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會無視東晉而覺得只有北方部分地區的冉魏(後趙)拯救了漢族?

僑安


公元316年,存在了50年的西晉司馬氏政權被羯族人石勒滅亡,之後整個北方地區陷入了混亂動盪的黑暗時期,先後出現了十六個各民族政權,一直持續到公元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才算終結了這場劇亂。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北方,無論是胡人、還是漢人、對於統治者們而言,除了民族矛盾以外,他們的屠刀是不分對象的,北方漢人一樣殺漢人,胡人也自相殘殺,而其中建立了短暫政權的冉閔,也談不上拯救不拯救漢朝。

公元349年,後趙首都鄴城變亂,大將軍冉閔懸賞誅殺胡人,所謂取一個胡人首級送至鳳陽門,文官晉升三級,武官可任牙門將,而他本人也親自率部誅殺胡人,不論那女老幼一律砍頭。

很多人將冉閔視之為“民族救星”,是因為根據史書記載,後趙皇帝石虎相當殘暴,大肆屠殺漢人,從長安到洛陽、再到鄴城、沿途的樹上掛滿了被吊死的漢人,城牆上掛滿了漢人的頭顱。

至此,曾經建立強大秦漢的漢人一度走到了被滅族的邊緣,北方漢人一度銳減到六七百萬人的樣子。所以有所謂“殺胡令”傍身的冉閔就成為了大救星,民族英雄。

但實際上,冉閔也不是什麼好鳥啊。

他自小就跟著父親在“乞活軍”中生活,這支在亂世中求活的手無寸鐵的農民組織起來的軍隊,為了生活可以不分對象的去殺任何人,甚至自相殘殺在,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冉閔,自然也信奉叢林法則,至於什麼民族大義,仁義道德,在他的字典裡是不存在的東西。

冉閔的父親戰敗後,冉閔被石虎收為義子,開始了他一生的征戰生涯,他為後趙南征北戰,打鮮卑人,打叛亂者,打東晉漢人,攻城略地,殺伐極重,甚至有一次把7萬東晉的漢人同胞作為戰利品掠入趙境做奴隸。

這樣的人,稱得上是英雄嗎?

隨著冉閔的實力增強,他逐漸架空了後趙皇帝石鑑,而石鑑也不甘心做個傀儡,幾次策劃幹掉冉閔,公元349年11月,石鑑命令龍驤將軍孫伏都帶3000人埋伏冉閔,反而被冉閔反殺,之後冉閔衝擊皇宮,殺得血流成河。

次年1月,石鑑再次作死,冉閔忍無可忍,一股腦直接幹掉了石鑑、並把石虎的38個孫子殺得乾乾淨淨。

冉閔建立政權後,所頒佈的殺胡人的命令,實際上是一種“投名狀”。他攫取政權後,本來想跟上層胡人共同執政,還頒佈了命令“與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結果胡人紛紛逃走,沒一個留下。冉閔因此覺得胡人完全不可信,開始“殺胡”。

坊間流傳的《殺胡令》其實也不太可能真的,內容寫的那麼慷慨激昂,充滿了民族情緒,而且還廣而告之,這顯然不太符合冉閔的性格。冉閔這個人,的確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他在沙場上取得的輝煌戰績,是實打實正面剛的結果,少有敗績。雖然冉閔很“剛”,但是他不是傻,在自己的地盤殺殺胡人也就算了,怎麼可能白紙黑字廣告於天下,當時北方胡人政權還有好幾個呢,難道不怕被群起而攻之?

冉閔只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形形色色的短命政權中的一個,大部分時候為的也只是個人私利,夠不到民族大義的高度。只要是對他有利的,不分胡漢,他也是會殺的。

如今網絡上的一些人大肆吹捧冉閔,並稱其為“大帝”,其偏激的民族情緒,淹沒了他們的理智,使得他們不能正確去看待歷史。漢人,並不會因為被異族征服而消亡,後面的兩次被異族征服,不也好好走到了今天麼。


文話史


三家歸晉時,晉朝人口不足八百萬人。從東漢鼎盛時期的近七千萬人下降至八百萬人,中原人遭受了滅頂之災。

相較而言,淮河以北地區的人口就更少了,估計也就區區二百萬人左右。而黃河流域地勢相對平緩,加上多年荒蕪,所以變得水草豐美。因此華夏邊緣族裔開始紛紛內遷中原。一是這些邊緣族裔部落,想擺脫本族裔統治集團的壓榨,轉而尋求中原王朝的庇護。二是中原土地肥沃,水草豐美,生存空間大,加上中原生產力先進,他們內遷可以大幅提高生活水準。

在晉朝看來,這些華夏邊緣部族內遷,一方面能增加朝廷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變相的削弱了邊緣地方政權的實力。真可謂是一舉二得的好事。

但事與願違,邊緣族裔生產力低下,而晉朝卻象對待漢人一般,向他們攤派稅收、徭役。邊緣族群在難以承受朝廷的捐稅的情況下,就想回遷至故土。然而晉朝政府卻不許其離開,將他們堵在邊境地區,試圖讓他們屈服。結果適得其反,朝廷的舉措,激起了邊緣族裔的譁變,造成了後來“五胡亂華”的情況。

“五胡亂華”,晉朝南遷。自此就開始啟了魏晉南北朝時代。南北朝主要以淮河為界,而漢人也自此大量南遷。

淮北胡人勢力強大,但淮河以北的人口並不多,頂峰時期人口也不過四百萬左右,其中漢人大概佔了一半以上。胡人不足二百萬,而且胡人還分成十幾個族裔,相對而言,每一個單一的胡人族裔,人口都很少。因此任何一個北朝國家都是以漢人為基礎的,只是政權由某一胡人族裔把持著而已。

冉魏政權是自“五胡亂華”以來,北方出現的第一個由漢人擔任君王的政權,但冉魏政權並未一統北方,也只是北方的一個割據政權,因此冉魏提出了“殺胡令”。

單從字面上理解,很多人會認為冉閔陛下,是領導漢人殺胡人。但仔細看“殺胡令”的內容卻又不是這麼一回事。那冉閔陛下為何要搞出一個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的“殺胡令"呢?個人認為:

1,冉魏想獲得南朝的好感,甚至想贏得南朝的支持。

2,當時北方社會還是以漢人為基礎,“殺胡令”一出,就有可能讓北方漢人社會倒向冉魏。這個就叫爭取大多數。

3,北方胡人分為很多個族裔,每一個胡人政權則是由單一的胡人族裔把持著。而“殺胡令”的實質是攻伐胡人政權,而非殺盡胡人。因此“殺胡令"一出,對胡人有很大的瓦解作用,對單一的胡人政權是巨大的威脅!

可以說冉魏的“殺胡令”是個創舉,是一種政治智慧。

如今網上有很多刻意歪曲歷史,無視歷史事實的言論,其實並非那些發佈不實言論的人完全不懂歷史,而是他們刻意為之。

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挑撥離間,造成人民內部分歧,並且將分歧進一步擴大達到瓦解社會,瓦解國家的目的。

這些勢力既有西方勢力,也有亞太勢力。例如日韓某些團體丶臺獨、港獨丶疆獨丶蒙獨丶東南亞一些小國…。

這些敵對勢力,其實也知道他們一時半刻難以達到目的,但是他們也堅信幾十年如一日的造謠、離間,也會有作用。輕則能掣肘我國的發展,重則能肢解我國。

例如:1,漢人DNA問題,您又不是一線科研人員,您無法驗證,所以某人可以亂說。每一天發幾條,天長日久總會有人信。

2,華夏文明西來說。

3,堯舜禹不存在說。有人說漢朝離堯舜時代有二千多年,所以漢墓出土的相關記載不可信。我回懟他,現在離堯舜時代近五千年,你說的就能信嗎?然後我們絕交了!……

歷史只是過去,國家才是當下的利益,美國是沒歷史的移民國,尚且團結,我們有五千年曆史,更不應被敵對勢力矇騙,導致分邦列國的苦果出現!


鬼影147951010


冉吹的誕生,各種環境之下(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國外敵對勢力的滲透、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各大網文的吹噓渲染、網民的整體素質偏低),極端民族主義興起的產物。


金雨之劍


一句話,漢人兩千多年來造到多少外族入侵,多少人能在這邊土地上真正同化漢人。沒有可能,頑強的民族精神造就中國上下五千年漢人文化,漢人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