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撫順這八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每一處都是經典歷史遺存

撫順市為遼寧省下轄地級市,是遼寧省重要的工業基地,瀋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撫順是清王朝的發祥地,是雷鋒的第二故鄉和雷鋒精神的發祥地,是國務院批准的全國31個特大城市之一,是遼寧省重要水源保護地,是國內重要的老工業基地,歷史上素有“煤都”之稱。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處。

遼寧撫順這八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每一處都是經典歷史遺存

1、清永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位於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西北啟運山腳下,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稱興京陵,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尊為永陵。從1682年到1829年,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曾先後九次親來永陵祭祖。清永陵在建築形制、佈局、造型、工藝上都有自己的建築特點和藝術特色。

遼寧撫順這八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每一處都是經典歷史遺存

2、元帥林:位於撫順市區東38公里處,地處大夥房水庫東北岸張作霖空墓陵區,是張學良夫婦及張作霖五姨太等人為其父張作霖修建的陵墓,陵園坐北朝南,由方城、圓城、墓室三部分組成。1928年,歷時三年,陵墓開始建設時,張氏家屬曾從北京、河北等地古代陵墓蒐集了大批明代和清代精美石刻(1924年張作霖曾經在圓明園運走過漢白玉用來建設自己的墓地),擬用於此墓建設。後來由於歷史原因,張作霖的遺骨安放在他處,但那些具有較高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石刻便存放於此,擺在了墓室外的神道兩側。

遼寧撫順這八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每一處都是經典歷史遺存

3、赫圖阿拉故城:史稱“興京”,位於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是一座擁有400餘年歷史的古城 ,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等眾多清前時期的歷史名人都出生在這裡。該城橫亙於群山拱衛之間,由內、外兩城組成,內城中部地勢低窪,有城內唯一一口飲水井“罕王井”。

遼寧撫順這八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每一處都是經典歷史遺存

4、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位於撫順市順城區寧遠街高爾山下,佔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原為“遼東第三監獄”,1950年6月成為一所改造國內外戰犯的監獄。這裡從1950年7月至1975年3月,先後關押975名日本侵華戰犯,中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等71名偽滿洲國戰犯,354名國民黨戰犯,把他們改造教育成為新人。 1987年在全面整修的基礎上,設置了包括“改造日本戰犯”、“改造末代皇帝溥儀”、“戰犯生活區、監室及勞動場所”三部分的撫順戰犯管理所陳列館。

遼寧撫順這八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每一處都是經典歷史遺存

5、永陵南城址:位於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的南面,是漢朝至魏晉時期的遺址,漢代時為玄菟郡的治所。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城門址2處,大型建築址1處,及房址、灰坑等多處。發掘面積6000平方米。發現了大量漢、魏晉、遼等各時期的遺蹟,出土有大量的筒、板瓦殘片和大量的生活器皿、鐵製工具、兵器及銅器、貨幣等珍貴的文物。

遼寧撫順這八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每一處都是經典歷史遺存

6、施家溝墓地:位於撫順市順城區高爾山山城東1.5公里市衛生學校北山上。2000年10月初發現,墓葬全為封土石室墓。墓葬保存相對較好,上有封土覆蓋,墓頂多已坍塌。這是一處面積較大的高句麗古墓群。

遼寧撫順這八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每一處都是經典歷史遺存

7、雷鋒墓和雷鋒紀念碑: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望花區和平路東段61號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原雷鋒生前所在部隊駐地附近,。雷鋒紀念館按功能劃分為6個區:憑弔區、展覽區、碑苑區、雕塑區、青少年活動區和綜合服務區。園區內主要有雷鋒事蹟陳列館、雷鋒墓、雷鋒塑像、雷鋒紀念碑和青少年活動設施等。

遼寧撫順這八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每一處都是經典歷史遺存

8、平頂山慘案遺址: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東北大好河山陷於日軍鐵蹄之下。1932年9月15日(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夜,“楊柏堡採炭所”等地被途經平頂山村的遼東民眾抗日自衛軍襲擊,日軍以平頂山村民沒有報告即“通匪”為名,於次日出動守備隊和憲兵隊包圍了平頂山村,將全村三千餘名男女老幼驅趕到平頂山下,開始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最後為了掩蓋罪行,用汽油焚屍,放炮崩山,將殉難者的屍骨掩埋于山下,並縱火燒燬了全村八百多間房屋,將平頂山村夷為平地,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平頂山慘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