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高福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病原微生物跨種間傳播機制與分子免疫學,主要從事T細胞識別、流感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機制、禽流感等動物源性病原跨種間傳播的機制研究等。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高福一家人是實至名歸的學霸家庭

出了1位院士、9位博士、2位碩士

▼▼▼

前言

家風建設

高考結束了,不少家長都希望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學,其實,高考不能決定孩子一輩子的命運,家風卻可影響孩子的一生。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家風很重要,應縣這兩位老人不一定懂,但他們一直再這樣做,身體力行,為孩子們樹立起父母的榜樣!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高平向記者介紹家庭成員

家中有一名博士就實屬不易,如果家中有9個博士呢?

在應縣,有這麼一戶普通家庭,母親務農,父親是位木匠,家中竟“雲集”了1位院士、9位博士、2位碩士,在當地被傳為了佳話。

母親是最好的導師

5月30日下午,記者驅車趕到了應縣廣新小區,在一處住房內,見到了這些博士們的 父 親 高 存 喜 和老人的大女兒高平。

簡短了解後,記者得知, 高 存 喜 的 老 伴 楊 桂 蓮 在4月份因病離開了這個大家庭。因為還沒釋然,老人目前不想回自己的家,在二兒子高祿和女兒高平家交替暫住。

“父親和母親恩愛了60餘年,他看見熟悉的東西就會想起老伴來。”高平說,我們這個母親真的是太優秀了,家中的兄弟姐妹能成氣候,無一不與她的良好教導有關。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在吃穿問題上,母親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自己吃鍋底,有時是“刷鍋水”;衣服破了,第一時間就會補上,衣服髒了,一定會盡快洗乾淨,但是有個原則,自己的事必須自己做,做得還必須嚴謹認真。在學習上,母親對考試成績並不是很上心,但是如果孩子們不用功,她就會嚴厲批評。她要求孩子們多讀書,不要輕易浪費時間。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這個大家庭的合影

高平說,“母親常說一句話,‘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勉勵我們要刻苦勤奮。到現在,家裡成員中的絕大多數人都養成了早起晚睡,認真看書的好習慣。”

高平告訴記者,除了堅韌、勤奮之外,母親留給他們還有一樣法寶——善良

“對家裡人盡孝道很正常,如果對外人也樂善好施就更可貴了。”高平回憶說,母親在應縣城裡租房子供孩子們讀書時,房東是兩位老人,由於處在非常時期,老人們年紀也大,經常食不果腹,母親就常把有限的食物分給他們。後來,母親搬離了出租屋,得知其中一位老人去世後,義無反顧接起了照顧剩下那位老人的責任,直至老人老去。

高平說,“不論做什麼事,善良是前提。我們這一家博士就是因為牢記母親的向善教誨,路才越走越寬。

84歲的老人高存喜說起自己的老伴也是稱讚不已,“她主內,我主外,教育孩子都是她做,根本不用我操心。我只負責多打工掙錢,養家餬口。我們家能有今天,主要就是她的功勞。”孩子們個個都很優秀。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韓慶明說,“他們這一代很優秀,沒想到他們的孩子更優秀。高平兄弟高祿和高山的孩子中有1個博士,2個碩士。高福的孩子高寧達年僅26歲就成為了劍橋大學的在讀博士生。我和高平的2個孩子也都是博士,彌補了我們倆沒成為博士的遺憾。”

韓慶明介紹,他的兒子韓鵬程目前就在美國亞特蘭大居住,是埃默裡大學的一名博士後她的妻子王奇慧與高福在同一個單位,是一名中科院博士生,目前在做微生物學研究。

“算上高福的妻子和高峰的妻子,家中正好9位博士,2位碩士。”高平說,“在朔州乃至整個山西恐怕都沒有一個家庭有這麼多的博士生。”高 福 成 為 家 族 驕 傲老人期待一代更勝一代。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高平對記者說,這麼多優秀的孩子,其中以弟弟高福最為矚目,他的一段抗擊埃博拉病毒經歷更成為了全家人的驕傲。

“高福小時候比較調皮,但是做事很認真。這次在母親的葬禮上,他就發現棺材上有個楔子掉出後,凹凸不平,自己折騰了一個下午,弄好後才放下心來。”高平說,這個弟弟除了特別認真之外,還樂於參加活動。“在校期間,一直是班裡的班長或體育委員。國家恢復高考後,他參加高考,最後被山西農業大學獸醫專業錄取。”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高平回憶說,高福一開始報的是太原理工大學,成績超了卻沒被錄取。為此,他們還專門去太原查詢情況,結果人家說眼睛有點近視。“其實我知道弟弟根本沒有近視,回來的路上,他沒多說話,不過以後的學習勁兒更足了。”

沒過幾年,高福就考入了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碩士,最終獲得了英國牛津大學的博士生資格,從此開始了衛生領域的卓絕之行。

1995年,高福在英國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相繼在英國牛津大學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4年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併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曾先後主持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擔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醫學院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說起這些頭銜,高平滔滔不絕。但最讓她對這個弟弟刮目相看的是他與“埃博拉”的無畏戰鬥。

2014年,埃博拉病毒現身西非,快速蔓延的疫情超乎了人們想象,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面臨了巨大的威脅和考驗。9月16日,以中科院院士、病毒微生物學家高福為代表的中國醫療和疾控團隊前往疫情嚴重的塞拉利昂。這支五六十人的團隊,在出發前就寫好遺書、在經歷多重生死考驗後,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得到了國際的高度認可。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高福(右一)及其團隊在移動實驗室檢測


“晉才院士”高福一家9位博士,有哈佛、牛津~


故鄉是割不斷的根,在外的孩子走得再遠,事業再輝煌,也不能丟了這份鄉情。”高存喜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