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遺言這個事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品格和操守,在近代日本的崛起中湧現出一大批猛人和怪人,明治三十年(1897年)8月,病床上的陸奧宗光並無悲傷之情,他對中島信行說:“今日死別,並無傷感。只恨不能繼續為國事奔忙。”這位政治家在臨死前,想的也不是妻子兒女,而是早已與自己無關的國事。看來日本的崛起是有道理的。
陸奧 宗光(むつ むねみつ、天保15年7月7日(1844年8月20日)—明治30年(1897年)8月24日)日本政治家、外交家、武士(紀州藩藩士)、維新元勳。本姓伊達,江戶時代通稱伊達小次郎、陸奧陽之助,號福堂。正二位·勳一等·伯爵。
一、陸奧外交,征戰亞洲
父親是和歌山藩士。幕末時期參加海援隊,維新後得巖倉具視的賞識,步入日本政界,歷任外國事務局御用掛、兵庫縣、神奈川縣知事、大藏省租稅頭、元老院議官。
明治11年(1878年)因牽涉企圖顛覆政府的土佐立志社事件,被免官、入獄5年。出獄後遊歷歐美,歸國後入外務省,明治21年任駐美特命全權公使。明治23年當選第1屆眾議員。歷任第1次山縣內閣、第1次松方內閣農商務相、第2次伊藤內閣外務相。明治27年通過《日英通商航海條約》調印,實現領事裁判權的收回,持對華強硬路線,主導了日清戰爭(甲午戰爭)開戰、講和以及三國干涉還遼的處理。
在明治維新時期參與版籍奉還、廢藩置縣、徵兵令、地租改正併發揮了很大作用。在伊藤內閣外務大臣任上,陸奧宗光在修改不平等條約方面展現其精明幹練,有“剃刀大臣”的外號。他是近代中日關係史上關鍵性的人物之一,利用朝鮮東學黨起義之機,施展“狡獪”的外交手段,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因此,這一時期的日本外交也就冠以“陸奧”之名,被稱為“
陸奧外交”。二、出身名門,交際英豪
1844年8月20日陸奧宗光生於紀伊國和歌山(現在的和歌山縣和歌山市吹上3丁目)的藩士家庭,是紀州藩家老伊達宗廣(伊達千廣)與政子(渥美氏)的第六子。幼名牛麿(うしまろ)。生家以伊達騷動而知名,雖然傳系伊達政宗之末子伊達兵部宗勝(伊達宗勝)的後裔、實際上是古代陸奧伊達家(仙台藩伊達宗家庶流)的分家駿河伊達家之子孫。
家紋仙台牡丹。又稱作伊達小次郎、陸奧陽之助。父親宗廣是知名的國學家和歷史學家,宗光深受其父的影響,秉持尊王攘夷思想。父親曾仕德川御三家之紀州藩,擔任勘定奉行,是負責財政和民政的藩政重臣,幫助藩主進行了一系列財政方面的改革。在宗光8歲時(1852年),紀州藩藩內發生內亂,伊達宗廣在藩內政爭中失敗,從此家庭條件一落千丈,一家人過著困苦和窮乏的生活,陸奧宗光成為窮人孩子早當家的典範。
1858年14歲的陸奧宗光遠離家鄉,奔赴江戶求學,師從安井息軒,後因經常出入吉原被逐出師門。之後又師從水本成美,學成後投身尊王攘夷運動。也是在這個時候,他結識了當時長州藩的年輕志士桂小五郎(木戶孝允)、伊藤俊輔(伊藤博文),還有土佐藩的傳奇英雄坂本龍馬。1863年,陸奧宗光在坂本龍馬的幫助下,進入幕府重臣勝海舟開辦的海軍學校—神戶海軍操練所(由當時的軍艦奉行勝海舟兼任海軍傳習掛(校長),坂本龍馬擔任塾頭(學生會長))。在這裡,他和坂本龍馬等來自幕府和各藩志士一道學習海軍知識,並且長期擔當坂本龍馬的副手和秘書的角色。
1865年閏5月,脫離藩籍的陸奧宗光跟隨坂本龍馬創立龜山社中,從事海運貿易。1867年在此基礎上建立海援隊,陸奧宗光作為主要創始人和核心骨幹,始終伴隨坂本龍馬的行動。他們積極為倒幕運動而奔走,為避免內戰推進大政奉還。
在勝海舟和坂本龍馬的知遇下,陸奧宗光得以發揮他的才幹,他擅長韜略、作戰勇猛,獲得坂本龍馬的垂青。在陸奧宗光的心裡,龍馬哥哥也是個大英雄,他曾經這樣評價龍馬:“他善於變通、思維敏捷,天下無出其右,就像一隻飛馬縱橫馳騁在天空,是一個無拘無束的英豪。”
三、以德報德,以血償血
1867年11月15日,陸奧宗光唯一的朋友居然死在京都近江屋的暗室中。陸奧宗光聽到凶信後立即趕往現場,在寒冷的冬夜,一路狂奔而來的他汗溼重衣,臉上也滿是水漬,分不清是汗水還是淚水。他躍上近江屋樓梯時,映入眼簾的是無比悲慘的景象——坂本龍馬躺在血泊中,汩汩而出的腦漿與鮮血混在一起,將淡黃的榻榻米染成晦暗的深褐色。守著坂本龍馬的屍身,陸奧宗光一夜無眠,痛哭不止。但是,當曙色染紅窗紙時,他的眼中已無一滴淚水,他決意為坂本龍馬報仇。
龍馬被刺殺(近江屋事件)之後,陸奧宗光開始了走上了暗殺的道路。在京都的海援隊和陸援隊的隊士,在海援隊秘書陸奧宗光的帶領下發誓報仇。當時,紀州藩的三浦休太郎(三浦安)被認為是幕後黑手,陸奧宗光認為,佐幕論的實力人物、紀州藩藩士三浦休太郎與大垣藩藩士井田五藏(井田讓)共謀在京都製造不安,另外他是製造了暗殺坂本龍馬、中岡慎太郎的“近江屋事件”的幕後主謀,這主要源於紀州藩所有的蒸氣船“明光丸”與海援隊的運航船“伊呂波丸”相撞的伊呂波丸沉沒事件,坂本龍馬憑藉其政治手腕,致使紀州藩被判向海援隊支付鉅額賠償而結下仇怨。海援隊和陸援隊員們計劃討伐身為紀州藩公用人的三浦休太郎,深感危險來臨的紀州藩,通過會津藩要求新選組為三浦提供安全保衛。
1868年1月1日,陸奧宗光等16名海援隊、陸援隊士襲擊了三浦所在的京都油小路的旅籠天滿屋,即“天滿屋事件”。陸奧的刺殺小隊和新選組在天滿屋展開惡戰,雙方各有一人陣亡多人負傷,面部受傷的三浦則在新選組護衛下倖免於難。天滿屋事件後,陸奧宗光聽說三浦休太郎沒死,心中又氣又恨。他數次尋找機會,試圖再次下手,但一直沒能成功。明治維新後,他又做了細緻調查,發現殺害坂本龍馬的可能另有其人。但事實真相籠罩在迷霧中,他也只有放下不提。
四、明治政府,飛黃騰達
明治維新後,在伊藤博文的推薦下,得巖倉具視賞識,入明治新政府出仕。1868年正月任外國事務局御用掛,受命處理英國公使巴夏禮遇刺未遂事件。1868年4月9日任徴士·外國事務局權判事,1868年6月2日兼會計事務局勤務。1868年6月23日任會計官權判事,負責外國人的接待和向外國購買軍艦。1868年8月10日任大阪府權判事。在戊辰戰爭期間,陸奧宗光與表明局外中立的美國交涉,成功締結石牆號鐵甲艦(東艦)的購買契約,當時,財政基礎脆弱的新政府尚有10萬兩未支付,陸奧宗光與大阪的商人們交涉,僅用了一晚時間就成功獲得借款。1869年2月3日,東艦被交付新政府。
1869年3月4日在大阪府知事後藤象二郎的舉薦下,陸奧宗光任攝津縣知事,1869年6月19日攝津縣改稱豐崎縣,陸奧宗光任縣知事。在明治初年的版籍奉還的過程中,1869年3月陸奧宗光針對地租(土地稅)向中央政府提出租稅制度改革的建議書,主張改革現有土地的丈量方法,確立土地等級制,實行全國統一的地稅,改實物地租為貨幣地租。當時封建大名要求佃戶交的地租是大米,農民不僅有稼穡之苦,還有運輸舟楫的勞累,政府歲入還要受米價波動的影響。
另外日田縣知事松方正義也提出新的丈量土地的方法,但是他們位卑言輕,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土地稅是當時日本最重要的收入,殖產興業的資本積累要靠土地稅來支撐。隨著廢藩置縣,來自封建領主的阻礙被掃除,土地問題又被提到首要位置。1872年5月,陸奧宗光的《田租改革建議》被提交太政官,1872年7月23日陸奧宗光經由大藏大輔井上馨的提拔,兼任租稅頭,與租稅權頭松方正義一起制定《地租改正法》。1873年5月15日—1874年1月15日,陸奧宗光任大藏省三等出仕兼租稅頭。1873年6月17日升任大藏少輔心得(心得,日語意為代理),與大隈重信、井上馨、渋沢栄一共同主導大藏省改革派的活動。
1873年7月28日發佈《地租改正法》,具體規定由《地租改正條例》構成,明治政府於翌年1874年著手推進地租改正。從1873年到1881年,在8年時間裡,對全國的每一塊耕地都用劃一的尺度單位進行了丈量,踏勘了全國的山林原野和田宅地。這項工作是一項極其浩大的工程,不僅要劃定經界,繪製精細的地圖,還有對每塊地劃界、丈量、確定地價、發給執照等等複雜的手續。政府的改革費用達到了3700多萬日元。地稅改革確立了近代土地所有制。封建生產解體,日本的農業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由於政府獎勵開墾,日本的耕地面積在十六年中增加了22%。
五、同情西鄉,入獄留學
明治六年政變後,薩摩閥掌握大藏省,陸奧宗光被排擠出局。1874年1月,因不滿以薩長土肥為中心的明治藩閥政府人事,反對以大久保利通為首的薩長藩閥排斥異己的專橫做法,陸奧宗光憤而辭官歸鄉,他抱著強化紀州藩的理想,為採購武器、僱用教師而前往歐洲。1875年大阪會議,作為政府與民權派妥協的產物,設置了立法機構元老院。1875年4月25日—1875年11月28日任元老院議官,1875年11月28日—1878年6月10日任元老院幹事。1877年12月25日任刑法草案委員會委員。
回到明治政府中心的陸奧宗光仍然對薩長官僚十分厭惡,1877年的西南戰爭之際,土佐立志社的林有造、大江卓等人密謀顛覆政府(土佐立志社事件),陸奧宗光同情西鄉隆盛等叛黨,與土佐派一直保持聯絡,1878年8月事件被發覺,陸奧因此被捕入獄,判刑5年,並褫奪官位、削去藩籍。在獄中,他一方面寫信給妻子亮子,一方面著書立說,還翻譯了英國功利主義哲學家傑里米·邊沁的著作《道德和立法原則概述》、《為利息辯護》。後來,陸奧居住的山形監獄發生大火,差點把他給活活燒死。這下把老朋友伊藤博文嚇壞了,他趕緊把陸奧宗光轉移到剛剛建成的設施最完備的宮城監獄,還特別安慰他說,放心吧,這裡很安全,你就安心在這修養吧。
1883年1月,陸奧獲得特赦出獄,昔日的自由民權同志立即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伊藤博文深恐陸奧宗光再次捲入反政府運動中。伊藤博文勸他說,你還是去歐洲考察。陸奧宗光覺得博文說得很有道理,1884年赴英、奧、德等國考察憲政。在西方的日子裡,陸奧宗光在倫敦細細研究英國政府的政治運作方式,尤其對內閣制度、議會構造作了詳實的考察。他對比了各國的議會制度、憲法制度。他將心得記在筆記本上,在他回國時,已經積攢了厚厚7本筆記。
六、復歸政界,外交世界
1886年2月陸奧宗光歸國,10月被井上馨外相招攬進外務省工作,不久,他便深感明治政府在外交上的失敗。明治政府發軔後,巖倉具視就帶領使節團前往歐美,試圖改正不平等條約。12月28日任辦理公使,敘敕任官二等。1887年4月12日—10月21日任法律取調委員會副委員長。1887年(明治20年)4月27日任特命全權公使,敘敕任官一等。1888年2月10日派駐美國華盛頓,1890年2月4日兼任駐墨西哥合眾國特命全權公使,與墨西哥簽訂了開國後第一個平等條約《日墨修好通商條約》。
1890年5月17日—1891年5月6日任第一次山縣有朋內閣農商務大臣。1890年(明治23年)7月1日參加第一回帝國議會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在和歌山縣第1選區當選為眾議員,成為內閣閣僚中唯一的一位眾議院議員,致力於最初的議會政黨活動。陸奧的入閣,期待第一屆帝國議會順利進行(今天被稱為國會對策)。事實上,初代眾議院議長中島信行是陸奧宗光在海援隊的親密戰友,曾經的部下、自由黨領袖星亨也是他的終生密友,這有助於議會對策。當時擔任農商務大臣秘書官的是陸奧宗光的心腹原敬。陸奧死後,他的同志們西園寺公望、星亨、原敬擁立伊藤博文建立立憲政友會。
1891年5月6日—1892年3月14日任第一次松方正義內閣農商務大臣。因內閣規約提案,與薩摩閥發生衝突。1891年11月,在後藤象二郎、大江卓、岡崎邦輔的協助下發行日刊新聞《寸鐵》,批判松方內閣。1892年2月15日第二回眾議院議員總選舉,發生了內務大臣品川彌二郎、次官白根專一指揮干涉選舉事件,造成流血衝突和朝野對立,民選議員出身的農商務大臣陸奧宗光不滿藩閥政府的惡行,憤而辭職退出內閣。1892年3月14日—1892年8月8日任樞密顧問官。
七、外相時代,外交之父
1892年8月8日—1896年5月30日任第二次伊藤博文內閣外務大臣。任內積極推進修改條約活動。1894年(明治27年),他負責與英國簽署《日英通商航海條約》,成功廢除了西方列強自幕末時期與日本所訂下的不平等條約中的治外法權,廢止領事裁判所及恢復一部分關稅自主權。以後,與美國實現《日美通商航海條約》的調印,與德國、意大利、法國同樣實現條約改正。在陸奧宗光擔任外務大臣時代,日本陸續與昔日簽訂不平等條約的15國達成條約改正。1894年(明治27年)8月29日以條約改正之功勳敘爵子爵。
1894年5月朝鮮甲午農民戰爭(東學黨起義),隨著清朝出兵朝鮮,日本亦出兵對抗。7月23日佔領朝鮮王宮,成立開化黨的親日政權(甲午更張)。25日,豐島海戰標誌著日清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的開始,他在日本的外交政策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成功促使英國和沙俄的中立,陸奧宗光的戰時外交維持著與英國的協調,其對清強硬路線與參謀次長川上操六的戰略一脈相通,均主張與中國一戰,史稱“陸奧外交”。陸奧外交影響和改變了亞洲的國際政治關係格局。
甲午戰爭後,1895年4月,他與伊藤博文作為日清講和條約全權辦理大臣,與中國清政府簽署《馬關條約》,使戰爭在有利於日本的情況下結束。但是後來在俄國、德國、法國三國的干涉下,日本不得不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即“三國干涉還遼”。由於陸奧宗光在戰爭中積極奔走,出謀劃策,1895年8月20日以日清戰爭之功勳晉封為伯爵。
明治政府開始,日本就著力於修改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從1871年起,迄於1892年,歷時二十年,經過多次日本歷屆政府與歐洲諸國交涉和談判,皆無結果。陸奧宗光任外務大臣後,鑑於國內矛盾日益尖銳,為轉移朝野視線,確定了對外發動征服戰爭的方針。但又認為“既不能發動無故之戰爭”,則“惟一之指望只有修改條約”。他排除了對外強硬派的干擾,決定採取低姿態首先與英國談判。當時,遠東國際形勢的基本格局是英俄對峙。自1891年俄國宣佈修築西伯利亞鐵路後,英國感到它在遠東的優勢地位受到挑戰,頗想利用日本作為防俄的前哨,因而希望與日本接近。在相互需要的情況下,陸奧也就順水推舟,滿足英國提出的某些要求。如條約批准後要五年才生效、廢除治外法權、日本對英國人開放內地等,使談判取得了突破性進展。1894年7月16日,日英改約的《通商船海條約》在倫敦簽字。英國外交大臣金伯利(WedehouseJohnKimberley)在簽字儀式上當著日本駐英公使青木周藏的面致祝辭稱:“這個條約的性質,對於日本來說,比打敗中國的大軍還要有利。”改條約的成功,便完全排除了先前陸奧對發動侵華戰爭會引起英國干涉的擔心和憂慮。
1911年,時任外務大臣的小村壽太郎最終獲得了關稅自主權。至此,明治政府才終於廢除了所有不平等條約。從不平等到平等,這條艱難的道路,日本走了整整40年。
早在甲午戰前,陸奧宗光就患有肺結核病,戰後病勢趨於嚴重,三國干涉的到來使閣議面臨重大難題,而已經住進兵庫縣舞子療養的陸奧在病床上應對決斷。1896年(明治29年)5月30日辭去外務大臣,在大磯別邸(聽魚莊)休養,在這段時間裡,與竹越與三郎編輯發行雜誌《世界之日本》,並以匿名投稿。晚年的陸奧宗光一面養病,一面撰寫關於他的個人外交回憶錄,稱為《蹇蹇錄》(けんけんろく),“蹇蹇”兩字,出自《易經·蹇卦》“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之語。陸奧從此表白自己不顧自身而效忠天皇之心。陸奧在書後說明著述此書的目的,是通過概述甲午戰爭期間(包括三國干涉還遼事件)。“充滿複雜糾紛的外交始末”,表明當時面對接踵而來的外交危機,無一不是“深入斟酌內外形勢,權衡於久遠未來之利害,深思熟慮”而做出的決策,才使日本終得“在千鈞一髮之際,挽救危機,保持國安民利之途”。
八、為國效力,忘記死神
確實,陸奧宗光雖表面桀驁不馴,卻實在是深有城府的狡獪角色。在任外務大臣時,他巧妙周旋在英、俄等列強之間,合縱連橫,拉抬打壓,為日本獲取了較好的國際環境。1894年,他以平定朝鮮叛亂為藉口,步步為營,最終挑起了甲午戰爭(日本稱為“日清戰爭”)。豐島、成歡、黃海、旅順口、威海衛等一系列戰役後,日本不僅控制了朝鮮,更將侵略觸角深入到遼東。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陸奧宗光與伊藤博文一起參加了《馬關條約》(日本稱為《下關條約》)的簽署,剛剛廢除日本不平等條約的陸奧宗光又將更加不平等的條約加諸於自己的鄰國身上。
為了獎勵陸奧宗光在條約簽訂上的貢獻,明治政府封他為伯爵。但是,此時的陸奧宗光已經快到了燈盡油枯之時。他一直深受肺結核困擾,醫生也一直囑咐他靜養,他在《馬關條約》簽訂後就趕往兵庫縣療養。但是,俄法德列強不願看到遼東半島落入日本手中,“三國干涉還遼”事件隨後爆發。陸奧宗光在兵庫縣的病床上依然忙於外交事務,他日夜忙碌,身體也越發虛弱。不久,實在無力支撐的陸奧宗光辭去了外務大臣職務,專心療養身體。偶然有舊時好友前來看望,他總是不忘詢問國事。
1897年8月,陸奧宗光已經形銷骨立,醫生也斷言他已到了最後時刻。他的前妹夫、好友中島信行得知他病重,專程前來探望。病床上的陸奧宗光並無悲傷之情,他對中島信行說:“今日死別,並無傷感。只恨不能繼續為國事奔忙。”這位徹頭徹尾的政治家在臨死前,想的也不是妻子兒女,而是早已與自己無關的國事。他並沒有為自己的生命即將終結而傷感,只遺憾不能再繼續為國效力。
陸奧宗光死於1897年8月24日,享年53歲。 陸奧宗光的確不負“剃刀大臣”之名。他表面冷淡倨傲,其實極富計策,心機深沉。坂本龍馬看出了他的才能,伊藤博文更將他用得得心應手。陸奧宗光正是一把鋒利的剃刀,伊藤博文將他攥在手中,在外強中乾的大清帝國身上劃出了深深的傷痕。
九、武士藝妓,維新伉儷
圖上的這位美女叫亮子。這略帶憂傷的精緻側顏,是她最為有名的一張照片。看她的五官輪廓,這······這······是天海佑希的前世???看來這種英氣十足的五官,是大和民族的一貫審美!
亮子出生在江戶(東京)的一個沒落武士家庭,父親金田蔀曾經是個旗本。
明治初年,亮子以藝名“小鈴”出道,成為東京著名花街——新橋柏屋的藝伎。
很多人以為藝伎就是操皮肉生意的,但事實上,明治時期到現在,日本藝伎有嚴格行規:之賣藝不賣身(兩情相悅相約的除外)。
不過,要想成為藝伎非常難,女孩10歲左右就得進藝伎館嚴格訓練,需要學習花道,茶道,歌舞等等技能,樣樣精通的,才能稱為藝伎。其中佼佼者稱為花魁,能當上花魁的那都是至高無上的榮耀了。
當時的日本,很多家庭視女兒能當上藝伎為榮。
亮子因為貌美,技藝精通,很快被稱為新橋數一數二的美貌花魁。不過,雖然置身花柳界,亮子的品行似乎很好,外界一度對她有“討厭男人”的評價。
明治5年,亮子遇到了陸奧宗光後,兩人一見鍾情。就好上了!
亮子在當藝伎時已小有名氣了,但真正讓她名聲大噪的是鹿鳴館外交。美貌出眾的她被稱為"社交界之花"。
亮子對他是真愛,不僅17歲就嫁給大她一輪的陸奧宗光,為他主持內外,對他和前妻生的三個孩子也很好。
十、父慈子愛,為子出家
中日甲午戰後,日本首相陸奧宗光代表日方到中國來訂立馬關條約。當他要出發時,不幸女兒染病在身,他囑咐家人,沒有重大的事故,不必通信。正當和約簽訂至緊要關頭時,家書來了,說女兒病況嚴重,希望見父親最後一面。
外相伊藤博文安慰他說:「你放心回去好了,這裡的一切我來負責處理。」披星戴月的趕回家裡,奄奄一息的女兒,見到盼望已久的父親回來了,很高興的說:「父親!我就要和你永別了,但是我有一個問題一直梗在心中,等著您回來替我解答。」
「什麼問題,你說好了。」「我要死了,我死了以後要到那兒去呢?」身為政治家的陸奧宗光,雖然博學多聞,但是對於女兒臨終前的問題,竟然不知如何回答?不過他畢竟才智過人,安慰女兒說:「死後去那裡,我不知道。但是我經常看你母親在唸佛,我想佛陀會帶你到一個很好的地方去。」他的女兒聽到此話,帶著安詳的笑容離開了人間。陸奧宗光因為沒有辦法解答女兒的疑團,於是開始研究佛教,終於選擇了佛教的信仰,並且出家當了和尚。
結束語:作為政治家的陸奧宗光表面冷淡倨傲,其實極富計策,心機深沉。至死方休的實施合縱連橫,拉抬打壓,為日本獲取了較好的國際環境。的確不負“剃刀大臣”之名。“陸奧外交”作為明治時代的明證,被尊稱為“日本外交之父”是名副其實。
作為丈夫和父親,陸奧宗光也能做到琴瑟和鳴與父慈子愛,無疑可作為亞洲男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表率!
閱讀更多 我來讀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