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鄉愁都是因為饞嗎?你家鄉的哪些美食讓你流口水?

淌過溪水採蘑菇


啊哈哈,看到大家一個個的曬美食,也讓我來看看有沒有老鄉在頭條

1,羊肉燒麥

老鄉們是不是單單提起這個名字就已經開始咽口水了吧?

在我的家鄉內蒙包頭,如果早餐能以一頓羊肉燒麥來開始一天的生活,那別提多愜意啦!

好多爺爺奶奶都喜歡一大早起來,跟自己的老夥計,老朋友們坐在燒麥館裡點上一屜燒麥,泡上一壺茶,談天說地聊上好幾個小時。小時候第一次吃燒麥就是姥爺帶我去吃的,從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滿滿的都是回憶,最疼我的姥爺,您在天堂一切都好吧?



2,莜麵

莜麵的飲食習慣主要是根據它的生長環境決定的,主要是在山西內蒙河北部分可以種植莜麥的地區的人們才有的一種飲食體驗。

莜麵的形態也比較豐富,有餄餎,窩窩,魚魚,卷卷,做法也多,有涼拌莜麵,炒莜麵,莜麵卷,羊湯莜麵等等,我個人比較喜歡莜麵的吃法是羊肉土豆丁打滷,能吃滿滿兩大碗🤣🤣

而且莜麵還是一種有保健功效的健康食物,比較適合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食用,還能有助於減肥和美容,總之益處多多哦


3,燜面

這道集合主食與菜於一體的美食,可能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形式,不過在我的人生詞典裡,那絕對是神一樣的存在

自從上學一直到工作再到成家,先後輾轉了很多地方,每到一個新城市,都要在那邊找一找有沒有鐵鍋燜麵館子,然後對比一下哪家更好吃(๑´ڡ`๑)

不過隨著駐紮地越來越往南,吃到燜面的幾率越來越小,無奈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自己做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全國各地有很多跟燜面類似的飲食,而且大同小異,都有著各地的特色,所以這一條鄉愁勾起回憶的燜面,就是家裡老爸手藝的那個味道啦



4,涮羊肉

在內蒙,火鍋有著另外一個叫法——涮羊肉!就像字面說的,那可真的就是純吃肉啊😅以前在家鄉的時候,不覺得什麼,當時還更愛吃魚丸啊蟹棒這種澱粉類的東西。。。直到現在來了南方,發現這邊人們吃火鍋雖然有肉,但是更多的是丸子丸子丸子😅,突然發現曾經的自己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所以當你到了內蒙,一定要開啟肉食主義模式,一定會愛上涮羊肉噠!



5,呼市焙子

呼市是我們對呼和浩特市的稱呼,而焙子是呼市當地的一種麵食,外皮酥脆,內裡綿軟,有甜有鹹,濃濃的胡麻油酥的香氣讓人慾罷不能,是很多人非常喜歡的一個早餐打開方式

如果在焙子裡夾上一塊滷了一夜的燉肉或是滷蛋,那簡直不能更優秀!簡單的一個焙子,給無數的人帶來了清晨最美好的問候



想要點名的內蒙美食還有很多,像什麼羊雜湯啊,糖麻葉啊,手把肉,奶茶炒米,簡直說不完!

其實跟大家一樣,家鄉的味道深深地印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裡,所以我們對家鄉的每一個味道可以說是如數家珍。對於身在他鄉的遊子,那些記憶裡最美好的一餐飯,一杯茶,其實都是骨子裡對家鄉深深地眷戀之情


文遠


都是我愛的,這種小櫻桃🍒,我特別愛吃,還有花椒,四川人的最愛哈,大櫻桃,枇杷,黃果柑,野草莓和黃色的泡,我的家鄉是水果之鄉,一年四季都有很多應季的水果,每次回家都最開心了,可以去摘水果,水果樹都是爺爺奶奶👵在打理,每年結果的時候就會給外地的我郵很多過來,最讓我流口水的是家鄉美食壇壇肉,小時候誰家做罈子肉的時候,老遠都能聞見味,好吃不行,我在外地工作的時候最想念這個味道了,我最喜歡吃罈子肉炒土豆片,那簡直就是絕配,











穎琳60373728


這不是單單的對什麼東西很饞,越是吃不到的越覺得想吃,對於我們這種常年在外地的人來說,真的很饞自己家鄉的小吃,那種味道——讓人牽掛。比如溫州的魚丸,

它是用大鮸魚做成的,它湯味鮮美,丸子有嚼勁而又不鬆散。

還有燈盞糕,記得小時候,村裡經常性請人來唱戲,大人帶我們去看戲,其實我們小孩子就是想吃燈盞糕,你知道燈盞糕是什麼嗎?

它是大米和黃豆浸泡磨成的米漿,以蘿蔔絲和豬肉餡製成的,外皮鬆脆,裡面爽口,一點也不膩,非常美味。

梅乾菜(菜鹹)麥餅、鬆糕、豬髒粉、糯米飯、豬頭排、長人餛飩等都是很美味的,但是我最喜歡炒粉幹,這是我們每天都吃到的食物。


鄉野之涼菇


哈哈,看到大家分享的美食,勾起了我內心深處最想念的美食,我的家鄉是廣西桂林,那個山水甲天下的地方,我家鄉的美食真是價格實惠而且還特別的好吃,有馳名的桂林米粉、荔浦芋頭扣肉、馬蹄糕、油茶、船上糕、還有讓我念念不忘的酸豆角炒牛肉、酸筍魚頭,啤酒魚。在這裡特別要提到酸筍魚頭中的酸筍,特別的好吃,我最喜歡吃的是家裡媽媽自己泡的酸筍,又脆又酸,沒有添加任何防腐劑,完全是媽媽自己手工泡的,太香了,自己遠嫁貴陽,但是每次回去,媽媽都會做好我最喜歡吃的菜等著我回家吃飯。








妞妞寶貝的生活


我覺得是,從南到北,從遠到近,你思念的總是家鄉的那一口味道。我的家在西安東郊農村,本來也外出去過很多地方。每次在外地停留的時候,總是思念家鄉的臊子面。從色相上來看不怎麼樣,但是味道絕對好吃。這個臊子有很多配菜,有:包菜沫、肉末,油炸豆腐切小丁、豆腐丁、黃花菜、木耳等,韭菜、香菜切小段備用,還有準備我們當地的紅薯澱粉勾芡。首先把切好的配菜下鍋炒熟備用,然後鍋中燒開水。水開倒紅薯澱粉勾芡,然後再放炒好的菜,水開放入韭菜,香菜臊子就做好了。這個面是用機器壓好的,叫做加碘龍鬚麵。開水下面煮熟,過涼水,盛到碗裡,澆上臊子,一碗香噴噴的臊子面就做好了。不管在哪,總想念家鄉的臊子面,吃不膩也吃不煩,這是我們這逢年過節待客吃的最好的面。謝謝大家!



小王拍攝


我的家鄉在湖北宜昌長陽的一個土家山寨,這兒民風純樸,風景優美,山上有好多時令山珍,比如木姜子,也叫山胡椒!它有著獨特的風味,而且有著非常多的功效,能健脾胃,消食,消腫。可以涼拌,還可以做魚,非常美味!是不可多得的特產!


土家么么


鄉愁不是饞,是一種牽掛。離開成都已經十幾年了,時時刻刻牽掛著成都的親戚和朋友。

從小時候吃到現在,紅油抄手(雲吞)麻麻辣辣,崇州懷遠葉耳粑軟糯清香,還沒上桌,口水就忍不住流了。

還有大邑肥腸血旺肥腸軟糯血旺鮮嫩。雙流老媽兔頭香辣醇鮮,只要一啃上,嘴巴休想停下來。

還有成都二姐兔丁,夫妻肺片,火爆全城的重慶火鍋等等。不用廢話,哪一款不是經典之中的經典?生在美食之都,太幸福了。

不只是我,就是所有奔波在外的老鄉,哪個不是想起家鄉的美食都會控制不住流口水?

不要再寫了,否則,真有一種立馬打飛的回成都的衝動!


容小廚9446142583717


陝南。

酸辣湯,裡邊放了酸菜,粉條,豆腐條,辣子很重,酸辣酸辣的,好久沒吃到了,想起來流口水。

小酥肉,原來家裡過年做的,家常味道,現在外面買的都是飯店味道。每次回老家媽媽都會做,我也正在學習當中,爭取學會了。



小婷的生活日記


最讓我夢牽魂繞的家鄉美食是田艾籺。不說了,看圖。





美味原產地


我喜歡我家鄉的火鍋,在外地是吃不到那種醇厚的牛油鍋底的,還有家鄉的豌雜麵,肥腸面,外地也吃不到的,哪怕各地都有打小面的招牌,可我愛的不是小面,而是豌雜跟肥腸面,而且出了門的小面,根本就沒有了靈魂,更別說家鄉的味道了。除了麵條,還有美蛙魚頭,想想都流口水,鐵山坪的花椒雞,還沒端上來就能聞到空氣中的那股青花椒的淳香,郵亭的鯽魚,那種麻辣鮮香真的讓人捨不得放下筷子,璧山的水煮兔,鮮嫩清爽,真是嘴巴的好朋友啊!還有烤魚,烤魚!!最愛泡椒味的,只能說妙不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