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的人就算獲得權力,也會很快失去“建武中興”日本史五十五

上集咱們說道,鎌倉幕府徹底瓦解。

而伴隨著崛起的,是鎌倉幕府的"御家人"足利尊氏!

公元1331年"足利尊氏"與各地方豪族推翻了鎌倉幕府!

但是鎌倉幕府倒臺,

最大的獲益者,卻不是"足利尊氏",

而是,因為多次籌劃倒幕運動遭到"北條氏"流放的"後醍醐天皇"!

這北條氏剛倒臺"後醍醐天皇"就,就返回京都,

廢除了鎌倉幕府扶植的"光嚴天皇"再次登基,從新當上了日本的老大!

並在1334年實施一系列新政,改年號為"建武"日本歷史稱此為"建武中興"。

無能的人就算獲得權力,也會很快失去“建武中興”日本史五十五

而這"後醍醐天皇"呢,是一個非常崇尚"天皇統治時代"的人!

所以他的改革政策,主要就是,這幾點

第1, 撤銷對天皇權利有威脅的"關白攝政""執政"等職務!權利全部歸為天皇一人!

第2, 極力維護"皇族"和"大貴族"利益,卻對歷下戰功的武士階層不聞不問。(這才是狡兔死走狗烹!)

有了這兩點,武士們忽然發現不對勁,這武士們怎麼又回到了苦哈哈的時代?

明明我們武士才是最大的功臣!導致武士對"後醍醐天皇"極度不滿!

再加上這個"後醍醐天皇"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沒當幾年天皇呢,便大興土木,肆意徵稅,建設京都!

這下好了,老百姓和武士都不喜歡他了,失去了民心!

而且此時,有一個人,相當不高興!

他就是"足利尊氏"

這裡給大家說一個題外話啊,足利尊氏以前的幼名是"太郎"。

是因為推翻幕府有功,後醍醐天皇,賜名"尊氏"。

可是這足利尊氏,想要的並不是賜名,而是"徵夷大將軍的頭銜"!

也多次要求天皇,賜他這個頭銜!

可是天皇不給!

"你一個小武士,想要的太多!不給"

而且從多方面,限制足利尊氏的權利!

無能的人就算獲得權力,也會很快失去“建武中興”日本史五十五

足利尊氏那叫一個生氣呀!

公元1335年7月北條氏旁支,(別問我為啥是旁支,宗室都死完了!)

"北條時行"在信濃起兵,攻陷鎌倉。(史稱"中先代之亂")

當年八月,足利尊氏,在沒有天皇命令的情況下,直接率領500騎兵離開京都!

與他的弟弟"足利直義"會和,直奔鎌倉,大破"北條時行的軍隊",奪回鎌倉!

但此後,"足利尊氏"也並沒有返回京都,而是在鎌倉,自稱"徵夷大將軍"。

說白了,反了白!

這可把"後醍醐天皇"氣壞了!

就派"尊良親王","新田義貞"為正副征討大將軍,討伐"足利尊氏"。

然後就是一連串大戰,雖然"尊良親王"也贏過,可是畢竟不是足利氏兄弟的對手!

最終結果天皇軍大敗!

足利尊氏殺入京都。

無能的人就算獲得權力,也會很快失去“建武中興”日本史五十五

1336年6月足利尊氏,便擁立"光嚴天皇"的弟弟"豐仁親王"即位。

名為"光明天皇"!

後醍醐天皇的"建武中興"也到此結束!(天皇擁有權力的時代,沒幾天又消失了!)

然後"足利尊氏"軟禁了"後醍醐天皇",

並且逼他交出,象徵著日本天皇權力的三神器"劍鏡玉"。

(日本的"劍鏡玉"其實就相當於我國的"傳國玉璽")

然後又把"後醍醐天皇"尊稱為上皇!

從此又成了"吉祥物",

可是後醍醐天皇,不甘寂寞呀!他跑了!

跑哪去啦?

咱們明天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