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晚都會冒出幾句流行語,這五個小品的臺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春晚陪伴億萬觀眾三十多年,它以獨特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幾乎每年的春晚都會冒出來幾句廣為傳播的經典臺詞,這些臺詞在舞臺上或許只停留了幾秒鐘,但是它一旦進了觀眾的心坎裡,那就會成為流傳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給力流行語,成為我們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年春晚都會冒出幾句流行語,這五個小品的臺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1990年,趙本山和黃曉娟因為演出小品《相親》而一炮走紅。在想《相親》中,趙本山說的那句“傻樣兒”,成為當時判斷男女關係的標誌詞。

幾十年來,趙本山的小品春晚緊緊聯繫在一起,成為一種標誌,一份期待。但是春晚絕不僅僅只有趙本山。

每年春晚都會冒出幾句流行語,這五個小品的臺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1995年,郭冬臨在《有事您說話》中扮演一個在領導、同事、朋友面前吹牛的郭子。一句“有事您說話”把這個小人物刻畫的淋漓盡致。

每年春晚都會冒出幾句流行語,這五個小品的臺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2004年在小品《都市外鄉人》中間,全場觀眾都跟著這個東北漢子鞏漢林學起了廣東話,“母雞啊,母雞”。

每年春晚都會冒出幾句流行語,這五個小品的臺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2007年《策劃》以“公雞下蛋”為由頭,將博客、假廣告、耍大牌、狗仔隊、炒作等當時的熱門話題在笑聲中揭開,具有反諷現實的意味。在小品中,宋丹丹的表現十分亮眼,這句“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鬥機”在當時立刻流傳開來。

每年春晚都會冒出幾句流行語,這五個小品的臺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經典的臺詞之所以能成為流行語,就是因為這些短小精煉的一些社會現象。2008年的小品《夢幻家園》,把鋒芒對準房產市場的房屋質量,虛假廣告,售後服務等問題。飾演售樓小姐的蔡明,在小品中一次又一次嗲聲嗲氣的問“為什麼呢”,成為2008年的流行語。

這些笑星們的臺詞之所以能夠變成我們口中流傳的話語,細細想來,並非只是因為他們有趣、可樂,更是因為他們用藝術的方式或含蓄或誇張地表達出了對特定年代社會問題的反諷,看似樸實簡短但卻富有哲理,耐人尋味。這些笑星們是給力流行語的創造者,同時也正是這些流行語,反過來成就了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