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北橫口村原名“洪口村”,為井陘重鎮之一,又稱“廣陽古鎮”。現在隸屬井陘縣秀林鎮,地理位置優越,即是綿河與甘淘河的交匯處,也是國道307與省道202的交匯處。它是一座千年古村落,也是古驛道南線上的重要驛鋪,村內設有換馬站(有關井陘古驛道南線、北線的演變請查看 ,裡面有詳細介紹)。村內“東閣”的東西兩側分別有

“北拱京都”和“畿輔名衢”兩塊匾額,足以說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村中尚存古蹟眾多,有東閣、西閣、古戲樓、古槐、清代商鋪、唐代古寺、民國里閈、節孝坊(貞潔牌坊)等等,村中原有一座“解元府”,規模龐大,有房屋百餘間。

1937年10月23日,日寇侵入北橫口村,屠殺村民56人,燒燬房屋300餘間,製造了“北橫口慘案”。

以前,北橫口村按區域分為西牌、東牌、寺牌、鋪上等,1962年,“鋪上”獨立成村,稱為"鋪上村"。據村裡老人講,從空中俯瞰,北橫口形如一隻靴子,鋪上就在鞋根的位置。北橫口村現有3000多人,分為東頭、西頭、寨昴、后街、中街等。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北橫口古驛道上的西閣。西閣東側為“觀音閣”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西側為“義成堂”,供奉“關帝”。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西閣之東有一棵古槐,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古槐樹幹中間已空, 但依然枝繁葉茂。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古槐北側有一座千年古寺——“華嚴寺”。“華嚴寺”始建於唐代,民國年間,改辦成義學,解放後村裡又辦起了小學。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寺院內現豐一塊崇禎三年的重修石碑,記載了當時建造佛像、修建寺廟、施地的善人姓名。碑文中有一句:“北京造滲金佛一尊,真正府井陘縣洪口村”。其實這是一尊銅佛,因表面有金,故稱“滲金佛”,當時“滲金佛”周圍還有無數尊小銅佛。據說在1958年,正值大鍊鋼鐵時期,這尊銅佛像被送到正定,不知所蹤。2006年,村民籌資在原址重建“華嚴寺”。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上圖為“華嚴寺”中的“大雄寶殿”,現殿內供奉數尊鍍銅佛像。

“大雄寶殿”簷下有一塊石碑,碑文如下:

{華嚴寺始建於唐代,座落在廣陽古鎮西、秦皇驛道旁,前臨綿曼河水映輝寺院,後靠雪嶺紅梅景色宜人。佔地面積一千多平方米,坐北向南,分上、中、下三院。中院建有大佛殿,長九米,寬高各七米。兩側設配殿。下院有天王、韋陀殿。驛道路南有戲樓,面對寺院,院內古柏參天。進入古剎,令人肅然起敬。據碑文考證,崇禎三年在北京造銅佛,供奉在殿中,並進行第二次維修。井陘志料記載,橫口銅佛龍泉湖西寺,坐像一尊,約高四尺,其面上有金,故稱滲金佛。銅佛四周系小銅佛無算。滲金佛下藏有經卷數十部,或金字、或墨跡、或拓印裝 訂,甚為工緻。寺內住有僧人數名,耕種八畝香火地,自供生活。清時代,華嚴寺遠近聞名,香火旺盛,佛光煜煜,靈氣充盛。至今寺內仍存石匾一塊,上面鐫刻“靈境”二字。可證當年佛教思想廣為傳播,前來焚香拜佛人群絡繹不絕。受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同源法乳,滋養廣陽民風鄉里讚譽形成吾鄉族睦鄉和。店鋪林立,商賈雲集,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可謂華嚴鼎盛時期。清代縣令稱橫口民谷好,村風正,官司少,人心安,立為他鄉之榜樣。隨著歷史的變遷,華嚴寺的香火一度蕭條,曾佔用寺院辦義學,做過學校。改革開放,隨著宗教政策的落實,佛學文化日益盛興,重修華嚴寺的呼聲逐年高漲。為順呼民意,傳承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張樹斌多方考察瞭解、倡導,恭迎僧人恢復寶剎。同時,又與許久卿等多人協商,組織西街老母會和部分樂善村民,做好清理荒廢寺院及安置僧人信處,艱鉅而鎖細工作。經過委同意,五臺僧人釋果亮於二零零六年一月三日,駐錫寺院。僧人為弘揚佛法,利樂有情,廣結法緣,與眾黎民達成共識,發宏願重修古剎。歲初成立起寺管會,經寺管會反覆商議、論證,決定募捐資金,重建大雄寶殿。工程由易縣工程師榮軍和大五廟何二元承攬,設計施工,是年三月十九日舉行開工典禮,奠基動工。新建古典式寶殿,長十六點四米,寬十二點九米。高十一米。大殿建築全系林制結構,紅牆黃瓦,飛簷枓松山,雕樑畫柱,雄偉壯觀。中央供奉華嚴寺三驛,背靠觀音,兩廂安立十八羅漢。預計造價近百萬元。寺院將陸續建成配殿、天五殿、齋堂、唸佛堂、鐘鼓樓等。整體建設完工後,華嚴寺將再創橷的輝煌,成為弘揚佛法的道場,傳承文明,創建和諧社會的文化活動勝地。

佛曆二五五零年、公元二零零六年六月吉日 立}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華嚴寺”對面有一座戲樓,早已坍塌,荒草叢生。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倒在戲臺上的石質立柱,大都斷成了幾截。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沿古驛道往東,路兩旁的民宅在以前勻為商鋪。在以前,北橫口村店鋪林立,商賈雲集,是井陘五大集鎮之一。 民國十年,村內有字號的商鋪,金石上有記載的就有五十二家。(具體介紹,見後)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這戶人家大門兩側各有一塊磚雕,一側刻著“禎、祥”。一般來說,大門前的磚雕一塊上面只刻一個字,而這兩塊磚雕一塊上面刻有兩個字。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另一側刻著“福、䘵”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這個門額的字也比較獨特,“輯瑞”比較少見,“祥瑞”多見。(“輯瑞"指會見屬下的典禮)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這塊磚雕上是個“一”字。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這邊是個“善”字。以前是不是應該還有“日、行”二字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門簷下有三個“五角星”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與南橫口一樣,北橫口也曾有兩座瓷窯,主要用來燒碗,所以村內也不少用“匣缽”搭建的牆。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幽靜的小巷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一戶高宅大院,門口還有兩塊“上馬石”,不知以前所住何人。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大門上還有木雕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太山石敢當鎮”,也不多見,在微水村見過一塊。大多是“泰山石敢當”。

未完,待續。。。。。。請點擊文章右上角紅色“關注”,下一篇文章更精彩——《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二)》

更多古村落介紹,可關注微信公眾號“微遊石家莊”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