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性格內向,大人和他說話都不理人,和小朋友在一起話又很多,7歲了有同款的嗎?

果皮a


7歲的小朋友性格內向,大人和他說話不理人,和小朋友一起話又特別多,這是什麼情況?

小朋友能夠和同齡人有話說,並且話很多,這表明孩子性格並不內向,只是孩子不願意和家長溝通說話,這就說明了家長與孩子之間出現了溝通障礙。這裡的溝通障礙指的是家長想與孩子溝通,但是作為接受者的孩子沒有反應,不能正常的回應,甚至是不想溝通交流。作為父母,我們先要了解一下7歲的小朋友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點,再採取相應的辦法和措施來改變這種情況。


7歲的小朋友正處於人生的第二叛逆期,也稱為第二“反抗期”,這個時期一般出現在孩子7歲到9歲。

在這個時期,我們家長的“獨裁式”的教育,已經不能完全被孩子接受。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並且有了強烈的獨立意識,想擺脫大人的“控制”。而大人的說教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忠言逆耳”,卻被孩子當做了耳旁風。

尤其是當孩子覺得自己的想法不被大人理解和支持的時候,就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抗議。比如:不愛和大人說話,寫作業拖拖拉拉,對家長安排的事不上心,和家長頂嘴,甚至有的孩子會在反抗無果的情況下,選擇保持沉默,用不說話來表達自己的抗議。這樣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就會急轉直下,讓家長束手無策,而長期這樣下去,更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內心在想什麼,需要什麼,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你該做什麼,你應該怎樣做等,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著名的教育學家魏書生說過:“走入孩子的心靈世界中去,你會發現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都會在那裡找到答案。”

可是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家長有多少人真正的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又有多少父母真正的走入了孩子的內心,和孩子成為朋友?有多少父母能和孩子做到有效溝通呢?

家長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家長越是對孩子喋喋不休的講,孩子就越是對家長沉默,不願多說。歸根結底在於:作為父母的我們,習慣於將自己的“教訓”“命令”“指責”等歸於溝通。但是這些是我們強加給孩子的,讓孩子被迫接受的,所以這並不是有效的溝通,因為溝通是雙向的,互動的。這就形成了題主的困惑: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家長說話,卻與小朋友話很多?


那麼我們父母應該如何來改變與孩子的這種親子關係呢?

首先,父母應該與孩子建立一種平等、民主的關係,讓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尊重和重視,而不是一味的由家長說了算。

“獨裁式”的家長,會讓孩子封閉自己的內心,所以我們家長在做有關於孩子的決定的時候,應該耐心的聽取孩子的意見和想法,在並不影響結果的前提下,甚至可以讓孩子做決定,這樣更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獨立和重要性,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在乎和重視。


比如:週末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決定是先寫作業還是先出去玩?讓孩子決定去哪裡玩比較好?其實這些都是小問題,只要孩子開心不耽誤事就好。當家長願意並尊重孩子的意願的時候,孩子就會一步步的撤下對父母的防禦心理,慢慢的對父母敞開心扉。

二、父母要注意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和技巧。

媽媽的嘮叨、爸爸的訓斥,都是孩子極為反感的。所以想要孩子告訴你他的心裡話,父母必須要以平和、信任的態度來對待,保持輕鬆愉悅的溝通氛圍,和孩子以朋友的身份進行交談。而且父母們要尤為注意,在與孩子談話時千萬不要玩手機,或者任意打斷孩子的話,要親切的看著孩子,不時的點頭,微笑,表示贊同或者驚訝等,要讓孩子感覺到你在認真聽,這樣孩子更願意主動和你聊天。

但是作為父母,我們白天上班都要面對複雜的人和事,下班回到家,難免會心浮氣躁的,對孩子沒有耐心,那麼這個時候孩子想和父母聊天,怎麼辦呢?


因為我上班時間基本都在講課,要不停的說話,所以每天回到家,我都會主動先抱一抱小寶,親一下他的小臉蛋,然後和小寶說:“親愛的小夥子,請先給我五分鐘的時間,讓媽媽安靜一會,然後我再陪你聊天。好嗎?”小寶都會很配合,等我調整好了心態,就會和他聊他感興趣的事。

三、要表達對孩子的欣賞和讚美。

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孩子的內心深處渴望被肯定,被欣賞,被讚美,就好比植物需要澆水,需要陽光一樣,家長的每一次肯定和讚美,都會給予孩子自信和滿足,讓孩子變得更加努力、上進。


所以我們家長在孩子表達想法時,要對孩子表示鼓勵“你一定可以做到的”;當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時候,要對孩子進行肯定和表揚“你真棒!爸爸媽媽為你驕傲,要繼續努力哦!”當孩子聽到這些鼓勵和讚美時,心裡一定是充滿自信和快樂的,並且會更加努力。

父母不要吝嗇你對孩子的欣賞和讚美,孩子會因為你的讚美而更加的自信和優秀。

四、正確的向孩子表達愛意。

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還包括情感上的:對孩子的尊重、與孩子親密的交流、給予孩子陪伴等。所以向孩子表達愛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是改善和增進親子關係的最好辦法。

美國的哈麗雅博士曾經制作了一份“媽媽自我檢查表”,檢查內容如下:


那麼通過這份檢查表,我們可以學到與孩子相處,向孩子表達愛意的方法:

①主動告訴孩子“我愛你”,含蓄的中國人在愛的表達方面,比較羞澀,但是對於孩子的愛,我們要明確的表達出來,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

②擁抱孩子,親吻孩子的臉頰,拉著孩子的小手等通過肢體接觸,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親近孩子。

③用溫和的語言和孩子溝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耐心的傾聽,並給予理解,和孩子以平等的身份交流。

④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陪孩子親子閱讀、制定學習計劃、玩遊戲等,都能有效的增進親子關係。

⑤多關注孩子情緒的變化,如發現異常,要及時和孩子交流,引導孩子說出心裡的困惑和疑慮,幫助孩子想辦法解決。這樣能幫助建立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

我家小寶剛上一年級不久,有一天就突然很委屈的對我說:“媽媽,我發現你不喜歡我了。”我心裡一愣,趕緊蹲下來溫柔的對他說:“怎麼會啊,媽媽最愛的就是你啊!”“不是,你現在最喜歡的是作業。”“你為什麼怎麼說啊?媽媽喜歡你啊!”“因為你放學的時候問我作業,做飯的時候讓我寫作業,吃完飯還是說作業,你一直都在說作業,你一點也不關心我。”嗚嗚。“媽媽錯了,媽媽最愛的永遠都是你啊!”我緊緊的抱住了小寶。

從那以後,我就開始注意自己的用詞了。把聊天內容由作業轉移到小寶感興趣的事上。小寶又開心了。

作為父母,我們都是愛孩子的,而我們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那麼就讓我們把對孩子的愛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和孩子愉快的溝通,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感謝閱文,我是小風車媽咪,陽光寶媽一枚,有一個可愛的小子。我堅信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歡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

小風車媽咪


我直接給你幾個方法:

一,和小孩一起玩他喜歡玩的遊戲, 像我的兒子8歲了,就很喜歡和我一起打羽毛球,下跳棋。

但是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當你用對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小孩的話,小孩就會不喜歡和你玩了。 我再下跳棋的時候,試圖教我兒子怎麼玩跳棋,怎麼樣挑更多的步,結果,他就不想和我下了。

於是,我後來不再教他,但是我會陪他玩跳棋。

所以,陪小孩玩的時候,一定記住,你不要作為主導,把主導權給孩子。


二,耐心的陪伴在小孩的身邊,

我兒子,只要我在他身邊,他一個人玩也能玩得比較開心。

而如果我不在了,當然,也開心

所以,其實你要意識到,孩子不是必須要你陪,你的陪伴,是為了你能夠住進孩子的心裡。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孩子。


三,帶小孩探索新的世界

在一個新的環境中,小孩子會本能地依靠大人,尋找熟悉的人。這時候,是你們一起增進關係的好機會。

多帶小孩去冒險吧。


從你問問題的方式來看,你應該是比較無奈且有點強勢的,記住,小孩有沒有你,不重要的,你是被選擇的一方,請想好自己該做什麼,而不是去覺得你要求小孩要做什麼。


瘋葉楓了


新的一天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現在這樣的孩子很多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理大人而是大人不理孩子 只是有時候你不知道罷了 當孩子第一次和你聊天時你沒有回應他 那麼時間久了他就不會再和你交流了。

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分享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路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

我認為在學校和同學玩的挺好,家長抱怨孩子內向不和家長說話,管不了。主要是家長沒有學會怎麼和孩子溝通,現在的孩子不像以前,家長管教命令就行了,親子關係更像朋友關係才能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應該多和孩子玩耍。

我認為現在這樣的孩子很多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理大人而是大人不理孩子 只是有時候你不知道罷了 當孩子第一次和你聊天時你沒有回應他 那麼時間久了他就不會再和你交流了。

以上分享的內容都是個人的觀點的看法。同時也希望我分享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如果大家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我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在這裡,我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身體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熊貓玩具園


5小時前 · 小學二級教師 教育領域創作者

您好,像您這樣的情況我遇到過,在學校和同學玩的挺好,家長抱怨孩子內向不和家長說話,管不了。主要是家長沒有學會怎麼和孩子溝通,現在的孩子不像以前,家長管教命令就行了,親子關係更像朋友關係才能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應該多和孩子玩耍,一起和孩子玩玩具,讓孩子交給你怎麼玩,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喜歡和你交流,孩子還太小,不要給孩子貼各種標籤,性格沒有好壞,也許是家長溝通的語氣方式不對。


你愛我像誰122


清楚說明了孩子成長處在哪個階段的出現的情況,按照事情的發展你應該最關心的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參考或是建議。

到了問題的最後,思想上“佔上風”的卻是有沒有同款。按照提出的問題、看待事情背後的意義來說,就只有回答有或者是沒有就可以了。

問題已經出現了,只有意識到問題點在哪裡,才會有更好的做出改變,最後利於人利於事。不能正確正視問題的存在,不管怎麼視而不見。“坑”永遠在那裡,取決於對看待問題的態度。

孩子對小朋友都有話說,對你或大人卻沒話說,這不是性格內向的問題。還那麼小,在認知上就已經達不到應有的共識了。跟小朋友都有話說,需不知大部分說的都是經歷成長的煩惱,可能都與你有關。這是人為製造出來的,那麼小的孩子都沒有過童年,不會是有意識的出現牴觸。過多是缺少應有的呵護、關愛,誤解就是其中一種,內心的缺失最後溝通都離場了。跟小朋友有話說來宣洩內心,無疑也是聰明的。我要說的是:提出的問題不在於事情的本身了,在於你如何意識到問題的態度上。

這是我的悟空問答,第一次作而不答。對個人提出的意見。


諺子塢



765375546


現在這樣的孩子很多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理大人而是大人不理孩子 只是有時候你不知道罷了 當孩子第一次和你聊天時你沒有回應他 那麼時間久了他就不會再和你交流了 所以當孩子主動來找你聊天的時候 請放下你的手機好好和孩子聊一聊 別等到時候想聊都沒人理


丁家小院


您好,像您這樣的情況我遇到過,在學校和同學玩的挺好,家長抱怨孩子內向不和家長說話,管不了。主要是家長沒有學會怎麼和孩子溝通,現在的孩子不像以前,家長管教命令就行了,親子關係更像朋友關係才能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應該多和孩子玩耍,一起和孩子玩玩具,讓孩子交給你怎麼玩,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喜歡和你交流,孩子還太小,不要給孩子貼各種標籤,性格沒有好壞,也許是家長溝通的語氣方式不對。


溫州閒事伯


有的,我弟弟就是這樣,和家裡人不肯說話不怎麼與人溝通,但跟同齡人在一起話癆一個,這個就是跟家庭教育有關了,一個沒有共同語言,還有一個就是跟大人說話總是錯的話,就不想跟大人表明自己的觀點了


憶往昔去啊


這樣的小孩子有啊,造成的原因是什麼,家長要好好找找自己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