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藉口能為犯罪開脫(附話題“如何防止孩子遭遇校園霸凌”)

关注 | 没有任何借口能为犯罪开脱(附话题“如何防止孩子遭遇校园霸凌”)

導 讀

关注 | 没有任何借口能为犯罪开脱(附话题“如何防止孩子遭遇校园霸凌”)

5月10日上午,在江西省上饒市第五小學教室內,女生何某的父親王某建持刀將何某同班男生劉某刺死。

輿情脈絡

江西上饒警方發佈新聞通報稱,當日上午9時許,上饒市第五小學校內發生持刀傷人事件,該校學生劉某宸被刺傷,後經緊急送往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关注 | 没有任何借口能为犯罪开脱(附话题“如何防止孩子遭遇校园霸凌”)

5月11日,據@信州發佈通報:經信州公安刑警大隊偵查,上饒市第五小學5.10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建對殺害受害人劉某宸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事發學校校長朱某已被停職檢查。目前,案件偵辦、責任調查和善後工作正在進一步開展中。

一名上饒市第五小學四年級的男生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說,何某某與劉某宸已同桌了很長時間,曾有同學看到過劉某宸在洗手間附近欺負何某某。另一名五年級的學生則表示,學校裡有“小霸王”,一個四年級的學生“經常欺負同學,還敢打六年級的學生”。

但劉某宸父親的同事戴曉榮提出了不同的說法。他說,劉某宸並不是網上所說的那種熊孩子,“他很會叫人,與人為樂那種”。她同時表示,劉某宸有些好動,“喜歡動動別人,絕對不是什麼壞心眼,就是(男孩子)那種調皮。”

5月11日下午,針對疑似校園霸凌一事,新京報記者多次致電上饒市教育局、上饒市信州區教體局、上饒市公安局信州分局,均無人接聽。

媒體觀點

13日,法制日報就此事發表評論《沒有任何藉口可以為犯罪開脫》。文章指出,有媒體報道王某建殺害男生劉某是因為校園霸凌,根據是劉某長期欺負王某建的女兒何某。其實,到目前為止警方的公開通報是雙方“發生糾紛”,並沒有認定劉某長期欺負何某的事實,也沒有將事件起因定性為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的概念並不等同於所謂的“欺負”,兩者有著科學的、嚴格的界定。兒童之間一般性的打鬧衝突與校園霸凌有本質的區別。我們反對校園霸凌,也反對把校園霸凌擴大化,弄得草木皆兵,讓家長和學生都過度緊張

報道還稱,由於一些人認定這是一起校園霸凌案,所以就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進而開始美化王某建的殺人行為,這尤其要不得。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害怕孩子在外面“受欺負”,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因此就要以殺人護佑孩子嗎?且不說,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殺人必然會受到法律的嚴懲。我們只說,一個40多歲的成年人面對一個10歲的孩子,你怎麼下得去手殺人!

延伸閱讀

家長該如何防止孩子

遭遇校園欺凌事件呢?

1、給孩子的穿戴和學習用品儘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2、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較霸道和強悍的同伴;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衝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3、教育孩子上下學和活動時儘可能結伴而行;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4、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東西,就給孩子要帶到學校去的學習、生活用具上貼上姓名。這樣有利於證明這些物品都是屬於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5、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與別人不一樣,這也沒有什麼關係。儘早地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孩子會形成堅實的自我價值感,會認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樣值得尊重。

6、讓孩子參加自衛訓練。你也許並不希望孩子對侵犯者實施身體上的報復,但情況一旦惡化,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總是好的。這些訓練還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嚴,減小他成為受欺負者的可能。

7、如果欺負僅僅是口頭或網絡上的,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理會那個侵犯者。有時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應或是被欺負者並未因此而擔驚受怕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失去興趣,事情就過去了。如果情形繼續,讓你的孩子告訴侵犯者,他給別人帶來的感受是什麼,並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為。有些侵犯者面臨挑戰時,會收斂和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

8、如果遇到校園欺凌,首先可以大聲警告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幼兒園的兒童可以說:你為什麼打我,你這樣做是壞孩子。)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大聲告訴周圍的老師同學關注欺凌者的行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心虛,洪亮的聲音可以起一個震攝作用。如果對方還是繼續欺凌行為的話,應適當自衛,而不是忍受捱打。

自衛的原則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樣起一個震攝作用,以行動告訴對方我們不是軟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軟怕硬,若看到欺負對象奮起反抗,多會心虛停止攻擊行為,而如果被欺負者默默忍受,反而會讓他更加得意忘形,從而持續攻擊行為,直到達到目的為止。如果反抗後對方仍未停止攻擊,應該在自衛的同時大聲呼救求助,並且尋找機會逃走,保護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9、如果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儘可能拖延時間。當他在公共場合受到一群人脅迫的時候,應該採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態度,這種辦法會免去一些麻煩。真正等到事情發生之後,到了一個封閉場所裡面就比較難辦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話,可能會遭來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唯一的就是麻痺對方,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其言語中找出可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同時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尋找機會逃走,而不是準備在那兒忍受一切。受到這種暴力以後,很多人都是被威脅報案的話會受到報復,但還是應該告訴孩子,碰到這種事情一個是不要沉默,再一個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來解決。

10、事情發生後,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靜,並把發生的情況告訴孩子的老師、諮詢員、園長或校長。可以先問問孩子是願意自己去告訴,還是由你去告訴。嚴重的暴力行為應以法律方式來維護自身權益。

沒有任何一種愛

可以衝破理智的閘門氾濫成災,

更沒有任何一種殘忍的犯罪

可以因為愛被美化和原諒。

法治社會所有的問題都應當

通過符合法治精神的方法解決。

更值得我們反思的是,

為何類似“校園霸凌”事件屢禁不止?

專家建議,預防孩子被欺凌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家庭教育。作為父母,首先自己應該是一個樂觀自信的人,不要把悲觀的情緒帶給孩子。另外,不要給孩子貼上“易被欺負”的標籤。最重要的一點,成人的行為會對孩子的價值觀產生極大的影響。為人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應有正確的為人處事態度。

最後,祝願每個孩子

既不懦弱,也不霸道,

既不被人欺負,也不欺負他人,

願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長大。

來源: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綜合新京報、環球時報百家號、北晚新視覺、紅星新聞等

关注 | 没有任何借口能为犯罪开脱(附话题“如何防止孩子遭遇校园霸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