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革命烈士陵園和陳列館迎來一批特別的觀眾

5月13日上午,出席“紀念丹陽、上海解放70週年暨紀念胡文傑烈士犧牲70週年活動座談會”活動的來賓們,在中共丹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金夕龍和丹陽市副市長劉宏程等負責人的陪同下,來到位於丹陽市畫院路的丹陽革命烈士陵園和丹陽市革命烈士陳列館,瞻仰了烈士紀念碑,向革命烈士墓敬獻鮮花,並由胡文傑烈士後人向丹陽市革命烈士陳列館捐款、捐贈革命書籍。

丹陽革命烈士陵園和陳列館迎來一批特別的觀眾

拜謁烈士紀念品活動由劉宏程主持,由喬泰陽和劉華蘇二位將軍敬獻花籃

丹陽革命烈士陵園和陳列館迎來一批特別的觀眾

張曉龍、王小戩、粟惠寧、管新凱向“管氏三傑”(二哥管文蔚、三哥管文彬、四哥管寒濤)敬獻花籃

丹陽革命烈士陵園和陳列館迎來一批特別的觀眾

胡曉軍向革命烈士胡文傑致悼詞、由胡繼軍、龐瑞珍、孫曉紅、胡萌萌向胡文傑烈士敬獻花籃

丹陽革命烈士陵園和陳列館迎來一批特別的觀眾

與會者集體參觀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和總前委舊址

據悉,這批特別的觀眾來自全國各地,主要來賓有:

親歷上海戰役的革命老前輩:

92歲的新四軍老戰士,浙江省軍區第四幹休所離休幹部、原南京軍區杭州療養院顧問李虹;

91歲的新四軍老戰士,浙江省第四幹休所離休幹部、原解放軍第一一七醫院門診部主任王敬民。

胡文傑烈士的親屬代表:

胡文傑烈士長子、退休幹部胡曉軍;

胡文傑烈士兒媳、退休幹部龐瑞珍;

胡文傑烈士次子、原總參謀部某部編研室主任、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副會長鬍繼軍;

胡文傑烈士兒媳、原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總公司黨委書記孫曉紅;

胡文傑烈士孫女、北京銀行綠色金融事業部現代服務行業部副經理胡萌萌。

上海戰役總前委領導的親屬代表:

總前委副書記陳毅兒媳、總前委委員粟裕女兒粟惠寧;

總前委委員譚震林外孫、南京大學環境區塊鏈研究院總經理、北京鐵軍文化傳播中心副秘書長譚靖恆。

參加上海戰役革命前輩的親屬代表:

原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管文蔚之子、原航天部五院高級工程師、北京新四軍研究會顧問管新凱;

開國少將喬信明之子、原空軍後勤部副部長、北京新四軍研究會顧問喬泰陽將軍;

原南京軍區工程部部長曾海濤之女、原空軍後勤部衛生部副主任醫師曾紅;

開國少將劉毓標之子、原工程兵指揮學院政委、北京新四軍研究會顧問劉華蘇將軍;

開國大將張雲逸之孫、原北京城建集團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北京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張曉龍;

開國少將王集成之子、原總政治部某部史料編輯、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王小戩;

開國少將胡炳雲之子、原北京市新興電子研究所副所長鬍佐榮;

開國中將張藩之子、原上海郵電局“三產”業務部經理張如寧;

開國大校陸政之子、原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檔案館館員陸建新;

原四機部南京734廠黨委書記石甘棠之子,原總參謀部陸航部綜合局副局長石再軍;

開國少將張強生之子,原上海市新聞辦公室網絡新聞管理處處長、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張曉宇;

開國少將顏伏之子,原上海市對外貿易公司行政總監、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顏寧;

新四軍老戰士之子、原國務院辦公廳某局副局長、北京新四軍研究會一師分會會長黃寒冰;

開國大校朱群之子、海軍原司令部軍務部部長、北京鐵軍文化傳播中心副秘書長朱烽;

原三野29軍87師政治部主任段六奎之女、海軍原後勤部生產管理部處長、北京新四軍研究會一師分會會員段小村;

開國上校惲前程之子、原北京音響器材廠工程師、北京新四軍研究會一師分會副會長惲曉虎;

原核工業部情報所黨委書記戈克平之女、原中國環境保護公司國際部經理、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副會長戈繼軍;

原新疆財經學院副院長嚴肅之女、原中共中央編譯局機關黨委辦公室主任嚴軍鴻;

原國家計量總局副局長孫德芳之子、原中國地震局地質所工程師孫維國;

原紡織工業部建設局副局長孫志青之女、原北京中麗制機工程公司工會副主席、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六師分會副會長阮進京;

原國家計量總局副局長孫德芳之女、原中國信息電信研究院財務處處長孫東流;

開國少將張銍秀之子,原北京衛戍區北京陸軍預備役高炮師副師長、北京新四軍研究會七師分會會長張衛民;

原安徽省財政廳副處長、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副秘書長、安徽省新四軍研究會副秘書長張懷旗;

中華職業教育社培訓中心主任、國有參股公司董事長王平;

老紅軍和中央特科無名英雄陳昌之子、中共中央黨校《中華魂網》總編、《澳門法治報》常務副總編陳龍獅;

開國少將廖政國之子、南京中茂工藝禮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原南京軍區司令部情報部參謀廖德強;

原南京軍區杭州療養院顧問李虹之女、南京中茂工藝禮品有限公司、原南京市科委幹部李豔;

原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方徵之子、原南京市玄武醫院醫生方小剛;

原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方徵之女,原南京熊貓丹姿集團工程師方鈾。

胡文傑烈士生前所在部代表:

胡文傑烈士生前所在部隊、現東部戰區31612部隊政委李保衛大校、組織科幹事徐飛、齊永輝。

上海、合肥有關單位負責人:

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紀念館)研究室主任沈申甬和保管部副主任薛意雯;

上海市寶山區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王素炎和科員金毅;

寶山烈士陵園紀念館書記黃剛;

渡江戰役紀念館副館長葛剛;

渡江戰役紀念館研究保管部主任王高。

烈士親屬代表:胡文傑烈士侄子胡科軍。

烈士家鄉代表:

丹陽市雲陽街道留雁村委會冷榮俊;

丹陽市丹鳳集團總經理王澤民。

他們一行人還參觀了總前委舊址紀念館並捐款後合影留念。

丹陽革命烈士陵園和陳列館迎來一批特別的觀眾


丹陽革命烈士陵園和陳列館迎來一批特別的觀眾

記者在發稿前獲悉,在上午拜謁參觀完畢後,將由中共丹陽市委辦公室和人民政府辦公室在水中仙東雅國際大酒店舉行《紀念胡文傑烈士犧牲70週年座談會》,記者將跟蹤報道,敬請關注。(記者陳龍獅丹陽報道)。

附:丹陽革命烈士陵園和陳列館簡介

丹陽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1986年,位於丹陽市畫院路36號,緊鄰人民公園,於2010年改擴建,2016年投資50萬元進行了全面修繕,現佔地面積1000㎡,現有一個烈士碑、紀念廣場、34位烈士墓碑。內設陳列館,為仿古建築,門楣上方鐫刻著管文蔚題寫的館名。二樓有正廳和一、二兩個展廳及革命烈士事蹟展廳四個部分組成,陳列著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全國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史蹟和烈士的遺像、遺物、圖片640餘件,並建有丹陽黨組織創始人黃競西,夏霖的半身石膏塑像。

正廳中央鄧小平的題詞為:“用革命的事蹟來教育我們的子孫萬代,像我們前輩那樣,像我們的先烈那樣,永遠當一個革命者,永遠當一個為人民大眾的集體事業服務的社會主義者,永遠當一個共產主義者。”廳中兩邊有反映革命鬥爭歷史和現代建設成就的兩幅木刻裝飾畫。入口處兩邊有反映五四運動、迎接北伐、秋收暴動、抗擊日寇、擁軍之前、進軍江南6幅水彩壁畫;另有2片玻璃雕刻的青松,寓意革命前輩的革命精神長存。

丹陽革命陳列館始建於1979年6月,當時稱革命事蹟陳列館。1985年,市政府投資15萬元,加以改造。1999年,市政府投入165萬元(含全市4萬餘名共產黨員、共青團捐資、有關單位捐助等),在原址基礎上擴建成1268平方米的2層樓新館,於1999年10月對外開放。十餘年來,年均接待市內外參觀者近3萬人次。已成為丹陽對外宣傳地方革命鬥爭史的重要窗口。2007年12月被授於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