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諾基亞的功能機

一.“摔不壞”的諾基亞手機,最終還是沒能走到最後

提起諾基亞的功能機,相信每一個人都對它印象深刻,用“幾乎人手一部諾基亞”來形容當年大家對它的喜愛,似乎一點也不為過。

諾基亞這家公司成立於1865年的芬蘭坦佩雷鎮,一開始主要做造紙生意,後來在19世紀末,無線電產業還處於萌芽狀態時,他們就將業務擴展到了電信這一行業。

經過百年的迭代和深耕,諾基亞在21世紀的第一個五年(2000年~2005年)達到極盛,全球手機市場佔有率高達72.8%,一時之間無出其右者。

根據當時的數據統計,全盛時期的諾基亞,全芬蘭1%人口都在這家公司上班,它每年的貢獻約佔國家GDP的1.5%,那會兒的芬蘭人沒有不知道諾基亞的。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但花無百日紅,細心一點你會發現,自從智能手機登上歷史舞臺之後,諾基亞的名字就鮮有耳聞,好像一夜之間消失在了大家的視野裡。

直到2013年9月3號的上午,微軟公司宣佈將以約7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諾基亞的手機業務以及對應的大批專利組合,大家才反應過來,昔日的手機霸主諾基亞,就這麼涼了?

2014年的4月25號微軟正式宣佈,已經完成了對諾基亞設備與服務部門的收購,諾基亞手機還是沒能堅持到最後。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

好多諾基亞的鐵粉聽聞這一消息後慨嘆,以後再也不能拿諾基亞“砸核桃”了,當時我聽了這句話,不免感到有些悲涼。

雖然在2017年的1月8號,由前諾基亞團隊脫離出來創立的公司一一HMD推出了迴歸之後的首款新機 Nokia 6,但彼時精通營銷的小米、鋪天蓋地砸廣告的OV以及逐漸展露崢嶸的華為,早已具備了將諾基亞這個老師傅亂拳打倒在沙灘上的能力。

屬於諾基亞的功能機時代已然成為了歷史,以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為例,國產品牌華為、OV和小米的表現都十分搶眼,蘋果則略顯疲態。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手機市場份額數據統計

有人說,當年是三星和蘋果搶了諾基亞的飯碗,才導致最後諾基亞手機的敗落,真的是這麼回事麼?

二.成也“塞班”,敗也“塞班”

用過諾基亞的人都知道,當時諾基亞的手機系統是Symbian(塞班),而諾基亞強就強在它在硬件和軟件上的實力都很強,特別是硬件實力。

塞班系統的優勢在於它能夠在有限的硬件資源和能源環境下,長時間穩定運行,整個系統的穩定性非常強,十分可靠。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塞班

但它的劣勢也很明顯,那就是:

1.開發門檻高

基於塞班系統的應用開發十分困難,開發門檻比較高,學過計算機的都知道,要寫一個高質量的C++程序有多不容易。

不僅如此,因為塞班系統的機型眾多,它們的屏幕分辨率、鍵盤結構、相機型號等參數都各不相同,所以就導致了同一個應用需要在不同的機型上進行適配。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各種機型

這麼一鬧,應用開發商就不幹了,紛紛投向了安卓和IOS陣營。

2.複雜的簽名機制

從Symbian S60 第三版開始,塞班系統就針對應用引入了簽名機制,只有有簽名的應用才能安裝到機器上。

簽名機制本沒有錯,但因為當時的互聯網還沒有在手機上普及,所以人們普遍使用盜版軟件進行“簽名”操作,所以就導致這一過程變得比較複雜。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應用商店

反觀安卓和IOS相繼推出了“應用商店”,使得APP的下載變得簡單易操作,大家一看在塞班上下載個APP這麼麻煩,誰還自討苦吃地去用這套系統?

3.諾基亞掌控塞班後固步自封

塞班公司起初是由Psion公司牽頭,聯合諾基亞、愛立信和摩托羅拉公司在1998年一起組建的,剛開始大家相互制衡,開發出了諸如Symbian5.0等影響世界的操作系統。

要知道,智能手機的鼻祖一一愛立信R380,就是搭載的這款操作系統,可以說這款系統有跨時代的意義。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愛立信R380

但是,時間軸滑到2004年,在這一年塞班公司的大股東Psion公司,將31.1%的股份進行了出售,多方認購後諾基亞佔據了47.9%股份。

這也意味著,曾經的塞班聯盟已然消失,整個塞班被諾基亞掌控了全局,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話事人的諾基亞是斷然不會把塞班系統的功能全部分享給其他盟友。

原因很簡單,諾基亞想要一家做大,但是它固守原本優勢的同時,盟友們也不是傻子,大家看你不願意分享,好,那我們就去找安卓玩!

於是在2009年年底,包括摩托羅拉、三星、LG、索尼愛立信在內的各大廠商紛紛宣佈終止塞班平臺的研發,轉而投向了谷歌研發的安卓平臺。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安卓系統

只能自己和自己玩的諾基亞,最後果然把自己玩壞了。

我們都知道,蘋果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就是因為它基於用戶體驗研發出來的iOS(蘋果的移動操作系統)贏得了市場的青睞。

進入了智能手機時代,手機系統成為了兵家的必爭之地,諾基亞原CEO埃洛普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曾經在公司內部發表了一篇名為《燃燒的平臺》(《Burning Platform》)的文章。

文中他寫道:

“我們的競爭對手用來搶走市佔的並非是硬件產品,而是一套(有競爭力)的手機生態系統。”

諾基亞在意識到塞班系統的劣勢之後採取過補救措施麼?

答案是肯定的,諾基亞不願意跟風轉投谷歌的安卓平臺,因為它擔心一旦選擇了安卓平臺,諾基亞的互聯網服務就會失去承載平臺的優勢。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簡單來說,一個常年吃瘦肉的人,即使肉裡面多摻點肥的,他也受不了。

而諾基亞就是那個始終想要掌控局勢的人,可是現在的局勢,已經開始慢慢向安卓和iOS傾斜。

不依附於安卓平臺,iOS更不可能,那是喬幫主給蘋果設計的系統,不可能和你諾基亞共享,於是在2010年初,諾基亞與英特爾聯手打造了全新的移動終端操作系統MeeGo。

諾基亞的想法很簡單,塞班系統逐漸向中低端傾斜,高端則向MeeGo逐漸過渡,它想用MeeGo系統來收復失地,重新掌握局勢。

2011年6月21號,諾基亞在新加坡發佈了新機N9,作為全球首款MeeGo智能手機,N9的推出的確讓人眼前一亮。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N9

它作為世界上第一款取消了“Home”鍵的手機,承載了諾基亞王者歸來的重任,大家也一度看到了諾基亞復興的曙光。

但當時的諾基亞CEO艾洛普卻並不看好MeeGo平臺,他寄希望於和微軟合作研發的Windows Phone平臺,後來的事實證明,艾洛普放棄MeeGo平臺讓諾基亞徹底失去了翻盤的可能。

放棄了MeeGo平臺的諾基亞將命運全部交給了前途未卜的Windows Phone平臺,在2012年的夏天,微軟宣佈WP7.5系統將無法升級至WP8,諾基亞命懸一線,只能在風中搖曳。

在手機系統上的一系列重大失誤,固守塞班、“嫌棄”安卓、放棄MeeGo、過分相信Windows Phone,諾基亞在手機系統上栽了一個大跟頭。

三.諾基亞不僅僅敗在了對於手機的“再定義”上

除了在手機系統領域的慘敗,諾基亞敗走智能手機市場還有3個原因:

1.對手機的“再定義”產生了偏差

諾基亞佔據統治地位的功能機時代,通話功能可以算是剛需,再加上諾基亞質量好抗摔打的優勢,所以一直稱霸功能機市場。

但是到了智能機時代,通話功能已經變成了一種基本功能,大家追求的是可以滿足用戶更多體驗的多功能手持終端。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用手機打遊戲

這些功能包括但不僅限於:看電影、打遊戲、照相、聽歌……更方便快捷地滿足用戶的娛樂和辦公需求,在這方面諾基亞相較相繼崛起的三星和蘋果就相形見絀。

對手機的“再定義”失去了判斷,意味著對消費者的心理就沒有了正確的把控,諾基亞討不了消費者的歡心,結局只能是丟失自己的市場,變得逐漸被動。

2.缺乏對自身科技成果的轉化

眾所周知,諾基亞營收主要有兩個來源:

一個是靠通訊業務,這也是諾基亞最重要的營收來源;

另一個就是依賴科技業務,科技業務主要專注於技術研發和專利授權、數字健康等。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早在1987年的3月,諾基亞就已經開始在中國申請專利,不得不說,這種專利意識我們還是需要學習的。

據不完全統計,諾基亞持有約3萬項專利,大多與2G、3G和4G移動通信技術有關,即將商用普及的5G網絡技術相關專利諾基亞也佔據了相當一部分份額。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5G技術專利佔比統計

這就意味著,幾乎所有手機制造都繞不過諾基亞的專利,連蘋果、三星都要支付專利授權費。

這也是為什麼,諾基亞雖然在手機市場戰敗但實力仍然不容小覷的原因,舉個例子:

我們在iPhone上輸入字母和數字時,所觸碰的某個虛擬鍵會瞬間變大,目的是讓我們確認輸入是否正確,這就是諾基亞的專利。

但是,這一專利卻被蘋果成功應用,作為提升用戶體驗的細節被廣為認可。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iPhone

諾基亞一直專注於技術創新和研發,並申請相關專利,但由於塞班系統所帶來的障礙,這些創新技術僅停留在了專利階段,很多都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諾基亞前CEO 康培凱曾在2006年準確預言:“互聯網與手機的未來將融合在一起,而諾基亞要成為“真正融合互聯網和移動性的公司。

我們知道,最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是蘋果和谷歌。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殘酷,“說”有時候並不管用,誰真正實現了意識形態的物質轉化,才是真正的贏家,同樣也被視作開拓者備受尊重。

諾基亞後來應該明白了這一點,但在當時做得更好的顯然不是它。

3.沒有革命性的創新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諾基亞開發了高達1000多種型號的手機,但消費者在選擇時往往會傾向於買最便宜的,結果就是諾基亞手機的均價逐年降低。

基於手機按鍵等原有設計的局部改良,無法顛覆消費者的心理,於是大家逐漸產生了疲態。

但老實說,喬布斯確實是個天才,他主導的無按鍵的智能手機理念,以用戶為中心打造流暢舒適的產品體驗,碰到這種對手,諾基亞的運氣也真是不太好。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兩者比較

拿出蘋果的機型和諾基亞手機對比,光是從外觀上比較,蘋果就已經贏了。

四.諾基亞敗走手機市場,帶給我的兩點啟示

從昔日手機霸主到被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的衰落還帶給我兩點啟示:

1.“忘記力”是打造新優勢的關鍵

諾基亞一直固守自己原本的優勢領域,導致自己最終轉型失敗丟掉了手機市場的霸主地位,在這期間它其實缺乏的就是“忘記力”。

這是日本作家外山滋比古教授顛覆性的思考理念,因為如今我們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只知道一味吸收,很容易導致身心的負荷過重。

通過“忘卻力”的過濾、整理,我們能夠適時地捨棄多餘的知識信息,這樣就可以讓大腦空出更多的空間,使得我們的思路更加清晰。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忘記力

《創新的紀律》一書就說:“把過去最擅長、最核心的忘掉,才能很快學到新東西。”其實是一個道理。

這裡提供一些書中具體的方法,供大家學習:

①提高早晨的工作效率

眾所周知,在早晨人的頭腦思維敏捷,午前和傍晚也同樣是頭腦狀態良好的時間段,因為我們的胃裡一旦有了食物,消化就要耗費能量,大腦活動也會隨之進入低谷。

所以睡醒之後,我們其實已經捨棄了不少多餘的信息,最適合學習新的知識。

②適合思考的“三中”

利用好浴中(血液循環好)、途中(散步)、集中(使我們忘記很多雜事)這“三中”,有助於提高我們思考的深度,靈感迸發的機會也會多些。

比如在散步時,我們可以靜下來想想今天發生了什麼,明天又有哪幾件事必須要去做,這時候最適合我們理清頭緒。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③負面情緒的排遣

可以找朋友或是“樹洞”來排解自己的消極情緒,達到忘卻的效果,讓自己用全新的姿態重新面對生活。

總之,“忘記力”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打造新優勢的關鍵,我們可以去培養自己這方面的能力。

2.“唯一選擇”有時優於“多種選擇”

諾基亞在推出自己的新機時,會提供給用戶多種機型的選擇,這乍一看是為消費者考慮,但消費者也很容易因為複雜的選擇,陷入“選擇癱瘓”的狀態。

因為無法從眾多選擇中挑出自己最鍾愛的那一款,所以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什麼都不買,好讓自己擺脫這種讓人焦慮的氛圍。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手機商場

這就好比我在家吃飯時很喜歡選一部電影看,但是選來選去卻不知道看哪一部,挑選的過程本身就很煎熬,飯有時候都吃不好,一直糾結自己到底應該看啥。

最後為了好好吃飯,我一般都會直接選擇不看電影,先吃飯,兩者其實是一個道理。

在互聯網時代,蘋果或是華為的手機一般一代只發布一款手機,為什麼?

因為讓用戶選擇,本身就啟動了他的意識,他一旦陷入思考,認識負擔就會加重,很容易就會喪失選擇的能力。

湖畔大學的梁寧曾經在自己的課程裡說,好的產品經理不是一定要打破用戶的防禦,而是讓用戶壓根就不啟動防禦機制,達到“此時無招勝有招的效果”。

所以,唯一的選擇有時候要勝於多種選擇。

我們在生活中也是一樣,提高執行力的方法,不是說我下個月要考駕駛證、學拳擊、練書法、上培訓班……這樣很容易一件也做不成。

不如專注於一件事,做好它,比如下個月我除了上班,其他時間都用來學拳擊,反而目標明確,入門會快一些。

少一點選擇,學會放棄,其實是一種智慧。

“大話諾基亞”:曾經有一個翻盤的機會擺在面前,但我沒有珍惜

學會放棄

不管怎樣,還是要感謝諾基亞曾經給我們留下的美好回憶,畢竟,能拿來砸核桃的手機,也只有它了吧。

一一END一一

Reference:

1.諾基亞衰落背後:骨子裡的製造和放棄的智慧,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塞班系統發展歷史回顧:曾經的手機聯盟,如何隨諾基亞走向滅亡?來源智玩部落

3.反向創新:諾基亞緣何沒落?作者張召林

[關於我]:寧鏡誠,職場領域創作者,專注於職場領域的研究和實操。關注我,每天和你分享一些不一樣的成長乾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