨鏡心。


至於為什麼從來沒和周潤發合作過,原因猜一下都很多。

因為墨鏡偏愛自己的演員,而且拍電影時間間隔太長。可以說王家衛的電影男主基本都是梁朝偉,王家衛用不到周潤發。一起合作過的演員更加有默契,而且周潤發演技很精湛,但是遊走在風塵中的浪子氣息欠缺了點,而且發哥這種咖位的一般不會做配角。還有就是王家衛拍電影很折騰人,張國榮後期沒和王家衛合作就是因為真的太折磨他了,作為一個紅遍亞洲的明星,拍你的電影不知道臺本和不知道製作時間,漫無目的只有等待。而且,王家衛還有另外個稱號,叫做全剪沒。2046裡面木村拓哉和張震的戲份估計有實際拍攝的五分之一可能有,其他的全剪了。


這樣闡述的話就很能理解發哥為什麼沒和王家衛合作過了,不止周潤發,周星馳啊,成龍啊。這些也從來沒合作過,因為當時的雙週一成,都是有自己電影風格的路線。


林帥看電影


王家衛的電影確實沒邀請過周潤發,當時的周潤發已經功成名就,對於在香港影壇來說,也是炙手可熱的明星,但是王家衛卻偏偏沒有用,周潤發,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周潤發的妻子和王家衛的電影,有一些牴觸。


我們都知道周潤發是醫生脾氣,所以在周潤發的電影當中,他飾演的人物大多都是一種桀驁不馴的人物,但是王家衛的電影當中卻很少有這種桀驁不馴的人物,王家衛的電影當中的人物大多都帶有一絲病態,而這種病態的人物是周潤發,所或缺的,他也不願意去接受那些,有問題的人物的加深,所以,至於如此,周潤發,和王家衛應該算是沒有合作的機會,所以就一直也沒有合作


王家衛的電影是比較另類的,在王家衛的電影當中,所有的人都活在那樣的一個氛圍當中,所有的人都糾結於自身應該如何,去做得最好,但是所有的人都活的不明白,所以就王家衛來說,他的電影其實是更滿足於少數人的。楊冪的電影很少會從自身的原因來去考慮,所以我們看王家衛的電影,更多的是紓解一種心中的鬱悶,和從電影當中找到自身,而並不能夠真正的得到一種快感,所以王家衛的電影中看得非常憋屈,讓人覺得,非常的難受。


周潤發拍的電影,無論像縱橫四海的這些電影,每一個拍的都是非常的,熱血,非常的,書場,看他的電影看的就是一種過癮,所以兩個人其實就是因為角色不合適,而造成沒有合作


糖吃多了牙會疼42


本人有些淺見:一,周潤發的上海灘英雄本色出來時,王家衛還是新人,根本沒有阿飛正傳,請不來周潤發,二,王家衛的電影除了大牌還是大牌,2046.東邪西毒等,王家衛的電影除了慢還是慢,誰都受不了,三,電影風格不搭,王家衛要的是破碎的邊緣的傷感的憂鬱的味道,周潤發在我心裡是灑脫的瀟灑的正義的威猛的大哥形象,四,一個華語頂級演員是受不了一個導演折磨的,


高冷逗帥


主要是周潤發絕對不會配合他那拖延沒有劇本拍了好久全部剪掉的毛病,關鍵是以周潤發的地位,他也不敢這樣做,所以就不找


文玩678


王家衛需要具有憂鬱氣質的帥哥當男主角,發哥那種高大陽光的形象不符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