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補償的錢夠買一套新房嗎?

用戶130040176


筆者從事過農房拆遷工作,筆者的不少朋友老家也拆遷過,說說相關情況吧。

第一,從提問的表述來看,存在常識性問題且太籠統。

(一)農村不是宅基地拆遷,而是農房拆遷,拆遷補償是建立在房屋產權的基礎進行的。換過說法就是,房屋滅失只剩下宅基地的,不能獲得拆遷補償。

(二)農房拆遷補償,並不一定都是經濟補償。一般來說,農房拆遷的補償有房屋主體補償款、宅基地上的構附著物補償、搬遷費等補助及獎勵、住房安置四部分組成,其中前三部分均為經濟補償,而住房安置因不同地區而異,可能存在還建房、限價商品房、貨幣安置等形式。

(三)拆遷補償的總額主要與被搬遷房屋的結構及面積、住房安置的人員數量相關。房屋主體補償款與住房安置是農房拆遷的兩筆大賬。房屋主體補償款是按房屋結構分類確定補償標準,補償標準與房屋面積乘得的結果即為房屋主體補償款。框架結構、磚混結構因造價較高,補償的標準自然也會高於磚瓦、土牆、穿逗等結構;房屋的面積越大,獲得的主體補償款也會越多。

住房安置若是採取貨幣形式,被安置的人員數越多補償額度也越高,這是因為大多地方都是按被拆遷農戶的家庭成員人數計算住房的貨幣安置款,即貨幣安置標準與被安置人員數乘得的結果為該被拆遷農戶的貨幣安置總額。

(四)拆遷補償款能否購買新房,在哪裡買、面積是多大、房價為多少以及什麼時候買都會直接影響結果。各地農房拆遷的補償標準以及住房安置的標準都與當地的經濟條件和物價水平相關,用四五線城市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款,到一二線城市去購房,地級差異太大,結果可想而知。就一個地區而言,拆遷了100個平方,若安置人員數太少,要買100個平方的商品房也很困難,更別說更大的面積了;同樣,兩三年前的拆遷安置款,到現在才買商品房,價格已上漲了幾輪,想必也難如願。

第二,從農房拆遷的案例來看,就當時當地而言所購商品房大多能達到最基本的住房保障標準。

這其實也是農房拆遷安置要遵循的最基本的一個原則,若當地公佈的最基本的住房保障標準是30平方米,那每個住房安置對象的貨幣安置款就應基本上購買這30平方米的普通商品房。

分享一個案例。這是三年前的事了,當時的商品房均價為3000多元,住房貨幣安置按每人最基本的住房保障30平方米折算加上按時簽約獎勵約12萬元,被拆遷房屋統一按磚瓦每平方米500元計算房屋主體補償款。張三一戶有磚瓦房100平方米,家庭成員4人均為住房安置對象,那他的拆遷補償款累計約50多萬,當時就在當地城裡買120平方米的商品房約需花40多萬元,其拆遷後的住房問題能基本得到保證。若張三家只有住房安置對象2人,則拆遷補償款累計約30來萬元,當時買一套當地的小戶型商品房問題不是很大。

綜上所述,農房拆遷補償涉及的情況比較複雜,是否能購買一套商品房,需視具體情況而定。但就當時當地而言,所能購的商品房,大多能達到最基本的住房保障標準。

欲感受“三農微耕機”犁開土地的更多鄉土氣息,敬請關注@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衷心感謝閱讀和點贊。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補償的錢夠買一套新房嗎?

這幾年,城郊農村或者在政府規劃區域內需要拆遷的農村,靠著宅基地、耕地賺到錢的太多了,可以說,看到他們拆遷,很多的人是羨慕嫉妒恨,都盼望著自己也能捱上拆遷,一次補償幾十萬、上百萬,城裡去買個新房,那麼這些補償的錢能買到一套新房嗎?


不同的地方拆遷補償不一樣,比如城市的城郊結合部,這些地方可以說是寸土寸金,在這兒的宅基地拆遷補償就要看面積大小了,有些人家在以前違建拆除政策沒有出來之前,或者管理不到位,他們就是連走道都修成房子了,這樣,在拆遷中是完全可以買新房還有剩餘的錢可以存下來。如果是偏遠的農村,遇上拆遷,各地方有明確的規定,宅基地、建築物、水窖、草房、樹木都有固定的價格。而這些補償在農村裡面買新房都需要考慮考慮,如果城裡面去買是遠遠不夠的。我這兒就有活生生的例子,前兩年我們這修建國際陸港,對涉及到的農村進行徵地拆遷,對磚瓦房一個平方米2800元、土坯房一個平方米2400元徵收,新農村的房子也是一個平方米2800元,你可以去算算,你單純憑宅基地的拆遷費購買一套新房夠嗎?記得把裝修費也要計算進去呀!


所以,現在距離城市遠一點的農戶如果遇到拆遷,也就沒有那麼積極了。大家算了一筆賬,要住100平方米的新房,除了給的拆遷費,簡單裝修,買不多的幾樣傢俱,最少自己還要貼進去10萬元。所以,一部分年老一點的覺得不划算,覺得“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還是在農村自己的房子裡住著好。


鄉村新天地


拆遷戶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政府統一拆遷的,用作公共設施的地方,給的拆遷款相對多點;還有一種是私人老闆看中的地用來建工廠的,由村民派代表出面談,直到雙方都滿意簽字為止。不管哪種情況,實際上這些農民都沒有一夜暴富,但政府給的拆遷補償款能保證維持基本生活。

近幾年有些地方的拆遷補償方案是給等面積的安置房,摺合的錢多少以當地的房價為參考。有的家庭拆掉一套200平米左右的老樓房,首先按人頭給失地賠償款,然後能分得2套面積在100平米左右的新房子,但這房子必須自己拿錢來買,價格當然也要比當地行情低很多。一套房子肯定能買到的,只是面積大小問題,而且裝修也不能太任性罷了。

2007年10月我家親戚拆遷了一棟3間3層400多平米的老式樓房,面對的安置政策是,拆掉的房子給一套安置房,徵收的土地也給失地補償款,再提供養老保障。親戚的房子被拆遷之後,最後拿到的補償款是56萬,在鎮上安置區買了一套110平米的安置房花了11.5萬。




紅杜鵑鄉村紀實


給你45個平方吧,一平方給你800元目前是天價了,上房子得交錢吧,裝修還要錢,安裝煤氣要錢,安裝暖氣要錢,自己算。


黑白自由人


拆你的幾百一平,你去買的話,七八千。


景歌39837761


城裡人遷以,140萬農村房子是1900至3300一個平方


用戶272808764


我們家拆遷在蚌埠市裡夠買十幾個平方


用戶1907741448952


老百姓沒日子過了。


英姐270960496


我們安徽阜陽地區拆人家房子就給三萬塊錢


偉0211437967


開發商套路深天下沒有免費午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