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與阿聯酋的油船是被誰襲擊的?是伊朗乾的?還是美國、北約栽贓?洗衣粉再次上演?

國際小曉生


這事兒不會是美國人乾的!我可以用排除法,拿出各種理由首先解除美國佬的作案嫌疑。

(圖:美軍航母戰鬥群)

第一,別看美軍大兵壓境,其實是“極限施壓”手段,美國想開打還施什麼壓?直接就開幹了

美國人沒那麼多彎彎繞,要麼就極限施壓、經濟絞殺,要麼就真刀真槍直接開幹。絕對實力擺在那兒,它不會先費了半天勁制裁,然後再對伊朗動武,那樣的話豈不等於脫了褲子排氨氣,多費了一道手續?


(圖:美軍林肯號航空母艦)

第二,發動戰爭的程序不對。美軍開打總統要對五角大樓下令,須經國會批准並安排預算

美軍要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按規定戰區司令甚至五角大樓是不能夠擅自做主的。

正常的發動戰爭程序,是總統首先提議,經國會吵架研究表決批准,眾議院財委會安排特別軍費預算,總統這才能給五角大樓的國防部下達開戰指令,國防部再責成參聯會制定作戰計劃,分派和調動兵力。

(圖: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

一切都必須按照相應的程序按部就班往下推進,哪能說打就打呢?

第三,美國的軍事準備還沒有完全做好,這時開戰等於送給伊朗方面一大批現成的人質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打無準備之戰,美國尤甚。海灣戰爭美國調動成千上萬運輸機和貨船,忙活“沙漠盾牌”計劃大半年,這才勉強湊齊開戰的兵力與裝備。現在僅憑一個林肯號航母戰鬥群,四架B52轟炸機,十來架F35隱形戰機,怎麼可能莽撞動手?

美國用來防身的愛國者導彈還沒部署到位,林肯號距離波斯灣還有1000公里。此時開戰等於把海灣地區的小跟班國家、眾多軍事基地如阿聯酋塔拉夫、卡特爾烏代德、 巴林第五艦隊司令部等連同駐軍通通送給伊朗導彈當“人質”。

(圖:美軍B52同溫層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抵達烏代德基地)

第四,美國人不會僅為了尋找戰爭藉口,就拿自己的海灣小兄弟開刀,會讓自己陷入孤立

在戰爭準備尚未就緒的情況下,美國僅僅為了尋找一個動手的藉口,就首先拿自己的海灣小兄弟國家的油輪開刀。這就好像團伙鬥毆沒開始,先把自己的手指砍斷幾根,把自家幾個小馬仔爆扁一頓。難道美國揚言將伊朗石油輸出清零的同時,把自己的智商也清零了嗎?

(圖:特朗普與沙特王儲)

第五,對伊朗動武所冒的政治風險過於巨大,哪怕是任性的特朗普也無法承受未知後果

美國最有名的戰略智囊機構蘭德公司近日發佈一份研究報告,表明美國總統特朗普目前最看重、最在乎的工作選項是2020年謀求連任。

報告還指出,特朗普所作所為已經提前透支了美國的影響力。美國眼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佈局處處爛尾:阿富汗坐困愁城,伊拉克四分五裂,敘利亞節節敗退,美國在利比亞乾脆抽身事外,可以說是按下葫蘆起了瓢。

(圖:美軍在中東地區戰場)

這種情形下打伊朗,其中的變數和風險太大,打不好不但特朗普連任希望泡湯,甚至可能讓美國再陷泥潭,給俄羅斯與東方大國創造趁機發展崛起的機會。

綜上,美國不存在動機及理由向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的油輪下手,所以美國的嫌疑首先可以排除。

至於是否是伊朗乾的?我個人認為可能性較大。因為如果海灣各國石油通過富查伊拉管道繞開霍爾木茲海峽,伊朗手中就失去了要挾美國和世界的一大殺器。於是伊朗擺出一副隨時可以廢掉富查伊拉港的架勢,保住封鎖海峽的巨大威懾力。

伊朗不一定自己動手。它完全可以指使胡塞武裝代勞,只要外界無法拿到伊朗主謀的石錘證據,伊朗雖然沒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卻達到了跟封鎖海峽同樣的震懾效果——不讓我賣油,那大家誰都別想賣!

(圖:參加軍演的伊朗士兵)

我個人覺得伊朗高層一定得出了戰略研判結論:起碼美國不願馬上就開戰。於是伊朗為了擺脫疲於招架的被動局面,列出一副破釜沉舟、不惜一戰的架勢,逼迫美國做出選擇——要麼開打,要麼為我解禁鬆綁。

篇幅所限就回答到這裡,多謝閱讀!


回馬一腔


有時候有些事兒“巧”地讓你心驚肉跳。美國的林肯號航空母艦剛開到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70海里處的10艘油輪突然爆炸起火了。富查伊拉港屬於阿聯酋的地界,爆炸起火的油輪則是沙特和阿聯酋等4個國家的。這好像就是有人寫好了劇本在演戲一樣,是歡迎美軍的禮炮呢,還是下馬威呢?究竟是誰幹的?總不至於是自燃的吧!

製造了10艘油輪爆炸起火事件的幕後策劃者,無外手是四夥人:要麼是伊朗,要麼是美國,要麼是胡塞武裝,要麼恐怖組織。

那油輪爆炸起火對誰最不利呢?當然是伊朗了。美伊局勢現在劍拔弩張,大有戰爭一觸即發之勢。如果是伊朗做的話,那不就等於是引火燒身或自己找死嗎——直接對準美軍引爆戰爭導火索嗎?

如果是恐怖分子所為的話,那為什麼過去了幾十個小時無人站出來承認呢?刷存在感又默默無聲,這極不符合恐怖組織的行事風格。

也門胡塞武裝會不會做這缺德的事呢?可能性也不大。因為胡塞武裝背後的金主其實就是伊朗,在最關鍵時候給主子添亂的事兒一般不會去做。

那剩下的就只有美國了。或者美國的幫兇了。會是美國人指使乾的嗎?可能性最大。因為美國有作案動機。油輪爆炸對美國最有利。現在美國亟需要一個藉口或者抓手,對伊朗升級制裁或者動武。或者有人會替美國分憂,幫著美國化解難題。從美國曆次的經驗看——阿富汗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等等,都需要一個首開戰端的藉口,那怕是自導自演的肥皂劇,那怕是把洗衣粉當生化武器也行。

這次遊輪爆炸後,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態度確實令人生疑——出奇的平靜。就連事發所在地阿聯酋和受害方沙特的態度都令人生疑,只是說有人“蓄意破壞”。而最大的嫌疑者伊朗卻一反常態,要求沙特公開真相以正視聽,有點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坦蕩氣概。

10艘油輪爆炸起火這件事是一個強烈的信號,美易局勢仍有陡然升級的可能——擦槍走火也未可知。美伊之間是打還是談,或者是美國以打促談,凡事皆有可能。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白宮的鷹派三駕馬車——安全顧問博爾頓、國務卿蓬佩奧、副總統彭斯,一貫主導對伊朗強硬,想以武力解決爭端。可能到頭來會使動亂的中東局勢更加風雲跌宕,美國也可能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書中有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黎巴嫩媒體的報道,5月12日,位於阿曼灣一側的阿聯酋富查伊拉港內有7至8艘油輪因爆炸起火。後經阿聯酋和沙特的官方證實,確有4艘商船在富查伊拉港的外海遭到蓄意破壞,但未造成人員的傷亡。這4艘商船分別屬於沙特和科威特。這次商船的爆炸起火正處於美國和伊朗關係的敏感時期,而且事情過去了兩天,但尚未有任何組織“認領”。所以,人們紛紛猜測是誰幹的?就連中東一些主流媒體也加入了猜測的行列。它們都在問此舉意在何為?是否會在中東地區引發一場戰爭?

關於阿聯酋富查伊拉港商船爆炸事件的製造者是誰的猜測,綜合了各方的評論,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一,恐怖主義所為,它們有意製造恐慌。二,伊朗所為,警告海灣國家不要幫助美國,不要助紂為虐。三,以色列所為,嫁禍於伊朗,讓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國家更加痛恨伊朗。四,美國所為,目的也是嫁禍於伊朗,以便為對伊朗動武尋找藉口。應該說,從理論上分析,這四種可能都存在,也都有動機。但是,否符合邏輯才是作出正確判斷的依據。另外,在做出判斷時,還應該瞭解一下阿聯酋富查伊拉港的重要性和中東地區目前的局勢。


阿聯酋富查伊拉港位於穆桑代半島靠近阿曼灣一側,是阿聯酋的一個重要的綜合性港口,不僅可以起運石油,還是阿聯酋其他物資的中轉碼頭。對於石油運輸來說,富查伊拉港有一點不足,但同時又有一個最大的優勢。一點不足是,阿聯酋的石油需要通過輸油管道才能運抵港口。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從富查伊拉港起運的船隻不需要經過敏感的霍爾木茲海峽。請記住,這才是重點。這才是為什麼要選擇富查伊拉港下手的重要原因,才是該事情引起這麼大反響的重要因素,才是人們判斷誰是這起事件幕後黑手的重要依據。


5月2日以後,美國取消了所有國家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權,對伊朗石油出口實施了“清零計劃”,驟然加劇了美伊關係的緊張程度。如果美國的“清零計劃”順利實施,必然會嚴重影響伊朗的國民經濟。伊朗國內的民生也會受到沉重打擊。這顯然不是伊朗政府所能承載的壓力。所以,伊朗顯然不會坐以待斃。於是,伊朗也實施了一系列反制措施。比如準備不再承擔伊核協議中的部分承諾;比如要拋棄石油貿易的美元結算體系;比如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等。而美國亦做出了相應的針對性部署。比如,5月10日,美國的林肯號航母戰鬥群已經通過蘇伊士運河,正經過紅海進入阿拉伯海,而在中東地區遊弋的航母還有斯坦尼斯號和艾森豪威爾號航母。5月9日,美國的4架B52重型戰略轟炸機已經在卡塔爾的烏代德軍事基地部署到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所有軍事基地都已經進入高度戒備狀態。現在的中東地區可謂是戰雲密佈。可是,此時卻發生了富查伊拉港油輪爆炸事件,顯然,絕非巧合。


在瞭解了阿聯酋富查伊拉港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中東局勢後,我們來逐一分析一下富查伊拉港商船爆炸失火事件的四種可能性。一,恐怖分子的製造混亂之舉。伊斯蘭國是中東地區最大的恐怖組織,在敘利亞戰場上,經過國際社會兩年多的圍剿,它們已經基本上沒有了立足之地。但一些殘餘勢力仍然在世界各地時不時的興風作浪。比如前不久發生在斯里蘭卡的多起恐怖襲擊事件,據說就與伊斯蘭國恐怖組織有關。中東地區是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的老巢,中東地區越混亂,它們就越有生存空間。而在富查伊拉港製造商船爆炸案的話,中東各方就會互相猜忌,再加之伊朗和美國關係的敏感時期,美伊雙方或者是多方就會加大擦槍走火的風險,中東地區就可能陷入混亂。所以,伊斯蘭國也有製造富查伊拉港商船爆炸案的嫌疑。但是,伊斯蘭國一般情況下都會炫耀,但目前它們卻並沒有吭聲,很蹊蹺。


富查伊拉港商船爆炸案的第二種可能,是伊朗的警告之舉。伊朗總統魯哈尼曾暗示性的說過,如果美國對伊朗過分施壓的話,作為反制措施,伊朗也不排除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可能。伊朗的目的當然是想將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與國際石油運輸通道綁架在一起,從而逼迫美國作出讓步。但是,阿聯酋的富查伊拉港起運的商船卻並不需要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這樣的話,伊朗的反制措施就並不是太有力了!所以,也存在伊朗通過這次事件警告美國和沙特等海灣國家的可能。

三,以色列的“嫁禍”之舉。有人認為,這起事件也存在著以色列“嫁禍伊朗”,製造遜尼派和什葉派新矛盾,使遜尼派更加痛恨伊朗的可能。伊朗現在是以色列的頭號敵人,以色列一直指責伊朗支持哈馬斯和真主黨對它發動襲擊,所以以色列也對伊朗恨之入骨。美國之所以對伊朗步步緊逼,也於以色列在背後慫恿美國有關。以色列非常擔心伊朗擁有核武器和彈道導彈,所以,以色列一直都是制裁和打壓伊朗的急先鋒。就在本月的5月3日,哈馬斯在加沙地帶向以色列南部發射了600多枚導彈和火箭彈。以色列指責伊朗是背後的主謀和黑手。所以,以色列也有報復伊朗而“嫁禍”伊朗的動機。


四,美國為動武製造“理由”。有一種觀點認為,在伊朗核協議問題上,目前的美國很孤立,退出《伊朗核協議》和對伊朗石油出口的“清零計劃”,都沒有得到世界性大國的支持。連美國的盟友英國,法國和德國都在伊朗問題上和美國對著幹。所以,美國現在如果對伊朗動武的話,不可能得到盟友的支持。而從美國發動戰爭的歷史來看,如果在國際上發動戰爭,美國一般都會聚集幾個盟友壯膽。如果沒有盟友支持的話,美國就不會輕易動手。而如果能將此事嫁禍伊朗的話,不僅遜尼派和海灣國家會力挺美國,就是英,法,德也可能會“轉向”和美國一起打擊伊朗。所以,這種可能性也同樣不能排除。

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已經到了微妙而又關鍵的時候。之所以說微妙,是因為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最近幾天的行程安排和變化很耐人尋味。蓬佩奧原來準備訪問德國,但卻又因為“緊急問題”臨時改變行程去了伊拉克。緊接著又宣佈了將在14日前往俄羅斯索契會見普京和拉夫羅夫。而在昨天又宣佈將縮短對莫斯科的訪問,“緊急”趕往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與歐盟商討“伊朗問題”。而在富查伊拉港商船爆炸起火後,阿聯酋外交部和沙特能源大臣法利赫的聲明和談話中,都不約而同的暗示了伊朗可能是此次事件的幕後策劃者。而伊朗外交部在13日發表聲明,強烈要求沙特澄清油輪被襲事件。所以,目前的美伊關係以及中東局勢確實很微妙。也許一個“藉口”都有可能打破目前的窒息氣氛。


卞競婉


阿聯酋方面證實,有4艘商業船隻在富查伊拉海岸附近遭到“蓄意破壞”,但是沒有就詳情作進一步說明,也沒有指出由何方所為。

▲事發港口位置▲

對於這次襲擊事件究竟是誰作為,眾說紛紜,現在也沒有官方消息予以證實,我們只能通過分析來推算一下幕後主使究竟是誰,下面我按照概率由高到底進行一下分析:

1.伊朗:因為該港口有一條石油管道可以繞開霍爾木茲海峽,直通印度洋,這讓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失去了價值。如果是伊朗乾的,伊朗就是想要通過此事警告美國和其他中東國家,不要和伊朗作對,同是也向外界證明,伊朗完全有能力在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同時,再封鎖這條備用通道。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

2.支持伊朗的武裝組織:美國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伊朗一眾小弟真主黨、胡塞武裝、哈馬斯早就看不慣美國這種霸權主義和長臂管轄的行徑了,因此他們打算報復一下美國,替大哥出口氣。但是直接懟美國風險太大,容易招來殺身之禍,那就懟一下美國的小弟阿聯酋吧(阿聯酋是跟隨美國最緊的中東國家)。

3.美國:美國如果發動這場襲擊,無非是想離間伊朗和其他中東國家的關係,推動沙特、阿聯酋等國家增加對伊朗的仇視感,進一步達到孤立伊朗的目的。但目前看由於只是蓄意破壞,人員沒有傷亡,船隻沒有重大破損,港口照常運行,事件造成的效果微乎其微,因此,各國只是口頭譴責了一下肇事者,離間效果並沒有對達到,而且阿聯酋和沙特本來就和伊朗不和,離不離間,雙方的關係都不好。而且如果說這真是美國乾的,美國為什麼不留下伊朗乾的蛛絲馬跡,這樣也好讓人懷疑伊朗,但阿聯酋官方並沒有相關發現。

4.恐怖分子:中東地區的一些極端組織,如基地組織、ISIS等。目的是製造地區混亂,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為什麼選擇阿聯酋,則是因為阿聯酋是近年來追隨美國最緊的中東國家,因此打擊阿聯酋更能夠獲得人心的支持。

5.阿聯酋:這個也不排除,因為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些船隻遭到了軍事襲擊,船上並沒有發生交火,也沒有人員死亡,而阿聯酋卻說這些船受到了破壞。因此,這也有可能是阿聯酋自導自演的一場鬧劇,目的是進一步推動美伊局勢升級,借美國之力,打擊阿聯酋在中東的重要敵人—伊朗。


大國縱橫


阿聯酋港口發生油輪被襲擊事件轟動整個世界,此時正是波斯灣戰爭陰雲密佈,美國伊朗大戰一觸即發之勢,在波斯灣地區稍微有一點火星都可以引爆第二次海灣戰爭。

阿聯酋港口油輪被襲擊,誰是幕後黑手,是伊朗乾的,還是美國人策劃的?那要看誰更希望誰更願意美伊戰爭爆發,伊朗希望發生戰爭嗎?伊朗的家底因為美國長年的經濟制裁,已經捉襟見肘,快被美國經濟制裁掏空的伊朗經濟是最不希望發生戰爭的,如果發生戰爭伊朗經濟必將崩潰。

從伊朗簽署伊核協議就能看出,伊朗是不希望戰爭的,為了避免戰爭,伊朗可以放棄核武器訴求。伊朗為了避免戰爭,可以不發展核武器,現在怎麼還會去煽風點火,引爆戰爭!

美國現在也是不希望發生伊朗戰爭的,美國的策略是對伊朗保持軍事威懾和經濟制裁,讓伊朗從內部分裂,美國在伊朗戰爭中沒有勝算,打的又是一場無休止的消耗持久戰,深陷伊朗戰爭泥潭不是美國人希望的。

誰是美伊戰爭的最大受益者,誰就有可能是襲擊油輪的幕後黑手,最希望發生美伊戰爭的是俄羅斯和以色列,俄羅斯和美國是地緣戰略競爭對手,爆發伊朗戰爭,俄羅斯必然全力支援伊朗力抗美國,伊朗是中東軍事強國,俄羅斯援助伊朗可比援助敘利亞要輕鬆多了,如果敘利亞戰爭,俄羅斯還是苦苦支撐下來的,那伊朗戰爭俄羅斯就會從戰爭開始笑到戰爭最後,但俄羅斯沒有在阿聯酋策劃襲擊的條件。

以色列和伊朗是死敵,伊朗不但要把以色列趕出中東,伊朗還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如果爆發美伊戰爭,以色列正好可以藉助美國之手一勞永逸的把伊朗除掉,以色列深知現在只要在波斯灣製造出一點火星,都可以引爆美伊戰爭!以色列的情報部門在中東可是有如魚得水的便利條件。


松間山水畫


真的有可能是洗衣粉事件再次上演!美國可能意圖通過這個不明不白的襲擊栽贓到伊朗頭上,找到開戰理由,或者拿隨時開戰來恫嚇伊朗,達到逼伊朗屈服的目的!


老金詳細分析各方的可能性------


1.阿聯酋,沙特,

阿聯酋和沙特自己家的油輪當然有能力做成事故,分分鐘的事,但他們沒有主觀意願,誰願意再自己家油輪裡搞破壞?

只有一條,就是故意作假,配合美國,給美國開戰找個理由!

2.伊朗;

事發的阿聯酋富查伊拉港距離對岸的伊朗只有200公里左右,伊朗快艇完全能力快去,襲擊了,快回!

但伊朗沒有這個意願!時局正緊張,美國大兵壓境!雙航母加法國航母,三航母作戰群完全夠開戰條件了,伊朗自然是躲避,不給美軍開戰留把柄才對!現在好了,大老遠的來打油輪,讓美國揍自己?可能嗎?要襲擊油輪,家門口多的是!

所以,襲擊事件曝光之後,伊朗第一時間宣佈要跟阿聯酋聯合調查此事,不能讓你們隨便說這事如何如何,我們要一起調查!警惕這是個栽贓的陰謀!

3.美國;

據事發當地目擊者稱,事發的時候發現美國和法國的飛機盤旋,那就有可能是美國乾的!(如果美國要撇清關係,可以拿飛機上攝像頭的錄像給大家看看!)

然後栽贓給伊朗!從而取得隨時開戰的權利,來逼迫伊朗答應美國的條件!就是重新談判簽署新的伊核協議!


另外,還有一件事最蹊蹺!

蓬佩奧前幾天直飛伊拉克,在機上就說伊朗有可能要襲擊我們!才隔三四天,果然就出現襲擊!是伊朗配合蓬佩奧還是沙特阿聯酋配合蓬佩奧?還是美國自導自演?


還有一點值得懷疑!如果真是四艘油輪同時被襲擊,那可是天大的事!美國不叫嚷翻天才怪!到目前為止,美國媒體和政府都沉默,特朗普也不關心,蹊蹺蹊蹺啊!這分明在演戲!


綜合以上幾點,老金認為,此事非常有可能是沙特,阿聯酋,美國聯合作假或者苦肉計,目的就是拿到開戰理由,進一步升級局勢緊張,拿隨時開戰的權利來恫嚇伊朗屈服!


你對此有何看法?期待你的 觀點留言:

老金看世界,揭秘國際風雲背後的故事!期待你的關注,點贊!


老金看世界


完全就是美國自導自演,是美國精心策劃的陰謀,在被襲擊的油輪中,有一艘油輪正準備從拉斯坦努拉港裝載沙特原油,然後運往美國,很顯然美國方面已經提前掌握了消息,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會認為是伊朗和沙特之間的宗教矛盾又爆發了,伊朗要報復沙特,實際上是美國在暗中搗鬼!

不過中東地區的人都不傻,穆薩維說,誰都知道這是是“外國勢力的冒險主義”,是為了破壞中東地區的安全和穩定。穆薩維這話已經說明得很明白了,就差點美國的名。現在的美國,才是最希望中東大亂的國家,其次是以色列,兩國又剛好狼狽為奸,都看伊朗不爽,都想瓦解伊朗的政權。

當沙特和阿聯酋的油輪被襲擊之後,伊朗就知道大事不妙,趕緊出來要求阿聯酋和沙特澄清此事,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產生不必須的衝突,讓外國勢力的陰謀得逞,不但害了伊朗,還會害了整個中東國家。而作為被炸油輪的沙特和阿聯酋,他們也不傻,這個時候出現這事,就是美國為了讓沙特和伊朗內鬥,最後讓美國撿便宜。沙特和阿聯酋除了表示是“蓄意攻擊”之外,並沒有直接把矛頭指向伊朗,伊朗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美國這麼做,是因為美國可能想要和伊朗談判,但是伊朗知道美國的談判是不作數的,就是一張廢紙,沒有辦法的美國就出此下策來打破僵局,用這樣的方式王伊朗的頭上扣屎盆子,既可以為美國找伊朗談判找臺階,也可以為美國對伊朗發動“軍事侵略”找理由,還可以博得沙特等盟友的支持,可以說是一箭三雕,堪稱完美!

不過,也有可能是以色列,以色列一直都想滅掉伊朗這個中東猛虎,以色列雖然有核武,但還是打不過伊朗,以色列只有借美國的力量來收拾伊朗,就渾水摸魚,讓以色列士兵喬裝打扮,給美國和伊朗的對峙點把火,把火燒起來,讓美國和伊朗打起來,削弱伊朗在中東的勢力,這對以色列的擴張是有益的!

栽贓陷害這種事,美國是有前科的,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套路早就不是什麼秘密,現在還來這套,太垃圾了,一眼就被看穿了!美國政府現在是極端的左翼分子當政,一直都主張通過軍事手段來解決,美國往海灣地區增加那麼多兵力,伊朗應該小心美軍偷襲,更應該防止美軍大規模的空襲,防空導彈系統隨時準備進行攔截美軍的導彈,同時伊朗的幾千枚導彈也應該準備隨時招呼美軍,讓美軍有來無回!


老鱷魚觀天下


轟~轟~轟,美國林肯號航母剛到波斯灣,阿聯酋富查伊拉港的10艘分屬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的油輪就發生爆炸。

誰幹的?目前情況未明,不過讓子彈飛一會兒,過幾天自然就會水落石出。

我比較喜歡看那些大言炎炎分析說這是美國人陰謀的說法。瀏覽了幾篇回答,一邊倒認為美國人栽贓,好玩。我當然不知道誰幹的,我只知道常識。

如果是美國人乾的,美國是個透明的社會,特別是現在執政的川普政府,更是被美國自己的主流媒體咬得一身皰,政府的任何一個決策有陰謀,中國的鍵盤俠一定第一時間知道,而且知道得比對鄉長的瞭解還要詳細。特別是川普任期過半,才艱難洗脫反對黨搞的通俄調查嫌疑。

豈止是國內媒體,川普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韙推翻前一任奧巴馬政府達成的伊朗核協議,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中國、俄羅斯以及歐盟的反對,強行對伊朗實行石油貿易禁令,損及中、俄、歐、日幾乎世界主要其他大國和經濟體的利益。因此,在國際上各個國家都有各個國家的國歌,錯了,各個國家的政府、媒體都會用放大鏡來審視挑剔美國的每一個小動作。

然後那些答主就信誓旦旦地分析說肯定是美國的陰謀。我好奇的是如果這些分析靠譜,那麼川普政府腦子裡肯定有屎,搞伊朗竟然敢陰謀襲擊自己在中東的盟國阿聯酋港口的阿聯酋與沙特阿拉伯的郵輪,他就不怕下一任期選舉黃了?嘖嘖!

被國內國際盯的事無鉅細宛若穿了透明裝,哦,是透視裝的美國川普政府竟然敢陰謀襲擊海灣某國的港口,油輪。我得給那些信誓旦旦認為是美國栽贓的分析家們點24個贊,真希望他們的分析判斷是對的,就好比真希望撿張彩票會中一個億,這樣美國川普政府悍然發動的貿易戰就不攻自破,我就能夠把撿的一個億捐給偉大祖國。

好吧,我只知道常識,目前子彈還在飛,當然不知道是誰幹的,但肯定知道不是誰幹的。跨界答國際題,才疏學淺,答題的水平只相當於用腳趾頭,見笑了😜。


唐映紅




美國為達到逼迫伊朗就範不擇手段。

看來美國又在準備了這場“洗衣粉”事件了,一岀賊喊捉賊的把戲正在上演。他們不惜炸油輪來栽贓嫁禍伊朗,逼迫伊朗就範。

美國的恐嚇,遭到伊朗的強烈反抗。

雖然特朗普的航母軍機大軍兵臨城下。但伊朗人民不畏強盜,不甘示弱,誓與美國決一死戰。



特朗普到了騎虎難下之境。

美國欲真的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估計不出戰損多大,又擔心被這場侵戰爭拖入泥潭不能自拔。所以特朗普現在竟是騎虎難下了。

特朗普做夢也在想,在騎虎難下之時,伊朗服軟請求美國終止即將進行的軍事行動,要求談判。但夢畢竟不是現實,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是那麼殘酷,這勢頭讓五角大樓也不知所措。



伊朗軍方發狠話:伊朗足以讓美軍再次“下跪求饒”,美軍艦隊再不後撤,小心將被擊沉!

伊朗海軍司令也放狠話,一旦美國航母進入射擊區域,霍爾木滋海峽將是美國航母戰鬥群的葬身之地。

特朗普是唯利主義者,他擔心一旦對伊朗進行軍事行動,遭遇重大損失並陷入戰爭泥潭難以自拔後,被全世界人民取笑,美國不知道如何收場。



特朗普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對待強硬的伊朗,他黔驢技窮了。

美聯社5月10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9日在白宮對記者表示,他希望與伊朗領導人對話。特朗普說:“我希望看到伊朗給我打電話。”

特朗普現在如坐針氈,坐立不安。他自上任以來最大的危機就是今天了,他對記者說“我希望看到伊朗給我打電話”!希望與伊朗領導人對話,既狂妄又幼稚。

伊朗人對美國不守信用已經深惡痛絕了,怎麼還會上當?只有軍事準備迎戰才是硬道理。


毛主席說過“美帝國主義以及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特朗普對待伊朗已經是黔驢技窮了。看著吧!打,他不敢打,和,他又放不下身段。

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他們只會欺軟怕硬!






Watson理性之劍


對於油輪爆炸,最可能的嫌疑者就是美國和恐怖組織。其他的嫌疑者如伊朗的兩個對頭國。之後是伊朗和北約。目前的消息還是在迷霧中,富察伊拉港沒有發生爆炸,遊船是在該港之外等等。消息還要等待明天更多的消息傳來。但不論怎麼說,遊船遭到攻擊是必然的。

(1)為什麼不可能是伊朗和北約

北約雖然是美國為主,但不要忘記英法德也是關鍵角色。北約根本對伊朗問題不可能在現階段有共識,歐洲三國怕還來不及呢,如果戰爭起來,油價和自身國內企業損失不說,僅難民一項歐洲就要哭泣。

富察港

伊朗更不用說了,現在美國還沒有攻擊伊朗的現實緊迫,而且僅憑美國的現有兵力連小型海陸戰爭都不敢打,根本沒有政權被推翻的緊迫性。因此,沒必要自取滅亡。搞得周邊國家和支持自己的國家難做。所以,不可能是伊朗所為。

(2)伊朗中東地區的兩個敵對國家嫌疑很重,按常理似乎除非瘋狂了也不會如此做,因為,伊朗規模和實力如果戰爭打起來,他們將損失比較大。但從長遠考慮,他們也有做的必要

蓬佩奧放了默克爾鴿子就是收到了兩大同盟之一的國家的情報,伊朗如果與美國發生衝突第一個攻擊的國家可能就是該國。打敗伊朗這個最危險的敵國也是其長期“獨霸”中東的必然,但它需要承擔巨大損失。

另外一國,打敗了伊朗後就可以統一整個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在此情況下,經過其巨大的經濟影響力,其經過整合後將成為新的“巨頭”。他的抱負到底是什麼,那個時候才會真正顯示在世人面前。

除此以外胡塞武裝襲擊的可能性也有,雖然他受伊朗支持,但其畢竟有獨立的體系。但可能性還不如伊朗的兩大對手出手可能性更大。

(3)美國和恐怖分子的可能性最大,但目標不同

美國的目的只是為了“0出口政策”,目前伊朗每天出口石油仍在100萬桶左右。美國如果想“0出口”就必須用軍艦阻止其他國家,重演1993年的事件在各國上演。如此,仍然不能實現“0出口政策”,但卻對出口石油的成本、流程加大拉長,這對於伊朗的經濟也將是致命性的。

如此之下,伊朗只能依靠“戰時經濟”(配給制)這一方式獲得生存。這樣,美國希望的局面就很可能出現。這是美國作為最大嫌疑者的思想基礎。

最後,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恐怖分子,例如IS國。去年伊朗從本國境內發射導彈攻打IS大本營,更加上如果沒有伊朗相助敘利亞政府軍恐怕早被打敗了,所以,IS國可能性更大。再加上,同一宗教不同教派問題,IS國栽贓的可能性最大。

至於有人說,為啥沒有恐怖組織出來認領?這個時候認領,還怎麼栽贓,借美國之首消滅自己的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