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增長領跑趨勢不變:穩住經濟大勢

三大產業結構比重是衡量經濟發展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

國家統計局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六穩”政策加快落地,服務業運行總體平穩,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動能引領作用繼續增強,服務業發展實現較好開局。

從季度增加值看,一季度,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22317億元,同比增長7.0%,增速比國內生產總值和第二產業增加值分別高出0.6和0.9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7.3%,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出18.7個百分點;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1.3%,比第二產業高出24.4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3.9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出1.5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服務業已經成為經濟穩健的最大貢獻力量。

服務業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產業結構方面,從2012年開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超過第二產業,成為第一大產業,之後服務業一直保持較快增長,服務業增加值的佔比在持續提升。

根據產業結構發展規律,未來我國三產比重將繼續提高。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升級,服務業還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很多服務細節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和完善,很多服務業態也在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五線城市延伸普及。

這其中,旅遊業的爆發是我國服務業發展的一個典型。

隨著國民收入的不斷增長,近年來我國旅遊業發展迅速,尤其是東部沿海農村地區組織的旅遊團越來越多。來自福建安溪農村的林先生今年61歲,過去在老家務農、務工,連廈門都很少去。現在年紀大了,卻喜歡到處走走看看,領略祖國大好河山。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綜合測算,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超過4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

作為旅遊大省,今年雲南全省一季度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06億人次,同比增長18.52%;實現旅遊業總收入2635.95億元,同比增長19.08%,雲南旅遊實現了“開門紅”。同期,全省文化旅遊項目完成投資328.75億元,完成年度投資的27.18%,50個重大項目完成50.58億元,完成率20.12%。

彭澎說,隨著高鐵等交通工具的發展,國民收入的增長,旅遊業呈現井噴式發展趨勢。旅遊已經由過去的景點旅遊轉向了休閒度假的體驗式旅遊。“現在很多人到一座城市去,主要是為了體驗與自己所在城市不同的飲食、文化、生活習慣等,而不再是單純的景點遊了。” 他說,旅遊業可以帶動交通、住宿、飲食、禮品等多個行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從發展階段來說,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服務業增長潛力巨大,目前我國在信息、醫療、養老、家政、旅遊等服務型消費空間剛剛打開。

尤其是,我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將進一步拓展服務業發展的空間。2018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距離發達國家80%左右的平均水平還有很大差距。據初步測算,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拉動消費增長近2個百分點。這其中,服務型消費隨著城鎮化的提升也將快速增長。

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對穩就業也有重要作用。貴州省社科院研究員胡曉登認為,相比一產、二產,三產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明顯要大很多。尤其是隨著農業規模化、現代化和工業信息化,一產、二產的就業容量在下降,相反三產的就業容量在不斷提高。

彭澎說,現在很多二產出現了三產化趨勢,即隨著機器化、智能化的推進,一線生產工人大幅減少,但是從事三產環節的設計、銷售服務環節的人員越來越多,就業容量在提升。

三產帶動二產升級

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不僅僅體現在對GDP的貢獻度上。

根據學者研究,歐美髮達國家普遍存在的兩個“70%”,即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的70%,生產性服務業佔整個服務業比重的70%,主要基於製造業的服務化。

在我國,近年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對製造業的帶動十分關鍵。從三產與二產的關係來看,三產服務業的發展對一產和二產的帶動作用非常大,比如“互聯網+”的工業經濟新模式,一方面促進了三產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推動了工業的轉型升級。在工業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方向演進過程中,又為現代服務業提供了發展的基礎。

國家統計局分析指出,目前我國新興服務業引領作用增強。一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21.2%和8.3%,分別高於服務業增加值增速14.2和1.3個百分點,合計拉動服務業增長2.1個百分點。

新技術、新業態為服務業發展注入新活力。網絡提速降費持續推進,數字經濟蓬勃發展,1~2月,全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162.8億GB,同比增長136.1%。1~2月,規模以上互聯網搜索服務、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基礎軟件開發、物聯網技術服務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8.5%、28.4%、27.0%和21.9%。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賦能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無人倉儲、全場景刷臉支付、線上線下一體的社區生鮮等新業態不斷湧現。

從投資結構來看,一季度,服務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5%,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0個百分點。

其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9.3%,增速比全部服務業投資高出11.8個百分點。1~2月,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246.7億元,同比增長92.9%,高出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速90.5個百分點。其中,信息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同比分別增長101.9%、29.2%和76.4%。

彭澎分析,未來生產環節一定要與消費市場緊密聯繫,生產企業通過互聯網+、智能化,通過工業設計、流程再造,不斷升級。加上與金融業結合,帶動生產的發展。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