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直擊兵馬俑剛出土時的樣子:色彩豔麗,但很快就開始褪色


陝西臨潼驪山鎮西楊村的農民在1974年打井時發現了幾個跟人差不多大小的陶俑,秦始皇兵馬俑從此重見日光。出土時的兵馬俑色彩鮮豔跟我們在博物館看到的灰色兵馬俑是不同的,這照片就是剛剛出土的兵馬俑。

當時最優秀的工匠們和最先進的燒造技術都用於兵馬俑的製作。工匠們有的是官府製陶作坊的,有的是民間優秀藝人,採用陶燒製兵馬俑,用模具出初胎,才能得到大量陶俑的初始形態。

為了使得陶俑跟真實的秦軍士兵看起來一樣,工匠們會在它們身軀燒好後開始彩繪。秦俑頭部製造明顯比身軀的更加複雜。千人千面的兵馬俑很有可能都是按照真人捏塑的,這樣的非批量生產顯然讓工作量增加了很多。

工匠們會在兵馬俑的頭、身、手都做好後開始拼接,再在它們的手上安裝兵器,一個完整的兵馬俑就此完成。照片中兵馬俑的手顯示著它當時是拿著兵器的,不過歷經兩千多年兵器早已不見蹤影了。

每個兵馬俑身上都有製作者的名字,以此保證在兵馬俑出現問題時能夠直接找到對應的人。秦法的嚴苛讓工匠們嘔心瀝血地製作,由此我國古代寫實主義雕塑達到了巔峰,兵馬俑可以說是惟妙惟俏而且色彩紛呈,被用得最多的是粉紅、硃紅、粉紫、天藍。照片中是剛出土的兵馬俑。


工匠們用細泥抹在其表面讓它們色彩更細膩,著色也更加均勻。工匠們用不同顏色比對來凸顯它們的整體立體感,讓它們更接近真人。

這些栩栩如生兵馬俑讓考古人員初見時無不驚訝。畫面中的兵馬俑即便是殘存的色彩也是很精美的,這是剛剛出土的樣子。

在無氧環境下保存了兩千多年的兵馬俑在出土後便很快被氧化了,彩繪也就大多消失了,成了我們看到的灰色了。秦皇陵研究員、文物保護部主任夏寅曾說:每個兵馬俑都是有色彩的,然而它們都會在出土後短短15秒的時間就氧化了,幾分鐘過去後表面就變形了。它們的臉部大多數是粉色的,所以照片中的綠臉兵馬俑就更加珍貴了,因此它被列為禁止出國文物。


我國經過二十多年的攻關技術,終於擁有了保存兵馬俑色彩的關鍵技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色彩紛呈的兵馬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