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遭遇安全“路障” 燃爆成行業亟待解決難題

電動汽車遭遇安全“路障” 燃爆成行業亟待解決難題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種昂 春末夏初,一路高歌的電動汽車突然接連出現多起燃爆安全事件。據一項不完全行業統計,從2009年4月21日至今,短短20天全國各地共發生了11起電動汽車燃爆事故,4月22日更是成為該行業的“黑色星期一”,電動汽車領域的兩大領軍企業——特斯拉與蔚來接連出現燒車事故。

一輛輛電動汽車被大火與濃煙吞噬的驚人場景在頻頻告警:解決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已刻不容緩。

面對著行業亟待解決的安全性“路障”,2019年5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以及上汽集團、長安新能源汽車、奇瑞新能源汽車、比亞迪汽車、一汽集團、蔚來汽車等近20家電動汽車生產商齊聚山東青島共商電動汽車所遭遇的階段性發展難題。

“電動汽車現在有三大問題,第一大問題,補貼降低以後價格太貴,有沒有人買?第二大問題,充電方便不方便?第三大問題是安全問題。我個人的認為,其中最具顛覆性的就是安全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如是說道。

電動汽車被認為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目前,在中國登記註冊的電動汽車生產商有486家,與兩年前相比增長了兩倍有餘,預計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達到150萬輛。正當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剛剛步入發展快車道時,卻頻頻出現燃爆事故。

根據歷史數據顯示,80%的電動汽車燃爆事故是在充電中或充滿電後一小時內。由此,如何保證電動汽車充電安全成為當下整個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難題。

2019年5月11日,作為國內最大的公共充電運營商,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來電”)向行業協會和製造商們提供了一種從“充電設施層”和“大數據層”來保障電動汽車、電池、充電全生命週期的安全的解決方案。

特來電在全國313個城市投建了21.6萬個充電樁、1.03萬個公共充電站,形成了一張覆蓋全國的龐大充電網絡,佔有全國充電市場42%的市場份額。

特來電董事長於德翔介紹道,特來電基於已建成的充電網與數據為新能源汽車建立一套“預警系統”和“診斷專護”——電動汽車充電時,如果出現充電電壓不匹配、控制器通信故障、電池過溫、電池低溫、電池溫度異常、電池過充等19種異常現象時,會觸發主動防護及時終止充電,保護充電安全。

根據特來電提供的數據,截至2018年,特來電大數據雲平臺對今年以來3780多萬次充電過程的安全監控和防護情況,涵蓋137個汽車品牌、885個車型,觸發了25.8萬次主動防護(主動終止充電),佔比1.04%,預防了20至25起重大事故,讓燒車事故減少65%。

特來電正在試圖建設一個基於充電硬件與大數據軟件的“汽車醫院”。當充電槍接入電動汽車的那一刻,便打通了這輛車(或這類車型)的全部數據,車輛充電同時,對該車進行全方位“體檢”和“診斷”。一方面,對車輛充放電過程、歷史行程、能耗情況以及電池故障現象、故障診斷結果等方面進行實時監控與分析車輛有無自燃、漏電等情況的可能。另一方面,針對不同品牌車型、不同電池配置參數建立車輛檔案,形成檢測報告和維修指導書,對車輛可能發生的故障,提前做出預警,對出現的問題提出專業維修建議,為車輛修理和養護提供精準數據支持。

一位現場參會的行業分析師認為,近來集中出現的電動汽車燃爆事故是這一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和規模時的共性難題。這一難題並非無解,但卻需要汽車製造商與充電設備企業數據信息彼此開放、共享,依靠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才能清除電動汽車產業前行中的“路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