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誰是三國第一猛將?為什麼?

聖母程心


東漢末及三國時期最能打的將軍,是誰?羅貫中說的不算。

如果按《三國演義》來評論,武功高強,天下無敵的將軍,是呂布!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合力戰呂布,才將呂布打敗!

如果按正史《三國志》來評論,東漢末及三國,最勇猛最能打的將軍,是孫堅。不是呂布。

因為呂布被孫堅打敗!華雄被孫堅斬殺!董卓抵擋不住,敗走。

《三國演義》中,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為什麼會描寫孫堅做先鋒打頭陣呢?是有道理的,羅貫中不傻,整個真正的“天下第一”出來打頭陣!

這個真正的“天下第一”是孫堅。

正史《三國志》記載,關東各路軍閥(以袁紹袁術為首)會盟討伐董卓,是長沙太守孫堅率軍打頭陣。

當時董卓派將軍胡軫迎戰。胡軫驕橫,對部下態度惡劣,所有部將都討厭他,都想壞他的事。其中,呂布最反動,為了整垮胡軫,不斷搗亂,謊報軍情,引誘胡軫上當。結果,胡軫兵敗,他的部將華雄被孫堅斬殺!

董卓見孫堅勇猛無敵,親自率軍來戰孫堅,也吃敗仗。董卓沒法子,率軍退走,留呂布斷後。孫堅奮勇追殺,呂布與孫堅交戰,抵擋不住,也被孫堅殺敗。

歷史記載

“董卓親自引兵與孫堅交戰,結果遭到孫堅重創,他留下呂布掩護,自己轉守澠池和陝城。孫堅揮兵,進攻洛陽,與呂布接戰,呂布最終不敵而敗走,孫堅大軍進入洛陽”。

——看清楚了:是孫堅打敗呂布!

三國中,孫策勇冠三軍,那不是白來的,是祖傳基因,他爹就是勇冠三軍的大將!

但是,《三國演義》史料價值低,不足為信,所以將呂布評為“三國第一名將”不夠準確!

總之,如果呂布是“名將第一”,那麼孫堅就是打敗呂布的“名將超第一”。

還有一個更牛逼的將軍,姓徐,名榮,他打敗了孫堅!打敗了曹操!

當時孫堅率領豫州兵追擊董卓,一不小心被徐榮包圍,死戰突圍,連頭盔都丟掉!

(三國演義中,孫堅頭盔丟掉,由祖茂將頭盔掛樹上。這一事件在《三國志》是出現在徐榮殺敗孫堅的戰鬥中。沒華雄的事。)

曹操率領本部兵馬追擊董卓,途中遇到伏兵,就是徐榮的兵馬。曹操被徐榮殺敗,幸得曹洪相救,狼狽逃回。

歷史上的徐榮,勇悍無敵,把“名將超第一”孫堅都打敗了!

而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卻將徐榮寫成無能之輩,與夏侯惇交戰數合,被夏侯惇斬於馬下!

史料記載:

“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郡兵討卓。卓先遣將徐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旻,烹之”。《後漢書-董卓傳》

——徐榮打敗孫堅,生擒穎川太守李旻,並且將李旻煮熟了!

“堅移屯梁東,大為卓軍所攻,堅與數十騎潰圍而出。堅常著赤罽幘,乃脫幘令親近將祖茂著之。卓騎爭逐茂,故堅從間道得免。茂困迫,下馬,以幘冠冢間燒柱,因伏草中。卓騎望見,圍繞數重,定近覺是柱,乃去。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三國志-孫堅傳》

孫堅這次戰鬥,是與徐榮交戰,被徐榮殺敗,丟掉紅纓頭盔!

但孫堅也牛逼,很快集合部隊,重整旗鼓,在陽人打敗董卓部隊,並將都督華雄斬殺!

——斬華雄的人,是孫堅。不是關羽。

如此說來,三國第一名將,應該是徐榮?可是,董卓死後,徐榮反正,投靠王允。後來王允派徐榮與李傕、郭汜交戰,徐榮戰敗身亡。

有人說,按正史評論,東漢末及三國第一名將是關羽。

這個評價對嗎?如果關羽是名將第一,那麼徐晃救援樊城,殺敗關羽,攻破關羽重兵防守的四冢營寨!徐晃豈不是“三國名將超第一”?

羅貫中為啥不舉關羽第一?還要劉關張三英戰呂布?這樣描寫肯定有道理的。

我認為孫堅排第一,比較有說服力。當然,徐榮是超第一。

因為徐榮戰死,是兵少,寡不敵眾。李傕、郭汜兵多,都是西涼精銳。

附錄徐榮史料:

玄菟人(一說為遼東襄平人,《公孫度傳》中說公孫度本遼東襄平人,遷居玄菟,為同郡徐榮所舉,任遼東太守。同郡當是同“玄菟”郡);東漢末年將領。本為中郎將,曾向董卓推舉同郡出身的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於汴水之戰中擊敗曹操的獨立追擊軍,以及在梁東之戰中擊敗孫堅的部隊。董卓死後,接受司徒王允收編,王允命徐榮與李傕、郭汜交戰,因部將胡軫投降,寡不敵眾,於新豐之戰被擊敗,死於亂軍之中。

大城公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大城公


正史中誰是三國第一猛將?

既然提到正史,那我們就避開《三國演義》及野史不談,只談談歷史上發生過的事

一呂二趙三典韋民間一直流傳有這個排名,那我們就在這個基礎上和大家談談到底誰才是三國第一猛將

呂布

呂布,字奉先,擅長騎射,被稱為飛將,人稱“馬中赤兔,人中呂布”,轅門射戟,虎門關前幾回合挑死方悅、穆順、潘鳳等,戰樂進、許褚、夏侯惇、夏侯淵等名將皆可從容全身而退,這“人中呂布”之名也是名副其實的。

布便公馬 ,臂力過人,號為飛將英雄記曰: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切欲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各兩罷。

趙雲

趙雲趙子龍,身高八尺,姿態雄偉,乃不世英雄呀,但正史對他的描寫相對較少,《子龍傳》只有僅僅幾百字,但長坂坡之戰在曹軍中殺得七進七出,全身而退,隻身救嫂出入如自家,斬楊明、殺張旭;挑朱慈、錘高平等諸多戰績,趙雲也為一員猛將

雲身高八尺,資嚴雄偉,為本郡所舉。及先生為曹工所追於當陽長板,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及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及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典韋

陳留已吾人,相貌魁梧,膂力過人。單手擎旗、膽量過人,世稱“古之惡來”,是曹操的貼身保鏢,

韋戰於門前,賊不得入。兵遂散從他門併入,時韋校尚有十餘人,皆殊死戰,無不一當十。賊前後至稍多,韋以長戟前後擊之,一叉入,輒十餘矛摧。左右死傷著略盡。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博之。韋雙挾兩賊擊殺之,徐賊不敢上前。韋復前突賊,殺數人,創重發,瞋目大罵而死。

上面幾位都可謂是一代名將,但都稱不上第一猛將,何為猛將?萬軍從中取敵人首級、立馬無可攔著,說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我要說的是誰了吧。

沒錯,就是武聖關羽關二爺,溫酒斬華雄、怒斬荀正;北海斬管亥、賺城斬車冑;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萬人從中斬顏良,實乃三國第一猛將。

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主諸將莫能擋著,遂解白馬圍。



歷史伶俜者


演義中的呂布

誰是三國(包括東漢末年)第一猛將有人會說了,這還用問麼?當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呂布!呂布“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在《三國演義》中,呂布的武力第一是當之無愧,輕而易舉的斬殺方悅、穆順、重傷武安國,數會合敗公孫瓚,面對劉備關羽張飛的圍攻也不落下風。雖說呂布似乎沒有斬殺過名將,但那是因為斬殺的人還沒來得及成名就被斬殺了,和呂布交戰過的關羽,斬殺華雄、顏良、文丑也是輕而易舉,卻依然不是呂布的對手,反襯了呂布武力之強大,然而在正史記載中,呂布真的是第一猛將麼?

正史中的呂布

諸侯討伐董卓之時,劉備還只是附屬於公孫瓚,正史中公孫瓚並未參與討伐董卓,而是“引兵入冀州,以討卓為名,內欲襲馥。”公孫瓚以討伐董卓的名義進軍冀州,實際上是想要偷襲韓馥奪取冀州,既然劉備跟隨公孫瓚,自然也在冀州。因此,劉備不會出現在討董前線,史書上並未記載呂布與劉關張的交鋒,甚至沒有呂布斬殺大將的記錄。實際上真正的戰爭並不是演義描述的那種主將單挑,單挑贏了,不管兵力差距,敵人就一定會潰敗的場景,真正的戰爭大多數情況下是短兵相接,哪有時間給主將去單挑呢?跑過去單挑會被當成活靶子射成刺蝟的,就算主將身先士卒,那也是跟隨大部分一起衝的,不會去單挑的。

因此,三國志中,不僅僅是呂布,其他人也幾乎沒有斬將記錄,《三國志》原文只是說呂布“驍武”,並沒有說呂布武力天下第一,《英雄記》則記載了呂布與郭汜的一次單挑,大家會以為,郭汜無名小輩,怎麼會是呂布的對手?郭汜馬上要成為呂布的戟下亡魂了。,然而最終結果卻是,呂布雖然更勝一籌,但是還是讓郭汜全身而退了,顯然達不到小說那種武力級別。

轅門射戟是否真實存在?

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鬥”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三國志

當然,轅門射戟之事,並非演義虛構,正史的確有記載,從呂布高操的射箭技術可以看出來,呂布的武力水平也差不到哪裡去,呂布擅長弓馬騎射,被稱之為“飛將”,意為呂布的射箭技術可以和射箭射進石頭裡面的飛將軍李廣相提並論。

關羽才是三國第一猛將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三國志

其實在正史中,關羽才是三國第一猛將,因為關羽,是《三國志》記載的唯一一位於萬軍之中斬殺敵軍主將的人,而且關羽斬殺的顏良還不是普通將領,是袁紹手下第一大將,史稱“勇冠三軍”,僅僅憑藉萬軍之中斬殺顏良,就已經當之無愧的稱為三國第一猛將,郭嘉是這樣評價關羽的:“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郭嘉以萬人敵稱讚關羽,可見斬殺顏良給曹操集團帶來的震撼。

參考文獻:

《三國志》


亭殿閣


古人打架,講究三個東西。

第一,人要高大健碩,有千斤之力,年歲不能太大。

第二,兵刃要趁手,胯下坐騎可以吃的住力。

第三,戰術要安排合適。

這三個東西要放在一起來看,這樣才能讓“猛將”發揮出最大的優勢。

照這樣來看,三國分四個階段。有四位武將是比較突出的。

第一,呂奉先。三國前期第一猛將,虎牢關前力戰三英,座下八健將,基本上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能讓威震逍遙津的張文遠為他做副將,很明顯單論武力,獨此一檔。

第二,關雲長。前中期第一猛將,雖然過關斬將斬顏良誅文丑在正史中不能算是關羽的功績,但是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這樣的功名基本上在前中期也是無人能及的。

第三,馬孟起。潼關前殺的曹老闆一塌糊塗,又幫劉備拿了漢中。雖說有西涼世家支持,但是以西涼兵來對抗曹老闆的虎豹騎+青州兵。所以實力上沒的說。

第四,文次騫。文鴦這個人主要活躍的時期,說是魏末,實為晉初。驚殺佔盡上風的司馬師。《晉記》中是這麼描述的。文淑,字次騫,小名鴦,有武力籌策。楊休、胡烈為虜所害,武帝西憂,遣淑出征,所向摧靡,秦涼遂平,名震天下。為東夷校尉,姿器膂力,萬人之雄。


曰十三


要想弄清楚正史中的誰是三國第一猛將,咱們看看史料中是怎麼描述的。

呂布,號為飛將,時人語“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轅門射戟,陳壽說呂布有虓虎之勇。

關羽,誅殺顏良,擒于禁,斬龐德,程昱等稱關羽張飛皆萬人之敵也。

張飛,長坂坡退曹兵,義釋嚴顏,巴西大破張合,萬人敵。

其餘馬超正史中被許褚嗔目嚇的不敢妄動,可以退出第一猛將的角逐,黃忠趙雲要比關張低一等級,夏侯諸曹有將帥之才,但論勇猛不如關羽,五子良將在徵顏良時候的表現已經說明不如關羽,曹氏一方只有許褚典韋有資格爭第一猛將。孫氏一方當屬有項籍之勇的孫策有資格。

所以現在是呂布張飛關羽典韋許褚孫策角逐了,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這幾個人沒有正面交鋒過,從三國志記載來說,關張萬人敵和呂布的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相對評價要高些,念在呂布名揚天下最早,裝備最好,並且是誅殺董卓的功臣元勳,就略壓關張一籌,排名第一吧。


靖遠0204


正史裡以勇武出名的有以下幾個:

關羽、張飛在正史裡以萬人敵出名,後世也常以關張之勇來形容猛將。兩個人也都是實戰記錄,關羽斬顏良一戰是衝入萬軍之中,“莫能當者”,將顏良斬首。張飛在當陽“據水斷橋”,曹操各軍“皆無敢近者”。

呂布在《三國志》裡記載是“以驍武給幷州”,“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在袁紹手下和張燕作戰時,“常與其親近成廉、魏越等陷鋒突陳,遂破燕軍”。後來和袁紹不和,離開時袁紹派人追擊,結果“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許褚“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在曹操和馬超單獨會見時,馬超本來打算捉曹操,但是許褚在一邊“瞋目盼之,超不敢動”。還有典韋,張繡襲擊曹操的時候,典韋死守大門,“戰於門中,賊不得入”,帶著10幾個部下“皆殊死戰,無不一當十”,最後被圍攻而死,也是一個猛將。





不沉的經遠



HK4606929447241


關羽,正史三國第一武將


賽車手刺克


照後事和當時都應該是關羽


歷史秘密


肯定關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