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歲半,脾氣大,不順心就哭鬧,講道理聽不懂,打就哭怎麼辦?

天一的小幸運


兩歲多的孩子,是沒法講道理的,孩子還理解不了,不過家長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使孩子明白道理。家長將道理蘊含在故事中,通過孩子喜歡的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就容易明白道理了。

只要孩子的要求不是很無理和過分,家長可以儘量滿足孩子,通過滿足孩子的需求來改變孩子的脾氣。

有時候家長不願意滿足孩子的要求,是因為家長的原因,並非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可能是家長覺得麻煩、累,或是家長心情不好的時候,對於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也不能滿足。孩子被拒絕,心裡當然會不高興,哭鬧就是孩子的一種抗議和發洩的方式。被拒絕的多了,這種做法慢慢就可能固化成孩子的行為,進而形成習慣,最終演變成性格的一部分。

所以,家長儘可能滿足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引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減少孩子哭鬧的次數,多肯定孩子,少拒絕孩子,讓孩子多處於滿足的環境中,需求被滿足了,這樣孩子就不容易發脾氣了。通過這種做法,慢慢改善孩子的脾氣秉性。

兩歲多的孩子,打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捱打越多的孩子,脾氣越暴躁,所以不建議家長打孩子。家長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明白道理(將道理編成故事講給孩子聽,這樣孩子就容易明白了),通過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來改善孩子的脾氣。隨著孩子明白的道理越來越多,脾氣也會逐漸好轉。


川寶的懶媽媽


我家孩子也經歷過可怕的兩歲時期,那時候真是倔強得不行了都。

不管是好好的跟他說話還是有時候忍的實在受不了吼了他,他也不會聽你的。

後來乾脆我就在心情不好或者生氣的時候發脾氣的時候乾脆就不理他,就靜靜的坐在那裡讓它發完。這就叫冷處理吧。

總之孩子不管怎麼哭怎麼鬧怎麼發脾氣,大人都要保持心平氣和的。因為跟兩歲的孩子說的苦口婆心,他也聽不懂,他也聽不進去啊,你打他罵他更是於事無補。

就那樣看著他,等他鬧完哭完,再去抱抱他。一般在他發完飆後,他就可能還委屈巴巴的,但是沒事,這時候再跟他輕聲細語說話,他心情就開始慢慢的平復起來。然後呢,隨口編個小故事給他聽聽或者唱唱歌。

千萬千萬的就是不能兇他罵他吼他,這樣只會讓他有樣學樣,以後脾氣變得更加不好。

當然了,再溫柔再和善的父母也有忍不住吼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減少減少再減少這樣的不良情緒!

以上純屬個人的一些觀點,不足之處請多見諒。


豆媽小薔


導讀:孩子兩歲半,脾氣特別大,不順心就哭鬧,道理說不通,打就哭該怎麼辦?

兩歲多的孩子真是非常可愛的年紀,孩子在這個階段需要不斷的練習、探索,逐步走向獨立,孩子想知道自己能幹點什麼,他想全面試探他周圍的規則和界限在哪裡,但是在試探的過程中,不知道自己的獨立性有多少,力量感在哪裡,比如他想自己倒水,但不知道哪裡是冷水?哪裡是熱水;如果不小心被熱水燙到自己,他的內心就會責怪父母沒有保護好自己,讓自己受傷了;而如果父母去幹涉他,他也會不願意,他想被放開手去嘗試,孩子在嘗試和害怕中徘徊。他需要有大人在他身邊保證自己不受傷害。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父母的要求比較高,當孩子做不到的時候,他的內心會很受挫,需要父母的安慰和及時的陪伴;如果受挫的次數太多了,孩子的內心會積壓一些情緒,即使當時不爆發,過後也會爆發。



父母應該怎麼做可以讓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呢?

一:放下焦慮,掌握相應知識,瞭解孩子

孩子總是發脾氣,總是哭鬧,也會影響到媽媽的情緒,媽媽找不到,對待孩子的正確方法的時候,也會變得焦慮,是媽媽的應對方法應該是,放鬆自己,每天適當的給自己一點個人的時間,不用照顧孩子,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哪怕一兩個小時也好,當媽媽的情緒能夠得到舒緩的時候,面對孩子才會更有耐心。



媽媽需要了解孩子這個階段的發展特性,這是孩子學習獨立自主的一個很重要的階段,當和孩子相處的時候,能開心滿足的時候就開心的滿足他,如果不該滿足的,遇到危險的事情,可以溫和而堅決的拒絕孩子。

二:訓練孩子一些情緒表達的方法

孩子之所以會哭,那是因為內心的無奈感、挫敗感無法表達出來,2歲多孩子的語言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父母只要通過引導可以教會孩子如何正確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比如說:生氣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說生氣,憤怒的時候說憤怒,難過的時候說難過,當孩子會用語言來表達情緒的時候,他會發現語言的力量,父母也更容易從孩子的語言當中找到幫助孩子的方法。

三:不要打孩子



父母之所以會打孩子,通常也是因為父母自身找不到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於是想通過自己做為父母的權利,對孩子實行一種壓制。父母在這種狀態下,通常也會很急躁,並且會發現,你越想控制孩子,孩子越不想逃脫,甚至對著幹,於是兩個人會形成一種對峙,最終受傷害的還是孩子,畢竟孩子小,暫時還鬥不過父母,但這種情況也會最容易讓孩子積累負面情緒。長期以往,當孩子的內在情緒太滿,無法處理的時候,他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甚至出現更多的偏差行為。

解決問題根本的辦法是:找到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幫助孩子一起找到解決辦法。


樂歡爸媽


我們小區裡就有這樣一個孩子鼕鼕,因為父母工作比較心,從小是老人家帶回老家帶大,直到三歲要上幼兒園啦才回到父母身邊,平時也是爺爺奶奶接送,由於老人從小遷就孩子,他在不順心時就以哭鬧、睡地上、不吃飯來要挾父母,怎麼講道理都不聽,溺愛的爺爺奶奶就只好哄騙、投降、依從、遷就。有時奶奶會說“鼕鼕好,快吃飯,都是爺爺壞,別哭啦,快起來,打壞爺爺!”(笑),有時爺爺又會過來勸“鼕鼕是好孩子,不哭了,都是臭奶奶不好,起來罵臭奶奶”(笑)。這樣一來,孩子果然被哄的不哭了,打了“壞爺爺”“臭奶奶”,大人們還偷偷笑呢!

殊不知,中國有名老話,“三歲打娘,娘笑,三十歲打娘,娘上吊”,這是發展的必然規律。

面對孩子的哭鬧,建議家長這樣做。

召開家庭會議,家人統一認識

建議家裡的成年人召開一次家庭會議,統一科學育兒的理論,在實踐中,當一位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其他人都應流露出支持的態度,要配合默契,即使某個人的教育方法當時不對頭,也在私底下溝通好,而不是當著孩子的面指出。這樣才是真愛孩子,才是對孩子負責的態度。

保持平靜和若無其事的樣子,給孩子臺階下

“君君,我們今天要買麥片,你要不要來選?”3歲的君君聽見媽媽的話,高興地在自己能夠到的貨架上選了一盒麥片放進購物車,媽媽欣然接受。然後又跑到對面糖果架上,拿了印有小豬佩奇的棒棒糖給媽媽,“君君,我們今天不買糖,家裡已經有很多了”“可是今天我想要這個”孩子要哭出來了,媽媽平靜地笑了笑“下週我們來購物時,你可以拿這個糖,來吧,家裡你最愛吃的蘋果吃完了,幫忙挑幾個吧”,君君把糖果放了回去,去幫媽媽挑水果。當君君提出一個不合理的要求時,媽媽用平靜和善的態度說“不”,並且提議一個未來時間滿足孩子的願望。更重要的是,她還提出了另一個君君現在可以幫忙的事,給孩子臺階下,贏得了孩子的合作,孩子也學會了有目的、合理的購物。

談點孩子感興趣的事轉移注意力

有一次,元寶媽媽去接元寶,在幼兒園和孩子一同走進公共衛生間,媽媽看元寶上廁所了,也去上廁所,可是元寶不願意了,哭著說“那是老師上的,媽媽不能上”,孩子一直在哭,讓媽媽百思不得其解,“為啥上廁所會讓元寶這麼抗拒呢”。媽媽上完廁所出來先安慰元寶,引開話題,指著牆上的相片欄逗他說,“元寶,這個相片上有你嗎”,小傢伙立馬停止哭鬧,指給媽媽看,“這個是元寶,這個是洲洲,這個是陳老師....”。後來,媽媽在他情緒轉好時,跟元寶解釋,媽媽不知道幼兒園的規定,是不是隻允許老師用衛生間,媽媽下次會注意。元寶似乎聽明白了媽媽的話,又高興地去玩了。

通過這種事前、事中和事後的正確處理,孩子就能變得懂事、明理、自制和關心他人了。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元寶爸爸聊育兒


可怕的兩歲兒,一點都不假,處於似懂非懂心裡有想法但表達不清楚或者難於表達不願表達的階段,一般就會選擇用最直接的方式表現,不滿意就哭,不順心就鬧等等。

不過,這種處理事情的方式一定是孩子學來的,而且是從家庭環境中學來的,特別是直接帶她的人中學來的,所以,媽媽性格溫和、有忍耐地堅決處理事情的話,孩子也會以這樣的方式處理事情。

有事情想辦法溝通解決,這是操練一個母親最大的功課。

孩子脾氣大,說明通過她發脾氣可以改變父母,對他來說可以從中得到收穫,讓父母滿足他的要求。而且這一點很管用,父母呢,有時候嫌孩子煩,就會輕易地滿足孩子。一個很常見的例子:父母心情好,嫌孩子煩,就會隨意讓孩子玩手機,而父母心情不好,堅持原則的時候則怎麼也不會讓孩子玩手機,並且還給孩子上一課,“玩手機對眼睛不好、小孩不能玩手機等等”,父母的這兩種表現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到底是玩還是不玩,孩子小分不清父母的心理行為,只要不滿足他就會以發脾氣、哭鬧來解決,所以,父母平時的自律、原則性問題在孩子面前很關鍵,管不好自己就不要管孩子,寧願讓孩子順其自然比較好。

父母心情好時,母愛發作特別愛孩子,順著孩子,心情不好或累、煩躁的時候則對孩子要求過高,過於苛刻孩子,孩子的這種情緒化行為完全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

從以上看,大多父母的原因,所以,不能怪孩子,在孩子生氣時更不能打孩子。打孩子是錯上加錯,用自己的錯來懲罰孩子。這樣孩子會更逆反。

一個人的壞習慣不會通過被刑罰而主動改變,恰恰是通過被愛而折服。

父母有原則,忍耐的去引導孩子,不發脾氣、不情緒化解決問題,在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只要堅持不發脾氣,不理睬孩子,讓孩子意識到這樣做是錯誤的,並且要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心理想法。

父母柔和的態度,並且要堅持原則,孩子自然也會效仿父母。


三城一郭


脾氣是和外界交換得來的,個性是天生的。摸不準個性,或者不理解個性,脾氣就越來越大。別說是小孩,就是一條狗你不理解它,狗也會把你控制的死死的。

人與人相處此消彼長,不過就是拉鋸戰,就看主導權在哪一方(主導權和智慧有關,和暴力無關)。

一個人愛一個人關鍵是“信”,他要是不“信”你,怎麼會愛你,服你,聽你話?小孩也是人!

哎,有些人你跟他掏心挖肺講多少道理,他依然我行我素!為什麼?這種人已經關閉了大腦學習的區域,靠本能活著……


雲中仙34


寶寶這個時間段好像是他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間段的孩子好像大部分都是這樣,都會有自己的小脾氣,小任性,他好像覺得自己長大了,什麼事情都想去嘗試一下。有時候家長越不讓他做什麼,他好像就會越想去做。總之就是一心只想跟你反著來。

當他任性哭鬧的時候,個人的做法是冷處理。他做得不對的事情,一定要和他說清楚,講明白,然後就是不讓步。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子已經能聽懂不少道理了,他其實能聽懂點,但是他就是不按你說的去做,那是他在試探你的底線。看你會不會讓步,如果你讓步了,哦,那他知道了,他下次還會繼續如此的。如果你不讓步呢,那他剛開始也還是會和你僵持一會兒,但是時間久了,發現你真的不讓步,他會主動來找你的。看你生氣了,他還會故意來逗你笑呢!


用戶92594585537


問問題的樓主都說 ,怎麼哄怎麼講道理都沒用 .樓下的回答的人還一個個的說蹲下好好講道理 ,或是不能打,我說吧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和她一起呆在房間臥室,身邊要沒有玩具或是尖銳的傢俱,然後讓她哭讓她鬧打滾,你在邊上不說話的等著她哭鬧完,最後累了她肯定要你抱抱,那時候你再去抱抱她給她擦乾汗水淚水,再和她溫柔的說下道理再哄哄她就行了。日常中寶寶的情緒也是需要釋放的,這樣的宣洩對她的身體和心靈成長都有益處。如果在公共場所發生類似不講道理的哭鬧,我也是建議什麼也別說,直接抱回家這樣處理。記得每次最後抱抱她的時候要告訴她:我愛你!這樣寶寶才沒有被忽視的感受


小亭一夜聽風雨


首先要蹲下來,平視他,然後找一個他感興趣的話題轉移他的注意力,等他情緒平穩後再跟他說之前的事,和他討論一下,引導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千萬不能打罵,否則以後只能越來越難教育


彭莽子醫話


小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能打,肯定越打越哭鬧,而且會給小孩子心裡留下陰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小孩子煩躁哭鬧,也有可能是上火的原因,熱擾心神。被驚嚇也說不好。在他哭鬧的時候帶他出去散散步,那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