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口增長過快和少子化,老齡化嚴重的典型代表,印度和日本誰的人口形勢更嚴峻?

我赤裸著俯視巴黎


可以說在人口問題上,印度和日本算是兩個典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兩個極端吧!


先說印度——

聯合國統計,最多五年,印度人口將超過我們,成為全球第一的人口大國。也就是說2024年印度人傲視全球了。

這是不是一件好事?

從短期來看,他能給印度帶來巨大的人口紅利,會讓印度出現類似我們80年代改開之初的那種勞動力比較便宜,使得很多加工出口產品生產基地蓬勃發展的態勢。

這對印度這個第三世界大國來說,是一定要經歷的。沒有這一步,他們可能很難快速積累經濟發展的成果,也就是用一個俗語來講就是先走量,之後再重質。

有人說印度面積是我們的三分之一,人口和我們差不多,這會是大問題。

其實印度可耕地面積比我們還多,都是亞熱帶可能作物成長也更容易。

從糧食問題上,印度應該不會有太大風險,而是貧困率比較高。

所以人口問題從長期來講,對印度的來說卻不一定是好事。

最重要的就是拖累經濟發展。

因為大部分生孩子多的地區都是老少邊窮地區,越窮生的越多,印度政府如果相關的補貼和安全防護措施跟不上,會導致貧困率整體依然在高位,兩極分化會更嚴重,社會動盪誘因會更大,不利於國家平衡發展。

其實印度也有過一些措施,比如政府倡議計劃生育,不過沒有強制實施罷了,畢竟該國印度教等宗教氛圍太濃,多子多福觀念很強,政府也不好違反宗教精神。這也是印度推行這個制度幾十年沒啥太大效果的原因。

再看看日本——

日本是一個人口萎縮的社會。

木叔舉個例子:

根據日本總務省4月12日公佈的該國人口統計數據,還是挺讓人吃驚的。

2018年日本總人口比上一年減少了26.3萬人,這是連續8年持續減少了。而2018年日本新生兒只有92.1萬人,是120年來的最低值。

特別是主要勞動力的15-64歲人口,減少了51.2萬人,在整體中佔比為59.7%,為有可比數據的1950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與此相對應的是,65歲以上人口為3557.8萬,在所有人群之中佔比最高,為28.1%。特別是70歲以上人口首次突破20%,為20.7%。

也就是說人口五分之一都是70歲以上的人,可見日本老齡化有多嚴重。

去過日本的朋友對日本的社會老齡化加速都有印象。

當地不少餐館的服務員都是50歲以上的女性了,有的甚至還用60-70歲的老奶奶服務員,當然有人把這當作一個招攬顧客的噱頭,其實這反映了日本社會的現實。

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加劇,很多日本學者眼中是個“國難”,因為這個勢頭很難通過常規手段來阻止。

比如,2016年日本右翼大報《產經新聞》專門刊文討論日本大和民族的消亡。

從印度和日本的人口問題能看出,顯然日本更嚴重。畢竟涉及到“國難”的地步了。

印度人多,大不了海外移民。日本則是越來越沒人了,只能靠移民來填補。

所以,孰輕孰重?


木春山談天下


一定是日本更嚴峻,截至今年4月1日,15歲以下兒童人數為1533萬,比上年減少18萬。隨著從1982年(昭和57年)到38年的連續減少,自50年以來的最低記錄被更新。在“平成”的30多年裡,它從89(平成元)的2320萬人減少到787萬人。日本內政和通訊部根據5日的“兒童節”估計了它。男孩785萬,女孩748萬,男孩人數比女孩為高37萬。在各縣中,45個縣減少,而東京增加了8,000個,沖繩縣與前一年相同。兒童佔總人口的比例為12.1%,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隨著連續45年從75(昭和50)下降,這也是有史以來最低的。從1997年開始,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比兒童多。兒童和老年人比例的差異逐年擴大,老年人比例為28.3%,是今年兒童的兩倍多,“低出生率和老齡化”脫穎而出。即使按年齡觀察孩子,12-14歲也有322萬人,但年齡越小,逐漸減少.9-11歲,321萬,6-8歲,309萬人,3-5歲,295萬人,0-2歲有286萬人。“只要沒有重大的社會變革,兒童的數量還會減少。” 比較大約30個國家中人口超過4000萬的兒童比例,日本的最低比例為12.1%。韓國為12.9%,中國為16.9%,美國為18.7%,最高為坦桑尼亞的44.4%。老齡化其實不可怕,這說明日本的醫療水平和經濟是世界第一流。但是少子化會造成勞動力不足會降低國家產業競爭力。交社會保障的人越來越少,老人的養老金會出現虧空。日本已經將少子老齡化看做日本國的國難。

印度的人口增長其實已經一點都不快了。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間,印度的人口增長率為1.13%,是中國年增長率的兩倍多。但低於世界水平人口1.16%。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估計2019新年第一天,估計有3,95,072名嬰兒出生在世界各地,印度幾乎佔其中的18%。印度人口將近14億佔世界的20%。比它的嬰兒佔比高。印度人口生育率為2.3。但是由於印度的兒童死亡率較高和男女比例失衡所以有專家學者認為印度的時代更替應該為2.3。已經和印度的生育率差不多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生育率一定會下降的。所以印度就算不計劃生育也出生率也會下降,這是各國的共識。



經濟愛好


印度一直在搞計劃生育的。


從1951年起,印度就一直致力於降低生育率,延緩人口增長, 這是2017年印度東北地區的新聞


翻譯:印度東北部的一個邦目前正在考慮一項法案,該法案將對所有政府僱員實行兩孩限制。阿薩姆邦教育,衛生和金融部長在根據《今日東北部》新聞發佈會上說:“如果一個人想要在阿薩姆邦政府工作,那麼這個人就不應該有兩個以上的孩子”。

阿薩姆邦,就是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阿薩姆奶茶”的那個邦。


這是另外的一個新聞:印度的兩孩政策。

裡面還專門對比了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目前印度有十一個邦不同程度的實行了這個政策,並且懲罰那些生多了的,如果這些人不遵守二胎政策,那麼如果他是選舉人,將會被取消選舉資格,並且一些邦拒絕為多生孩子的家庭提供醫療保健,甚至會對父親實施罰款和監禁。


也就是說,印度實際上一直是限制生育的,這和日本剛好相反,印度一直認為,印度之所以沒有中國發展的快,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印度人口太多,生的太多,由於生的太多,佔了大量的資源,直接導致印度發展受到了拖累。


日本鼓勵生育


日本現在是鼓勵生育,實際上日韓兩國都經歷了限制生育到鼓勵生育的過程。


這是日本鼓勵生育的政策。

0到2歲,低收入家庭可以免稅。3-4歲孩子全部免稅,5歲孩子免保育費用。

如果不在政府指定的學校就讀,3-5歲的孩子政府最高補助37000日元/月,0-2歲孩子最高補助42000日元/月。

大學生家庭收入在270萬日元---約16萬人民幣以下的,公立大學就讀免費。

私立大學就讀,最多見面70萬日元,相當於人民幣4萬多人民幣。

實際上日本低收入家庭如果生孩子,幼兒園,保育院都是公立,他們負擔其實很小,而即便是如此,日本生育依然起不來。

為什麼呢?

就如同質詢安倍晉三一樣


安倍晉三自己說希望日本人多生孩子。

而安倍晉三自己一個孩子都沒有……

所以這種首相能說的服誰呢?


日本和印度是兩個極端,印度想方設法降低生育率,因為印度無法為太多的青年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也無力因為人口上漲提供足夠的基礎設施,日本剛好相反,由於生育率過低,導致社會消費越來越萎縮。


如果按照嚴重度來說,日本人口問題大於印度,但是從長遠來說,印度人總有一天也不願意生孩子,也會面臨老齡化的問題。


李建秋的世界


中國的人口形勢更嚴峻,再不採取得力措施,經濟將斷崖式暴跌,復興之路將半途而廢,萬劫不復!


你的遠方和詩


認為應該是日本,日本目前處於少子化階段,既然出生率低,那麼就證明十幾年之後,日本青壯力將大幅減少,就將帶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那麼將會引發一系列問題,例如國家國防軍隊缺少壯年。那麼相反的是印度,印度人口增長過快,這件事情是能被通過國家的調控控制的,國家控制的好,形勢好轉就不會成大問題。


啊啊啊啊柴同學


人口形式還是印度更嚴峻吧!個人角度不喜勿噴,首先說日本,日本人口少子化和老齡化嚴重,導致勞動量下降,所以實施新政策應對,在今年4月日本實施《出入境管理及難民認定法》,以便擴大外國勞動者的接納數量,放寬日本簽證,預計今年起5年內引進約34.5萬名外國勞動者。所以按照目前日本的這樣情況下,是不影響整體的。

印度人口基數大,早婚早育,而且信仰的宗教大部分都是伊斯蘭教和印度教,這兩個教派信仰的都是生育,所以下生育上政府沒有辦法控制,所以印度人口飛速增長,預計2019年超越中國。人口增加糧食、土地面積都會增加,土地資源也會受到威脅,所以按照現況來看還是印度的形式更加嚴峻。


東寧君


人口增長無節制,基礎設施同不了步,百分七八十的文盲,會與世界文明進一步拉大。印政府不務實,有限的資金還用在登星探月軍火競購之上。印比日會更麻煩。


雪峰山43


中國的形式最嚴重。再過十年。 惡果將爆發式顯現。


戈壁孤狼19


中國的人口形式更嚴重,高物價,低工資,老齡化,低生育率,未富先老


一葉知秋zfl


顧左右而言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