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過得不理想,是你自己需要被修理


如果你過得不理想,是你自己需要被修理



內容來源:當忙碌成為現代社會的通病,越來越多人認識到“窮忙”的弊端,迫切需要通過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管理術,改變工作和生活。本文將為此提供指導和幫助。封圖設計 | 泉十七 責編 | 智勇

自我管理

  • 如何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
  • 如何完美平衡家庭和事業?
  • 如何跳出思維的侷限,做好情緒管理?


“你最近忙嗎?”

“忙,我真的太忙了,忙的像陀螺似的團團轉!”

“忙碌”成了我們生活的常態。

我們裹挾在互聯網時代的大浪潮裡,邁著急匆匆的步子勇往直前。現在人人都是跨界君,手裡頭可能會有五六個工作在同時進行,往往是這個工作還沒做完,下一個新工作就迎面扔過來,每天過的兵荒馬亂的。

還有的人,受不了閒著,認為忙碌即努力。

事實上,過分的忙碌,其實是一種誤區。

不知現在的你是否也在經歷著這些:

你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工作計劃上仍有好幾項沒有完成;你處理不好協同作戰,和同事配合的過程中舉步維艱;你渴望財富增長,但是賺的不如花的多,生活的壓力讓你喘不過氣;你沒有時間鍛鍊,忙碌造成疲憊惡性循環,每天腰痠背痛提不起精神。


上面的種種壓力,讓你的情緒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回到家,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能讓你和家人掀起一場狂風暴雨;

回到公司,你覺得同事一點也不配合你的工作,溝通也容易情緒失控;

種種的不順利,讓你頻繁質疑自己,你的情緒近乎崩潰。

但是,你有沒有靜下來去認真的梳理一下:

你為什麼管理不好自己的時間?你為什麼管理不好自己的金錢?你為什麼管理不好自己的社交人脈關係?你為什麼平衡不好自己的家庭和事業?


事實上,大多數成功與智商無關,但大多數失敗與“無法正確的管控自我”有關,你需要學會管理自己。

一、真正優秀的人,

都是能管理好自己的人


領導力先驅彼得·德魯克說:

除非你先做好自我管理, 否則你無法管理其他人。


和總是在deadline臨界點苦苦掙扎的人不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永遠精力充沛,即使在同時忙很多事的時候也顯得那樣從容不迫。

特斯拉CEO埃隆 • 馬斯克,他是多家公司的創始人,其中特斯拉和Space X已經市值百億美金。

最忙的時候,他一週工作100小時,但他仍然有時間陪他的五個孩子。

陳春花老師從來不說自己忙,她認為心死者為“忙”,她說自己很充實。

在她任職CEO期間,她每月20天在青島管理著一家公司,其它10天分別在華南理工大學、南京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即便任職期間,她也堅持每天5000字的寫作。

高度的自律和自我管理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二、一個人就是一個企業,

要重視自我管理


現在的社會,一個人幹著好幾個人工作的情況很常見,特別是在創業公司,多線程操作,已經成為當今高精尖人才的必備要素。

當你有意識運用一些正確的方法去管理自己的生活時,你會發現,一個人真的可以活成一支隊伍。

崔璀就是把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的人。

她是吳曉波的投資合夥人,曾一度躋身國內“最年輕的CEO”。

她曾擔任中國出版界最具傳奇性的民營財經出版公司藍獅子COO,頭頭是道基金投資合夥人,國內首個親子女性自媒體Momself的創始人。

這些年,她從一個職場新人,逐漸成長為上市公司高管、職業經理人、基金投資董事,在各種未知領域都有探索和嘗試。

她快速上升、駕馭多角色的傳奇經歷,讓無數人為之讚歎,細看她的故事,你會發現,這與崔璀自己總結的自我管理術方法論有著深刻的關聯。

如果你過得不理想,是你自己需要被修理


她既能跟吳曉波、馮侖、潘石屹等人物探討項目,也能跟新進員工暢聊談心。

即便再忙,也會給孩子和丈夫高質量的陪伴,兼顧工作和家庭。這種遊刃有餘的做事狀態,與她總結的“管理他人”的管理小技巧有分不開的聯繫。

如今的崔璀,你在她的身上絲毫感受不到“壓力”和“焦慮”,只看到舉手投足間的淡定從容。但是,這份從容的背後,卻是她用了無數汗水和淚水換來的。

因為敬仰吳曉波老師,她放棄已考上的研究生不念,跑去吳曉波的創業公司藍獅子當了個小編輯。

2008年,崔璀開始接觸企業管理圖書策劃,有幸近距離接觸了許多一流的企業家,包括:馬雲、柳傳志、馮侖、金志國、王石等,他們經歷豐厚、氣度不凡。

一次訪談下來,比上半年班的收穫還更多。

如果你過得不理想,是你自己需要被修理


有一回採訪間隙,崔璀不經意說起了自己的困惱:能力被質疑、被否定。感覺很多事情都掌控不了,只能被推著走,對未來也很迷茫。

企業家說,那你需要學會管理。忙是個很好的擋箭牌,但你想過怎麼才能讓自己不那麼忙,讓自己真的有所成就嗎?

自己的人生,跟一個企業一樣,也需要管理。你的精力、時間,你的對手、客戶,甚至是你的缺點和弱勢,這些都需要管理。

要學會分配好精力,協調好各方資源,集眾人之力解決問題,才能準確發力,直擊核心。

因為,一個人就是一個企業。

崔璀反覆揣摩,逐漸領悟到企業家的深意:

一個人就是一個企業,首先要學會管理自己的精力、時間、目標、情緒。


而且,管理不單單只是學好管理學就夠了,還要融合了心理學上的知識,準確把握心理學上的微妙變化,才能讓管理真正發揮作用。

她漸漸發現,那些真正厲害的人,才不會打“辛苦”牌,加班到死,無效地死磕一件事。

他們重視自我管理,非常懂得時間精力的分配,也能輕鬆借力於身邊的資源和人力。

三、跳出思維的侷限,

做好情緒管理


沒有什麼人是天生就會管理的,寶貴的經驗都是在真正的實踐中,經過血汗磨礪得來的。

像大多數職場人一樣,十年前,崔璀也經歷過一段很低谷的時光。

那年,大學還沒畢業的崔璀進了一家出版公司實習,做策劃編輯。實習到第3個月,公司要辦一場面向全國財經作者的研修班,交代崔璀來做活動的統籌。

籌備時間非常緊張,她連續好幾天加班加點,還是有很多細節沒有敲定。

有一天,崔璀正在辦公室,老闆忽然衝進來,把名單扔到她面前,“你有沒有搞錯,竟然把XXX的職務寫錯了!” “問了他助理好幾次,都沒得到回覆,只能先從網上查。”崔璀勉強解釋著。 “少給我找藉口!我要的是結果!還有,分會場的場地換了,你竟然沒去看過!萬一當天出了什麼漏洞怎麼辦!這次活動直接關係到我們這一年的書稿量和品牌!”他摔門而出。

崔璀咬緊嘴唇,一句話不說,充滿了羞愧和憤怒。

同時,她的內心充滿憤怒,“我已經盡力了!憑什麼都怪我!”

晚上跟閨蜜吃飯,崔璀憤憤地說,“這次活動搞完,我打算不幹了!太累了!”

閨蜜一語道出了問題的本質,“問題也許不是你造成的,但你承擔了後果,因此受到了影響。既然如此,這就是你的問題。這意味著,只有你,才是最能採取補救措施的人。當然,你也可以繼續責怪別人,只是這樣除了讓事情更糟以外,不會有任何好處。”


一頓飯的功夫,崔璀彷彿感覺到有一束光打到她面前。

再回頭看自己面對的困難,崔璀意識到:

她的抱怨把她推到了世界的對立面,在這種情緒裡,她根本沒辦法與任何人合作,也想不出什麼解決方案——因為她所有精力都放在抱怨和抵抗上了。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崔璀嘗試著不再抱怨,跟團隊一起調頭翻身,把項目中的困難逐一攤開,個個擊破。

神奇的是,整件事情忽然呈現出了全力向上的勢能——那次活動一炮打響,在整個財經寫作領域建立了品牌。

後來,崔璀因為工作關係,接觸到了很多成功的企業家,也讀了很多心理學和管理學相關的書。她發現:

撕掉標籤,擺脫受害者思維,掌握主動權;直面客觀現實,解剖問題,從困難中發現優勢。這樣的“思維轉化”在這些成功的人身上都隨處可見,他們非常善於在處理關鍵問題,解決人生困惑時,迅速切換視角,一針見血指出問題所在。


很多時候,我們拒絕相信眼前的一切,僅僅是因為它超出了我們的理解。而這種思維的侷限,才是人和人之間真正的距離。

跳出思維的侷限,時常讓崔璀感受到生活中的“光”。

當你跳出自己思維的牆,做好情緒管理,嘗試去客觀管理自己的時候,很多問題變得簡單了起來。

四、要想做好時間管理,

必須要成功借力


從事管理工作11年的崔璀,接觸過很多一線企業家,驚訝於他們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多到令人咋舌。

你想一下,一個人就算不吃不睡,每天的時間也只有24小時,對這些企業家要做的事情來說,24小時真的只是杯水車薪,再怎麼

“節流”,也不可能讓他們變出更多的時間。

奇怪的是,我發現越忙的人做成的事反而越多,時間對他們來說,好像特別優待。原因很簡單,他們在時間管理上有一個秘訣:“開源”

要學會對時間“開源”,不是隻靠小技巧,而是要有一個新的認知:借力

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就是:

整合身邊資源,借用別人的力量,為你變出新的時間。

很多人會說,“我也主動找別人幫忙了呀,但是有時候別人雖然沒有拒絕,但是也並沒有幫上多大的忙。”

上面說的這種情況就是“借力失敗”

在此強調一點,精準表達是我們常常會忽視的一點,但這點非常重要,借力時一定要注意精準表達,這將直接關係到你是否能夠借力成功。

比如同事小A,她很喜歡求助,常常把自己的方案發到群裡,艾特所有人幫忙看看。但是她的方案得到反饋最少。因為她沒有精準表達:

什麼時候要?具體需要我們看什麼?是創意,文字,為什麼要看?


每個人手裡都有180件事情要做,如果你想做出一個自己滿意的東西,就要借力借得非常準確。

比如這樣說:

這是我做的海報方案,目的是為了讓用戶看到時能幫我們轉發到朋友圈,所以需要一些關鍵元素,比如滿足他們的展示的願望,展現出他們的身份等。現在這個版本呢,已經把產品介紹清楚了,但我對剛才提的關鍵元素還不夠滿意,想聽聽大家的意見。這個海報是要週五上午10:00發出,留出半天的設計時間,需要各位明天下午3:00前回復。


所以啊,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99%是因為你沒有問出一個好問題。

而且,事情之間是緊密聯繫的,你會發現,當你精準表達借力時,同事們會更加配合你,你的時間會節省、效率會提高,進而使你和團隊成員的協同更加順暢。

以上都是借力管理應該注意的小技巧,反覆揣摩並刻意練習,你會多出更多的時間,這些多出來的時間會讓你更加輕鬆的工作和生活。

五、善用管理技巧,

柔性“管理他人”


明白管理的技巧後,崔璀不僅重視自我管理,同時也學會用一些技巧,去柔性得影響他人。

剛開始工作的崔璀常被客戶質疑,也得不到同事的肯定,更要命的是,在吳曉波這樣典型的“處女座”老闆手下幹活,被“罵”也是常有的事。

一開始她不知道怎麼做,只知道自己生氣,但崔璀很快就在高強度的協同工作中,總結實用的管理技巧,這讓吳曉波也主動配合她的工作。

即便只是小編輯,她也嘗試“去管理別人”。

管理那個“完美主義”的吳曉波、強勢的客戶、質疑的同事,去看見對方真正的需求,柔性地影響他們的決策。


例如每次做活動策劃,都需要發給吳曉波審核,但常得不到及時回覆,因為吳曉波太忙了。

很多同事為此苦惱時,崔璀只用了一句話,就可以讓吳曉波每次都及時回覆,絕不敢拖延。

她多加的這句話是:

“吳老師,現在有A、B兩個方案,我傾向於A方案。如果您有其他建議,記得今天晚上12:00前回復哦,如果沒有建議,我們會於明天中午開始,以A方案為準進行籌備。老闆辛苦了!”


除此,崔璀會特意發信息給他,確保他收到了郵件。

態度溫和,語氣堅定,講清楚前因後果,給他提供足夠的信息。吳曉波清楚的知道如果不及時回覆的結果,他果真就“不敢”拖延了。

如果你過得不理想,是你自己需要被修理


解決了“人”的問題,大家都開始願意配合崔璀,工作自然就順暢多了。

再後來,面對難搞的作者和客戶,崔璀開始嘗試管理對方的心理預期,拿下合作,策劃出版了很多自己喜歡的書,特別是《著名企業家管理日誌系列》,成為國內第一套企業家管理日誌,引發跟風無數。

如果你過得不理想,是你自己需要被修理


不到3年,吳曉波就讓她全權負責公司從傳統出版到數字化閱讀的轉型。

崔璀帶領全新的團隊,推動藍獅子迅速成長為中國出版界最具傳奇性的民營財經出版公司

從最初只有4個人的創業公司,不斷壯大,2015年掛牌上市。

隨後崔璀擔綱智慧獅的CEO,一度躋身為國內最年輕的首席執行官。

同時兼任握有10億資金的頭頭是道基金核心董事,主導投資了十點讀書、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小小包麻麻、意外藝術、人人視頻等項目,協同運作超5000萬用戶的自媒體矩陣。

從實習生到CEO,再到投資人,她只用了6年。

六、 如何完美平衡事業和家庭關係


2014年,崔璀成為了媽媽,迎來了兒子“小核桃”。但出乎意料的是,剛當上媽媽的崔璀挫敗感爆棚。

每天在辦公室裡雷厲風行,加班回到家,急衝衝地想抱回孩子,孩子一句“不要媽媽,只要姥姥”,瞬間感覺到崔璀的忙碌毫無意義,當著孩子的面忍不住掉眼淚。

週末在家還要加班時,老公也會不理解:“沒必要這麼拼吧,現在孩子還是挺需要你的。”

爸媽就更是不支持了:“你看孩子都打瞌睡成這樣了,你怎麼還在工作,讓不讓他睡覺了”“你不要再看手機了,別帶壞孩子”……

一邊想要照顧好家庭,一邊又掙扎著想要自己的事業,一個人被分裂成好幾個,家庭生活變成真正的一地雞毛。

如果你過得不理想,是你自己需要被修理


崔璀開始反思,“我自認為擅長管理,在公司管理200個人都沒說過一句難,面對家裡那幾個,卻整天唉聲嘆氣?”

很快,崔璀明白了,既然在工作中能很自然地說出自己的需求、管理好各種事務,為什麼到了家裡,就失控了呢?

於是她開始嘗試把支持了自己十年職業生涯的“管理”,應用在家庭中。

如果你過得不理想,是你自己需要被修理


比如遇上晚上必須加班時,而孩子老是拖拉磨蹭不肯睡覺,你耐心哄著,直到炸毛:“怎麼就這麼不聽話呢!”

但有了“管理”的思維,視角就不一樣了:

從管理的角度,當一個行為反覆出現時,崔璀會馬上分析,到底對方的真實需求是什麼。

對一個孩子來說,時間只有兩種:

媽媽消失了(去上班,出門)和媽媽回來陪我玩。崔璀每天回家其實都還是對著電腦和手機,只有在“哄睡”的時候,才認真對待兒子。

基於此,崔璀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每次跟給兒子講道理,撓他癢癢,給他講故事,各種求他早睡,反而他越來越嗨,他拖拉著不睡覺真的就是為了不睡覺嗎?

不是的,他的真正訴求是,“想要跟媽媽玩”,所以崔璀做的那一大堆動作,符合了他“要跟媽媽玩”的心理預期。

也就是說,她做得越多,越是維持著兒子的拖延。

這就是問題的核心了:

如果不懂得管理對方的心理預期,你就有可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費勁的狂奔。

家庭關係的管理同樣需要方法,邏輯上其實和商業管理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家庭管理不只是需要愛,更需要方法。

七、得益於自我管理,

崔璀在短時間內

取得異於常人的成就


得益於“管理”,1年多時間,崔璀投資了近30個項目,跟Momself團隊死磕出了近200期付費內容,自己寫了近100篇文章,將近30萬字。

很多人都好奇,為何在人生的任何階段,她總能氣定神閒地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崔璀坦言,“我只不過是懂得管理自己的生活,與身邊的人和事罷了”。

提到“管理”,或許很多人會覺得“我不需要懂什麼管理”。

不是的。

管理和你相關的人,柔性影響他們的想法,提供更多支持;管理你的家人,讓他們能各取所需,其樂融融;管理你的朋友,幫助Ta停止抱怨和迷茫,走出困境;管理你的對手,巧妙化解衝突和爭吵,遠離負能量。


甚至是管理你自己。

管理你的精力,分清哪些是你該負責的,哪些是別人要承擔的。遠離焦慮和不安,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

管理你的情緒,允許它存在,但不被它控制;

管理你的目標、行動、心智......

乃至管理你的人生道路,讓它朝向你想要抵達的方向。

管理是什麼?

面對商業場上的焦慮、面對生活無奈、恐懼人生的很多不確定性,不是失控、就是被卡住。身不由己,只能被環境推著走。管理是不與客觀的規律較勁,不與他人的意志較勁。


不較勁,方便我們更好地認識別人。管理就是在充分認清客觀規律之後,利用規律做出最有利的反應。

它幫助我們認清哪些事物是可以改變的,然後去改變它們,同時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

因為就算不能改變,也可以為我們所用。

每個事物有其客觀的運行規律,不光是人,也包括時間、金錢、情緒、認知,甚至包括自己的缺陷。

學習這些規律,有助於我們把所有能夠運用的東西都用起來,而非對那些無可奈何的事物一味糾纏。讓你更加從容的應對生活中的一些管理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