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考高出一本線120多分,是選好學校還是選好專業?

20190678


我是燕園博雅教育,我來回答。

高考成績高出一本線120多分,這個成績是很好的了,無論在哪個省市,大部分985/211都是可以進的,無論是學校或者專業,都有足夠的選擇空間了,自由度比較大,這種情況,建議優先考慮專業。

對於上本科,如果是在普通大學中的熱門專業和重點大學中的冷門專業中做出選擇,我的觀點是,好專業不如好學校,畢竟好學校的平臺、資源、氛圍等多方面都是不一樣的,對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這種成長,不會因為專業的冷熱而受到太大影響。這種選擇,主要是因為普通大學與重點大學在平臺方面確實差異很大,大到完全可以忽視專業的差異的程度。

但如果成績很好,就像題主這樣的可以高出一本線120分以上的成績,通常情況,無論怎麼選擇,肯定都是進的名校,無論選擇哪所學校,在學校平臺這個層面,不會有根本性的差異,甚至差異很小,那麼,這個時候,考慮的重點就可以集中在專業上來了。

一流名校的非常冷門的專業,和很不錯的大學的熱門專業,完全可以優先選擇後者,這也是理性的選擇。選擇一個合適的專業,對於讀大學而言,自然也是重要的,尤其是在可以比較自由地選擇學校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放棄很好的學校,而選擇一所綜合實力和名氣稍次的學校,但可以進入自己喜歡而且熱門的專業。這就是為什麼在高考志願填報中,不少考生不願意選擇北大清華的冷門專業,轉而選擇了人大、復旦等學校的熱門專業的重要原因,在我看來,這是很好的選擇。

我自己當年就秉承了這樣的思路。當年我的高考成績超過了一本線100分,可以選擇大部分985,但如果選擇很好的985大學,比如中國人民大學這樣的學校,也可以進,但只能進入冷門專業,比如人大環境工程專業,這個專業在人大這種人文社科類強校裡面,比較弱勢,而且屬於邊緣化的工科類專業,在我看來,是不可見接受的,也完全不是我自己喜歡的;所以,我選擇了自己喜歡而且熱門的金融專業,但進入的是一所財經211學校,該校雖然綜合實力不太強,但學校環境、氛圍也很不錯,本科教育質量不在很多985之下,金融專業更是她的王牌專業,在全國都有較大影響,名列前茅。當年的選擇,至今看來,依然覺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如果確實心儀某所具體的名校,甚至對某所名校夢寐以求,完全不考慮專業而重點考慮學校,也是沒有問題的。

最後,離今年高考時間已經很近了,祝願所有拼搏的學子學有所成,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幫助~


燕園博雅教育


這成績的學生是很優秀,肯定能上985的高校,這樣的成績就是考慮專業為先。我有個朋友的孩子當年高考成績就五所大學上不了(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浙大),其它學校都可上,他考慮專業為先的原則,選擇東南大學通信工程專業,去年本科畢業去華為公司工作合同四年(第一年28萬元,第四年40萬元),當時還有上海銀行,廣東省公安廳要他,他就是選擇華為。


多營936


你好,我是一名清華在讀博士,當過6年高中生家教。

高考高出一本線120分,無論在哪個省份,都是一個很不錯的分數,衝刺一些比較不錯的211,985高校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我進入大學之後就開始了高中生家教,根據高中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一些不當的學習方法,結合自己在高中時期的學習方法及學習經驗,整理了一套《中等生高考衝刺筆記》,筆記對歷年高考重點知識進行梳理及整理,高中生能夠清楚熟悉高考必考知識點及考點方向。

如果有需要領取的學生,私信:領書,就能免費獲取。

是學校還是專業,這個時候首先需要考慮的是你的學習興趣。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因為高出120分,在學校的選擇上,空間會很多,所以你應該先找出自己喜歡學習的專業,根據自己的專業去選擇一個合適的學校。

如果你想學習語言、師範類的專業,那麼你可以選擇北京師範大學,或者山東大學,廈門大學這些綜合性院校,而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在專業上不佔任何優勢。

如果你先選擇大學,比如你選擇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該大學王牌專業是航天相關專業,如果你沒有特別喜歡或者感興趣的專業,那麼就可以選擇學校的王牌專業。

在分數線比較高的情況下,先選專業;在分數線剛剛過211分數線,又十分想進入一所211高校,那麼可以先考慮學校。

因為你的專業幾乎決定了你今後的就業趨勢,而你的就業也許就是終生的事業,所以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且是符合現在社會發展趨勢的專業。

其實無論你的高考分數會是什麼樣,大家都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這樣學習才會更加有興趣,也更加有動力。


清華博士說高考


簡單來談一下這個問題,高考高出一本線120多分,這個分數並不能算是太高的分數,尤其是對於偶所在的河北省。

首先說學校,近期有機構公佈全國1卷地區各分數段可以報考哪些學校,我貼一張理科版的,注意,僅供參考!

對於這個,大家一定要抱著冷靜的態度來看待,或者說看看就得了,最終還是要具體分析到自己省裡的,由於並不知道題主是哪個省的,我現在以河北省理科來分析一下。

在河北,高於一本線120分,並不是一個太高的分數,但這個分數大概可以學校和專業兼顧了,咱們來看看2018年的數據,本一線511分,高於120分也就是630分左右。

這個分數段,如果你只選擇學校,大概也就能選擇以上這些學校,不過專業是不能保證的,比方說你想學水利專業,選擇河海大學可以被錄取,但絕學不到水利專業,因為水利專業是河海大學的王牌,每年專業分數要超投檔分10分以上。

所以,我建議稍微降一下分數段,來將學校和專業兼顧著來選,畢竟610多分的學校和630分左右的學校並沒有太大的差距,能在這個分數段專業+院校來進行選擇,為什麼非要只選擇大學呢?

以上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留言區交流!

我是金榜王風,關注我瞭解更多志願填報知識!


金榜王風


  填報志願時,實際應該考慮學校、專業、地域(城市)三方面因素,不論高考成績如何,這三個因素之間並不一定是互相矛盾、顧此失彼的,而是可以綜合考慮,找到平衡點的。

  當然,某些情況下考生側重其中一方面,犧牲其它方面也是很常見的。如A考生成績剛夠上某所985,為了名校光環,他寧可讀個差些的專業;B考生為了到某個一線城市求學,寧可讀差些的學校、專業;C考生為了確保能讀某個專業,寧可去偏遠些的城市、差點的學校。這三種顧此失彼的情形,其中有一方面因素是考生十分渴望的,而另外兩個方面因素也是他所能接受的,那就就不存在問題。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建議考生綜合考慮三方面因素。下面以舉例說明:假如2019年湖南省某個理科考生,其成績按排位相當於2018年610分,我們借用湖南省2018年的投檔線數據,可以大致找出其適合報考的院校範圍如下:

  以上圖為例,考生可基於對學校、專業、地域三要素的不同側重點分別選學校:

  如果考生側重於讀更高層的學校,那麼可以選擇上圖中藍色區域的學校(甚至可以再追高几分的學校),但是報考這些學校很可能被調劑專業(報考此類學校必須服從調劑)。

  如果考生對專業有一定的要求,那麼應適當降分選學校,如報考上圖橙色區域學校,考生將有一定的機會選擇專業,即綜合考慮了學校、專業兩個因素。

  如果考生對專業要求很高,但自己的意向專業在藍、橙區域的學校的可能都不夠分,考生為了保專業可以從更低分的紫色區域選擇學校,保障專業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關於地域因素,考生在報考時也會一併考慮,如考生不想去某些省份就讀,那麼其只能在自己所屬意的地域範圍內選擇學校、專業。

  填報志願時關於學校、專業、地域三個要素如何平衡,因人而異。考生既可以側重於某一兩個方面因素,降低對其它方面的要求;也可以將三個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如果最終的錄取結果,地域、院校、專業三方面均是我們所能接受的,報考就是成功的。(原創回答,嚴禁抄襲轉載,侵權必舉報!)

 我是梁老師,長期為您分享志願填報知識和高校錄取數據,歡迎關注!


高考志願梁老師


如果高考成績超出一本線120分,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可以填報幾乎所有的211大學和少數幾個985大學,不得不說,這是個高分,選擇的大學也是高層次的。但高也有高的煩惱,就因為在這個分數段,依然聚集了比較多的學生,競爭性強,志願風險比較大。


於是面對這個古老而新鮮的問題——選學校還是選專業的時候,真的就要權衡一番。

正如一些高校學者所言,在中國的重點大學,本科教育的差距並不是很大,而高出一本線120分的成績,對應的志願區域是後十名的985和前十名的211,那麼就寧為雞頭不當蛇尾了——以選專業為主。

學校不錯,專業很好,這是很靠譜的填報思路。因為所有的專業都是為了將來的就業,但學校影響力和專業搶手度中,後者顯然是第一位的。比如在蘭州,就業最好的學校不是蘭州大學,而是蘭州交通大學,而它連211都不是。這也說明,在學校和專業間,總有人選擇了專業,這很理性。

另外的一個重要思路是,好大學的好專業必然取分更高,比如前面提到的985名校,高出一本線120顯然達不到,如果勉強填報,面臨的現實就是專業調劑,調到讓你無法接受的專業。比如你報的是一所理工類名校的好專業,它肯定是理工類的,但卻調劑到了新聞專業,或者漢語言文學,就業前景可想而知。

地域因素需要考慮嗎?也需要,但這和學生、家長的想法有關。但這種情節不宜過重,比如一心要上某某最美大學,不惜折損來之不易的分數,選擇末流專業,那樣怕是隻能“美”上四年,卻得苦上一生了。

總之,選大學選專業,基本的原則是專業優先,此之考慮大學,只有選擇超一流名校時,學校優先才是好的做法。


優學優考策略


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高出一本線120分已經算是一個很不錯的籌碼了。所以對於很多得到這樣分數的考生來說,既想選擇學校,又想選擇專業。

但實際看來,這個分數還真不是可以輕易的二者兼得。

比如河南省2018年的本一線是499,我們就用620分為例來看看,選擇學校和選擇專業有什麼區別。

選擇學校


就北京地區的學校而言,可以說除了那些大牛學校之外,幾乎通行無阻。但這是建立在不排斥任何專業的基礎上而得出的結論。(顯示部分結果)

所以完全可以在這樣的思路下,先選擇學校。然後選擇了學校之後查看裡面的專業是否有自己傾向性比較高的幾個專業。

比如下圖中北京科技大學的專業錄取概率,如果自己喜歡的專業在列,那麼這個學校就十分值得考慮和嘗試。


選擇專業

同樣對於部分考生來說,所要求的專業範圍比較窄,難以從學校的角度找到合適自己的專業。那麼就應該從專業出發。

比如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圖中列出部分高校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概率預測結果。

考生完全可以根據不同的概率範圍和學校,以及全面考慮其他合適的專業來填滿志願清單。從而保證自己的分數不被浪費。

總結一下

本一線上120分已經是個很漂亮的分數了,雖然不能任性。但是還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面保證選擇一個不錯的學校同時保證自己喜歡範圍內的學校。當然不同的考生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結果。

更多專業、高校錄取概率信息請登錄七星導學平臺查詢。

歡迎評論、分享、轉載(需註明出處),答主保留對篡改本答案內容及圖片,或進行歪曲性解讀等行為的法律訴訟權利。


七星導學是國內領先的新高考選課、高考志願填報的專業測評、大數據服務平臺。


七星導學


歷盡十年走遍千所大學,留下萬張照片數百視頻,繆老師又來說大學了。

選學校還是選專業,因人而異,絕非因分而異。擦邊進了大學最差的專業,你願意嗎?進了大學最好的專業,卻浪費了20分,你願意嗎?

關注繆老師頭條號,看圖文。關注繆老師抖音號(1297918098),看抖起來的教育。

(一所大學,等你PICK)

大學層次、專業、地域三者,沒有絕對的正確排序,必須針對自己的情況來動態平衡,想要最好城市、最好大學、最好專業,又不浪費分,親,咱現實點好不?

高考報志願,城市選個能接受的,專業選個最喜歡、最適合的,大學來個層次還不錯的,你還奢望什麼呢?要麼城市來個最好的,專業選個能接受的,大學層次將就就成,行不行?再不然,要自己分數夠得著的最高層次,城市來個偏遠的,專業也選一個差不多的,能接受嗎?

(一座城市,等你PICK)

高考報志願這事,跟吃飯也差不太多,你想想,今天晚飯在五星級酒店中餐廳。你獨自用餐,點了三個菜,想要吃飽,一個菜就夠了。你咋辦?肯定每個菜吃一點對不對?結果肯定是每個菜都吃不完對吧?

每個菜吃一點,哪個吃得多?肯定你最喜歡的菜,你吃的最多,對吧?OK,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口味各不相同,喜歡吃的菜都不一樣,所以最後的結果是,大家吃同樣的菜,盤子裡最後剩下的,一定是五花八門。

(一門專業,等你PICK)

如果我想要深造考研,我就選個層次高的大學,能上個211我不上雙非,哪怕城市偏遠點,畢竟保研率高。

如果我對自己足夠了解,知道自己特別喜歡的專業,又害怕調劑到不喜歡的,那我就專業排第一,地域和學校層次我讓一讓。

如果我特別喜歡一座城市,覺得她能帶給我能量和學習的動力,那我就先選城市,專業和學校層次我妥協一下沒關係。

看到了吧,上面就是三種不同的吃菜方法,接下來問題就簡單了:你想怎麼吃?

關注繆老師頭條號,看圖文。關注繆老師抖音號(1297918098),看抖起來的教育。

繆老師妙筆生花


談談我的看法,以河北省2018年高考為例。

2018年河北省高考理科分數線是511分,比分數線高120分是631分,631分可以上一個211大學,比如南京師範大學。

但上不了再好一點的211大學了,這個時候我們填報志願就要考慮是選專業呢,還是選學校呢?

我個人的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因為你的分數剛剛達到一般的211的錄取線,所以建議您上一個211學校。畢竟211大學各方面條件比非211大學還是要好一些,將來推研考研也有優勢,直接畢業就業的話,211也是一個入職的優勢條件。

當然,如果你在可以上的211學校找不到你想學的專業,那你就選擇一個非211學校,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這對你的將來考研和就業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總之建議能上211學校就選學校。


河北領航高考志願填報


如果是我:

第一,必保專業(尤其工科)!在保專業的前提下,選大學。也就是說,先選定想學的幾個專業,然後根據考分,從學科評估中選專業排名靠前的好學校。

幾乎所有技術崗位的招聘,都對應聘者的專業有明確要求!

文科專業性比較強的專業,也要首選專業,比如經濟類。

上學絲毫不用考慮學校地域!學校就是個暫住地,一座城市什麼時候想去什麼時候去,一年可以去N次。進學校是學本事去的,畢業離校後,想去哪兒去哪兒。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四年後,帶著一技之長——專業,勇闖天涯——就業或升學。

家有黃金萬兩,不如一技在身。

別跟我扯什麼本科是通識教育,不愛聽!

通識教育你設專業幹嘛使?通識教育你轉專業幹嘛這麼難?

四年下來非專業和專業的在專業能力上差遠了去了(除非倆專業相近)。

大學的四年,非常珍貴!選錯專業,也許你再也找不到一個能用四年的時間學自己想學的專業的機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