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為啥說不知道為知不道?

品味兒許昌


看了很多很多回答,有的人回答山東因為孔孟思想文化的延續,有智不道的意思,這句話本身充滿了智慧。另外也有人回答,這是整個山東地區方言體系所致,有人簡單的進行了地域劃分,說是山東魯西,魯西南地區,才會這樣說,其實這也是不完全準確。甚至有些人說,泰安,淄博等城市會這樣去表達,這也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準確的講知不道就是方言文化的體現,不僅僅是在山東,河南、河北地區,也有很多地方說知不道這句話。但是,山東的方言體系分為三大板塊,一大板塊就是魯北魯中地區的冀魯官話,另外一大板塊就是魯西南的中原官話,再另外有一個獨特的方言體系,就是膠東地區的膠遼官話,膠遼官話與冀魯官話。以及中原官話的區別非常大。

山東地區,威海,煙臺,青島,濰坊,日照,臨沂地區,表達不知道。其它地區多多少少都會說一句知不道。另外河北南部以及河南東部地區,也會用此語法去表達。另外這壓根就不是一句倒裝句,倒裝句的含義與知不道是完全兩個概念,看似是在倒樁,但知不道就是簡簡單單的方言文化體現,沒有其他別的意思。山東是孔孟思想的文化根源不假,但古語傳承到現在都已經融合為方言了。
歡迎關注,留言探討。


地理有意思


“知不道”不光是魯南地區的方言,中國北方的許多地區也同樣用“知不道”表示“不知道”。有同學說這是倒樁,或者說這是方言導致的,其實都不是,這個詞是有歷史的!空口無憑,我們還是要從中國浩瀚的古籍當中尋找線索,不要拿一些“彷彿是這樣”猜測來進行論斷。

在典籍中,“知不道”原本被寫作“智不到”。

譬如宋代《五燈會元》:

泉曰:“智不到處,作麼生宗?”

“智”是“智力、認知”的意思。

“不到”就是“不到”。

旁人問:“關於木牛流馬如何運作,懂得麼?”

你說:“我智不到。”

其實是在說“我認知不到位”,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宋代陳與義《再用跡字韻成一首呈判府》有這麼一句話:

貪人積胡椒,智不到鬼錄。

說的是貪婪的人窩藏胡椒,認知根本就達不到積陰德的地步。胡椒在唐代是珍貴物品,一宰相家搜查出滿屋子的胡椒麵。大家也知道,古語中的“智”是通“知”的。所以我們看很多時候,“智不到”也就被寫成了“知不到”。

譬如宋代《朱子語類》:

曰:「眼前凡所應接底都是物。事事都有個極至之理,便要知得到。若知不到,便都沒分明;若知得到,便著定恁地做,更無第二著、第三著。止緣人見道理不破,便恁地茍簡,且恁地做也得,都不做得第一義。」

這裡意思很明顯了,“知不到”就是現在北方話“知不道”的意思。依舊是“認知沒達到”的意思,後來就逐漸混同,寫成了“知不道”。

譬如清代《聊齋俚曲集》:

都知不道是甚麼緣故,扒開那小燕子嘴,看了看,個個都銜著蒺藜,才知道是後孃使的狡猾。鳥且如此,何況是人。

這裡的“知不道”,與幾百年前的“智不到”其實是一個意思,是一脈相承的。與其他地區的“不知道”意思很接近,但也略微有一點點的不同。

不知道,是對“我知道”這個詞的否定,意即“我對這件事不知情”。

知不道,是“沒意識到”“認知沒達到察覺知曉你提出的問題的地步”“對這件事無人知”。

有些人說“知不道”就是“知而不道”,知道了故意不說。在一些語境中是這樣的,但實際上這是有流變的,不能簡單地歸結為“語序問題”。


豆子人民藝術家


近日,有南方小夥伴提問:到山東旅遊發現你們山東人說話很奇怪,不按正常語序說話,比如把“不知道”說成“知不道”……為什麼會這樣呢?

把“不知道”說成“知不道”在網友眼裡,是一種倒裝句。而且這種倒裝句據說在山東最為流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也有多種說法:

1、源自儒家經典的薰陶

山東是孔孟之鄉,深受傳統古風的影響,遵師重教,民眾也受到儒家經典的薰陶。比如在《論語》中,就有很多倒裝句——

1、夫子何為?正常語序應該是:夫子為何?

2、何以報德?正常語序應該是:以何報德?

3、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正常語序是:吾不復夢見周公久矣。

……

這樣的倒裝句在儒家經典中比比皆是。既然孔老夫子都這樣說話,山東全民說倒裝句又有什麼奇怪的?

2、體現了山東人的性格

有網友發現,說倒裝句的習慣國內其他省份也有,但都不如山東人說得這麼頻繁和自如。這或許與山東人性格有關:喜歡直來直去,說話直奔主題,較少繞圈子。因此會把最主要的意思先表達出來。

這是因為倒裝句本身就有強調、突出之意,比如“吃了嗎你”突出的是“吃”;“喝一杯去今晚”突出的是“喝”。同理,“知不道”突出的是“知”,意思是你問的這個知識我不掌握和了解。

3、語意的根本不同

對於前兩種說法,有網友提出新觀點:不知道、知不道語意的根本不同,因為“知”古同“智”,智慧之意,也就是“智不道” 。是指“智慧”、“智能”所無法達“道”,這裡的“道”是指法度、規律,即所謂的天道。

“智不道”是指憑藉智慧無法解釋、明曉的天道;“不知道”則是不明曉其中的天道。前者是受智慧、智能的限制;後者則是受知情範圍的限制。說白了,就是前者只有提高智慧能力才可掌握的道理,後者是隻要擴大知情範圍就能掌握的道理。

4、表達的重點不同

還有網友不贊成“把簡單問題複雜化”,認為把不知道說成知不道,就是一種語言習慣而已。這是因為文化本身就是一個雜糅、整合的過程,各種方言、俚語不斷匯入,從而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用語習慣。

比如“肉夾饃”,這裡突出的先肉後饃,改成“饃夾肉”,意思就大變了;與此類似的還有“蛋炒飯”,如果改成“飯炒蛋”,相信對很多人的吸引力就會大降。表達的重點不同,產生的效果也就不同。


指動濟南


中國文化大部分成份都是齊魯文化。所以,很多地方也喜歡用倒樁句。比如廣東,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可能跟客家人傳播了儒文化有關(不確定)。


煙臺蠍子


山東人說的知不道屬於倒裝句,在西南地區的雲貴川也有這種句式把不曉得說成“曉不得”,這不過是一種語言習慣,沒什麼奇怪的。


若愚趣談


正常情況應該是“不知道”,先強調“不”。但是因為“不”和“道”都是爆破音連在一起讀順口。如果兩個爆破音中間加一個“知”讀起來彆扭。時間長了就習慣了。


大米有文化


-你知道蜈蚣有幾條腿不?

-知不道~

看,在很多山東人的對話裡,“知不道”這詞脫口而出,炒雞自然,一旁的外地盆友都笑了。

伴隨著疑惑和笑意,好奇寶寶們開始刨根究底,泥萌山東人咋這麼說話?來來來,山東當事人來說幾句。

有些說法是,“知不道”的意思是知道,但是不說。還用魯迅先生的原話“所謂知不道,乃是不願意說”為佐證,但是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山東人,可以負責任地說,俺們木有這些巧心思,知不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也是不知道。

筆者認為靠譜的解釋是這樣的:

根據語言學家趙世康考證,"知不道"最初的含義應該是"知不到"的意思,即"未能知道"。該話語來自於"智不到",比如南宋詩人陳與義在《再用跡字韻成一首呈判府》有"貪人積胡椒,智不到鬼錄"的詩句,意思是"知識和智力到達不了的地方"。

吃不飽,睡不醒,做不到,犯不著,這些聽起來說起來都挺正常吧?

知不道就是這個邏輯。

可是到了山東人身上,怎麼就被無限放大了呢?大概跟山東人愛倒裝脫不開干係了,這點是真的是真的。

"挺冷啊今天"

"吃飯了麼你"

"你說的不對我覺得"

"永遠愛泥萌我說"

知不道是倒裝嗎?

倒裝默默地說:這鍋我不背!

“智不到”的說法和倒裝的解釋,你更喜歡哪種?


濟南時報


我是山東人,我們不這樣說。


用戶4658373752934


不是隻有山東人這樣說,我們這兒(河北保定以西,太行山東麓),祖祖輩輩也是這樣說的,我從初中一年級才知道這樣說是不正確的。六二年的九月開學,我們初一的代數老師是新分配來的高姓大學生,城市人最容易發現鄉下人的語言達意問題。一天的自習題,高老師對我們講:"你們把'不知道'說成‘知不道’是不正確的,‘知‘是知道的意思,‘不道’是'不說’的意思,‘知不道’就是'知道不說’,與‘不知道'的意思正好相反。”從那以後,我就開始注意了,沒多長時間,我就把‘不知道'說溜了。我對所有教過我的老師,哪怕是小學一年級的老師,我都有記憶,經常懷念他們。我今年69歲了,我的老師在世的不多了,有的失去了聯繫,我祝願他們健康長壽。


NicetoMeetYou


山東為孔子故鄉,文言文底蘊深厚,知不道為倒裝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